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就现在的临床案例来看颅脑损伤和脑出血都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脑疾病,而且由于人们平时生活上不注意细节导致近年来其发病率日益增长,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活动,而且有的病情严重的会危及生命。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被引进来,这大大降低了脑疾病的死亡率,本文就颅脑损伤和脑出血的一些概念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建议,希望能改善当下状况。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出血 脑脊液循环
本文将我院于2015年就诊的脑出血和颅脑损伤的62例患者分随机为两组。治疗组男17例,年龄21~57(31.5)岁,女14例,年龄18~58(34.5)岁。对照组男19例,年龄13~65(35.1)岁,女12例,年龄16~55(32.4)岁,男女患者以26~53岁居多。据病例知患者均因创伤性脑出血和脑出血。均排除了因创伤而致失血性的休克、伴有胸腹及四肢合并伤、脏器功能衰竭及糖尿病史。并且在发病后2h内及时入院就诊。两组年龄之差≦4岁,无性别差别,条件按1∶1配对,组间损伤及CT片示显著差别。通过俩组间的比较,找出改善当下状况的治疗方案,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颅脑损伤和脑出血的相关特点原则
1.1 颅脑损伤的分类
颅脑损伤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其中根据硬脑膜的破裂是否完整、脑脊液的外流情况、颅腔与外界交通判断是开放性颅脑损伤还是闭合性颅脑损伤。除此之外如果有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者称为开放性脑损伤。闭合性脑损伤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情况。
颅脑损伤根据患者的昏迷时间、阳性体征和生命体征将病情分为轻、中、重、特重四个阶段:轻型患者,一般是伤后昏迷0-30分钟,有轻微的头痛头晕的症状,此类患者的神经系统和CSF检查无明显变化,如单纯性脑震荡、无颅骨骨折等;中型患者,一般是伤后昏迷时间在12小时以内的,伴有轻微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此时患者的体温、呼吸、血压和脉搏都有轻微的改变,如轻度脑挫裂伤、无颅骨骨折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脑受压者等;重型患者,一般是伤后昏迷超过12个小时,并伴有意识障碍逐渐加重出现再次昏迷的现象,经检查有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这个阶段的患者体温、呼吸、血压以及脉搏都有明显的改变,如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脑干损伤、颅内血肿等;特重型患者,这类患者是脑部有原发性损伤,伤后昏迷深,有去大脑强直或伴有其他部位的脏器伤、休克等,而且一般都有晚期脑疝,双侧瞳孔散大、生命体征也严重紊乱,呼吸已接近停止。
1.2 高血压脑出血的特点
高血压脑出血又称高血压脑溢血,是自发性脑出血里最常见的,这种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也非常高,是目前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易发人群为中老年人,其中40-70岁的患者最多,这种病大多是与高血压、脑血管硬化有关,我们常说的脑溢血其实是自发性原发性的脑出血,这种病起病急骤是因为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情绪起伏太大,太激动或者是费劲用力是突然发病的现象比较常见,常常伴有失语、偏瘫、意识不清的临床症状,同时有些患者还伴有头痛、呕吐的现象。脑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绝大多数患者发病时有血压升高、血管破裂的现象出现,这是一种非外伤性的脑出血。
1.3 颅脑损伤的循环特点
正常脑脊液的循环是呈方向性的流动。脉络丛的两个侧脑室,产生大量的脑脊液,这些脑脊液汇入脑室室间孔,再流入脑室中脑导水管。脑脊液由各脑室脉络丛产生的都流入脊髓的蛛网膜下腔和脑。正常情况下脑脊液的产生和吸收是消耗能量与平衡的转运。脑脊液循环受阻,颅脑损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损伤的组织,使脑的能量来源受限,大脑内环境的紊乱,脑脊液分泌增加,而回吸收相对减少,颅脑损伤特点。脑脊液循环受阻会加重蛛网膜颗粒的负担,导致蛛网膜下腔积液,加重增高颅内压。
2 对于颅脑损伤和脑出血的治疗
2.1 颅脑损伤的治疗
颅脑损伤基本治疗方法有3种情况:①复苏颅脑损伤,由于病情严重常因伤情严重出现呼吸、心搏骤停,这类患者的抢救要在呼吸、心搏停止之前才有效,一旦出现呼吸、心脏停搏要采取心肺复苏,按复苏治疗的一般原则,迅速补充血容量,消除引起休克的原因。②解除呼吸道阻塞与呼吸困难,可以给气管内插管进行辅助呼吸,但是要注意在插管前先将呼吸道内反流的食物残渣、血性液体等分泌物尽量吸除,恢复呼吸道通畅。对于伤情重、昏迷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的患者或者有颈椎骨折、多发肋骨骨折、须面粉碎性骨折等合并伤而造成呼吸困难的患者,应尽早切开气管,以改善缺氧的现象,防治肺部并发症出现,同时给氧提高血液氧分压,以利减轻脑水肿及脑缺氧。③脱水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必然引起急性脑水肿,特别是存在颅内出血时,不论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还是颅内血肿都会加剧胶水肿,脱水治疗是重要的对症治疗。但是对于由腹腔脏器出血或者是大面积烧伤渗出引起的血容量不足,在进行脱水治疗时要慎重,应该两者同时进行。
2.2 脑出血的治疗
对于脑出血患者的治疗首先应该防止进一步出血,并控制脑水肿现象加重,其次还要维持患者生命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对于脑出血患者應该给予安静的治疗环境,尽量减少搬动,保证呼吸道通畅,合理使用镇静药物,调整好血压,内科治疗中如果血肿较小且颅内压无明显增高时,可以采取基础治疗,但是伴有明显的脑水肿,且颅内压增高明显时要配合脱水治疗法给予治疗。最后还应该加强对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3 小结
本文通过对颅内损伤和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析,对其各自的病理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对各自在治疗上的选原则和注意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且根据治疗原则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希望能引起相关人员的关注,并尽可能的改善颅内损伤患者和脑出血患者的预后,从而起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武伟;探究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并脑出血的多重影响因素[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年第10期
[2]申汉威;李俊卿;李红星;姜志超;汪立刚;杨世春;杨孔宾;小儿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5年第04期
[3]王琳英;颅脑损伤患者非手术中转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第05期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出血 脑脊液循环
本文将我院于2015年就诊的脑出血和颅脑损伤的62例患者分随机为两组。治疗组男17例,年龄21~57(31.5)岁,女14例,年龄18~58(34.5)岁。对照组男19例,年龄13~65(35.1)岁,女12例,年龄16~55(32.4)岁,男女患者以26~53岁居多。据病例知患者均因创伤性脑出血和脑出血。均排除了因创伤而致失血性的休克、伴有胸腹及四肢合并伤、脏器功能衰竭及糖尿病史。并且在发病后2h内及时入院就诊。两组年龄之差≦4岁,无性别差别,条件按1∶1配对,组间损伤及CT片示显著差别。通过俩组间的比较,找出改善当下状况的治疗方案,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颅脑损伤和脑出血的相关特点原则
1.1 颅脑损伤的分类
颅脑损伤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其中根据硬脑膜的破裂是否完整、脑脊液的外流情况、颅腔与外界交通判断是开放性颅脑损伤还是闭合性颅脑损伤。除此之外如果有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者称为开放性脑损伤。闭合性脑损伤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情况。
颅脑损伤根据患者的昏迷时间、阳性体征和生命体征将病情分为轻、中、重、特重四个阶段:轻型患者,一般是伤后昏迷0-30分钟,有轻微的头痛头晕的症状,此类患者的神经系统和CSF检查无明显变化,如单纯性脑震荡、无颅骨骨折等;中型患者,一般是伤后昏迷时间在12小时以内的,伴有轻微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此时患者的体温、呼吸、血压和脉搏都有轻微的改变,如轻度脑挫裂伤、无颅骨骨折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脑受压者等;重型患者,一般是伤后昏迷超过12个小时,并伴有意识障碍逐渐加重出现再次昏迷的现象,经检查有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这个阶段的患者体温、呼吸、血压以及脉搏都有明显的改变,如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脑干损伤、颅内血肿等;特重型患者,这类患者是脑部有原发性损伤,伤后昏迷深,有去大脑强直或伴有其他部位的脏器伤、休克等,而且一般都有晚期脑疝,双侧瞳孔散大、生命体征也严重紊乱,呼吸已接近停止。
1.2 高血压脑出血的特点
高血压脑出血又称高血压脑溢血,是自发性脑出血里最常见的,这种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也非常高,是目前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易发人群为中老年人,其中40-70岁的患者最多,这种病大多是与高血压、脑血管硬化有关,我们常说的脑溢血其实是自发性原发性的脑出血,这种病起病急骤是因为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情绪起伏太大,太激动或者是费劲用力是突然发病的现象比较常见,常常伴有失语、偏瘫、意识不清的临床症状,同时有些患者还伴有头痛、呕吐的现象。脑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绝大多数患者发病时有血压升高、血管破裂的现象出现,这是一种非外伤性的脑出血。
1.3 颅脑损伤的循环特点
正常脑脊液的循环是呈方向性的流动。脉络丛的两个侧脑室,产生大量的脑脊液,这些脑脊液汇入脑室室间孔,再流入脑室中脑导水管。脑脊液由各脑室脉络丛产生的都流入脊髓的蛛网膜下腔和脑。正常情况下脑脊液的产生和吸收是消耗能量与平衡的转运。脑脊液循环受阻,颅脑损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损伤的组织,使脑的能量来源受限,大脑内环境的紊乱,脑脊液分泌增加,而回吸收相对减少,颅脑损伤特点。脑脊液循环受阻会加重蛛网膜颗粒的负担,导致蛛网膜下腔积液,加重增高颅内压。
2 对于颅脑损伤和脑出血的治疗
2.1 颅脑损伤的治疗
颅脑损伤基本治疗方法有3种情况:①复苏颅脑损伤,由于病情严重常因伤情严重出现呼吸、心搏骤停,这类患者的抢救要在呼吸、心搏停止之前才有效,一旦出现呼吸、心脏停搏要采取心肺复苏,按复苏治疗的一般原则,迅速补充血容量,消除引起休克的原因。②解除呼吸道阻塞与呼吸困难,可以给气管内插管进行辅助呼吸,但是要注意在插管前先将呼吸道内反流的食物残渣、血性液体等分泌物尽量吸除,恢复呼吸道通畅。对于伤情重、昏迷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的患者或者有颈椎骨折、多发肋骨骨折、须面粉碎性骨折等合并伤而造成呼吸困难的患者,应尽早切开气管,以改善缺氧的现象,防治肺部并发症出现,同时给氧提高血液氧分压,以利减轻脑水肿及脑缺氧。③脱水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必然引起急性脑水肿,特别是存在颅内出血时,不论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还是颅内血肿都会加剧胶水肿,脱水治疗是重要的对症治疗。但是对于由腹腔脏器出血或者是大面积烧伤渗出引起的血容量不足,在进行脱水治疗时要慎重,应该两者同时进行。
2.2 脑出血的治疗
对于脑出血患者的治疗首先应该防止进一步出血,并控制脑水肿现象加重,其次还要维持患者生命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对于脑出血患者應该给予安静的治疗环境,尽量减少搬动,保证呼吸道通畅,合理使用镇静药物,调整好血压,内科治疗中如果血肿较小且颅内压无明显增高时,可以采取基础治疗,但是伴有明显的脑水肿,且颅内压增高明显时要配合脱水治疗法给予治疗。最后还应该加强对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3 小结
本文通过对颅内损伤和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析,对其各自的病理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对各自在治疗上的选原则和注意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且根据治疗原则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希望能引起相关人员的关注,并尽可能的改善颅内损伤患者和脑出血患者的预后,从而起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武伟;探究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并脑出血的多重影响因素[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年第10期
[2]申汉威;李俊卿;李红星;姜志超;汪立刚;杨世春;杨孔宾;小儿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5年第04期
[3]王琳英;颅脑损伤患者非手术中转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