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发展历史较短。教师绝大多数来源于本科院校,留有深深地本科院校教育痕迹;高职生源总体素质较低,且具有敏感和自卑等多重矛盾交织的心理特征。高职教师要认识到教师自身与教育对象的不足,通过全方位修炼,提高职业道德,以完成职业院校的教育使命。
关键词:师德 高职院校 高职教师 高职生
中华民族是推崇以德立人的民族。春秋时的管子在《管子戒》中提出:“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而且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被人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师德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为其恶,无益也。”胡锦涛主席在第四次全教会提出教师自身建设目标:“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把师德放在了教师自身建设的首位,也可见师德在教育教学中的的重要性。
1 师德的重要性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关系时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或行为品质。师德不是天生的,而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良好的师德可以促进教师努力工作、尽职尽责、不断提高个人素质;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品德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因此,师德被称为“师魂”,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比文化素质更重要。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教授在第四届复旦基础教育论坛上,从种种怪现状说起,痛批师德的缺失。提出对于教师而言,“身正为范”比“学高为师”更加重要,教师要教给学生的应该是丰富的思想和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感。
教师工作与其他工作不同,很难量化,也难以评定其质量,因此教师干的良心活,更多情况下要靠高尚的师德自我约束;教师做的是育人工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此,关系到关系到国家兴旺、民族振兴。这也使得教师的职业道德比其他行业更为重要。
2 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规模飞速扩张,到2009年招生人数达310万人,在校生数达900万人。高职院校录取处于最后批次,2010年在总分为750分的情况下,普通理科最低控制线为180分,直接导致高职生源素质较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是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博士生,还有少数从企业进入高职院校的高级工程师,但这些人也都是本科毕业,并且绝大部分毕业于非师范类院校。高职院校的使命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使命、生源和教师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只有深刻认识到职业院校存在的意义,自己看的起自己;正确认识高职生源,热爱自己的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潜心治学治教,才能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从而发挥高职教师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 高职教师师德建设
高职院校发展时间较短,教师和生源的特殊性决定高职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师德,才有可能完成高职院校的教育使命。因此,高知教师要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在学习提高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爱岗
正确认识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发展时间较短,各方面都不尽人意。如:高职教师的工作环境、条件和个人发展都不如高职教师就读过的本科院校。但正是这种发展不成熟也给了教师较为公平成长过程和创新机会,如:高职院校如火如荼的教改,给年轻的教师提供了快速成长的可能。因此,身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庆幸,自己身处这样一个快速成长的事业中,自己会获得更快的成长。
3.2 博爱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也是教师灵魂。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高职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是教师眼里的问题学生,很难获得教师的欣赏和關爱,使他们产生了很强的挫败感和自卑心理,形成了敏感、多疑、高度自负和极度自卑等多重矛盾交织的心理特征。面对这样教育对象,高职教师应当多元地认识学生的智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而对学生产生衷欣赏生,使学生的要获得尊重、关爱需求得到满足。坚信只要对他们付出爱心、耐心、恒心,相信“精诚所至”一定会“金石为开”。
3.3 学习
高职院校的使命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的教师绝大部分来源于本科院校,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高技能不足,这对高职教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高职教师只有到企业、到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践学习,经过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不断地循环,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高职教师。
3.4 自律
教师工作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工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隐蔽性。教师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辅导学生,都是在没人监督下独立开展的,所费耗的精力和心血是难以量化,其他人很难准确评价。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达到“慎独”的职业道德境界。这样,就无需制裁和强制的压力来推动教师行为。一个教师如果离开了“慎独”,也就谈不上什么师德修养了。
3.5 奉献
教师这一职业成果体现是间接的、未来的、不确定的,来源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只有把自己的职业当做事业来经营,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甘于奉献,才能守卫操守、体验幸福。
总之,高职教师的岗位既有其他教师岗位的共性,又有自身的特点。这就要求高职教师要面向未来,坚持不懈地通过学习,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完善自我。只有这样,高职教师才能充分发挥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掌握工作和生活的主动权,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双赢,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倾听是一种教育智慧[J].现代教育科学,2008,(6).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陈锐,吕建明.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电力教育,2010,(24).
作者简介:王诗杰(1965—),女,满族,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师德 高职院校 高职教师 高职生
中华民族是推崇以德立人的民族。春秋时的管子在《管子戒》中提出:“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而且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被人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师德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为其恶,无益也。”胡锦涛主席在第四次全教会提出教师自身建设目标:“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把师德放在了教师自身建设的首位,也可见师德在教育教学中的的重要性。
1 师德的重要性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关系时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或行为品质。师德不是天生的,而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良好的师德可以促进教师努力工作、尽职尽责、不断提高个人素质;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品德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因此,师德被称为“师魂”,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比文化素质更重要。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教授在第四届复旦基础教育论坛上,从种种怪现状说起,痛批师德的缺失。提出对于教师而言,“身正为范”比“学高为师”更加重要,教师要教给学生的应该是丰富的思想和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感。
教师工作与其他工作不同,很难量化,也难以评定其质量,因此教师干的良心活,更多情况下要靠高尚的师德自我约束;教师做的是育人工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此,关系到关系到国家兴旺、民族振兴。这也使得教师的职业道德比其他行业更为重要。
2 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规模飞速扩张,到2009年招生人数达310万人,在校生数达900万人。高职院校录取处于最后批次,2010年在总分为750分的情况下,普通理科最低控制线为180分,直接导致高职生源素质较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是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博士生,还有少数从企业进入高职院校的高级工程师,但这些人也都是本科毕业,并且绝大部分毕业于非师范类院校。高职院校的使命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使命、生源和教师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只有深刻认识到职业院校存在的意义,自己看的起自己;正确认识高职生源,热爱自己的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潜心治学治教,才能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从而发挥高职教师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 高职教师师德建设
高职院校发展时间较短,教师和生源的特殊性决定高职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师德,才有可能完成高职院校的教育使命。因此,高知教师要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在学习提高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爱岗
正确认识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发展时间较短,各方面都不尽人意。如:高职教师的工作环境、条件和个人发展都不如高职教师就读过的本科院校。但正是这种发展不成熟也给了教师较为公平成长过程和创新机会,如:高职院校如火如荼的教改,给年轻的教师提供了快速成长的可能。因此,身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庆幸,自己身处这样一个快速成长的事业中,自己会获得更快的成长。
3.2 博爱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也是教师灵魂。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高职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是教师眼里的问题学生,很难获得教师的欣赏和關爱,使他们产生了很强的挫败感和自卑心理,形成了敏感、多疑、高度自负和极度自卑等多重矛盾交织的心理特征。面对这样教育对象,高职教师应当多元地认识学生的智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而对学生产生衷欣赏生,使学生的要获得尊重、关爱需求得到满足。坚信只要对他们付出爱心、耐心、恒心,相信“精诚所至”一定会“金石为开”。
3.3 学习
高职院校的使命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的教师绝大部分来源于本科院校,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高技能不足,这对高职教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高职教师只有到企业、到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践学习,经过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不断地循环,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高职教师。
3.4 自律
教师工作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工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隐蔽性。教师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辅导学生,都是在没人监督下独立开展的,所费耗的精力和心血是难以量化,其他人很难准确评价。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达到“慎独”的职业道德境界。这样,就无需制裁和强制的压力来推动教师行为。一个教师如果离开了“慎独”,也就谈不上什么师德修养了。
3.5 奉献
教师这一职业成果体现是间接的、未来的、不确定的,来源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只有把自己的职业当做事业来经营,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甘于奉献,才能守卫操守、体验幸福。
总之,高职教师的岗位既有其他教师岗位的共性,又有自身的特点。这就要求高职教师要面向未来,坚持不懈地通过学习,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完善自我。只有这样,高职教师才能充分发挥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掌握工作和生活的主动权,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双赢,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倾听是一种教育智慧[J].现代教育科学,2008,(6).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陈锐,吕建明.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电力教育,2010,(24).
作者简介:王诗杰(1965—),女,满族,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