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然而,由于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对技术动作的领悟能力是各不相同的,这就意味着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很难实现这一目的。因此,当前体育教学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分层”教学方法,使体育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也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全面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体育教学;作用
一、分层教学法的概念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学制度的改革完善,教学方法越来越多,所谓分层教学,就是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利用现有的知识,潜力倾向和能力水平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二、运用分层教学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分层教学,要熟悉和掌握教学总体目标体育教学的依据就是教学的总体目标,这就意味着离开了总体目标,体育教学就会迷失了方向。因此,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过程中,要全面熟悉和掌握体育教学的总体目标,才能根据不同层次制定出更为具体的教学要求和目标,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分层教学的作用。
(2)分层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对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的了解是进行分层次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师在制定各层级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授课计划之前,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例如,学生的性别,年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体育基础,心理素质,智力水平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性格爱好等等。
(3)分层教学,应该合理地划分教学层次教学层次的划分与以往的分组教学是不一样的,教学层次是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进行划分的。同时,教学层次的划分也不是不会改变的,其随着教材的变化而变化。
三、分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办法
(1)分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对班级学生进行分层
毫无疑问,班级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对班级里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和技术考评,可以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三个教学群体,即 A 组,B 组和 C 组。A 组主要是那些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都比较高的学生。B 组主要是那些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在班级中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C 组主要是那些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在班级中处于比较差水平的学生。通过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等条件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面向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施教。
(2)分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合理确定各个层次练习小组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对不同小组中的学生,教师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促使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完成各自的目标。例如,A 组的学生在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等方面都比较优秀,教师就可以为他们制定高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对学生采用启发点拨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进行探究创新,这样能充分满足学生对学习的强烈愿望。B 组的学生在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等方面处于中等水平,对于这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制定与课程标准一致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用提示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分组练习,在合作中完成教师为他们安排的学习任务,教师要注意激发这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3)分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
在本质上,体育教学过程是认知与运动两个方面同步的过程。根据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及体育技能等把学生分为 ABC三组,对 A 组和 B 组学生的教与练可以是求大同,存小异。也就是说,对于 AB 两组的学生,教师可以发现两组学生的相同之处,为他们设计类似的体育活动,并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忽视AB 组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所以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等方面还是应该有一定的差异的。C 组学生无论是在身体素质还是在体育技能等方面与 AB 组学生都有一定的差距,教师可以让他们在降低练习难度的情况下来完成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完成体育训练。
四、分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通过运用分层教学法,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就会有意识的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及不同需求,促使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发展,都能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分层教学法是当前教育领域比较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分层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积极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分层教学能够保证学生感兴趣内容的学习时间,在这段时间之内,学生就有时间和机会掌握更深层次的技能和知识,这就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提供了首要的条件。一般而言,分层教学以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根本出发点,促使所有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一定的提高,促进不同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发展。同时,当一个学生的体质由弱变强的,能力由低变高,通过自己不断的辛勤努力,从低层慢慢进步,他们就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对学习的信心以及对学习的兴趣。
(2)分层教学有利于促进因材施教和分类指导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行
分层教学以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对学生因材施教为基本教学原则。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形态和体育基础和认知能力等都有一定的区别,这就决定了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才能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有所得,同时,还能促进所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能够体现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的原则,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促使学生期望在体育锻炼中发展个性,培养特征以及增强自己的体育锻炼意识。
(3)分层教学法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对分层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按照项目的不同,为学生安排不同难易程度,不同方式以及不同目标的各种体育练习,充分挖掘每位学生的潜力,促使学生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享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乐趣,帮助每一位学生加深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浓厚的兴趣以及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并在无形中促使学生体会到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促使学生明确体育活动不仅能帮助他们在学生时代形成良好的品格,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也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的。
(4)分层教学法可以缩小两极分化,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通过运用分层教学法,可以形成一个互相帮助,一起进步的班集体,这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运动的能力,培养运动的兴趣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不仅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另外,运用分层教学法,教师还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那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身上,对对他们多关注,多辅导,多激励,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促进全班学生共同进步。
结语
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技术,也有助于那些身体素质比较差的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增强体质,能够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分层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促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整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锦民 . 试论分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J]. 教育与职业,2008
[2] 吴湘志 . 如何实施分层次体育教学 [J]. 中国校外教育,2009
[3] 刘峰 . 论分层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J]. 内将科技,2010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体育教学;作用
一、分层教学法的概念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学制度的改革完善,教学方法越来越多,所谓分层教学,就是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利用现有的知识,潜力倾向和能力水平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二、运用分层教学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分层教学,要熟悉和掌握教学总体目标体育教学的依据就是教学的总体目标,这就意味着离开了总体目标,体育教学就会迷失了方向。因此,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过程中,要全面熟悉和掌握体育教学的总体目标,才能根据不同层次制定出更为具体的教学要求和目标,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分层教学的作用。
(2)分层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对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的了解是进行分层次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师在制定各层级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授课计划之前,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例如,学生的性别,年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体育基础,心理素质,智力水平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性格爱好等等。
(3)分层教学,应该合理地划分教学层次教学层次的划分与以往的分组教学是不一样的,教学层次是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进行划分的。同时,教学层次的划分也不是不会改变的,其随着教材的变化而变化。
三、分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办法
(1)分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对班级学生进行分层
毫无疑问,班级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对班级里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和技术考评,可以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三个教学群体,即 A 组,B 组和 C 组。A 组主要是那些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都比较高的学生。B 组主要是那些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在班级中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C 组主要是那些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在班级中处于比较差水平的学生。通过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等条件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面向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施教。
(2)分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合理确定各个层次练习小组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对不同小组中的学生,教师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促使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完成各自的目标。例如,A 组的学生在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等方面都比较优秀,教师就可以为他们制定高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对学生采用启发点拨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进行探究创新,这样能充分满足学生对学习的强烈愿望。B 组的学生在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等方面处于中等水平,对于这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制定与课程标准一致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用提示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分组练习,在合作中完成教师为他们安排的学习任务,教师要注意激发这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3)分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
在本质上,体育教学过程是认知与运动两个方面同步的过程。根据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及体育技能等把学生分为 ABC三组,对 A 组和 B 组学生的教与练可以是求大同,存小异。也就是说,对于 AB 两组的学生,教师可以发现两组学生的相同之处,为他们设计类似的体育活动,并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忽视AB 组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所以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等方面还是应该有一定的差异的。C 组学生无论是在身体素质还是在体育技能等方面与 AB 组学生都有一定的差距,教师可以让他们在降低练习难度的情况下来完成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完成体育训练。
四、分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通过运用分层教学法,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就会有意识的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及不同需求,促使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发展,都能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分层教学法是当前教育领域比较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分层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积极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分层教学能够保证学生感兴趣内容的学习时间,在这段时间之内,学生就有时间和机会掌握更深层次的技能和知识,这就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提供了首要的条件。一般而言,分层教学以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根本出发点,促使所有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一定的提高,促进不同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发展。同时,当一个学生的体质由弱变强的,能力由低变高,通过自己不断的辛勤努力,从低层慢慢进步,他们就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对学习的信心以及对学习的兴趣。
(2)分层教学有利于促进因材施教和分类指导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行
分层教学以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对学生因材施教为基本教学原则。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形态和体育基础和认知能力等都有一定的区别,这就决定了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才能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有所得,同时,还能促进所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能够体现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的原则,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促使学生期望在体育锻炼中发展个性,培养特征以及增强自己的体育锻炼意识。
(3)分层教学法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对分层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按照项目的不同,为学生安排不同难易程度,不同方式以及不同目标的各种体育练习,充分挖掘每位学生的潜力,促使学生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享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乐趣,帮助每一位学生加深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浓厚的兴趣以及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并在无形中促使学生体会到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促使学生明确体育活动不仅能帮助他们在学生时代形成良好的品格,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也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的。
(4)分层教学法可以缩小两极分化,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通过运用分层教学法,可以形成一个互相帮助,一起进步的班集体,这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运动的能力,培养运动的兴趣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不仅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另外,运用分层教学法,教师还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那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身上,对对他们多关注,多辅导,多激励,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促进全班学生共同进步。
结语
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技术,也有助于那些身体素质比较差的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增强体质,能够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分层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促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整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锦民 . 试论分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J]. 教育与职业,2008
[2] 吴湘志 . 如何实施分层次体育教学 [J]. 中国校外教育,2009
[3] 刘峰 . 论分层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J]. 内将科技,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