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数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ong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0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幼儿数学学习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幼儿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通过主动探索,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的过程。
  一、探索活动在数学学习中的地位
  关于探索与数学的关系,《纲要》是这样阐述的:科学探究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它们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儿童对数的知识的获得,不是从客体本身,而是通过摆弄它们和在内心组织自己的动作。头脑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一定的量的积累,才能产生质的飞跃,产生抽象的数概念。其理论依据是心理学思维发展的“内化说”,即外部动作“内化”为思维活动的理论。例如:认识数字“2”,幼儿就要接触大量的数目为“2”的物体,知道“2”可以是2块饼干、2个玩具……幼儿在获得了关于“2”的感性经验过程中,产生并逐渐增加了对数量认识的抽象成份,最后幼儿点数数量为“2”的物体后说出总数,这个总数就标志初步的抽象的数概念,因为这时幼儿说出的总数,已不单指最后的那一个,而是概括了前面已经数过的1个在内,这就意味着幼儿已经开始萌发了对“2”这个数的抽象认识。而这个抽象认识是幼儿通过主动探索得到的。
  二、引导幼儿通过主动探索学习数学的关键因素
  人是一个能动的个体,社会的发展也强烈需要主动性、创造性的人才,因此,承担培养明日栋梁的重担的教育必须成为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过程。幼儿数学教育也是如此,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哪些利于幼儿主动探索的关键因素呢?
  (一)创设利于幼儿通过主动探索学习数学的精神环境
  幼儿是主動的学习者和探索者,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奇、好问、好探索,有些行为不合乎成人的逻辑,但在幼儿已有经验和认知结构上却是合理的。如:幼儿为了帮山楂树妈妈数它到底有多少个孩子,而把未成熟的山楂摘下来,被教师认为是破坏行为;幼儿为了探索青蛙的身高,而把青蛙抻得直直的,被教师认为是残忍……在类似情况下,教师没有看到幼儿乐于探索的本能,反而批评他们调皮,幼儿的反应是委屈、哭泣;小班幼儿的按物点数的能力还很差,我们可以在日常的小组活动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幼儿在玩建筑游戏时,用积木搭建成功后就会请老师去看,去分享他们的成功与快乐。表扬幼儿的同时,我们可以借机提出新的要求:“你能告诉我这座房子是用几块积木搭成的吗?”“你还会搭什么?还可以怎样数数?让幼儿继续玩,而幼儿每次搭建的物体都不一样,所用的积木也是时多时少,数的方法也越来越多,不论幼儿用什么方法,只要数对了就会得到教师的肯定。在多次的按物点数活动中,幼儿都会有不同的发现,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因此,若想创设有利于幼儿通过主动探索学习数学的精神环境,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在数学教育中,注意尊重和呵护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二是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保护幼儿自发的学习数学的良好动机;三是让每一名幼儿在数学探索活动中都有所发现,都有成功的体验。
  (二)创设利于幼儿通过主动探索学习数学的物质环境
  材料是引发幼儿探索的刺激物,又是幼儿实现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的“中介”和“桥梁”,即材料引发了幼儿的探索行动,幼儿又借助于对材料的直接操作实现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为幼儿提供的材料应具有以下特征:
  1、符合幼儿的兴趣。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进度,教学目标设置多种探索材料。例如:小班分类能力的培养的活动材料就可设置按图形、大小、颜色、用途等归类的游戏材料,有趣、新颖与幼儿生活经验接近。
  2、具有艺术性、多样性。例如:小班幼儿在体验物体空间关系时,我们制作的各种形象可爱,色彩鲜艳的小动物拼图,有小鸭、小猫等,形象贴近现实生活,逼真、生动,并穿插一些游戏情节——小动物图片被弄坏了,请小朋友帮他们拼好,激发幼儿正确地将图片摆放在不同位置,构成一个动物整体,从而充分发挥幼儿的智力潜能,使幼儿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有关知识。
  3、具有可造性,可组合性。例如:制作不同数量的动物卡片,可以在不同的数学探索活动中应用。可以用于按物点数,可以用于分类,可用于学习加减法……让幼儿自己选择材料,决定用什么材料做什么,有助于幼儿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能产生思想、支配时间和材料的人,是一个行动者,是一个解决问题的人。同时,还要根据幼儿兴趣和教育目标深度的递增不断扩展和增加材料。
  这一系列活动材料所蕴含教育目标、内容,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联系,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幼儿通过操作材料,使学习和探索不断走向深入,并建立起持久的学习和探索的动机。
  三、引导幼儿在主动实际生活中探索发现数学,学习数学
  幼儿需要通过探究和操作,亲身经历“研究过程”,才能真正发现和理解事物间的基本关系,因此,教师要为幼儿的研究和发现铺路搭桥,一般应创设以下几个环节。
  (一)使幼儿产生疑问,引发幼儿的探索行为
  幼儿真正的主动探索和学习是从有问题开始的,幼儿有了疑问和问题,并产生想寻求答案的愿望,主动探索才进入真正的准备状态。例如学习“1和许多”,教师为幼儿提供了这样的问题情景:一只老虎被许多只凶狠的老狼包围了!老虎怎样才能逃脱呢?教师利用这一问题情景,利用幼儿各执一词的不同观点,利用幼儿关心老虎安危的心情,让他们带着各自的问题,在这一问题情景中去寻求答案。由此,自然的生成了幼儿的研究问题,成功地将幼儿引向了对问题的探索。
  (二)让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学习
  在活动中,我们应鼓励幼儿的“求异性”找出与别人不同的方法。例如学习“等分”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各种几何图形的纸,探索同一几何图形的不同等分方法,不同几何图形的不同等分方法,最后引导幼儿把各种方法介绍给大家,总结出等分的规律。再如,大班幼儿在学习数的分解组成时,通过“分两份”、“取物分两份”、“剪格纸”、“填补数”等多种数学操作活动,让幼儿探索、体验数的各种组成形式,从而探索出数的分解顺序规律。
  (三)鼓励幼儿将获得的经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如:我们在“1和许多”的教育活动中,当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终于找到正确答案时,应不失时机的设置一个生活实践环节:“如果我们只有1个苹果,班上许多小朋友都想尝一尝,该怎么办?”将幼儿的注意力引向了将获得的经验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我们认为,幼儿掌握数学知识固然重要,然而如何获取数学知识对幼儿更为重要。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数学,将获取知识的过程作为幼儿学习的内容,由于幼儿全身心地参与,主动地学习,知识的获得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其他文献
本文以工程实例介绍了砂卵石层打管灌浆的新技术,论证了坝基砂卵石层灌浆处理是可行的。
文章从个体人格以“和”为美、人际以“和”为美与天人以“和”为美三个层面阐释了孔子以“和”为美思想的内在意蕴。孔子强调个体人格之“和”是实现天地万物之“和”的根本
本文就司法大厦深基坑支护工程实例,简要介绍如何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周围邻建及管网情况,结合当地的施工条件,选择适宜的基坑支护体系,以及该支护体系施工中的一些经验。
《文选·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虽有些谀墓之词,但仍不失为碑文中的优秀之作。在其传抄过程中,不同版本在字句上有所不同,实有校勘之必要。
非洲由于长期受殖民统治,导致其经济特点与其它大洲明显不同,具有畸形的单一产品结构和对国际市场尤其是西方宗主国依赖性和交换性很大的特点。由于经济上的这些特点和弱点,
【摘要】学生音乐能力培养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必然条件,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音乐本身就是创造的,创造精神的培养应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而音乐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阵地,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在听赏中激发想象,在思辩中发展智力,在创作中培养能力,在表现中愉悦身心、体验美感、享受成功,在音乐课中渗透对旋律、节奏、和声、音色、调式调性的听辩活动等,这些教学活动,无不存在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
文章分析了2007年初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的起因,并运用经济学中供需弹性原理,结合桂林市客源市场结构预测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著名旅游城市——桂林市的影响,进而对桂林市旅游业发
文章论述了现阶段加快壮大县域经济的重大意义,分析了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现阶段加快县域经济的思路和举措。
本文通过对天水市城区砂砾石试样的颗粒分析及原位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对砂砾石地基的变形特征和承载力进行了讨论。
【摘要】笔者考查了目前高职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即课程体系不健全、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的凸显,提出了改革教学模式的新思路,主要包括构建有职业特色的系统化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几个方面。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程 教学模式 改革  【基金项目】2015年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基于“双微”平台的高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研究(2015jyxm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