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着急,发发呆吧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lizh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天早上我都在为Marvin的拖拉抓狂,因为他会发呆,而且是做着事情的时候,突然就心不在焉地停下来了。
  肩膀上挂着一只袖子,嘴里叼著半块面包,盯着从水杯中漫出来的漱口水,开始思考问题……
  我都在厨房和客厅里来回三圈了,他就像延时摄影中的雕塑一样,静止在时间切片之中。
  如果变成文字,“快点”这个词会变形出各种“炸裂”“摇晃”“癫狂”“燃烧”的字体,而后面的感叹号会以我分贝的变化成倍增加,我觉得到最后至少应该会折两行。
  类似于摇晃、吼叫、催促、惩罚这种物理打断发呆的方法效率极低,副作用又非常严重,就好像七伤拳: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每天早上我火急火燎把他赶去上学后,都虚脱地感觉如同站在世界大战的废墟中,而缓慢补上的血在晚上他做作业的时候会再次迅速流失殆尽。
  养小孩总会发现很多不能理解的新鲜事情,比如,他真的可以看着铅笔呆!十!分!钟!
  开始,我还心存疑虑试图沟通:“你为什么发呆?”“你发呆的时候在想什么?”“你打算发呆多久?”
  Marvin会回答我:梦里的云是棉花糖做的,真好吃啊;雾霾这么严重能不能用吹风机吹走;我昨天找到的宝石里面一片片的,还会发金光……
  我其实是非常想感同身受的,如果不是在他上学快迟到的时候。后来他发现我只是为了催他,就干脆屏蔽了我的询问,拒绝回答。
  我进行了各种反思,最后的结论是:我应该经常在他不上学的时候询问他为什么发呆,同时分享下我为什么发呆,最好吃着冰淇淋开个发呆聚会,这样愉快地讨论下去,说不定以后还可以将“发呆三问”升级为“人生三问”,比如: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不少育儿读物会讲,非病理性的发呆其实有助于儿童恢复心理健康。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放空自己,让细胞缓慢恢复,我觉得这种理论非常玄学。
  后来我看李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倒是有了另外一种理解:对人类而言,时间的流逝是加速的。因为对时间的感知是以经验作为判断的。当你6岁的时候,每一年是你经验时间里的1/6,你觉得时间充裕,日子漫长;而当你60岁的时候,每一年是你经验时间里的1/60,你觉得时间短暂,光阴不再。所以随着年纪的增大,你的时间会过得越来越快。
  而在孩子漫长的感知里,发发呆,有什么可着急的呢?
  不管原因如何,每天早上Marvin的发呆和上学不迟到依然是一对天敌。要想找到一个优雅而有效的处理方法简直难于上青天。我试过把小闹钟放在他的面前,每五分钟叮一次,将快速完成上学前准备事情的奖励调到最高,将迟到的惩罚调到最高,用游戏的方式给他计时让他打破自己的记录……屡败屡战。
  这时候不靠谱先生提出了他的解决方案:如果6:45起床来不及的话,就六点半起床呗;如果六点半起床还发呆来不及的话,就六点起床呗;如果六点起床他还发呆来不及的话,就五点半起床呗……
  “毕竟,发呆是天赋人权。”不靠谱先生说。我相信这是他的肺腑之言。
  基于遗传学理论,我也就只能信他了。
其他文献
“我家宝宝6个月了,最近怎么老扔东西啊,是在发脾气吗?我该怎么办呢?”  “宝宝1岁了,很喜欢扔东西,吃饭的时候扔食物,玩的时候扔玩具,快给我支支招吧!”  “主要是捡宝宝扔的东西捡得腰要断掉了!”  扔东西,这件让宝妈们烦恼的事情,到底该怎么办呢?  扔东西是件好事  宝宝的这个行为是一个发育良好的信号。我家年糕从3个月起,就会将手张开又握起,我在他手心放一个小物体,他就会立刻握住,这说明他对手
期刊
埃里克,九岁,怒气冲天地回到家里,他的班级本来打算去野餐,但是下雨了。以前他爸爸总是说一些让事情变得更糟的话:“天气不好,哭是没有用的。以后会有玩的时候。又不是我让它下雨的,你为什么要冲我发火?”  但是,这一次,埃里克的父亲没有这么说,心里想:儿子对错过了野餐反应很强烈,他很失望,他用怒气向我表现他的这种失望,我可以帮助他的,只要对他的感受表示理解和尊重。于是他对埃里克说:“你看上去很失望。” 
期刊
如果公交车上只有年轻人,那车厢里是顶无趣的——年轻点的都低着头刷手机呢。当然,从来没有年轻人专列,中年人通常要聊天,甭管是电话还是随便逮个乘客聊几句,实在不行,看别人怀里的婴儿就问这问那像“查户口”。年老的,忙活着揉搓耳垂、手指等各个穴位,不放弃一分钟的养生时间。  打破沉闷的只有小学生。中学生都有心事了,撅着小胡须,一言不发,默默看着窗外他们的同学骑着电动车你追我赶。  小学生上车都不说话,都是
期刊
每个小宝宝都有属于自己的社交圈,在这个小世界里,会发生很多很多磕磕绊绊的事情。  比如,小朋友们为了抢玩具,打起了架;自己的宝贝太内向,被别的小朋友排挤!孩子总喜欢随大流,跟着别人玩,一点“领导”能力都没有;孩子在幼儿园,遇到了不顺心的事……这些事情都会让父母莫名地焦虑,不知所措。  我們常常忘了,孩子天生就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时候,当孩子遭遇到社交困难,父母需要小心判断什么是合理必要的帮助
期刊
我和老公都在小县城上班,挣得不多,除去各种费用所剩无几,养孩子,觉得有压力。不过,有压力咱就有动力,噼里啪啦把小算盘打起来!  我感谢曾经受到的教育和自己前30年的修炼,让我没有什么攀比之心,在教养孩子的问题上,我也践行着自己“不攀比”的理念。  关于穿,女儿璨璨长到现在,大多数衣服都是“捡”的。我弟弟、朋友、同事家的孩子穿小的衣服,只要给,统统收下,所以四年来很少给璨璨买衣服,节省了很大一部分开
期刊
30多年前的民工潮,人们离开家乡,是为了挣钱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30年来,在家乡留守的孩子孤独地成长,忍受着各种寂寞和泪水;30年后,各地妇联组织扶持的居家创业项目,召唤着在外漂泊的母亲,回到家乡,孩子们的人生,因为她们的回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土地,千年万年沉寂在这里,一语不发。不管人们离开还是归来,它不悲不喜,只给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送上永远的祝福。  上篇:留守儿童幼儿园园长的梦想和眼泪 
期刊
孩子在委屈什么?你“看”到了吗  “我不会的!”小核桃挂着眼泪,急得满脸通红,含糊不清地对姥姥说这句话时,我的确愣了一下。  上午我们去逛了一个市集,其中一个展馆是韩寒的ONE设计的,送了两个氦气球,比小核桃的脑袋还要大好几圈。他拽着气球,欢喜的脸上在发光。  我跟在后面,觉得一切美好得不像话,这时候如果气球带着小核桃轻轻飘起来,我也没办法慌张,祝福他和云彩玩得愉快。  回家后,氦气有点儿漏了,一
期刊
和很多妈妈一样,我很乐于带孩子指认东西,告诉她:这是企鹅,这是瀑布,这是小河,这是路灯……活像一个导游,带领着初到这个世界观光的游客。小游客也很能“举一反三”,认识了海带之后,看见地上散落一地的彩带条,就兴奋地喊:“妈妈,好多海带在地上!”认识了瀑布后,看见河里排水管排出的污水,那也是瀑布;认识了小桥之后,所有的拱形物体都成了桥。名词越认越多,孩子的兴趣也越来越大,连做梦都说着梦话:“这个是什么呢
期刊
老爹:  在老爹那儿学到不少好习惯,读书的、惜时如金的、多个角度看问题的。其实孩子走多远都带着爹妈的烙印。有个我喜欢的明星欧阳娜娜,去年在北京听了她的音乐会,她生活在一个明星家庭,爸妈是台湾地区有名的演员,姐姐欧阳妮妮也是名气很大的学生演员,前些天欧阳妮妮为出国玩儿找枪手代替她在大学期末考试,网上一片热闹。一个家庭不管多么有钱多么有名,孩子的教育,爸妈的作用比学校的重要,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孩子损失
期刊
女儿不喜欢去幼儿园了  下班回家,女儿拉拉正在挨训。拉爸一本正经儿地对我说:“拉拉一天没吃饭,冲老师耍脾气,还尿了裤子…….”  拉拉“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拉拉尿裤子了,我断定她一定是着急了。两岁多那会,拉拉就有个小毛病,一旦害怕、紧张,就会尿裤子,如今快四岁了,已经很久没发生这种事了。  在我的引导下,拉拉慢吞吞地说出了部分事情经过。幼儿园的午饭和晚饭,拉拉吃不了,剩下许多在碗里,老师说必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