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来源 :新作文·教育故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nb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不管是三年计划的实施,还是组建“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研发组”或者为“家”课程保驾护航,都是为了让孩子们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他们更好地承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去年,我新接了一个班,班里有个女孩叫“沁沁”,已经十一二岁,个子特别高,在三年级的班里,尤其引人注目。她是一名特殊的随班就读学生。
  每天早上,学生们正专注地读着书,“砰!”一声巨响,沁沁总是一边“嘻嘻嘻”“呵呵呵”笑着,一边像兔子似地蹦跳着,高兴地走进教室,一屁股坐在座位上。
  上课时,我在台上声情并茂地讲课,学生们在台下津津有味地听课时,“哗啦……哗啦……”,沁沁又开始不住地翻起书来。那书一页页张开大嘴,似乎在挑衅:“看你拿我怎么办?”
  下课后,我在办公室正埋头批改作业,“老师,老师,不好了,沁沁又把同学弄哭了。”一阵急促的求救,让我不得不停下手里的工作奔向教室。
  午餐时,学生们排着队有序地自主盛饭添菜,轮到沁沁时,“同学,快帮沁沁盛一下饭菜!”我总是抢在沁沁拿到勺子前叫住,避免满地饭菜的狼藉。
  沁沁因为患有先天性脑瘫,有语言障碍,不太会说话,所以不能与人正常沟通。她行为异常,有时大哭,有时大叫,有时在地上打滚,发脾气时甚至有破坏性的行为。这样一个自闭多动又不能沟通的孩子,教育和讲道理都变得苍白无力。
  为了帮助她,我向她的上一任班主任了解情况、寻找合适的教育方法。我和她的妈妈多次促膝长谈,讨论策略。我给班上的其他孩子做心理建设,让大家给予她最大的包容。课堂上,大家书写时,我会单独走到她的身边,给她示范写点、横、竖等基本笔画,教她认读“大”“小”“上’“下”等简单生字,还会在她的本子上画上大大的红勾和五星,狠狠地夸奖一番。课间休息时,我会耐心询问她是否要喝水,提醒她记得去上厕所。
  渐渐地,她跟我越来越亲近,有时还会凑过来,闻闻我的头发,拍拍我的肩膀,也许这就是她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吧!我也很享受这份特别的爱。为了让她爱上学校生活,我专门为她安排了一个开朗热情的“小老师”随时给她帮助。各种活动我也都带着她。
  那一次,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开展“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要求每个班级表演一个节目,我们班表演的是经典诵读。可是沁沁连字都不认识,怎么诵读呢?加上动作变化太多,难度就更大了。每个孩子都清楚地知道,她是不会上场的。排练时,我邀请她一起参与,只见她站在队伍里,东张西望,嘴巴一开一合,似乎在跟着模仿。别人伸手,她也伸手,别人摇头,她也摇头,别人弯腰,她也弯腰。虽然总是慢半拍,但她每一步都练得很认真,而且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我请来她的妈妈,告诉她:“沁沁妈,这次庆祝活动,孩子会和我们一起参加,你在家也陪她多练练。”她点点头,眼眶里闪烁出灼热的光。庆祝活动那天,每个孩子都穿上了整齐的汉服,化上了漂亮的妆。我再三叮嘱站在她身边的孩子要带着她、帮着她。表演开始后,孩子们在台上演,我在台下也跟着捏了一把汗,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第一次圆满完成了这样的集体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孩子人人都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班上的孩子、老師,无不用自己的善良给予了这个特殊孩子特别的爱。
其他文献
“爸爸,你看!这些小蚂蚁爬上爬下,搬出一粒粒泥丸在洞穴前垒起漂亮的小岭坡。”周末带七岁的女儿去公园游玩,我们坐在公园草地旁的石凳上歇息时,眼尖的女儿看见石凳旁的草丛里有个蚂蚁窝,便惊喜地对我说。我立即意识到这是一次教育学习的好机会,便对女儿说到:“哇,真漂亮!它是小蚂蚁们在挖洞穴造房子时搬运出来的一粒粒小泥丸堆砌而成的,当小岭坡越来越高,小蚂蚁们的房子也就挖得越来越深越来越宽敞,它们就能舒舒服服的
期刊
大学刚毕业,接到他们——我的第一届学生。我时常感到汗颜,总是觉得孩子们虽然才一年级,但却比我想象中的厉害多了。他们出过国,我却连重庆都没出过,不知道如何在沟通的时候润物无声地带给他们“世界眼光”;他们阅读内容广泛,天空海洋、古今中外,而我除了与专业相关的书籍,对其它的书涉猎并不多;他们爱思考、爱表达,反应迅速,我却常常听得稀里糊涂,不知道怎么才能让他们的思想更广、更远。  焦头烂额的第一年,我没有
期刊
编者按:  不管是三年计划的实施,还是组建“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研发组”或者为“家”课程保驾护航,都是为了让孩子们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他们更好地承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听,朗朗的诵读声在校园里回荡;看,“古诗韵律操”“少年强武术”在舞台上演练;想,孩子们可爱的模样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我所在的重庆鲁能巴蜀小学有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名字——巴蜀书院,这是2008年建校初期
期刊
编者按:  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也许有的星星生来不像其他伙伴那样明亮璀璨,但你不能否认他们也有自己的光芒,在某个瞬间,他们所发射出的光芒反而更加耀眼。  一年级的期终评价结果出来了,年轻的欧阳老师一大早就拿着一大叠试卷,行色匆匆地走进教室。  欧阳老师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通过一年的努力,她发现许多同学进步了,成绩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忧的是,仍然有几个孩子书写很潦草,那些字啊词啊,躺在卷子
期刊
一提起我的爸爸呀,嘿!他可有一手变戏法,他的脸就像孙悟空的“72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下一秒就乌云密布,光是往你跟前一站,你就能感受到他的威严。  我的爸爸总是笑眯眯地挺着个大皮球似的大肚皮,不知不觉间他的头上已有了几根白发。有一次,他在镜子前看着自己的白发叹气,我以为他还担心自己变老了。但他一轉身,对我一叉腰,挺着胸说:“虽说岁月不饶人,但你老爸,还是一样光彩照人!”  我的爸爸平时总是那么和
期刊
“妈妈,咱们来PK吧,看谁记得的英文单词最多!”  “妈妈,我今天读了三本英语绘本呢!”  “妈妈,又到了我的阅读故事时间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PK动物、水果、蔬菜等英语单词成了小兮最喜欢玩的游戏。  不知不觉小兮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回想当初那个小小的人儿在我怀里一颦一笑,一喜一怒的样子,仿佛就是昨天。孩子悄然地成长,仿佛是一瞬间的时空演变。转眼看看孩子趴在书桌上认真写作业的样子,回过头
期刊
“妈妈,人工耳蜗是谁发明的呀!真厉害,我以后也要发明这类很厉害的东西。”这是顶顶参加了陪伴听障儿童公益活动后说的话。  2019年1月27日,对顶顶来说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日子,这是7岁的他第一次参加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春节临近,我一直想让顶顶响应巴蜀小学的号召,利用寒假的时间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刚好,民盟渝中区青委会、重庆市殘疾人福利基金会组织了“2019爱与新年”的陪伴听力障碍儿童迎新年活动,
期刊
我叫“吴可优”,口天“吴”,可以的“可”,优秀的“优”。我还有个小名,叫“优优”。  说起取名字的来历,还颇费番周折呢!当时,妈妈给我取名字时总是愁眉苦脸的,她觉得“吴”的谐音是“无”,没有的意思。凡是妈妈在名字里寄托的对我的各种希望,只要加上这个姓,就变成了没有希望了。比如说,妈妈希望我文静,加上姓一起读,就变成了“无文静”了,就是不文静……妈妈就这样百思不得其解了好长时间。有一天,她突然顿悟了
期刊
我们家每隔一段时间,爸爸就会帮我量身高,然后记下来,作为我的成长记录。今天又到了量身高的日子,傍晚,爸爸帮我量了身高后,拿出我的成长手册,记录下了结果。我看了一看,说:“爸爸,你量错了!我怎么可能比以前矮了呢?”原来,爸爸这次记下的身高比上次少了1厘米。我本以为爸爸要重新测量,谁知他说:“这一次量的时间段和上次不同,身高自然不一样啊。”说完,爸爸看了看一脸困惑的我,继续解释说:“人早上的身高是最高
期刊
2019年寒假,我和妈妈以及同行的叔叔阿姨们一起去了以色列。  历经2小时高铁,10小时飞机,我们终于在当地时间2月10日早上6点半,顺利抵达特拉维夫机场。  接下来的10天里,我们在特拉维夫街头、海滨、死海、巴哈伊花园等地参观和游玩,其中的景象都让我印象深刻,流连忘返。  干净整洁的特拉维夫街头,有着形态各异的建筑,各类的商店以及亲切和善的以色列人。地中海海滨,有一片金黄的沙滩,沙滩上有无数漂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