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抽烟斗的杜宣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uanx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支烟斗衔在口,满腹经纶谈笑间。”这是对著名剧作家、诗人杜宣的生动写照。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就读过他的作品,后又听说了有关他的故事……作家不只是一介书生,还有出人意料的特殊才能;不仅有一支如椽大笔去抒写生活,还常以别一种本领为革命事业作出特殊贡献。
  杜宣1914年出生于江西九江。1932年入党,翌年加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留学于日本东京大学。他不仅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剧作家和诗人,还是位胆识过人的隐蔽战线上的传奇人物。
  早在抗战烽火燃烧的年代,印缅美军司令史迪威将军,要在我国东南沿海选择合适的登陆点打击日军,杜宣临危受命,带领两名美军情报人员从昆明出发,穿过福建,冲破国民党部队的层层封锁,终于在浙西天目山找到了新四军部队……一路上,那种神出鬼没的穿插本领和急难中善于作出果断决策的过人智能,决非一名普通作家所能为。
  1945年日军投降,他坐着美军飞机飞赴香港、广州两地,参与接受日军投降事宜,成为中国作家中目击二战结束谈判全过程的唯一见证人;而他早先在大后方多次躲过中统特务的秘捕,更是鲜为人知。
  就是这样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隐蔽战线上的文人,“文革”期间,竟被张春桥之流无端投入监狱……我读过他写的一篇散文《狱中生态》,记录了他所遭遇的缧绁之苦……文中,别开生面地写了三种小生物,如囚室高处的小窗口常有几只小鸟不时地啁啾,“通过这一角苍空,使我和外界联系起来,我可以看到监狱四堵墙外的一块自由天地了”。几只小鸟激活了他对自由的向往之心。
  进入新时期,杜宣老已是位耄耋之人,他依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文学活动,他是《文学报》创始人之一。作为戏剧家,早期的《青春三部曲》和《上海战歌》以及国际题材的三部曲——《彼岸》《欧洲纪事》《世纪的悲剧》,还有《关山万里》《梦迢迢》等,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1997年香港回归时,84岁高龄的他创作了大型史诗话剧《沧海还珠》,让广大观众又一次感受他那激情喷涌的赤子情怀。
  “半生踪迹浮沧海,一片愚诚唱赤旌。”堪称世纪老人的杜宣,还是位声名远播的书法家。
  杜老是文人,写的是文人字。文人字不同于书家字,书家对点画有严格的要求与规矩,而文人是以他的理解处理点画的,具有文人特有的气质和气息。
  杜老和蔼亲切,平易近人。上世纪90年代,一次在文艺会堂开会,我正巧坐在他身边,便和他谈起字来。杜老对我说:“书要天天读,字要常常写。”他认为书法要达到很高的美学理想和体现出很深的文化修养不容易。“突破”更不易,如同一个结茧的蚕壳,想要打破自己编织的壳是要有勇气的。杜老阅历丰富,是位胸襟开阔之人,我很喜欢他的字,便开口了。杜老随和通达,边点头边问:“写什么呢?”我说:“‘涛声依旧’如何?”他思索了一下,说:“好,这四个字对你倒挺合适的。”
  杜宣老的行草字字如珠玑,神韵相照,顾盼呼应,大小疏密,拙巧错落,墨色枯润相济,线条优美流动……那文人的笔情、才情和性情,尽在那潇洒流畅的线条之中。
  我将“涛声依旧”装裱后,镶上镜框挂于陋室,顿觉满眼生辉,如见故人。如今,杜宣老虽已在2004年就离开了我们,可在他的书法条幅前,我一如仍与他在亲切交谈耳。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诗人)
  责任编辑 崖丽娟 王岚
其他文献
探望病中的朱维铮先生  盛夏8月,热得满头冒汗的时候,一通电话更令我心神不宁。  电话是高建国给我打来的。他告诉我,朱维铮先生得了肺癌,已经开了刀,现在住在医院里。目前情况如何?不好说!现在需要注射一种自费的进口抗菌素,大约是5000元一支,一个疗程就是十几天。高建国说:“我们一起去看看朱先生好吗?”“好啊,那赶紧就一起去医院吧!带一点钱去表示心意,虽然我们不那么有钱,但是总归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期刊
摘 要 南匈奴刘渊家族在建立皇帝式政权中遇到了来自中原文化意识形态上的挑战:“胡人不可为君”说和天命说。凭借高度的汉化水平,刘渊在中原文化中寻找到支撑政权合法性的知识破解了这个阻碍,即“帝王无常”说和“天命在己”论。借助中原文化知识赋予合法性的汉赵政权同时给这些来自南匈奴的君主戴上了中原文化衍生出的“紧箍咒”:礼制规则与门阀观念,与晋升为皇帝的汉赵君主之间产生了冲突,典型代表就是刘聪的“立后”事件
期刊
2019年9月9日,我和朋友相约去探访一位神秘传奇的老人——王玉龄。一早,我们兴匆匆和引见人陈建人先生一起来到了老人府上,按下门铃,等了些许时间,未见门开。老人的干儿子陈先生正嘀咕着,“吱呀”,电梯门打开了,一位老人正坐在轮椅上被缓缓地推了出来,她的头发梳得十分整齊,没有一丝凌乱,下陷的眼窝里有一双深褐色的眼眸,衣着端庄、优雅,气质极佳,目光和善,看上去老而精神。  我们随着老人一起进入屋内,客厅
期刊
陈望道先生作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首译者,又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党成员,无论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还是中共建党初期历史来说,都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钱益民先生的文章《30年代陈望道与中共的关系》(载《世纪》2019年第4期),对读者了解他退党后继续为中共工作的一段经历很有助益。可是,该文截取的仅是陈望道人生的某个横断面,通篇未就他的政治归宿有所交代,容易让人误以为终其一生践行着早年
期刊
自己吃饭自己付钱,几千年来的公序良俗,天经地义。然而在50年前的特殊时代,我曾经历过这样的荒唐事:造反派“權倾一时”,他们自己吃饭该付的饭钱却强行要别人掏腰包垫付,而且还振振有词地训斥别人,赖账到底。  上世纪60年代末,笔者任职于一个有3000名员工的央企单位,是技术部门的普通员工。因被卷入一桩特大“冤、错、假”案中,我和另外9名“嫌疑人”在单位领导责令下,参加一个地处上海市郊、以造反派骨干为主
期刊
我是个京剧爱好者。近日,我读到《世纪》2019年第四期刊载《我在恩师梅兰芳家学戏的日子》一文,文中有沈飞德所摄的“梅兰芳纪念馆”(原梅兰芳故居)的三帧照片,颇有亲切感,令我记起52年前的1967年7月初,我曾到去过那里的往事。那时是“文革”初期,梅兰芳故居为“军管”的一所院宅。当时是陈伯钧将军(上将,时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休养的寓所,院内只有陈的秘书和警卫等服务人员,外面的人不能入内。因我于196
期刊
张佛千先生(在台湾人皆称佛老而不名)生于1908年,原籍安徽庐江。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能文能武,文则是知名老报人、名教授学者,更以制联高手著称,被誉为“当代联圣”,确是实至名归。而佛老从武,亦有声有色,官拜国民党少将,先后受知于名将胡宗南、孙立人、黄杰等人,委以重任,实属不易,见识阅历既深且广,可说少有人可及其右者。尤有甚者,佛老一生以“遍交天下美人名士江湖侠子”为志,加以自己个性达观、幽默、风趣、
期刊
陈同生(1906—1968),原名陈农非、张翰君,四川营山人。18岁那年参加了张澜先生领导的抗捐运动,后得到了中国共产党四川省早期革命领导人刘愿安、黄映湖等同志的指引,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同生历任南京市政府秘书长,南京市委统战部部长,华东局统战部副部长,上海市委统战部部长,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等职。著名的电影《东进序曲》中有个深入虎穴谈判的新四军干部黄主任,他的原型就是陈同生,
期刊
应朝日新闻社邀请访日  梅兰芳曾于1919年、1924年两次赴日公演,抗日战争中,他蓄须明志,拒绝为日本人登上舞台。时光荏苒,岁月沧桑,到了1950年代中期,中日两国形势已开始发生变化。1956年5月26日,应日本朝日新闻社的邀请,梅兰芳率中国访日京剧代表团共八十余人,在时隔32年后再度到日本进行公演。梅兰芳在这个时候访日,是有着特殊意义的。  当时,中日战争已经结束,但日本政府并没有承认中华人民
期刊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乃为学府之称谓。国学者,国家之最高学府也,自先秦至明清,均为设置,国子监乃封建社会最后一所国学,其遗址至今仍保存京城之内。国学,作为一个学术名词,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学术界流传了一阵,旋即沉寂。时隔近百年之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又风云再起,大行其道,波及到社会生活多个层面,就连我这个早已退休的老头儿,也为之吸引,诱发出如下若干思考。  国学在何种历史背景下兴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