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桃夭:中国的婚礼进行曲(上)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u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诗经》让我们了解到,不是西方才有婚礼进行曲,中国也有。贺新娘的《桃夭》,就是中国的婚礼进行曲。
  西方的婚礼进行曲庄重神圣,于庄严肃穆的氛围中,男女双方在神的见证下交换誓词;而中国的婚礼进行曲,该是喜庆活泼、众声相和的。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婚礼不只是新郎新娘两个人的事,而是一场家族亲朋、甚至天地日夜都要参与进来的一个重大节庆。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zhēn)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周南·桃夭》
  茂盛桃树嫩枝丫,开着鲜艳粉红花。
  这位姑娘要出嫁,和顺对待您夫家。
  茂盛桃树嫩枝丫,桃子结得肥又大。
  这位姑娘要出嫁,和顺对待您夫家。
  茂盛桃树嫩枝丫,叶子浓密有光华。
  这位姑娘要出嫁,和顺对待您全家。
  ——白话译文
  桃花绽放
  《桃夭》,是首贺新娘的诗歌。
  “灼灼其华”,用桃花正艳代表少女娇容绽放;
  “有蕡其实”,用桃子结果表示女子结为连理、传宗有后的爱情已结果的状态;
  “其叶蓁蓁”,用桃树的枝繁叶茂形容女子成熟稳重。
  《桃夭》首先赞美新娘的明丽,祝福嫁入夫家后的和美,同时又畅想这姻缘形成爱情的结晶、家族的完善。从个人之美、到夫妻之和、再到家族之全,在少女剛刚踏出闺门的时候,这一首由旁人送上的贺新娘曲,就完美地唱尽了一个女人完整的一生。《桃夭》虽短小,却完成了一个古代女子的全部心愿。
  桃花,是春天来时,季节里最繁盛、最抢眼、最明媚的花,它花期虽短却无法令人忽视,虽不名贵却无法令人不爱。这些谁都可以拥有却谁都无法长留的桃花,正是青春的代言,它属于遇见了就要马上告别的春天。
  所以以桃花比喻少女芳容最是相得益彰,正如那些明艳而娇嫩、张扬而无心、灿烂而易逝、不够尊贵却令人向往的春之年华。夺目的光彩,美好的开端。
  桃花盛开,是桃树在一年中的美好开端;明媚青春,是人在一生中的美好开端;而以桃花比拟女子容颜,也是《诗经》对于文学艺术运用桃花这一意象的美好开端。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桃夭》,开创了桃花之喻女子的鼻祖。
  在此之后,才会有唐代的崔护惋叹“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惆怅于风中;才会有曹雪芹为林黛玉代笔“桃花帘外开依旧,帘中人比桃花秀……若将人面比桃花,面自桃红花自美”的自比红颜薄命。桃花的繁华令人甘醉其中,而桃花的短促又使它倍加珍贵,以致渐渐,桃花的意象不仅比拟美女,亦指代起更多美好的事物。——因而,陶渊明笔下的武陵人才念念不忘桃花源,陶渊明的桃花代表了一个远离机心的理想国;因而,一代才子唐伯虎也宣称“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惟愿长伴桃花,老死其间,唐伯虎的桃花代表了一片避世安心的净土。
  《桃夭》是“桃花”这个喻意得以绽放的伊始,它在这首诗里指代着青春的人生之初、似锦繁盛,暗喻着婚礼的人生之喜、如梦繁丽。而后,桃之夭夭,随之又逐渐开出中国人的文化记忆中,更多的、繁华不败的美好意象。
  之子于归
  桃花开时,之子于归。“之子于归”就是“这位姑娘嫁往夫家”,古代将出嫁称为“归”或“于归”,在古人的观念里,女孩子在家是客,只有迈入要终身所托的那个夫家为人妻室,才是归入了属于自己一生的“家”。
  反之,男子有妻,称为有室。《易》曰“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相济,天地之道也。所以夫家也在寻求外姓女子的长久入主,以构成家庭的完整和持续。女有家,男有室,夫妻共同组成了“家室”。因此不仅女人需要一个家,一个家同样需要女人。
  从现代思维来看,“之子于归”的观点也有必要让我们重新审视和参考。“之子于归”并不简单是男女不平等的眼光,乾刚坤柔,男女的社会属性天然就有不同。虽然,现代社会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女人可以像男人一样地工作、赚钱、养活自己、实现理想,但由于生理结构的不同,女性不可避免地在生存竞争中处于弱势,导致在心理结构上,女性会比男性更多地需要安全感,无论是挑选好夫婿终身有靠、还是求得好工作努力进取,其实都是在寻求安全感。这也是为何当今社会的年轻群体中,普遍存在阴盛阳衰的现象,因为女性红颜易逝、体力易衰,她们的危机感比男性更强烈,所以必须让自己更优秀,才能更好立足。而当女性在对安全感的寻寻觅觅中,终于遇上一个情投意合的如意郎君,愿意以终身相许,此时她就是在心理上有了归属感,感觉自己的人生有了归宿。
  所以“之子于归”,不是背弃娘家或重男轻女,而是男女各得其位,各自找到了生命里安心归属的那个位置。而女性的感受在此时会尤其幸福和甜蜜。
  “之子于归”就是这样的一种心情:将心付与,将情交托,将身期许。从此归,从此痴,从此醉。
其他文献
谭向东从事家具行业二十多年,喜爱和研究中国古典家具超过十年,这令他对中西家具都了如指掌,也更懂得如何让中国古典家具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风采。中国古典家具的制作技艺,自明末进入巅峰状态,如今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每一件中国古典家具,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国古人高度智慧和高尚品位在物质形态中的结晶和历程。  面对古物,你会觉得光阴是以世纪为单位的。而岁月更迭,有些记忆的魂灵,附着于物,永远留
期刊
中国的收藏史上,名家辈出,其醉心于收藏之事,搜罗佳品,不遗余力,孜孜不倦,至死不渝。虽然醉心于收藏之中,各有所好,收藏的方式和范围各不相同,结局也相去甚远,但是,他们的文化情怀和情趣却大致相仿,以古人的智慧来丰富生活,古为今用,达到了求索与玩味的谐和。  乾隆:三希堂内观自在  收藏可以满足个人的癖好,充实精神,提高生活质量,甚至可以以此来养生益寿。清朝的乾隆皇帝日理万机,当了长达六十余年的皇帝,
期刊
这是一个奇异的旅程,能够穿越古今的时空经纬,和那些岁月的珍藏一起回溯久远的年代。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人类曾经的过往,并非都像云烟消散得无影无踪,它们在有意和无意之间,留下了岁月的痕迹,无声地见证着人类在漫长的历程中走过的沧海桑田。  这些人类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蛰伏着悠远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它们犹如散落在时间长河中的珠贝,串联起来就编织 成了闪光而又珍贵的记忆,那里诉说、还原着历史的真实,诠释着
期刊
中国是产玉的国度,玉的历史贯穿了整部中国文化史。在众多传世名玉中,最为广为人知的恐怕就是著名的和氏璧了。据《韩非子》载,楚人卞和在山中发现了璞玉,欲将其献给楚王。楚厉王及其子武王面对宝玉而不识,迁怒于卞和,先后削掉其双足。直至楚文王时代,玉工将碧玉剖开,才发现它是一枚精美绝伦的美玉。  战国时期,我们排查史料可以知道,和氏璧先后为楚国、赵国和秦国所有,其中秦、赵之争尤为精彩。当得知赵国拥有和氏璧后
期刊
“风物”两个字有气。一说出未就动人了。立刻会想到那些有风情有情调有景致的东西。  入大山人的册页中有风物,松子、荔枝、石榴……寥寥几笔,俱是风物神姿。那亦是其姿态——孤洁高寒。齐白石也画风物,却是民间的情怀,每一寸都是活生生的。白石老人大抵知道这一切本是俗物,放在生活和日常中才能彰显它们的性格和命数。  侯孝贤的电影《海上花》,长三书家里的展物更述人—一存黄的老灯、老益项、老家具上的暗花,简子、歌
期刊
人生“路漫漫其修远”,这一路的“上下求索”,才是最快乐的。  求索领域无穷尽,倒也无妨任情秉志,率性而为,苦乐由之,竞也常收一以当十之效。志趣是天赋的,心情是愉悅的,过程是充实的;五花八门中都藏着真、善、美的功德,何乐而不为!
期刊
国学即国故之学,即属于过去的固有之学,著名学者李学勤指出:国学是三教九流无所不包,非常的广博,非常的复杂,可是在国学里面它有一个主流,这个主流是儒学。从历史上看,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董仲舒是儒家学派的经学大师、朱熹是儒家学派的理学大师,作为不同历史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体系形成了儒家学派的三座里程碑。  孔子:使中华文脉得延绵不断,孔子之功大矣  有人曾这样评价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
期刊
可以收藏時光的器材,它是打开回忆的信物。  古玩的资讯可上至几千年,通过研究古物,试图和各历史阶段的古人弥合,了解他们那时的风俗、习惯、文化、伦理、宗教……现在所做的,只是从一个很微小的切面,通过实物,尽量还其本来面目。
期刊
士者,事也。上古时期,是掌刑狱之官。先秦时期,为贵族阶层中最低的一级, “四民”(士、农、工、商)中的最高一级。春秋时,士大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有的以俸禄为生,有的有食田。战国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是脱离生产劳动的读书人。在《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多次谈到士,这些学说对士做出的种种要求形成了士人精神,奠定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  铁肩担道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
期刊
二十五年前,我在宁波市新华书店里买了一本白话注解《四书》 ,书价伍元整。《四书》就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古书,白话注解《四书》就是在四部古书原文的基础上,附上了白话翻译,方便读者阅读。我空闲的时候,经常性翻阅其中的一个章节或几个章节,细细地品味文中的精要之义,渐渐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  《大学》是初学者入德的教材,在封建社会里成为一门政治课。《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