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需要洁净的空气,但是由于人类生产、生活等因素的影响,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损害了人体健康,影响了作物生长,破坏了生态平衡。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渗透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关键词:环保意识;化学教育;培养学生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可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却越来越糟。目前,世人所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有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和光化学烟雾等,这些都是由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造成的。为此,必须大力普及化学知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一、让学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曾经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有的如今已经不复存在;黄河断流,长江洪水泛滥,持续的沙尘暴,等等,其后果已是触目惊心。因此,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此时已是迫在眉睫。中学生正处于学习科学知识的关键时期,如果形成了环保意识,对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中的重要地位
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主要学科。许多污染物都是属于化学物质,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我们要采取防御和解决措施,这都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化学教学大纲中指出,教学的情感目标就是要把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社会,提高到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还要传授给学生有关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目的。
三、化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师要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素养,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好基础。在教学中,主要通过以下环节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
(1)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在中学化学课本中,学生学习了许多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了解了一些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造成的危害与解决措施。例如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光化学烟雾等,在化学课本中都学习过。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讲清它们的形成原因、造成的危害及解决措施。
(2)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进行环保教育。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才能得出结论。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也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任务。例如,用PH计测定雨水的PH值,发现PH小于5.6,鉴定为酸雨,然后探究酸雨的形成原因。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氮),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后,转变为硝酸、亚硫酸或硫酸,它们随雨水一起降落,成为酸雨。
在指导学生做实验前,要有意识地进行环保教育。要向学生介绍大气中的酸性物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有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金属冶炼和化工生产过程,机动车排放的尾气等。酸雨的危害性很大,它进入湖泊江河会导致鱼类死亡,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若进入农田会使土壤酸化,破坏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酸雨还可以使桥梁、艺术品、建筑物、机器腐蚀损坏;酸雨还能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人们称酸雨为“空中死神”。最后,让学生了解防酸治酸的方法。如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要采用低硫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以及加工制成低硫或脱硫的燃料;更好的措施是发展新能源,如太阳能、氢燃料、地热、核能、水能以及用乙醇部分代替汽油等,使大气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达到消灭酸雨的目的。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有毒气体排出时,可增加尾气处理装置,对实验结束后的废弃物应放入指定容器,从而避免了环境污染。
(3)在化学课外活动中,加强环保教育。学生可以组织一个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收集资料,进一步探索被列为环境问题的还有哪些。例如,城市里为什么会出现蓝色的烟雾?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主要由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与空气中的其他物质结合,受强烈的太阳光紫外线照射后,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和过氧乙酰硝酸酯等二次污染物,就形成了有毒的蓝色烟雾——光化学烟雾。它能损害人和动物的健康,人和动物受到的主要伤害是眼睛和黏膜受刺激、头痛、呼吸障碍、慢性呼吸道疾病恶化、儿童肺功能异常等。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工厂去观察污水的排放情况,取样水去测一下成分,看看是否经过了处理再排放。工厂废水所含有的成分各不相同,因此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同的。如果将含有N、P、k等营养元素的污水排放到河流中,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使鱼类因缺氧而死亡;如果污水中含有重金属离子,会导致水体有毒,造成重金属污染;污水无论是酸性还是碱性,都会影响水体质量。废水要经过处理再排放,否则会导致某些物种的灭亡,破坏生态平衡。
总之,要让学生亲身体会正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危害,鼓励他们要敢于对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努力保护好我们的家园,造就秀美山川。
结束语:环境被破坏,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然而,我们面临的问题不仅如此,还有赤潮事件、核辐射、工业“三废”、沙尘暴等。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多关注环境保护,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参考文献:
[1]刘旦初.化学与人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2]周志华,马宏佳.化学与生活·社会·环境[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刘静.化学与环境保护[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徐州市睢宁县古邳中学)
关键词:环保意识;化学教育;培养学生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可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却越来越糟。目前,世人所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有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和光化学烟雾等,这些都是由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造成的。为此,必须大力普及化学知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一、让学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曾经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有的如今已经不复存在;黄河断流,长江洪水泛滥,持续的沙尘暴,等等,其后果已是触目惊心。因此,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此时已是迫在眉睫。中学生正处于学习科学知识的关键时期,如果形成了环保意识,对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中的重要地位
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主要学科。许多污染物都是属于化学物质,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我们要采取防御和解决措施,这都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化学教学大纲中指出,教学的情感目标就是要把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社会,提高到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还要传授给学生有关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目的。
三、化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师要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素养,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好基础。在教学中,主要通过以下环节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
(1)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在中学化学课本中,学生学习了许多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了解了一些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造成的危害与解决措施。例如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光化学烟雾等,在化学课本中都学习过。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讲清它们的形成原因、造成的危害及解决措施。
(2)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进行环保教育。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才能得出结论。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也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任务。例如,用PH计测定雨水的PH值,发现PH小于5.6,鉴定为酸雨,然后探究酸雨的形成原因。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氮),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后,转变为硝酸、亚硫酸或硫酸,它们随雨水一起降落,成为酸雨。
在指导学生做实验前,要有意识地进行环保教育。要向学生介绍大气中的酸性物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有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金属冶炼和化工生产过程,机动车排放的尾气等。酸雨的危害性很大,它进入湖泊江河会导致鱼类死亡,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若进入农田会使土壤酸化,破坏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酸雨还可以使桥梁、艺术品、建筑物、机器腐蚀损坏;酸雨还能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人们称酸雨为“空中死神”。最后,让学生了解防酸治酸的方法。如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要采用低硫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以及加工制成低硫或脱硫的燃料;更好的措施是发展新能源,如太阳能、氢燃料、地热、核能、水能以及用乙醇部分代替汽油等,使大气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达到消灭酸雨的目的。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有毒气体排出时,可增加尾气处理装置,对实验结束后的废弃物应放入指定容器,从而避免了环境污染。
(3)在化学课外活动中,加强环保教育。学生可以组织一个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收集资料,进一步探索被列为环境问题的还有哪些。例如,城市里为什么会出现蓝色的烟雾?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主要由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与空气中的其他物质结合,受强烈的太阳光紫外线照射后,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和过氧乙酰硝酸酯等二次污染物,就形成了有毒的蓝色烟雾——光化学烟雾。它能损害人和动物的健康,人和动物受到的主要伤害是眼睛和黏膜受刺激、头痛、呼吸障碍、慢性呼吸道疾病恶化、儿童肺功能异常等。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工厂去观察污水的排放情况,取样水去测一下成分,看看是否经过了处理再排放。工厂废水所含有的成分各不相同,因此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同的。如果将含有N、P、k等营养元素的污水排放到河流中,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使鱼类因缺氧而死亡;如果污水中含有重金属离子,会导致水体有毒,造成重金属污染;污水无论是酸性还是碱性,都会影响水体质量。废水要经过处理再排放,否则会导致某些物种的灭亡,破坏生态平衡。
总之,要让学生亲身体会正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危害,鼓励他们要敢于对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努力保护好我们的家园,造就秀美山川。
结束语:环境被破坏,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然而,我们面临的问题不仅如此,还有赤潮事件、核辐射、工业“三废”、沙尘暴等。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多关注环境保护,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参考文献:
[1]刘旦初.化学与人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2]周志华,马宏佳.化学与生活·社会·环境[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刘静.化学与环境保护[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徐州市睢宁县古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