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林:我就是个穷画画的

来源 :东方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hkie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浑身散发古典气息,喜欢的人觉得她无愧于“中国最美插画师”的称号。也因其长发如瀑,艺术造诣了得,被称为“现实版南湘”。她是插画师林Caroline,本名李晓林,名字素雅如其人。明明可以靠脸,却拼才华登上了央视。在CCTV的录制视频里,她长发及腰,谈吐儒雅。
  从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毕业后,她辞去知名公司文职,创办画社,翻古书、下田地。以二十四节气为题材的风俗画,在网络上引起一批人追捧。全国鲜有人研究的古代气象勘测仪器,她也创作了系列插画。北京气象局与中央气象台等都纷纷在网上转发。作品被刊载于《China Daily》,在这份国外媒体转载率最高的中国报纸上,她的艺术俨然在向外传递着中国古典智慧之美。
  她成为画界女神,其实是因为——其它都不会。小时候立定跳远1米4,老师嫌她趴那都比跳得远;想唱歌,却在合唱队里被越排越后,学跳舞,但柔韧性极差;唯有绘画赋予她成就感,面对画之外的世界,她永远自卑。
  父亲会国画,母亲是中医,三四岁的时候她开始学习国画,每天都饶有趣味地拓好几张。然而,上专业班时,练习基本功的过程实在枯燥,她一遍又一遍地在纸上点点连线,练得想逃,又被家人拎了过去。为备战艺考,她曾无数次拿咖啡当饭吃。初中高中的痛苦时光是李晓林所不愿回忆的。她说:“如果你身边有艺考生,请好好对TA。”
  那年11月份,她只身赴京学画。由于来的晚,当她看到7月就来的同学画技精湛时,整个人都不好了。焦虑的她过年没有回家,在画室里废寝忘食作画。半年的时间看似不长,但如果每天6点起来,晚上近12点下课继续画,基本一天只睡4小时,能坚持的人实在寥寥。她只能想尽各种方式,在已经对喝咖啡免疫的情况下继续拿咖啡当饭吃。
  那时的她特别羡慕上文化课的日子,理由很简单——能睡饱。每天接触的,全是素描,全是铅笔。裤子都可以见到灰黑反光,母亲几乎都快认不出“这小煤球”了。画室流行打趣“谁洗澡了隔天肯定能看出来。”由于那时特别不注重身体,导致她现在有些后遗症。
  独立的蜕变,是她青春里最疯狂的记忆。姐姐曾叮嘱她:“你大学时一定要谈一场恋爱。一定要做长大回忆起来能让你觉得青春的事。”可她一样都没干。李晓林有攒书癖,喜欢在图书馆里看囊括珠宝、国画、白描、西洋科学等等稀奇古怪的书。她说:“我应该是一个很无趣的人。”
  其实,她已经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大学生活费全凭自己赚。大二时得知家里不支持她生活费后,不由感叹:“啊,我是亲生的吗?!”震惊之后她开始打工,担任画室助教。李晓林直言:“苦啊,真的苦。”



  画室很远,她每周站两个小时的公交车出发,站着授课直至晚上11点多,再站两个小时,凌晨一点到校。一天天积累下来,腿上静脉曲张青血管很明显。她常自嘲:这就是我总穿长裙的原因。
  在学校与工作的转换之间,李晓林意识到——社会对她的耐心比学校低得多。雇主给她每月800元是希望达到1800块钱的价值,但她要是不努力的话,会有人拿700块钱达到2000块钱的价值。她曾处处碰壁,像无头苍蝇一样始终不明白自己适合干哪行。
  毕业后,因为向往北京多样化的工作机会,李晓林加入北漂大军。她先后做了产品设计师、制景、美术道具师、公司文职等等“所有能做的工作”……她是迷茫的,行走在京城高楼大厦的迷宫里,似乎永远不知道出口在哪里。与无数设计师一样,熬了两三天,返工,改,再返工,再改……一次又一次。
  直到遇到了一个启迪她人生发生转变的人,她选择了辞职。李晓林说:“辞职并不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它需要勇气。自由职业者在一个城市里,是非常没有归属感的群体。”
  李晓林发烧去医院挂号,工作人员问她有没有医保卡,是什么职业。那一瞬间,脆弱的她挫败感尤为强烈。李晓林那时只有一个念头:赶紧把画卖出去。最惨时连下个月的房租都难交,她不得不接了一堆不喜欢的商稿,不停揣测商家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之前没想到会遇到这么大阻力,她只想自由作画,将自幼所受熏陶的中式传统美,用大众能接受的方式传播出去。
  遇见相辉先生,成为她人生的转折点。启迪她的人生观从按部就班到“野”的人,是相辉。那时他在一家知名气象科技公司工作,她为该公司画气象仪插画。她和他都受家庭影响,骨子里对古典有一份敬畏,越聊越投机。
  在绘制传统气象仪器发展史的过程中,她和他一起讨论发布会倒计时视频怎样和插画结合起来,还到古观象台实地考察。由于没有一本现成的相关书籍,知识又生僻,所有的梳理都需要自己去做,天天相处,就慢慢走到了一起。所以,这段传统气象仪器的发展史,也是他们的爱情史。
  他让她开始重新思考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李晓林以前一直觉得人生要有一份稳定工作,赚五险一金,最后好好养老。他说其实没有这些也不会怎么样。年轻的时候钉在一个不喜欢的职业上,真的好吗?
  辞职后虽有痛苦的过渡期,但自由创作的时间丰富了。自己定这个月画什么主题,月末作品就完工,满满的都是幸福感。她觉得如果自己一直處在抹杀个性的生活中,而未觉异常,会很可怕。“如果循规蹈矩地过了,到最后成为一把灰的时候,我来这人世有什么东西是给我自己活的呢?”
  尽管事情不能尽善尽美,创业的繁忙压缩了回家陪伴父母姐姐的时间,可如果总是压抑心里那种想要奔跑的想法,李晓林会有不甘。自称无趣地度过青春的她,现在开始做一些疯狂的事情。开车跑天津,跑唐山,找藕池,找水稻。



  他带她于2015年创办了画社。她纯粹负责画画:传统、美食、珠宝……从画社方向到拍摄剪辑,她和他常常一起商量直至天亮。画社成立后,李晓林进阶成了女神“林Caroline”。
  林Caroline不仅用笔,还用全身的每一个细胞去体验,去作画。画《二十四节气美食图》,她花了两年。女神想寻找古人原始地在该节气吃的食物,便翻遍古籍,请教各路节气专家,佐证吃法的存在,推测合理性。
  在大兴郊区拍立秋的时候,女神能感觉农人们脑海里都是农作物的时间标签。拍小暑的时候,她借了大爷的自行车并聊天,谈老家甜甜的空气,满天的星星。
  意外走红后,面对外人评价,她总觉得不好意思:“手艺人靠脸吃饭,会被同行笑话吧。”而她也曾更新签名:我就是个穷画画的。
其他文献
被西方媒体评为“最性感的古典音乐家”马友友,居然没有任何音乐学院的毕业文凭。虽然他已获15个格莱美大奖,却一直拒绝登上领奖台。《时代》人物周刊的一篇文章认为:马友友是古典乐坛的宠儿,也是最受争议的叛逆者。几十年来,这位华裔音乐家走过了一条艰难的人生孤旅。而他的爱情也如他的大提琴曲一样,如天籁之音,充满梦幻般的色彩……  马友友出生于音乐世家:父亲是音乐教育家,母亲是歌唱家。4岁时,父亲把他领到了大
期刊
女儿初二,一天我问她收到过情书吗?她愣了一下,然后摇摇头。我故意惊讶地问:“不会吧?你这么优秀难道还没收到过情书?”  不知是她不想承认,还是真的没收到过。总之,她羞红着脸问我:“如果我收到情书了,该怎么办呢?”  我说:“第一,这说明你长大了,开始吸引异性的目光了,是件好事。”  “第二,你要分析一下自己的魅力是什么?品德好、学习好、气质好、脾气好、形象好、身材好……如果是:品德好,那你就保持你
期刊
温哥华太平洋体育馆里,身材娇小却气宇轩昂,外表柔弱却内心刚强的李琰总喜欢身着那件耀眼的黄色运动衫。作为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她是一个有故事的女人。温婉、霸气,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很完美地统一在她的身上。她,被王濛称为“创造中国短道历史的女人”。  “撞”来的爱情和婚姻  李琰出生在黑龙江,11岁开始滑冰训练,1984年春,一场意外事故几乎断送了李琰的运动生命。在一次比赛中,她在弯道滑行时,巨大的
期刊
异国恋的优缺点  优点有不少:可以始终保持新鲜感,久别胜新婚嘛;给自己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基本上不会跟你吵架;生一个可爱又聪明的混血宝宝,混血儿一般是显性遗传,会集合两国优异血统,优势互补。  当然,缺点也显而易见:由于互相的不信任,更多的时间都是在猜疑对方。所以矛盾激化的也较为频繁;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大,这个前提下也不免会喜欢上别的异性,尤其是女方,孤独与寂寞很容易倾心他人;只要有了矛盾,那是很
期刊
我出生的地方,是辽宁北部的普通小镇,有个杀气腾腾的名字:“调兵山”。传说金国大将金兀术曾在此地调兵遣将。我的家乡原本只是东北寻常小村落,从清末到民国年间都属于其他县域管辖,一直到上世纪因发现大量煤矿而开始逐步建城设县:先有大國企,后有人居小镇,居民除了本地土著,还有大量全国各地迁徙而来为大国企充当劳动力的外来居民,且很早就实现了城镇化。矿山、工厂、医院、学校……乃至政府部门设立之初也要和大国企二元
期刊
好些年前,因为不懂事,写了一些凄凄惨惨戚戚的情感小说。  其实这些文字会像阴云一样影响到我的心态和生活,但当时不知道,以为笔下编织的那些有挫折的人生故事是一种酷。所谓青春时尚要经历挫折才有感觉。  受文学故事的毒,后来的时光,一直被一些阴影纠缠,经历了婚姻变故,父母家庭生活的变故,我的身体和心理的变故,甚至到现在也还在和某些情绪经常斗争。午夜梦回,感叹逝去的好机会好时光,似乎是自己亲手把围绕着我的
期刊
相思两地望迢迢,清泪临门落布袍。杨柳晓烟情绪乱,梨花暮雨梦魂销。云笼楚馆虚金屋,凤入巫山奏玉箫。明日河桥重回首,月明千里故人遥。  这首诗的作者正是被人称作“江南第一才子”的唐伯虎。大家可能要疑问了,这首诗是写给谁的?从诗中看,这样一个女子让唐大才子进门之时突然想到了她,落泪沾湿布袍,梦里对其魂牵梦萦,期待与之重相聚。  受民间传说和戏曲的影响,很多人可能马上想到,这个女子莫非就是《唐伯虎点秋香》
期刊
职场上,开会是家常便饭。对职场人来说,摸清开会的门道很重要。尤其对新人,我们应该如何规避开会的不正确姿势?今天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对一些内向的职员来说,他们很多时候特别低调,即便能力不错,脑袋里也装着不少惊艳的想法,但就是没有勇气表达出来。  我的大学同学刘靖就是这样的人,他刚入职时,开会喜欢坐后排,有想法也憋着不说。有一次他喜欢的部门有了岗位空缺,那个部门的经理特别组织了一个会议商讨这个事情,
期刊
专业实习是大四上学期必修的课程,月底的实习分享会更是别开生面。  “我在做娱乐采编实习,前不久刚完成了一期北京市高校校花专题报道。我天天跟各种网红美女校花打交道。这种女神专辑网络点击非常火爆。”峰哥喜笑颜开地描述着。  “我通过学姐介绍在财经网实习,经常有机会跟主编去参加各种论坛,见识商界精英,感受他们身上的贵族气息。”彤彤的描述就好像她自己马上要嫁入豪门一样,引来班级同学一阵哄笑。  “奥美你们
期刊
安安很难过。  晚饭的时候,她一句话也没说,却喝了很多酒。棕黄色的壁纸映得灯光有些昏黄,我絮絮叨叨地给她讲了很多三观尽毁的网络段子,却得不到回应。过了好一会儿,只听幽幽的声音传来:“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话音刚落,安安突然控制不住情绪,竟然崩溃地大哭起来。  安安来法国已经两年了,刚刚过完24岁生日。虽是国内法语专业毕业,安安却很不幸没有通过法语等级考试,在法国一个三线城市学了一年半的法语才正式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