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夫妻的个性“互换”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d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要去哪,跟谁在一起,几点回家?”
  “你穿这件衣服太难看,叫你不要去那家商场买衣服,就不听我的。”
  原先精明干练的丈夫退休回家,个性却变得爱与人抬杠、固执、喜欢支配、婆婆妈妈、唠唠叨叨……
  男人喜欢在家中“大放厥词”,妻子却“头大如斗”,难道丈夫真的老了吗?美国心理学家分析说,夫妻的个性会出现交叉形态,40岁前的男性勇于竞争、积极进取。但到了后半生,逐渐回归家庭,变得较重视亲情,喜欢付出爱心,也希望受到爱护。而女人在中年以后会变得外向,具有了一些男性的性格特质,爱出门交际,在家里比较有权威,支配欲望比较强烈。
  面对彼此性格“互换”,聪明的夫妻应该如何应对呢?
  
  案例一:请夫君批示
  
  丈夫家豪过去因工作繁忙,很少在家。退休后与老同事、老朋友的接触少,每天在家和妻子王丽“大眼瞪小眼”。可是,王丽从子女上大学后就投入社区活动,生活安排得很充实,常外出上课或活动。家豪经常“质问”妻子的去处;若妻子没在规定时间回家,还会大发雷霆;甚至妻子要买东西,都得写成书面“公文”让他批示……
  起初,王丽难以适应,与丈夫经常争吵。但她觉得长久下去,这不是办法。于是想出一个妙招,在请示购物的“公文”写上文情并茂的内容:“豆芽菜现在正当季,便宜又可搭配肉丝,是你最爱吃的,亲爱的夫君,请批示能不能买?”家豪看了王丽的“公文”后觉得有趣,也发现自己的行为可笑,从此给她“免写金牌”。
  接着,早已妥善安排生活的王丽带着丈夫去一些他从未去过的地方,例如:到新开辟的公园做运动、去附近山林赏花等,处处令丈夫感到惊喜……
  
  案例二:“老夫老妻”也要勤打扮
  除了心灵上的共鸣以外,避免老夫妻互相指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增加异性特征”。
  妻子佩纶常年素面朝天,头发也剪得很短。自从丈夫天松对她“评头论足”后,佩纶并没有反唇相讥。而是找机会买了一件非常漂亮的新衣服,还烫了一个新发型,脸上也略施粉黛,整个人焕然一新。丈夫见到后,感到眼睛一亮,真是“似曾相识燕归来”。而他换了一身笔挺的西装,刮干净下巴上的胡茬,顿时精神了很多。其实,佩纶和天松都还是老样子,可在对方的心里却产生了一种新鲜感。这种新鲜感就是一种吸引力。
  所谓“异性相吸”,增加夫妻双方的异性特征,自然会强化爱情的魅力。妻子中年以后如果经常参加健身锻炼,注意修饰打扮,则有助于提高对异性的吸引力,尤其是美化了在丈夫心目中的形象。
  夫妻们的“打扮”,不仅限于换身行头或化个妆,修饰气质也很重要。如果妻子平时说话习惯粗声粗气,那偶尔小鸟依人、吴侬软语一番,也会令丈夫有一种新鲜感;如果丈夫平时大大咧咧、不太顾及妻子的感受,偶尔拉过妻子,为她揉捏一下肩膀,说一句“你辛苦了”,都是感人至深之处。
  (责编:孙展)
其他文献
妻子在教师家庭的严格教育下,养成了忠厚憨直、温柔善良的品格:出门坐车,看到老弱病残必定让座,自己无座可让,也要动员别人让,常常被人讥为“傻冒”;人家小两口吵架,她力劝不止,吵了男的,又吼女的,有道是夫妻无隔夜之仇,第二天小两口和好如初,反过来说妻子爱管闲事……  记得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初夏,邻居一对年轻夫妇吵架,女的砸东西,男的气不过,把一桶汽油往被子上一淋,把打火机一“咔嚓”,马上便是熊熊大
期刊
46年前,谢方一响应号召上山下乡来到湖南农村,那时他特别瘦,知青们给他取外号“排骨”。可就是这块好“排骨”,不怕苦和累,硬是在农村战斗了十多年,直到1978知青大返城后,他通过努力成了知青中第一批大学生。  毕业后他被分到湖南省电视台工作,很快就成了电视台的骨干。就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他作出了一个令家人大吃一惊的决定:辞职去改革开放第一线。他的爱人小黑坚决支持他,于是两人一起下深圳,闯海南。  谢
期刊
小时候,我和老伴住在同一个村子。两家大人相处十分和谐,我们小孩自然也就很亲近。一起上学,一起玩耍,可谓青梅竹马。  老伴长相一般。皮肤有些黑,人称“黑非洲”。额头有点高,苏氏兄妹相嘲时,东坡嘲其妹曰:“脚踵未出香房内,额头已到画堂前”,岳父因之戏称她为“苏小妹”。  老伴从小就知道自己外表优势不大,便不断从内心打造美。她好学上进,不断提高素质,增强自信心;她与人为善,温柔贤良,很有女人味。  后来
期刊
摇摇领先(遥遥领先):老爸抱着5岁的孙女摇摇气喘吁吁地走上楼。母亲诧异地盯着老爸问:“你们祖孙俩在楼下干吗来着?”老爸一抹头上的汗,说:“我和摇摇赛跑来着。跑了两个来回,都是——遥遥领先!”  自食其盐(自食其言):母亲做菜时,老爸常给母亲打下手。一次,母亲在厨房炒瓜片时,由于灶下火旺,母亲腾不出手来放作料,便喊来老爸帮忙。老爸顺手抄起一勺精盐就撒入锅中。母亲见状哎呀一声,“你倒里多少盐啊?”老爸
期刊
我们是半包办婚姻,当年我患病休学,父母作主让我娶了青梅竹马的她。我是喜中有愧,担心拖累她;而她却义无反顾,陪我治病。  婚后,二女儿天生残疾,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借遍了所有的亲友,她从无一丝一毫怨言。后来,我家成分不好,整天战战兢兢地过日子。她并没有怨言,陪着我吃糠咽菜。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我们也都退休、安享晚年。做完80大寿不久,我突发脑溢血病倒了,10个月躺在床上全靠她照料,她总是一副不急不躁
期刊
不知不觉中,我和老伴已经进入花甲之年了。小康日子,时间充裕,本来喜欢浪漫的老伴也就更加浪漫了。  一天傍晚,我正想准备晚餐,老伴突然神秘兮兮地跑进屋来,拉起我的手就走。一边走,一边说:“老婆子,老婆子,今天就不做晚饭了,快跟我去一个地方!”他一脸诡秘地说。  “老头子你要带我去哪里呀?”我一边跟着他走,一边莫名其妙地问。  “去了你就知道了!”  原来,他已经在一饭店订好了套餐。在一间小包厢里,一
期刊
时教授是某医院退休教授。他本有个幸福的小家,可到晚年,先是儿女们相继另立门户,妻子因病离他而去。他整天哭哭啼啼,执意要跟爱妻而去,最后发展为绝食,每天仅靠注射葡萄糖来维持生命。  为能帮助时教授走出老年孤独寂寞的误区,张淑清、苏庆和吴明3位老同学商量来讨论去,一致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帮时教授再找个老伴。  他们使出浑身解数,积极发动他们各自的亲属和朋友,利用祝寿过生日等各种社交活动,广泛发布“信息”,
期刊
又是一年高考录取时,看到考生们走进考场,我不禁想起我“文革”中在工厂收的一位学生——谢明。他是我在“文革”期间于天津市信号厂子弟中学教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那是个“出身”决定命运的年代,谢明的父母双双成了“反动权威”,他也弃学当了一名工人。1973年我在厂里的子弟中学教书时,常带着学生下车间劳动。谢明那时在钳工车间当班长,已是六级钳工,每次带学生来都由他给派活,我们就这么认识了。  谢明是一米八的大
期刊
每个人都希望健康长寿。然而,人生如草木,有生也有死,“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谁也挣不脱这个被生死锁定的链条。  《史记》中说黄帝大约在位百年,活了111岁,而秦始皇、汉武帝分别只活了49岁和69岁。那么面对衰老以及伴随着衰老而来的权利和能力的丧失,你能否心静如水?如果你不能看破红尘,审时度势,而是固守着原有的种种观念,那么你一定会产生诸多不健康的心理。而这些不健康心理会毫不客气地加速你的衰老。因此
期刊
我是一名老年集邮爱好者,收藏着六十多枚世界各国发行的世界杯纪念邮票,其中最珍贵的一枚是第六届世界杯纪念邮票,至今已有五十多年了,它记载着足球运动的一段重要历史。  上个世纪末香港回归祖国的第二年,我去香港看望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从交谈中他知道我是一名集邮爱好者,他为我送行时赠送给我的礼物是第六届世界杯纪念邮票。我接过后看了又看,喜不胜喜,向他表示谢意。  第六届世界杯于1958年在瑞典举办,引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