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0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幼儿数学学习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幼儿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通过主动探索,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的过程。
一、探索活动在数学学习中的地位
关于探索与数学的关系,《纲要》是这样阐述的:科学探究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它们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儿童对数的知识的获得,不是从客体本身,而是通过摆弄它们和在内心组织自己的动作。头脑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一定的量的积累,才能产生质的飞跃,产生抽象的数概念。其理论依据是心理学思维发展的“内化说”,即外部动作“内化”为思维活动的理论。例如:认识数字“2”,幼儿就要接触大量的数目为“2”的物体,知道“2”可以是2块饼干、2个玩具……幼儿在获得了关于“2”的感性经验过程中,产生并逐渐增加了对数量认识的抽象成份,最后幼儿点数数量为“2”的物体后说出总数,这个总数就标志初步的抽象的数概念,因为这时幼儿说出的总数,已不单指最后的那一个,而是概括了前面已经数过的1个在内,这就意味着幼儿已经开始萌发了对“2”这个数的抽象认识。而这个抽象认识是幼儿通过主动探索得到的。
二、引导幼儿通过主动探索学习数学的关键因素
人是一个能动的个体,社会的发展也强烈需要主动性、创造性的人才,因此,承担培养明日栋梁的重担的教育必须成为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过程。幼儿数学教育也是如此,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哪些利于幼儿主动探索的关键因素呢?
(一)创设利于幼儿通过主动探索学习数学的精神环境
幼儿是主動的学习者和探索者,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奇、好问、好探索,有些行为不合乎成人的逻辑,但在幼儿已有经验和认知结构上却是合理的。如:幼儿为了帮山楂树妈妈数它到底有多少个孩子,而把未成熟的山楂摘下来,被教师认为是破坏行为;幼儿为了探索青蛙的身高,而把青蛙抻得直直的,被教师认为是残忍……在类似情况下,教师没有看到幼儿乐于探索的本能,反而批评他们调皮,幼儿的反应是委屈、哭泣;小班幼儿的按物点数的能力还很差,我们可以在日常的小组活动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幼儿在玩建筑游戏时,用积木搭建成功后就会请老师去看,去分享他们的成功与快乐。表扬幼儿的同时,我们可以借机提出新的要求:“你能告诉我这座房子是用几块积木搭成的吗?”“你还会搭什么?还可以怎样数数?让幼儿继续玩,而幼儿每次搭建的物体都不一样,所用的积木也是时多时少,数的方法也越来越多,不论幼儿用什么方法,只要数对了就会得到教师的肯定。在多次的按物点数活动中,幼儿都会有不同的发现,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因此,若想创设有利于幼儿通过主动探索学习数学的精神环境,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在数学教育中,注意尊重和呵护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二是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保护幼儿自发的学习数学的良好动机;三是让每一名幼儿在数学探索活动中都有所发现,都有成功的体验。
(二)创设利于幼儿通过主动探索学习数学的物质环境
材料是引发幼儿探索的刺激物,又是幼儿实现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的“中介”和“桥梁”,即材料引发了幼儿的探索行动,幼儿又借助于对材料的直接操作实现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为幼儿提供的材料应具有以下特征:
1、符合幼儿的兴趣。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进度,教学目标设置多种探索材料。例如:小班分类能力的培养的活动材料就可设置按图形、大小、颜色、用途等归类的游戏材料,有趣、新颖与幼儿生活经验接近。
2、具有艺术性、多样性。例如:小班幼儿在体验物体空间关系时,我们制作的各种形象可爱,色彩鲜艳的小动物拼图,有小鸭、小猫等,形象贴近现实生活,逼真、生动,并穿插一些游戏情节——小动物图片被弄坏了,请小朋友帮他们拼好,激发幼儿正确地将图片摆放在不同位置,构成一个动物整体,从而充分发挥幼儿的智力潜能,使幼儿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有关知识。
3、具有可造性,可组合性。例如:制作不同数量的动物卡片,可以在不同的数学探索活动中应用。可以用于按物点数,可以用于分类,可用于学习加减法……让幼儿自己选择材料,决定用什么材料做什么,有助于幼儿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能产生思想、支配时间和材料的人,是一个行动者,是一个解决问题的人。同时,还要根据幼儿兴趣和教育目标深度的递增不断扩展和增加材料。
这一系列活动材料所蕴含教育目标、内容,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联系,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幼儿通过操作材料,使学习和探索不断走向深入,并建立起持久的学习和探索的动机。
三、引导幼儿在主动实际生活中探索发现数学,学习数学
幼儿需要通过探究和操作,亲身经历“研究过程”,才能真正发现和理解事物间的基本关系,因此,教师要为幼儿的研究和发现铺路搭桥,一般应创设以下几个环节。
(一)使幼儿产生疑问,引发幼儿的探索行为
幼儿真正的主动探索和学习是从有问题开始的,幼儿有了疑问和问题,并产生想寻求答案的愿望,主动探索才进入真正的准备状态。例如学习“1和许多”,教师为幼儿提供了这样的问题情景:一只老虎被许多只凶狠的老狼包围了!老虎怎样才能逃脱呢?教师利用这一问题情景,利用幼儿各执一词的不同观点,利用幼儿关心老虎安危的心情,让他们带着各自的问题,在这一问题情景中去寻求答案。由此,自然的生成了幼儿的研究问题,成功地将幼儿引向了对问题的探索。
(二)让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学习
在活动中,我们应鼓励幼儿的“求异性”找出与别人不同的方法。例如学习“等分”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各种几何图形的纸,探索同一几何图形的不同等分方法,不同几何图形的不同等分方法,最后引导幼儿把各种方法介绍给大家,总结出等分的规律。再如,大班幼儿在学习数的分解组成时,通过“分两份”、“取物分两份”、“剪格纸”、“填补数”等多种数学操作活动,让幼儿探索、体验数的各种组成形式,从而探索出数的分解顺序规律。
(三)鼓励幼儿将获得的经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如:我们在“1和许多”的教育活动中,当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终于找到正确答案时,应不失时机的设置一个生活实践环节:“如果我们只有1个苹果,班上许多小朋友都想尝一尝,该怎么办?”将幼儿的注意力引向了将获得的经验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我们认为,幼儿掌握数学知识固然重要,然而如何获取数学知识对幼儿更为重要。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数学,将获取知识的过程作为幼儿学习的内容,由于幼儿全身心地参与,主动地学习,知识的获得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幼儿数学学习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幼儿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通过主动探索,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的过程。
一、探索活动在数学学习中的地位
关于探索与数学的关系,《纲要》是这样阐述的:科学探究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它们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儿童对数的知识的获得,不是从客体本身,而是通过摆弄它们和在内心组织自己的动作。头脑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一定的量的积累,才能产生质的飞跃,产生抽象的数概念。其理论依据是心理学思维发展的“内化说”,即外部动作“内化”为思维活动的理论。例如:认识数字“2”,幼儿就要接触大量的数目为“2”的物体,知道“2”可以是2块饼干、2个玩具……幼儿在获得了关于“2”的感性经验过程中,产生并逐渐增加了对数量认识的抽象成份,最后幼儿点数数量为“2”的物体后说出总数,这个总数就标志初步的抽象的数概念,因为这时幼儿说出的总数,已不单指最后的那一个,而是概括了前面已经数过的1个在内,这就意味着幼儿已经开始萌发了对“2”这个数的抽象认识。而这个抽象认识是幼儿通过主动探索得到的。
二、引导幼儿通过主动探索学习数学的关键因素
人是一个能动的个体,社会的发展也强烈需要主动性、创造性的人才,因此,承担培养明日栋梁的重担的教育必须成为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过程。幼儿数学教育也是如此,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哪些利于幼儿主动探索的关键因素呢?
(一)创设利于幼儿通过主动探索学习数学的精神环境
幼儿是主動的学习者和探索者,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奇、好问、好探索,有些行为不合乎成人的逻辑,但在幼儿已有经验和认知结构上却是合理的。如:幼儿为了帮山楂树妈妈数它到底有多少个孩子,而把未成熟的山楂摘下来,被教师认为是破坏行为;幼儿为了探索青蛙的身高,而把青蛙抻得直直的,被教师认为是残忍……在类似情况下,教师没有看到幼儿乐于探索的本能,反而批评他们调皮,幼儿的反应是委屈、哭泣;小班幼儿的按物点数的能力还很差,我们可以在日常的小组活动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幼儿在玩建筑游戏时,用积木搭建成功后就会请老师去看,去分享他们的成功与快乐。表扬幼儿的同时,我们可以借机提出新的要求:“你能告诉我这座房子是用几块积木搭成的吗?”“你还会搭什么?还可以怎样数数?让幼儿继续玩,而幼儿每次搭建的物体都不一样,所用的积木也是时多时少,数的方法也越来越多,不论幼儿用什么方法,只要数对了就会得到教师的肯定。在多次的按物点数活动中,幼儿都会有不同的发现,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因此,若想创设有利于幼儿通过主动探索学习数学的精神环境,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在数学教育中,注意尊重和呵护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二是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保护幼儿自发的学习数学的良好动机;三是让每一名幼儿在数学探索活动中都有所发现,都有成功的体验。
(二)创设利于幼儿通过主动探索学习数学的物质环境
材料是引发幼儿探索的刺激物,又是幼儿实现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的“中介”和“桥梁”,即材料引发了幼儿的探索行动,幼儿又借助于对材料的直接操作实现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为幼儿提供的材料应具有以下特征:
1、符合幼儿的兴趣。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进度,教学目标设置多种探索材料。例如:小班分类能力的培养的活动材料就可设置按图形、大小、颜色、用途等归类的游戏材料,有趣、新颖与幼儿生活经验接近。
2、具有艺术性、多样性。例如:小班幼儿在体验物体空间关系时,我们制作的各种形象可爱,色彩鲜艳的小动物拼图,有小鸭、小猫等,形象贴近现实生活,逼真、生动,并穿插一些游戏情节——小动物图片被弄坏了,请小朋友帮他们拼好,激发幼儿正确地将图片摆放在不同位置,构成一个动物整体,从而充分发挥幼儿的智力潜能,使幼儿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有关知识。
3、具有可造性,可组合性。例如:制作不同数量的动物卡片,可以在不同的数学探索活动中应用。可以用于按物点数,可以用于分类,可用于学习加减法……让幼儿自己选择材料,决定用什么材料做什么,有助于幼儿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能产生思想、支配时间和材料的人,是一个行动者,是一个解决问题的人。同时,还要根据幼儿兴趣和教育目标深度的递增不断扩展和增加材料。
这一系列活动材料所蕴含教育目标、内容,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联系,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幼儿通过操作材料,使学习和探索不断走向深入,并建立起持久的学习和探索的动机。
三、引导幼儿在主动实际生活中探索发现数学,学习数学
幼儿需要通过探究和操作,亲身经历“研究过程”,才能真正发现和理解事物间的基本关系,因此,教师要为幼儿的研究和发现铺路搭桥,一般应创设以下几个环节。
(一)使幼儿产生疑问,引发幼儿的探索行为
幼儿真正的主动探索和学习是从有问题开始的,幼儿有了疑问和问题,并产生想寻求答案的愿望,主动探索才进入真正的准备状态。例如学习“1和许多”,教师为幼儿提供了这样的问题情景:一只老虎被许多只凶狠的老狼包围了!老虎怎样才能逃脱呢?教师利用这一问题情景,利用幼儿各执一词的不同观点,利用幼儿关心老虎安危的心情,让他们带着各自的问题,在这一问题情景中去寻求答案。由此,自然的生成了幼儿的研究问题,成功地将幼儿引向了对问题的探索。
(二)让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学习
在活动中,我们应鼓励幼儿的“求异性”找出与别人不同的方法。例如学习“等分”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各种几何图形的纸,探索同一几何图形的不同等分方法,不同几何图形的不同等分方法,最后引导幼儿把各种方法介绍给大家,总结出等分的规律。再如,大班幼儿在学习数的分解组成时,通过“分两份”、“取物分两份”、“剪格纸”、“填补数”等多种数学操作活动,让幼儿探索、体验数的各种组成形式,从而探索出数的分解顺序规律。
(三)鼓励幼儿将获得的经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如:我们在“1和许多”的教育活动中,当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终于找到正确答案时,应不失时机的设置一个生活实践环节:“如果我们只有1个苹果,班上许多小朋友都想尝一尝,该怎么办?”将幼儿的注意力引向了将获得的经验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我们认为,幼儿掌握数学知识固然重要,然而如何获取数学知识对幼儿更为重要。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数学,将获取知识的过程作为幼儿学习的内容,由于幼儿全身心地参与,主动地学习,知识的获得也就成为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