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化建筑电气设计系统的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xia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高新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智能化建筑在建筑设计行业中已成为一种时尚和象征。越来越多新型智能住宅小区已成为住宅建设的热点。在智能住宅工程设计中,电气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文章主要论述了智能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的内容、智能建筑设备系统的构成,并就此提出了远程处理机的安装技术要求。并对智能建筑电气安装中质量监控以及总平面图施工设计若干要求进行分析。
  关键词:智能化;电气自动化;电气设计;质量监控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intelligent building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the industry has become a kind of fashion and symbol. More and more new intelligent residential area has become the hot spot of the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In intelligent residential project design, electric is one of the very important part of it,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electrical equipment automation content, intelligent building equipment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ystem, and proposes the remote processor installation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And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the quality monitoring and the total construction design plan some requirements analysis.
  Keywords: intelligence; Electrical automation; Electrical design; Quality monitoring
  
  
  中图分类号: TU9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智能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的内容
  目前智能建筑又称为“3A建筑”,主要包括办公自动系统(OAS)、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因此智能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为智能建筑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系统之一,是采用具有高信息处理能力的微处理机(即中央处理机)通过通信网络对整个建筑物的空调、供热、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广播音响、闭路电视、通信、防盗、巡更等众多设备进行实时测量、监视和全面监控,实现最优化的管理,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节省人力、物力和能源,降低设备运行费用,随时掌握设备状态及运行时间、能量的消耗及变化等。因此其主要内容有:各种设备按规定时间进行启停控制,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供电系统、空调系统、供排水系统、冷热源等的参数调节控制监视和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对各种设备运行时间积累和维修期限达到报警,以便及时更换或维修服役期满的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服务质量;根据建筑实际需要的冷负荷,自动控制冷水机组投入运行的设备台数,达到最佳的运行方式;据设备运行时间自动更换工作和备用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对各种能源消耗进行计量和计费;各种文本的自动生成和打印。
  2智能建筑设备系统的构成
  智能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是以分布在建筑各处的远程处理机和中央处理系统设备,通过总线桥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包括系统设备(包括主机、网关、通讯设备、DDC、控制屏等)、系统输入设备(包括各类温、湿、压力、流量、电量传感器、水流开关等现场设备)和输出设备(包括各类风门、执行器、阀门及其执行机构等)等。按结构方式分成四大类:中央处理机系统设备:由操作键盘、彩色显示器、打印机、中央电脑、数字化仪等组成;远程处理机:智能建筑可以采用TA6711和TA6585两种型号的RPU设备,这两种型号的RPU功能基本一致,区别在于其输入输出接口的配置不同。RPU也可单独使用或通过各种设备组合经过总线桥接到M7中央系统,构成2级控制系统。总线桥:是一个用于2级控制系统的通信网微处理器。它有8条通信线路,每条通信线路可连接30个区域控制器及10个RPU。测量元件和控制件:通常采用的测量元件有各种型号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压差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功率变换器等。控制器件包括各种型号的带执行机构的二通阀、三通阀和直流24V的继电器。
  3远程处理机的安装技术要求
  要求远程处理机的安装要求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与各RPU之间的通信是透明的,可利用同一线路不同的RPU完成同一个控制系统。一般而言,BAS系统大量监控的是空调机组,所以将RPU布置在机房之中或附近,把空调机组控制系统使用后剩余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连接附近的水流量计、水位信号、照明控制等。为了日后的发展,RPU的接口要留出20%~30%为宜。BAS线路安装要求。在BAS进行布线时,要注意某些线路需要专门的导线,如BAS的通信线路、温度湿度传感器线路、水位浮子开关线路、流量计线路等,它们一般需要屏蔽线,或者由制造商提供專门的导线。电源线与信号、控制电缆应分槽、分管敷设;DDC、计算机、网络控制器、网关等电子设备的工作接地应连在其他弱电工程共用的单独的接地干线上。
  4智能建筑电气安装中质量监控
  电气施工安装中,管理人员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能力,才能做好质量的监控。
  4.1认真阅图是做好质量监控的前提图纸是施工阶段的前提和依据,只有详细消化图纸,对工程每一系统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现场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做到对工程质量的预控。电气工程系统设备先进、管线繁锁。在电气施工前的每一阶段,都要仔细地审图和校图,特别是对每一份设计修改通知单,都要认真地进行管理,逐一描绘到蓝图上。只有利用这样的修改蓝图,进行工程质量的监控,才能纠正一个又一个错误,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正确性和质量的安全可靠性。
  4.2熟悉规范,把好质量关电气施工质量规范条框较多,监控人员要结合工程实际,边干边学,不断积累,牢记规范条例。在监控工作中,一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仔细认真,勤动笔头,不怕麻烦;深入现场,拉下面子,严格质量管理。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施工质量好坏的关键,要始终把材料设备质量的监控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只有严禁伪劣产品用于工程,才能保证电气施工工程的安全在可事。矢能建筑论文集专刊。
  4.3实现质量目标的预控既然质量目标是优质工程,那么如何具体来实现呢?我们认为:甲方、监理、施工管理人员首先必须分清工程中的重点环节,凡事有预则明,有明则清。反之,不预则废,在电气质量监控中,确定配电装置、电力电缆、配电箱三个重点设备管、补管、交接等重点协调环节,明确关键,制订措施,根据规范进行超前监控,达到对工程质量的预控。其次,必须在监控好重点环节后以点带面,促动整个系统工程的质量监控。电气工程除了设备材料的施工质量外,系统的功能也是重要一环。在知识经济、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先进的设备不断出现,功能不断增强,而同一产品,功能的差异往往造成价格的明显不同。所以,在监控中,一定要根据合同仔细推敲,严格管理,实现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成为分项的优质工程的要求。
  5总平面图施工设计若干要求
  5.1供电系统(含特殊电源)、电力系统、室内外照明、防雷、防静电、接地及其他安全用电措施,其变电所及配电所的位置、设备选择、设备及线路布置原则符合初步设计及其批复文件要求,材料选择合理,有关措施,能满足生产及使用要求。在总平面图上,应绘制电力电源的进线及敷设方式(从建筑轴线外起至建筑内受电处止),说明电源引入配电所或变电所的方式及楼层或标高,必要时须做出局部剖面图予以交待。
  5.2绘出建筑物内部配电或变电所的位置,并说明配电所及变电所需求电力电容器容量及变压器装机容量。通信系统、自控系统、信号系统的站房及设备选择及线路布置原则符合初步设计及其批复文件要求,具体布线及有关措施合理,能满足生产及使用要求。
  5.3在总平面图上绘制通信交接间(箱)的位置,并标出通信干线引入的人孔位置及规格型号。选用人孔须标出其引用的标准图号,非标的必须出大样图说明。对建筑通信规模、容量及组成情况亦需加以说明。对有线电视系统,应绘制信号同轴电缆的进线方向、位置,并标示出规格型号。涉及有“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相关系统工程的管线走向及埋要求,须在总平面中绘制。(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下面有详细说明)。
  5.4室外电气管线与其他专业管线出现平行排列或交错排列等复杂方式时,应绘制局部剖面图交待高度、埋深、间距和特殊的防护处理措施。对有防腐蚀、防爆、恒温、恒湿及其他特殊要求的生产环境(如空气洁净度、防微振、防静电及电磁兼容等)有关强弱电系统,要按初步设计及其批复文件的要求,采取合理、可*的总体布局,以满足生产及使用要求。
  6 结语
  随着科技发展进步的日新月异,信息资讯已大量充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电子化和无纸化办公等的推广,使得智能建筑的数量近年不断增多,其智能化水平也日益提高,成为今后建筑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智能建筑是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电脑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对各种设备的自动监控信息进行分析、正确判断和处理。建筑物智能要求的提高势必导致电气设备系统日趋复杂,对其安装施工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摘要:土压平衡盾构通过富水地层的施工,通常都会遇到掘进困难,注浆效果不理想,排污量大难处理,作业人员积极性下降等等问题,非常影响工程进度、质量及安全文明施工,许多项目都吃过大亏。以广州地铁六号线越秀南站~东湖吊出井隧道区间工程为例,工程近邻珠江水域,地层裂隙发育,地下水极其丰富,每小时流入土仓水量高达40方,地下水静水压力高达0.28Mpa。特别在这种高压,极富水的地层中,如何在保证质量和安全文明
期刊
摘要:我国目前实施住宅节能的途径主要有:积极发展能满足建筑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的生产;大力发展生产和运输能耗低的轻质、高强材料及建筑用塑料制品;努力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大幅度降低材料和设备生产的单位能耗;改进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法,制订推动节能的建筑法规,建立健全促进节能材料、设备生产和应用的法规体系,为建筑节能工作的推进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加大投入,加强建材设备生产、建筑、施工技术及产品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问题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建筑的供配电系统的节能降耗问题则更显得重要。而电气建筑部分的能源消耗更是明显,因此,降低建筑电气的能源消耗是大势所趋。本文根据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要求,从照明节能、供配电系统节能、变压器的节能、电动机的节能,合理选择建筑电气节能几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
期刊
摘要: 文章主要针对某地区使用太阳能集中供热水系统进行系统形式的设计原理及太阳能集热板的面积进行计算,并将集中供应热水系统与分散供应热水系统的能耗进行对比,根据该地区的气象资料对该方案进行的分析表明:太阳能集中供热水系统是一种低能耗、易推广的热水供应系统。在连续运行的情况下,系统运行能耗和费用较低。  关键词: 太阳能,生活热水,集中供暖,回收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
期刊
摘要:在超高层建筑工程建设中,消防设计在满足规范和使用要求的同时,还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考虑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建筑智能化、环保、节能技术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本文介绍超限高层—恒天国际大厦消防给水、自动喷淋系统的设计情况和特点,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消防系统、喷淋、设计  Abstract: in the tall build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fire f
期刊
摘要:文章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主要阐述了工业厂区环境景观设计理念,从中进一步针对工业厂区环境景观的总图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旨在不断地提升环境总图设计水平,从而实现工业区生态化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工业厂区,总图设计, 生态环境 , 设计理念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he author's working practice, mainly expounds t
期刊
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了医院护理单元形式的发展现状,从而进一步针对现代医院常见的护理形式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研究,并对其他的一些特殊护理单元进行简要概述,旨在不断地提升医院平面的合理布置与规划水平,达到病人的护理要求及体现人性化服务宗旨。  关键词:医院 , 护理单元 , 形式 , 发展模式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hospital care u
期刊
摘要:岩沥青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路面结构,以其性能优良、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等优点受到了重视。文章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针对岩沥青混凝土的施工相关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主要从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沥青混合料运输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摊铺及沥青混合料摊铺技术进行阐述,并从原材料、沥青混合料、施工现场等几方面提出了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岩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摊铺;碾压;质量控制  Abstract: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特大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地位日益凸现,提升中心城区的功能,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本文结合国内几个特大城市分析了广州市中心城区发展演变以及范围划定的原则、方法和作用。  关键词:中心城区;展演变;划定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regi
期刊
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了建筑转换层的特点,从而进一步针对建筑转换层结构的布置、抗震设计、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不断地提升建筑结构设计水平及保证工程的质量,也为类似的工程提供有效地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建筑 , 转换层,结构布置,设计,问题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