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描写离别之景、抒发惜别之情的送别诗词很多,也写得很好。其中有一些常见的固定意象,本文重点分析了5种常见意象,探讨其文化内涵。并简要阐释了其发展脉络和成因,希望这对古代送别诗词常见意象是一次有益的梳理和探析。
关键词:送别诗词;意象;文化内涵;烟柳组合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留下了大量的送别诗词。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崇尚友道、重视亲友之间的聚散离合。“有别必怨,有怨必盈”。自先秦两汉时期开始,离情别绪也就成了诗词的传统题材。这类诗歌政治价值不大,却有着相当大的审美价值,通过送别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传统美德,管窥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
一、古代送别诗词形成原因
1,征戍、远游等客观原因。百姓因连年的战争奔赴边疆;读书人学有所成后远离故乡;文人名流四处漫游揽胜;朝廷官员因外迁或贬谪……,因此离别送别是古人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活动。宋人严羽指出:“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沧浪诗话·诗评四五》)
2,安土重迁的观念。在古代农业民族对土地非常依赖,失去了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存的依据;离开了故乡,便意味着“辞根散作九秋蓬”的漂泊生活的开始,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原本就是重团聚,怨别离,这使得告别亲友离别家乡成为人生中仅次于生死的最大的事情,“人世死前惟有别”(李商隐)就是这种心境最好的描述。
3,生产力低下,交通不发达。在古代由于山川阻隔、道路坎坷,人们分手后,诚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加之有时战乱频繁,又往往使书信难以送到亲人的手中,“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都是杜甫无奈和惆怅。在送别之际送者和行者都不免为离别而忧伤、叹惋,就形成了送别类诗词。
二、古代送别诗词常见意象
袁行霈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一文中指出:“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因此可以说,意象是客观物象与主观情志相统一的产物。正如清人袁枚诗中所言“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送别题材的诗词有许多共同的意象,如“长亭、短亭,阳关、古道、南浦、北梁,芳草、杨柳,明月、夕阳,青灯、美酒”等。下面就择取出“杨柳、长亭、南浦、夕阳、美酒”等5种意象加以分析。
杨柳。柳,是我国古代送别诗词常用的一个意象,在唐宋诗词中尤为常见。柳”、“折柳”成为诗词意象,它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而且这一意象的内在意蕴也得到了不断丰富。
最早在诗中写到杨柳的是先秦《诗经》中的《小雅·采薇》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四句最为后人所称道,杨柳的依依之态和人们的依依惜别之,隋和谐地交融在一起,使“杨柳”这个意象开始注入了惜别之情的意蕴。
“杨柳”意象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离别、乡愁、闲愁、美女、爱情、岁月、隐居、娼妓、市侩等等,其中离别意蕴则源于古代折柳送别的文化传统,在古诗文中,“折柳”几乎成了送别的同義语。折柳送客,至唐代此风最盛。唐诗人裴说《柳》诗:“高拂危楼低拂濡,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宋诃中的“杨柳”意象也十分丰富。如宋祁《木兰花》词:“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富于诗情画意的民族,《古诗十九首》中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的遗赠芳草;南朝陆凯《赠范晔》诗日:“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点出离情别意,显得一往情深;《西洲曲》中又有“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的折寄梅花;到了汉代渐成折柳赠别的传统。可见折物寄远是一种很古老的传统,折柳寄远不过是此一传统的延续,反映了中国古人的诗意性情及其万物有灵的哲学观念。
长亭。长亭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也经历了一个审美积淀的过程。中国古代因为生产力不发达,交通工具只有两类:一类是陆路的车马,一类是水路的舟船,正如江淹在《别赋》中所写:“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讵前,马寒鸣而不息”在车马所行的古道旁,早在秦汉时期便开始置亭,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送别饯行之用。当时是十里置亭故亦称“十里长亭”。北周时庾信在《哀江南赋》中写道:“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唐代诗人李白《菩萨蛮》词日:“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在中国古代送别诗词中只要看到“长亭”、“短亭”的意象就很容易联想到在古道长亭、衰柳斜阳的背景下古人设宴饯行的情景,并油然而生“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的惜别之情。
,
南浦。在南方的送别诗词中,“长亭”、“短亭”、“阳关”、“古道”等意象,相对要少得多,如“楚辞”中的“长亭”、“短亭”的用例几乎没有;相反,与河流相关的“浦”或“南浦”意象却多见。如《九章·涉江》中有:“入溆浦余值徊兮,迷不知吾所如。”《九章·哀郢》中有:“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等等。关于浦,《说文》日:“水滨也。”所谓“南浦”,一是实指某一具体地名,另一种是泛指河流分口处。“南浦”演变为水路送别诗词词中比较固定的意象最早是跟屈原《九歌·河伯》中“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一句有很大关系。南朝宋齐之后的送别诗词中,“南浦”的意象就明显多了起来,如齐之后梁诗人谢眺《鼓吹曲·送远曲》诗中曰:“北梁辞欢宴,南浦送佳人。”
夕阳。在送别诗词中还经常出现与日暮相关或相近的字眼如“残照”、“斜阳”、“雾霭”、“烟波”、“残阳”、“暮云”、“夕阳”、“黄昏”等,用一种通约的说法叫“夕阳情结”。首先,“夕阳”是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功名无望、叹老伤怀的一种艺术表现和反映。其次,“夕阳”也是送别怀远的重要象征物。人在途中,心灵更易和山水亲近,遥望远山,极目烟波,渺远之景在词人心中泛起一种离愁别绪的失落感、人生如寄的漂泊感,这种境界尤能引起困顿失意者的共鸣。如崔颢的《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堪称典型,夕阳与怀乡思归念人融为一体,成为人们抒发感情的一种重要载体。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夕阳的意象中的“烟波”还经常与“杨柳“意象组合,营造了一个送别时凄迷伤感的”烟柳”意境。如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如柳永的送别词《雨霖铃》就描绘了一幅一幅暮霭行旅图。“千里烟波、暮霭沉沉”和“杨柳岸晓风残月”两个意象构成渺茫、阔远、低沉的意境。这就使这些画面不仅触发了词人压抑在心底的惆怅,寄托了词人的人生感怀,还调动了读者的审美情绪和审美想象。
美酒。元人杨载日:“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诗法家数》),将美酒与送别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不胜枚举。如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晚唐诗人许浑有一首《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描写离情的词《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和我国的酒文化丰富、古人以饮酒为乐是分不开的,岑参高歌“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朋友欢聚、离别时一定要饮酒,离别后则往往独自以酒遣怀,仿佛酒能寄情、消愁。其实,“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因为“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不断地离别时举杯痛饮,“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其实不仅是抒情、遣怀、解愁,更重要的是还饱含有深深的祝福之意“奠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古人以特有的浪漫气质、多彩的笔墨,从自然万物和社会生活中,广泛摄取各种意象来写送别诗词,通过对诸多意象的描绘,抒写离别悲怨、羁旅穷愁。
古今送别诗词常见意象之集萃者见以下两文:
欧阳修词《夜行船》:“满眼东风飞絮。催行色、短亭春暮。落花流水草连云,看看是、断肠南浦。檀板未终人去去。扁舟在、绿杨深处。手把金尊难为别,更那听,乱莺疏雨。”
弘一法师李叔同词《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关键词:送别诗词;意象;文化内涵;烟柳组合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留下了大量的送别诗词。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崇尚友道、重视亲友之间的聚散离合。“有别必怨,有怨必盈”。自先秦两汉时期开始,离情别绪也就成了诗词的传统题材。这类诗歌政治价值不大,却有着相当大的审美价值,通过送别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传统美德,管窥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
一、古代送别诗词形成原因
1,征戍、远游等客观原因。百姓因连年的战争奔赴边疆;读书人学有所成后远离故乡;文人名流四处漫游揽胜;朝廷官员因外迁或贬谪……,因此离别送别是古人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活动。宋人严羽指出:“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沧浪诗话·诗评四五》)
2,安土重迁的观念。在古代农业民族对土地非常依赖,失去了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存的依据;离开了故乡,便意味着“辞根散作九秋蓬”的漂泊生活的开始,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原本就是重团聚,怨别离,这使得告别亲友离别家乡成为人生中仅次于生死的最大的事情,“人世死前惟有别”(李商隐)就是这种心境最好的描述。
3,生产力低下,交通不发达。在古代由于山川阻隔、道路坎坷,人们分手后,诚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加之有时战乱频繁,又往往使书信难以送到亲人的手中,“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都是杜甫无奈和惆怅。在送别之际送者和行者都不免为离别而忧伤、叹惋,就形成了送别类诗词。
二、古代送别诗词常见意象
袁行霈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一文中指出:“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因此可以说,意象是客观物象与主观情志相统一的产物。正如清人袁枚诗中所言“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送别题材的诗词有许多共同的意象,如“长亭、短亭,阳关、古道、南浦、北梁,芳草、杨柳,明月、夕阳,青灯、美酒”等。下面就择取出“杨柳、长亭、南浦、夕阳、美酒”等5种意象加以分析。
杨柳。柳,是我国古代送别诗词常用的一个意象,在唐宋诗词中尤为常见。柳”、“折柳”成为诗词意象,它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而且这一意象的内在意蕴也得到了不断丰富。
最早在诗中写到杨柳的是先秦《诗经》中的《小雅·采薇》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四句最为后人所称道,杨柳的依依之态和人们的依依惜别之,隋和谐地交融在一起,使“杨柳”这个意象开始注入了惜别之情的意蕴。
“杨柳”意象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离别、乡愁、闲愁、美女、爱情、岁月、隐居、娼妓、市侩等等,其中离别意蕴则源于古代折柳送别的文化传统,在古诗文中,“折柳”几乎成了送别的同義语。折柳送客,至唐代此风最盛。唐诗人裴说《柳》诗:“高拂危楼低拂濡,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宋诃中的“杨柳”意象也十分丰富。如宋祁《木兰花》词:“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富于诗情画意的民族,《古诗十九首》中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的遗赠芳草;南朝陆凯《赠范晔》诗日:“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点出离情别意,显得一往情深;《西洲曲》中又有“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的折寄梅花;到了汉代渐成折柳赠别的传统。可见折物寄远是一种很古老的传统,折柳寄远不过是此一传统的延续,反映了中国古人的诗意性情及其万物有灵的哲学观念。
长亭。长亭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也经历了一个审美积淀的过程。中国古代因为生产力不发达,交通工具只有两类:一类是陆路的车马,一类是水路的舟船,正如江淹在《别赋》中所写:“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讵前,马寒鸣而不息”在车马所行的古道旁,早在秦汉时期便开始置亭,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送别饯行之用。当时是十里置亭故亦称“十里长亭”。北周时庾信在《哀江南赋》中写道:“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唐代诗人李白《菩萨蛮》词日:“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在中国古代送别诗词中只要看到“长亭”、“短亭”的意象就很容易联想到在古道长亭、衰柳斜阳的背景下古人设宴饯行的情景,并油然而生“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的惜别之情。
,
南浦。在南方的送别诗词中,“长亭”、“短亭”、“阳关”、“古道”等意象,相对要少得多,如“楚辞”中的“长亭”、“短亭”的用例几乎没有;相反,与河流相关的“浦”或“南浦”意象却多见。如《九章·涉江》中有:“入溆浦余值徊兮,迷不知吾所如。”《九章·哀郢》中有:“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等等。关于浦,《说文》日:“水滨也。”所谓“南浦”,一是实指某一具体地名,另一种是泛指河流分口处。“南浦”演变为水路送别诗词词中比较固定的意象最早是跟屈原《九歌·河伯》中“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一句有很大关系。南朝宋齐之后的送别诗词中,“南浦”的意象就明显多了起来,如齐之后梁诗人谢眺《鼓吹曲·送远曲》诗中曰:“北梁辞欢宴,南浦送佳人。”
夕阳。在送别诗词中还经常出现与日暮相关或相近的字眼如“残照”、“斜阳”、“雾霭”、“烟波”、“残阳”、“暮云”、“夕阳”、“黄昏”等,用一种通约的说法叫“夕阳情结”。首先,“夕阳”是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功名无望、叹老伤怀的一种艺术表现和反映。其次,“夕阳”也是送别怀远的重要象征物。人在途中,心灵更易和山水亲近,遥望远山,极目烟波,渺远之景在词人心中泛起一种离愁别绪的失落感、人生如寄的漂泊感,这种境界尤能引起困顿失意者的共鸣。如崔颢的《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堪称典型,夕阳与怀乡思归念人融为一体,成为人们抒发感情的一种重要载体。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夕阳的意象中的“烟波”还经常与“杨柳“意象组合,营造了一个送别时凄迷伤感的”烟柳”意境。如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如柳永的送别词《雨霖铃》就描绘了一幅一幅暮霭行旅图。“千里烟波、暮霭沉沉”和“杨柳岸晓风残月”两个意象构成渺茫、阔远、低沉的意境。这就使这些画面不仅触发了词人压抑在心底的惆怅,寄托了词人的人生感怀,还调动了读者的审美情绪和审美想象。
美酒。元人杨载日:“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诗法家数》),将美酒与送别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不胜枚举。如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晚唐诗人许浑有一首《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描写离情的词《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和我国的酒文化丰富、古人以饮酒为乐是分不开的,岑参高歌“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朋友欢聚、离别时一定要饮酒,离别后则往往独自以酒遣怀,仿佛酒能寄情、消愁。其实,“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因为“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不断地离别时举杯痛饮,“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其实不仅是抒情、遣怀、解愁,更重要的是还饱含有深深的祝福之意“奠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古人以特有的浪漫气质、多彩的笔墨,从自然万物和社会生活中,广泛摄取各种意象来写送别诗词,通过对诸多意象的描绘,抒写离别悲怨、羁旅穷愁。
古今送别诗词常见意象之集萃者见以下两文:
欧阳修词《夜行船》:“满眼东风飞絮。催行色、短亭春暮。落花流水草连云,看看是、断肠南浦。檀板未终人去去。扁舟在、绿杨深处。手把金尊难为别,更那听,乱莺疏雨。”
弘一法师李叔同词《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