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作文是考生这一特定的作者,在高考这一特定的写作环境下,给在特定的阅卷环境下的读者所创作的文章。鉴于上述特殊性,故考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心中应始终有“读者”,时刻要有与阅卷老师隔“屏”对话的意识。然而从阅卷情况来看,许多考生在行文时只顾“自我倾诉”“唱独角戏”,根本不考虑特定的阅卷环境这一因素,更不考虑这一特定读者的阅读感受,故文章很难得高分。其实,考生在行文时只要运用以下几种方法,就可以巧妙地向阅卷老师表情达意,与阅卷老师隔“屏”对话、情感互动,从而使文章妥妥得到50分以上的高分。
| 一、卷面力求高颜值 |
这主要是针对网上阅卷这一特殊阅卷方式而提出的应对措施。因为试卷扫描后,字体容易走形,整体感欠佳而细节却被放大,同时阅卷老师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甚至产生烦躁情绪。这些特殊因素就需要考生在下笔前心中有读者,力求打造“高颜值”,以告诉阅卷老师——“我很尊重您”。
| 二、开篇紧扣写作任务 |
这主要是针对任务驱动型作文而言的。此类型的作文题给考生限定了具体、特定的写作任务,所以考生开篇一定要紧扣写作任务,在第一时间内告诉阅卷老师——“我没脱离任务”。请看以下几个示例。
(一)融合应用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开篇示例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的班级读书会,我发言的题目是“齐桓公,我为你打CALL”。
春秋时期,齐桓公与管仲和鲍叔的超甜君臣组合齐心协力成就一代霸业,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这三个人之中,管仲的才华令人折服,鲍叔的胸襟惊艳世人,但我最为欣赏的是领头人齐桓公。
或许有同学会问,为什么?且听我一一道来。
(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优秀作文《齐桓公,我为你打CALL》)
(二)情境设置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开篇示例
2035年18岁的青年们:
你们好!
当你们打开“时光瓶”,看到这篇文章时,便能看到我这个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奋斗的大哥哥穿越了17年时空向你们发出的邀约:让你我接力拼搏,和伟大的祖国一起追梦、圆梦,和所有人类一起共创繁荣!
(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优秀作文《你我接力拼搏,建设大美世界》)
(三)关联组合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开篇示例
亲爱的外国朋友,为了让你们进一步了解中国,我想就“共享单车”与“一带一路”这两个你们所关注的热点进行一番解读。在我看来,无论是“共享單车”,还是“一带一路”,向世界展现的都是在传承中创新的中国:前者在微观上改变生活,后者在宏观上影响民生。
(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优秀作文《传承文化基因,铸就盛世华章》)
(四)比较权衡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开篇示例
一个兢兢业业的电焊工,因自己的锲而不舍和精益求精,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绝美艺术,最终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这个耀人眼目的事例,足以让世人击掌惊叹一番: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因此我认为大国工匠老王更具有风采。
(2015年高考全国Ⅱ卷优秀作文《一个人,一种风采人生》)
(五)观点看法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开篇示例
陈先生:
您好!
在您开车打电话时您的女儿向交警部门举报了您,您可能还陷在不解与郁闷之中,但我想说,如果是我,也会如您女儿一样对您进行举报。我这样做,不仅是因为您的所作所为违反了交规,更是因为当您开车载着家人时,那个接通的电话已经将您自己、您的家人和路上的其他人的生命吊在了悬崖之上。所以我必须要写信告诉您:法律至上,生命关天,我们必须敬畏。
(2015年高考全国Ⅰ卷优秀作文《致陈先生的一封信》)
需要提醒的是,紧扣写作任务且体现写作指令的开篇,切忌照抄试题材料以致文章“头大”,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压缩试题材料,找准立意行文的切入点,用精练的语言给阅卷老师清晰地展现写作任务。
| 三、开篇明确写作角度 |
这主要是针对故事类材料作文而言的。此类型的作文题给考生提供了较多的写作角度,所以考生开篇一定要明确写作角度,在第一时间内告诉阅卷老师——“我文章的中心(立意)是什么”。
如2018年高考全国Ⅱ卷优秀作文《由表及里,理性思考》之开篇:
在加强对战机的防护时,英美军方认为哪里弹痕多就应该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认为应该加强弹痕少的地方,因为某些部位弹痕少的飞机能返航,背后隐藏的是这些部位弹痕多的飞机大多没能返航。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只有敢于突破表象,理性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本开篇可谓一箭三雕:首先引述材料,然后分析材料,最后提出观点。更精彩的是,“引”“析”“提”三步,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需要提醒的是,开篇明确写作角度,考生在引材料时一定要坚守从哪个角度写就从哪个角度引的原则,切忌泛泛而谈试题材料或照抄试题材料,否则,极易造成写作角度不明确。
| 四、开篇紧扣写作关键词内涵 |
这主要是针对观点类材料作文或写作话题蕴含在材料中的材料作文而言的。此类型的作文题给考生提供的立意关键词一般都是较“实”或较“虚”的词语,所以考生开篇一定要运用“化实为虚”“化虚为实”或“化大为小”的写作手法,准确解读出关键词的深刻内涵,在第一时间告诉阅卷老师——“我文章的立意很深”。
(一)化实为虚法开篇示例
杜甫的走红,屠呦呦的获奖,医务人员的微笑,快递小哥的奔忙……走过2020年的夏天,我发现“中国面孔”真的不一样了!洋溢在人民脸上的是自信,展现在世界面前的是大国的精神! (2020年高考天津卷优秀作文《自信的面孔,大国的精神》)
(二)化虚为实法开篇示例
一段颤音起调,仿佛有一位典雅的江南女子撑着油纸伞从悠长的雨巷中婀娜地走来,缓步至桥上向着远方的河面望去:远处传来渔郎的歌声,或船女的摇桨声,在朦胧烟雨中回荡。这便是笛曲《水乡船歌》给我留下的印象。“中国味”在其中酝酿着,一幅生动的生活场景在眼前展开。
(2019年高考上海卷优秀作文《在比较中探索》)
(三)化大为小法开篇示例
浙江大地,哺育了无数的杰出人物,也孕育了闻名遐迩的浙江精神。作为土生土长的浙江人,我伴随着浙江的变化与发展,不断成长,更深深地感悟到了“干在实处,脚踏实地”的浙江精神。
(2018年高考浙江卷优秀作文《浙江精神永相传》)
需要提醒的是,开篇紧扣写作关键词内涵,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开篇中一定要有试题材料中原有的关键词,且不要对其做任何更改,因为这是文章立意之“根”,如上例中的“中国面孔”“中国味”和“浙江精神”,否则将有离题之嫌;二是一定要对原关键词做深度解读,如上例对“中国面孔”做了两重解读,对“中国味”做了三重解读,对“浙江精神”则聚焦一点进行了解读。
| 五、行文过程反复扣题 |
这主要是针对高考这一特定的阅卷环境而对考生提出的写作要求。调查显示,阅卷老师批改完一份试卷实际所用的时间也就是50秒左右,所以考生在行文中一定要多用议论、抒情等观点句反复扣题,目的就是时时告诉阅卷老师——“我的文章不但没有离题,而且中心也很突出”。
如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优秀作文《一箭易断,十箭难折》之主体片段:
《礼记》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什么是天下为公?在我看来,“天下为公”不仅仅是一种胸怀和抱负,更是一种“合”的思想。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在世界各地互相捐赠的物资上,那一句句暖心的话语无不给人以激励。正所谓“一箭易断,十箭难折”。在不断变化的时代发展浪潮中,“合”的思想更显得尤为重要。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变的是交通方式,不变的是人间的真情。“风沙霜雪十三年,城郭山川万二千”,回溯历史,张骞为促成与西域的商贸交通,风餐露宿的场景仿佛仍在眼前: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只为带动地域间的友好合作与发展。回望昨天,疫情期间那动人的一幕幕仍留在我们心间。“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简简单单的寄语中却蕴涵着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殷切期望。一批批医疗生活物资通过铁路、船舶、飞机等分批而至,为处于疫情中的国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希望与光明!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变的是综合国力,不变的是国家的合作与发展。“世界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和则两利,分则两败!国家日益发展,综合国力日益提高,可国家间的合作与交流却从未停止。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联盟等国际组织的发展,无不昭示着各国间想要谋和平促发展的心。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变的是一代代青年,不变的是青年们报效祖国的心。正所谓青年兴国家兴,青年强国家强。作为青年的我们应在时代发展浪潮中坚守本心,不断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让世界在合中求共赢,在合中求发展。
考生首先用“一箭易断,十箭难折”作为文章的标题,然后用“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变的是交通方式,不变的是人间的真情”“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变的是综合国力,不變的是国家的合作与发展”“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变的是一代代青年,不变的是青年们报效祖国的心”这三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议论句,不仅将文章主体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反复点题,并在每一部分后又用对素材的分析句来扣题,从而使文章观点明确、中心突出。
需要提醒的是,多用议论句与抒情句仅仅是行文过程中反复扣题的一种方法,此外,如多设置小观点句、多联系试题材料、将写作素材与试题材料融为一体呈现等,也是行文过程中反复扣题的方法。
| 六、变换人称与阅卷老师感情互动 |
其具体操作是:考生在行文中刻意综合运用多种人称为行文立足点,然后再运用这些人称多写一些议论句或抒情句,目的就是告诉阅卷老师——“我的文章有明确的读者意识”。
如2020年高考北京卷优秀作文《以小我之力,共筑国之辉煌》之片段:
你看,一百五十多年前屡遭列强欺凌的神州大地上,无数仁人志士尽小我之力,推动中国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行。
我看到了:“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那是魏源“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豪情担当;“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那是林觉民《与妻书》中舍小我为大我的感人情怀;“数万士,血洒湘江,为国捐躯,长眠山冈”,那是对红军烈士拼死突破国民党军队封锁线的深切悼念……穿过历史的烟云,先贤们的教诲依然振聋发聩,先贤们的英雄事迹依然万古流芳。正是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牺牲小我助力祖国,我们伟大的祖国才能不断发展,才能拥抱光明与希望。
你看,新时代澎湃的浪潮中,弄潮儿们雄姿英发,在不懈奋斗中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我看到了:“天眼之父”南仁东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中国天文事业,为FAST工程燃尽生命最后的火花,让中国睁开了探视苍穹的“天眼”;从未名湖到莫高窟,“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用一生坚守带领数字敦煌走向世界;扎根基层,把青春奉献给扶贫事业的黄文秀,兰谷遗芳远,在我国扶贫事业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个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用,我们伟大的祖国才能走向繁荣富强。
在这些片段中,考生综合运用了三种人称来行文,用“我”使文章充满了真情实感,用“你”有利于与阅卷老师直接对话,用“我们”有利于“我”与阅卷老师产生情感共鸣。
需要提醒的是,这种运用多种人称与阅卷老师交流的方式在人称的选择上一定要合理,角度要准确,同时在转换人称时一定要自然,切不可生拉硬扯、行文生硬。
| 七、着力打造闪光点 |
面对海量试卷,阅卷老师极易产生审美疲劳,所以整篇文章考生必须至少打造一个闪光点以打破阅卷老师的审美疲劳,目的就是告诉阅卷老师——“这篇作文比大多数作文写得好”。
如2020年高考全国I卷优秀作文《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之片段: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乐”,这是一种天下为公、家国之义的大格局。为国家兴亡、百姓忧乐,管仲不顾世人眼光,甘愿为新主效力。管仲以个人的责任担当、卓越才能,助力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所谓“包藏宇宙之机”,便以这般包藏家国、包藏大义作为具体的表现,殷殷赤诚、流传后世。
“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才可成一国之文明。何以立人?除去开阔胸襟、通达思维之外,出色的素质、横溢的オ华,乃成就一切的基石。作为君主身边的股肱之臣,管仲之才之谋广为人知,乃至于鲍叔坦言:“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若无经天纬地之才,何以担当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若无照临四方、洞悉历史大势之志,何以在时代发展潮流中勇立潮头?“运海抟扶,必借垂天之羽;乘流击汰,必伫飞云之楫”,而一个人的能力与抱负,便是这永存天地的“垂天之羽”“飞云之楫”。
这两个片段最大的亮点就是以大量的文言文句式来行文,使文章气势磅礴、论证有力,既彰显了考生深厚的文化功底,又打破了阅卷老师的审美疲劳,能让其眼前一亮。
需要提醒的是,打造文章亮点的方法不只是让语言有个性这一个方法,也可以通过反弹琵琶、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结果探影响等方法在立意上打造亮点,还可以通过故事新编、情景再现、人物评传等方法在体裁上打造亮点,或者通过对老素材陌生化、精选热点素材、精选文化素材等方法在内容上打造亮点等。
| 一、卷面力求高颜值 |
这主要是针对网上阅卷这一特殊阅卷方式而提出的应对措施。因为试卷扫描后,字体容易走形,整体感欠佳而细节却被放大,同时阅卷老师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甚至产生烦躁情绪。这些特殊因素就需要考生在下笔前心中有读者,力求打造“高颜值”,以告诉阅卷老师——“我很尊重您”。
| 二、开篇紧扣写作任务 |
这主要是针对任务驱动型作文而言的。此类型的作文题给考生限定了具体、特定的写作任务,所以考生开篇一定要紧扣写作任务,在第一时间内告诉阅卷老师——“我没脱离任务”。请看以下几个示例。
(一)融合应用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开篇示例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的班级读书会,我发言的题目是“齐桓公,我为你打CALL”。
春秋时期,齐桓公与管仲和鲍叔的超甜君臣组合齐心协力成就一代霸业,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这三个人之中,管仲的才华令人折服,鲍叔的胸襟惊艳世人,但我最为欣赏的是领头人齐桓公。
或许有同学会问,为什么?且听我一一道来。
(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优秀作文《齐桓公,我为你打CALL》)
(二)情境设置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开篇示例
2035年18岁的青年们:
你们好!
当你们打开“时光瓶”,看到这篇文章时,便能看到我这个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奋斗的大哥哥穿越了17年时空向你们发出的邀约:让你我接力拼搏,和伟大的祖国一起追梦、圆梦,和所有人类一起共创繁荣!
(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优秀作文《你我接力拼搏,建设大美世界》)
(三)关联组合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开篇示例
亲爱的外国朋友,为了让你们进一步了解中国,我想就“共享单车”与“一带一路”这两个你们所关注的热点进行一番解读。在我看来,无论是“共享單车”,还是“一带一路”,向世界展现的都是在传承中创新的中国:前者在微观上改变生活,后者在宏观上影响民生。
(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优秀作文《传承文化基因,铸就盛世华章》)
(四)比较权衡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开篇示例
一个兢兢业业的电焊工,因自己的锲而不舍和精益求精,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绝美艺术,最终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这个耀人眼目的事例,足以让世人击掌惊叹一番: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因此我认为大国工匠老王更具有风采。
(2015年高考全国Ⅱ卷优秀作文《一个人,一种风采人生》)
(五)观点看法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开篇示例
陈先生:
您好!
在您开车打电话时您的女儿向交警部门举报了您,您可能还陷在不解与郁闷之中,但我想说,如果是我,也会如您女儿一样对您进行举报。我这样做,不仅是因为您的所作所为违反了交规,更是因为当您开车载着家人时,那个接通的电话已经将您自己、您的家人和路上的其他人的生命吊在了悬崖之上。所以我必须要写信告诉您:法律至上,生命关天,我们必须敬畏。
(2015年高考全国Ⅰ卷优秀作文《致陈先生的一封信》)
需要提醒的是,紧扣写作任务且体现写作指令的开篇,切忌照抄试题材料以致文章“头大”,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压缩试题材料,找准立意行文的切入点,用精练的语言给阅卷老师清晰地展现写作任务。
| 三、开篇明确写作角度 |
这主要是针对故事类材料作文而言的。此类型的作文题给考生提供了较多的写作角度,所以考生开篇一定要明确写作角度,在第一时间内告诉阅卷老师——“我文章的中心(立意)是什么”。
如2018年高考全国Ⅱ卷优秀作文《由表及里,理性思考》之开篇:
在加强对战机的防护时,英美军方认为哪里弹痕多就应该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认为应该加强弹痕少的地方,因为某些部位弹痕少的飞机能返航,背后隐藏的是这些部位弹痕多的飞机大多没能返航。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只有敢于突破表象,理性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本开篇可谓一箭三雕:首先引述材料,然后分析材料,最后提出观点。更精彩的是,“引”“析”“提”三步,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需要提醒的是,开篇明确写作角度,考生在引材料时一定要坚守从哪个角度写就从哪个角度引的原则,切忌泛泛而谈试题材料或照抄试题材料,否则,极易造成写作角度不明确。
| 四、开篇紧扣写作关键词内涵 |
这主要是针对观点类材料作文或写作话题蕴含在材料中的材料作文而言的。此类型的作文题给考生提供的立意关键词一般都是较“实”或较“虚”的词语,所以考生开篇一定要运用“化实为虚”“化虚为实”或“化大为小”的写作手法,准确解读出关键词的深刻内涵,在第一时间告诉阅卷老师——“我文章的立意很深”。
(一)化实为虚法开篇示例
杜甫的走红,屠呦呦的获奖,医务人员的微笑,快递小哥的奔忙……走过2020年的夏天,我发现“中国面孔”真的不一样了!洋溢在人民脸上的是自信,展现在世界面前的是大国的精神! (2020年高考天津卷优秀作文《自信的面孔,大国的精神》)
(二)化虚为实法开篇示例
一段颤音起调,仿佛有一位典雅的江南女子撑着油纸伞从悠长的雨巷中婀娜地走来,缓步至桥上向着远方的河面望去:远处传来渔郎的歌声,或船女的摇桨声,在朦胧烟雨中回荡。这便是笛曲《水乡船歌》给我留下的印象。“中国味”在其中酝酿着,一幅生动的生活场景在眼前展开。
(2019年高考上海卷优秀作文《在比较中探索》)
(三)化大为小法开篇示例
浙江大地,哺育了无数的杰出人物,也孕育了闻名遐迩的浙江精神。作为土生土长的浙江人,我伴随着浙江的变化与发展,不断成长,更深深地感悟到了“干在实处,脚踏实地”的浙江精神。
(2018年高考浙江卷优秀作文《浙江精神永相传》)
需要提醒的是,开篇紧扣写作关键词内涵,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开篇中一定要有试题材料中原有的关键词,且不要对其做任何更改,因为这是文章立意之“根”,如上例中的“中国面孔”“中国味”和“浙江精神”,否则将有离题之嫌;二是一定要对原关键词做深度解读,如上例对“中国面孔”做了两重解读,对“中国味”做了三重解读,对“浙江精神”则聚焦一点进行了解读。
| 五、行文过程反复扣题 |
这主要是针对高考这一特定的阅卷环境而对考生提出的写作要求。调查显示,阅卷老师批改完一份试卷实际所用的时间也就是50秒左右,所以考生在行文中一定要多用议论、抒情等观点句反复扣题,目的就是时时告诉阅卷老师——“我的文章不但没有离题,而且中心也很突出”。
如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优秀作文《一箭易断,十箭难折》之主体片段:
《礼记》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什么是天下为公?在我看来,“天下为公”不仅仅是一种胸怀和抱负,更是一种“合”的思想。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在世界各地互相捐赠的物资上,那一句句暖心的话语无不给人以激励。正所谓“一箭易断,十箭难折”。在不断变化的时代发展浪潮中,“合”的思想更显得尤为重要。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变的是交通方式,不变的是人间的真情。“风沙霜雪十三年,城郭山川万二千”,回溯历史,张骞为促成与西域的商贸交通,风餐露宿的场景仿佛仍在眼前: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只为带动地域间的友好合作与发展。回望昨天,疫情期间那动人的一幕幕仍留在我们心间。“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简简单单的寄语中却蕴涵着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殷切期望。一批批医疗生活物资通过铁路、船舶、飞机等分批而至,为处于疫情中的国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希望与光明!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变的是综合国力,不变的是国家的合作与发展。“世界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和则两利,分则两败!国家日益发展,综合国力日益提高,可国家间的合作与交流却从未停止。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联盟等国际组织的发展,无不昭示着各国间想要谋和平促发展的心。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变的是一代代青年,不变的是青年们报效祖国的心。正所谓青年兴国家兴,青年强国家强。作为青年的我们应在时代发展浪潮中坚守本心,不断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让世界在合中求共赢,在合中求发展。
考生首先用“一箭易断,十箭难折”作为文章的标题,然后用“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变的是交通方式,不变的是人间的真情”“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变的是综合国力,不變的是国家的合作与发展”“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变的是一代代青年,不变的是青年们报效祖国的心”这三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议论句,不仅将文章主体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反复点题,并在每一部分后又用对素材的分析句来扣题,从而使文章观点明确、中心突出。
需要提醒的是,多用议论句与抒情句仅仅是行文过程中反复扣题的一种方法,此外,如多设置小观点句、多联系试题材料、将写作素材与试题材料融为一体呈现等,也是行文过程中反复扣题的方法。
| 六、变换人称与阅卷老师感情互动 |
其具体操作是:考生在行文中刻意综合运用多种人称为行文立足点,然后再运用这些人称多写一些议论句或抒情句,目的就是告诉阅卷老师——“我的文章有明确的读者意识”。
如2020年高考北京卷优秀作文《以小我之力,共筑国之辉煌》之片段:
你看,一百五十多年前屡遭列强欺凌的神州大地上,无数仁人志士尽小我之力,推动中国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行。
我看到了:“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那是魏源“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豪情担当;“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那是林觉民《与妻书》中舍小我为大我的感人情怀;“数万士,血洒湘江,为国捐躯,长眠山冈”,那是对红军烈士拼死突破国民党军队封锁线的深切悼念……穿过历史的烟云,先贤们的教诲依然振聋发聩,先贤们的英雄事迹依然万古流芳。正是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牺牲小我助力祖国,我们伟大的祖国才能不断发展,才能拥抱光明与希望。
你看,新时代澎湃的浪潮中,弄潮儿们雄姿英发,在不懈奋斗中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我看到了:“天眼之父”南仁东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中国天文事业,为FAST工程燃尽生命最后的火花,让中国睁开了探视苍穹的“天眼”;从未名湖到莫高窟,“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用一生坚守带领数字敦煌走向世界;扎根基层,把青春奉献给扶贫事业的黄文秀,兰谷遗芳远,在我国扶贫事业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个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用,我们伟大的祖国才能走向繁荣富强。
在这些片段中,考生综合运用了三种人称来行文,用“我”使文章充满了真情实感,用“你”有利于与阅卷老师直接对话,用“我们”有利于“我”与阅卷老师产生情感共鸣。
需要提醒的是,这种运用多种人称与阅卷老师交流的方式在人称的选择上一定要合理,角度要准确,同时在转换人称时一定要自然,切不可生拉硬扯、行文生硬。
| 七、着力打造闪光点 |
面对海量试卷,阅卷老师极易产生审美疲劳,所以整篇文章考生必须至少打造一个闪光点以打破阅卷老师的审美疲劳,目的就是告诉阅卷老师——“这篇作文比大多数作文写得好”。
如2020年高考全国I卷优秀作文《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之片段: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乐”,这是一种天下为公、家国之义的大格局。为国家兴亡、百姓忧乐,管仲不顾世人眼光,甘愿为新主效力。管仲以个人的责任担当、卓越才能,助力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所谓“包藏宇宙之机”,便以这般包藏家国、包藏大义作为具体的表现,殷殷赤诚、流传后世。
“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才可成一国之文明。何以立人?除去开阔胸襟、通达思维之外,出色的素质、横溢的オ华,乃成就一切的基石。作为君主身边的股肱之臣,管仲之才之谋广为人知,乃至于鲍叔坦言:“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若无经天纬地之才,何以担当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若无照临四方、洞悉历史大势之志,何以在时代发展潮流中勇立潮头?“运海抟扶,必借垂天之羽;乘流击汰,必伫飞云之楫”,而一个人的能力与抱负,便是这永存天地的“垂天之羽”“飞云之楫”。
这两个片段最大的亮点就是以大量的文言文句式来行文,使文章气势磅礴、论证有力,既彰显了考生深厚的文化功底,又打破了阅卷老师的审美疲劳,能让其眼前一亮。
需要提醒的是,打造文章亮点的方法不只是让语言有个性这一个方法,也可以通过反弹琵琶、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结果探影响等方法在立意上打造亮点,还可以通过故事新编、情景再现、人物评传等方法在体裁上打造亮点,或者通过对老素材陌生化、精选热点素材、精选文化素材等方法在内容上打造亮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