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宝进军O2O只为讲个好故事

来源 :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口焦虑症与大数据故事
  O2O是今年电商的主调性,BAT企业在O2O领域抢夺市场,从打车软件到地图再到社交工具,甚至分发系统,移动互联网各种产品稍有起色几乎就沦为大佬们的争夺点。
  相比PC时代的最大不同,移动互联网缺乏寡头化的流量入口,搜索、浏览器、趣味APP、社交通讯、地图与打车软件……,如此品类繁多软件都是移动互联网极大的流量入口。不客气的说,BAT在移动互联网的争夺赛某种意义上就是患了“移动互联网入口焦虑症”。触宝凭借在通讯录市场不错的表现,插上一杠子试图成为移动互联网新的入口,野心实在不小。
  触宝一直宣称要利用自己的大数据开创新事业。触宝通讯录可读取用户通讯数据,以通讯数据以及周边联系人圈子可进行数据分析整理用户消费习惯及性格。通讯录可能是用户秘密最多的地方,从此拿到的数据对于精准化营销也意义非凡,故事确实不错。
  接下来不同用户通过触宝收到的信息也一定是不同的,这也是未来通过大数据运算的结果。但笔者比较怀疑的是一点,触宝只是拿到了用户的通讯录数据,虽然宝贵但维度单一,对其用户购买行为的刻画难以实现真正的效果。大数据的“大”并非体现在人群基数的大,而是单一个体数据维度的大和广。如果触宝试图以此为大数据来做精准营销,请赶紧刹车。
  触宝的野望
  在某种意义上说,触宝此次整合平台与《微信》进入电商市场两者无本质区别。二者过去均是有着浓厚工具化标签的移动产品,但又不甘心沦落为通讯录软件或是语音及时通话软件。二者都要信誓旦旦以硬性需求的工具化软件为基础,不断开疆拓土寻找新的市场。
  除了触宝之外,小米、奇虎360等企业也都在利用通讯录延伸本地化服务项目。本地化服务被认为是未来O2O最重要的内容,各家平台都以各自基础功能软件为平台为用户提供O2O入口,以期在这个领域中占得先机。
  但相比于别家重量级企业,触宝产品线过于单一,不能像巨头那般能够涵盖移动互联网大部分领域,而如此情况下,从用户的使用量上就很难与重量级选手PK,如果量上不去又很难引起商家的注意,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而在数据领域,触宝单一的维度与涵盖用户日常一大半产品的维度相比有着天生的劣势,无法实现精准营销。而一个无法实现精准营销的“触宝”平台对于商家来说,就真的没有太多价值可言了。
  触宝如此折腾究竟为何?笔者认为,触宝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想折腾点事,自己打造一个移动互联网入口,而有了入口就有了故事,接下来或许就能引起BAT注意了。没错,就是被BAT巨头收购。我们从最近UC与高德等收购案件中能发现“BAT”企业对于移动互联网任何入口都不会放弃,宁愿自己买下砸在手里也不愿意给对手一丁点机会。触宝如此卖命折腾或许可以卖个好价钱。
  从出发点考虑,触宝从头到尾都没想利用平台赚钱做商业模式,而是想编故事卖掉自己,或许他们老总还会嘴硬说要坚持走自己的路。这话之前UC的俞永福也说过,结果呢?
其他文献
个人代步,市场在哪?  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了诸多比较成熟且便携的个人代步工具,如Robstep和Solowheel等,不过依然没有得到广泛流行。究其原因,不妨先来看看这些产品的使用场景。处于怎样的环境之中,个人代步工具用起来才显得很爽?显然,需要在自行车道和无障碍设施完善的地域—通常是一二线城市。或许对路况要求没有那么苛刻,不过却依然有一个问题,这些产品只有在使用的时候才显得方便,而在不用的时候却
目的研究在正畸牙移动中牙周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是否发生一定的变化。方法选取Wistar大鼠32只,分别以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ting的方法检测施加正畸力
忽如一夜低价来,千元手机梨花开  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在国内手机市场也一样,想拥有性能优越的智能手机,用户必然要面对昂贵的价格。这对于学生、工薪阶层而言实属可望而不可及。如何将智能手机做到集价格低廉、高性能于一体,一时间成为各网络公司、手机厂商发动战争的导火索。  无论是国外的三星、索尼,还是国内的小米、华为和酷派等手机公司,各家都在千元价位上踊跃推出相应的机型。这个价位的智能机虽然单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