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教学浅析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ow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中作文教学之现状
  (一)没有独立的作文教学教材
  作文本质上是一种个人行为,但作文教学是一种集体行为。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作文教学理应有统一的教材。但当前高中没有一套独立的作文教学教材。作文教学只是作为课文教学的附属品尾随其后。要学会一种用文体进行写作,还得有一套具有全局性、序列行、科学性的写作教材。
  (二)当前高中生作文水平堪忧
  作文应是有感而发,我手写我心,不能急功近利,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现在不少高中生连说一件事情也无法表达清楚,把一个观点讲明白就更难了。错别字屡禁不止,病句连篇,更不是新鲜事。曾有人把语文理解为口头语言学习和书面语言学习;学生不会写作文,就是语文没有学好。
  (三)作文教学形式多样
  作文教学缺少统一教材不利于学生整体作文水平的提高,但对教师进行作文教学无疑提供了很大的自由空间。教师可以发挥所长,各出奇招。有的教师要学生以日记和随笔为载体进行自由写作,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写作因而真正成了一种自由自主自我的表达。有的教师研究出一种作文定向训练法,重视夯实学生作文的基本功,特别是对语言表达基本功逐项进行突破。有的教师进行分文体教学,高一写记叙文,高二写议论文,高三写应试作文,还有的教师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对学生逐项进行训练。
  (四)作文教学效果不佳
  第一,学生的阅读量太少。第二,作文教学重功利轻基础。现在我们的作文教学可以说可有可无。要么心血来潮写一两篇,要么考试前才写一写。平时尽管写周记,但一方面学生认识不足,敷衍了事,另一方面教师不重视,只为完成学校的常规检查。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写读书随笔,这种做法不错。但很多学生只会“抄”,干的是搬运工的活,感悟不深,因而效果不佳。
  二、所教高中生作文之现状
  (一)普遍存在审题困难
  第一,不会分析材料,往往弄不明白材料的主角是谁。
  第二,关系类和比喻类话题的审题困难更大 。前者往往顾此失彼,后者不会发掘其比喻义,无法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转变。
  第三,对话题的关键词把握不准。
  (二)中心不明确,思路不清晰
  我们的不少学生作文没有中心,信马由缰,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我们说一篇文章离题,这个“题”不只是指题目,更指一篇文章的中心。一篇文章没有中心就好比一个人没有重心,站也站不稳。而思路不清晰的原因是中心不明确,材料无法有序地围绕中心展开。
  (三)文体意识淡薄,结构混乱
  学生也许知道有记叙、议论、抒情等几种表达方式,但运用起来,他们就很困惑,不懂得不同的文章要以哪种表达方式为主。作文评价中淡化文体评价,不代表取消文体意识。正由于学生对此认识不够,写出了许多“杂交作文”。
  (四)行文速度慢,規范意识差
  不少学生思维反应较慢,审题总是犹豫不决,迟迟不能下笔。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有一定质量地完成作文。另外,作文的规范意识差,具体表现在:一是字体不端正。二是写错别字。三是不写标题。
  三、我的作文教学之路
  (一)平时积累论据
  从教五年,我一直在尝试增加学生课外阅读,增加他们的作文积累。
  高一时,我模仿一些有经验的同行的做法,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我注意到一些同学们所做的读书笔记等同于摘录,于是我给他们写了一个范例,指导同学们从一些角度来赏析文章。结果个别同学坚持了下来,大多数同学都只是将其当作作业来应付,有的甚至在交上来检查的早上随便在《读者》上抄几句话。我很无奈。对于那些坚持读书,认真积累的同学,我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他们走在一起,交流彼此的读书心得呢?
  高二第一学期,我每周专门开设了自由阅读课。开始我想到的是到图书馆上阅读课。但考虑到管理上有困难,另外放羊式的阅读,没有任务,没有笔记,效果很低。于是,我想干脆叫他们自带“干粮”,每人带一本课外书或杂志来学校。阅读课上大家分组交流,把自己看到的好文章读出来,大家一起来品评,我也是参与其中,但效果并不好。一是学生没有阅读的习惯,不善于跟同学交流读书心得。二是我在这方面抓得不够紧,大家都不是很在意。所以所谓的交流课,多以我读为主,个别同学发表一下看法。
  鉴于学校没有语文阅读课,学生不喜欢读书,但高考必须考语文的现实,我又想出了很功利的一招。那就是每天记一个作文论据。这些论据有的是我从书本上摘录的,有的是从网上下载的,还有在二中陈贤庆老师编写的旧版的课内论据的基础上增删修改成新版的课内论据。
  (二)步步为营教学
  我的作文教学是设想是分文体教学。上个学期后几周简单进行了记叙文教学。我以作文设计表的形式布置了一篇记叙文,评改后,学生根据反馈的意见再写一遍。由于我没有把教学重点放在记叙文,所以简单训练便收兵了。
  这个学期进入教学的重点——议论文教学。考虑到学生写作文的畏难心理和议论文写作很强的操作性,我采取了步步为营教学法,亦即化整为零教学法。一篇议论文就像一套广播操,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分解动作。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但审题不是孤立的、抽象的,它可以具体化,跟开头联系在一起。我根据应试作文的特点,想了一个“作文百字训练法”。具体操作是前三行概述材料,第四行分析材料,最后一行提出观点。这个不是硬性规定,可以因应材料的特点难易程度灵活处理。这样训练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扣住材料,不容易离题。二是明确提出观点,避免了考试作文中因中心不明确的扣分。可谓一箭双雕。经过六周的训练,效果还不错。审题准了,中心论点有了,这篇作文已成功了一半。
  第二个动作是段落训练。议论文的写作思路很简单,就是总→分→总。段落训练的重点是如何用事例证明论点。我先给大家印发了范文,和自己写的“以材料多用”的范例。为解决学生不会用事例的证明观点的难题,我给予了两个技术性的指导:一是紧扣关键词。二是运用“试想”“正是由于”等词语引导分析。从交上来到作业看,总的来说,大多数同学都能用材料证明观点,都会总结。
  以上是本人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浅见和不成熟的做法,不当之处,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其他文献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在有效时间内,轻松愉快的获取知识。在教师指导下,能迸发智慧的火花,焕发出语文的课堂活力,进而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优化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转化为引导,教师要抛弃“师德尊严”的传统观念,设身处地的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轻松环境,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
期刊
河南省自2008年实施新课标以来,尽管大部分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状况有所改善和提高,但是传统的教学思想还没有彻底根除,传统式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尤其在落后的农村地区,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课堂教学中存在过分强调语法和词汇知识讲解,往往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忽视师生互动的重要环节,忽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要求建立新的外语教育教学理念,使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具有
期刊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广大数学老师已逐渐更新教学观念,并认识到学生真正有意义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现成的书本知识,而是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在自己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问题进行积极探索、主动认识的过程,因此,探究性教学受到教师的广泛欢迎,也对此进行深入的教学研究。  所谓探究性教学是指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
期刊
我是一名初中英语教师,从事英语教学多年,经历了几次教材的改编,教材是越变越难,越变越活,也越来越不好教。要想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在关注课程标准的同时,我觉得更要关注学生情感,关注师生关系,关注教学设计和关注特殊学生,创建和谐师生关系,才能达到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  新课程标准要求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建高情感和高认知和谐统一的教学新格局。那么,知情和谐,以情优教,就
期刊
审美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它的培养贯穿于各门课程、各个教学环节,而语文与审美素质教育有直接的广泛的联系,具有有利的培养条件和优势。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的要求。  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去感知美,理解美,创造美?下表是笔者教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时所作的尝试。  课中,议辩“人生如梦”; 课后,择一角度写赏析短评。  让学生
期刊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是一首田园诗,也写老朋友的情谊。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但描写的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离孩子们的生活久远,孩子们对“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所描写的生活情境很陌生。为此,我特意在课前做了一些准备,用课件尽量还原农家的生活场景,也做了必要的提示。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话桑麻”一词,想象作者和朋友关于农事的对话。  课堂上活
期刊
一、引言  众多的语言学家研究表明,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大量的阅读是十分必要的。在Chomsky的"语言习得机制"论的基础上,美国著名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建立了他的二语习得理论,在其“输入假说”中,他明确的指出,语言学习的惟一途径是“理解输入的信息或获得可理解的输入”。输入的途径有两种,听和读,其中阅读在高中生的英语输入中占主导地位。而在课堂上,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有限,所以大量的英语课外阅读
期刊
在这段教学研究中,我琢磨、推行了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预习牵头、问题探究、作业巩固”。操作流程是:先要求学生自主预习,解决字词,了解内容,质疑问难;接着导入新课,就题质疑后,学生自读课文,交流预习收获,重点强调,梳理疑难;再围绕问题,合作探究、理解、感悟、积累;最后分层作业,巩固应用。看似老调却新唱,具体步骤如下。  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上课听讲有针对性,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統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毋庸置疑,在语文教学中也一直倍受关注,而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的领悟与掌控却不尽人意。要么上成单纯的语言文字听说读写训练课,要么游离于语言文字之外,脱离文本,上成说教式的思想教育课。  如何将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凭借语文这一“工具性”在训练学生听说读
期刊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教养方式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有着极为深刻和长远的影响。古代有孟母断织、曾子杀猪,前者促使孟子成为天下之名儒,后者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幼儿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幼儿期更是幼儿个性形成、发展的关键期。故此,对“家长教养方式与幼儿个性的发展”问题的研究, 对搞幼儿教育工作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本文对教养方式与个性的概念及相关理论作了整理和分析,在了解我们班金嘉昊小朋友的家庭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