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个人品德的塑造具有极强重要的作用,个人品德关乎社会和谐公共秩序的建立。因而探讨思想政治工作对个人品牌的塑造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个人品德塑造动因、思想政治工作之于个人品德塑造的意义进行分析,提出了个人品德塑造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具有明确的信仰、以人为本、注重情感需求的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个人品德塑造;研究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终端的广泛运用,各种信息无孔不入,不经意间在对个人品德造成影响,改变着人们的行为取向。这些良莠不齐的信息,对于坚定信仰和正确确立价值观与道德观具有非常大的影响,这其中个体的判断力极其重要,而判断力源自于个体品德。如何提高个体健康积极的品德力量,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生力量,这不仅仅是个体自身的问题,更应该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施以品德教育、品德影响的问题。
一、个人品德塑造动因
(一)行为自律源动力
品德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个体内在的自律力量,这种自律力量的大小源自于个体品德的内在源动力的大小,并构成个体能否保持行为规范的核心基础。社会是由一起共同生活的不同个体构成的集合体,正向的共同社会价值,是促进中国梦实现的重要基础,而这种共同价值是社会成员之间通过法律的、道德的、公序良俗规范方面的他律与自律下形成的。然而外部他律比如法律、规则的约束必须建立在个体品德自律的基础上,而品德自律力量的大小也就影响着个体遵守他律规则的程度。因而个人品德塑造关乎行为自律源动力的形成。
(二)判断行为是否规范正确
任何个体的行为首先在于对于品德、社会规则和社会责任的认知,再通过个体的行为表现出来。而认知差异引致行为差异,其差异的大小完全与个体认知紧密相关,这种差异将对个人行为产生巨大的、或正或反的影响。在这里品德意识做出的判断是行为的唯一依据,这完全取决于行为人的品德意识是否正确,或坚持按正确的品德要求去行为的意志是否够坚定。那些违法与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均在个人品德方面存在瑕疵甚至是缺陷。因此品德塑造对个人正确判断行为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二、思想政治工作之于个人品德塑造的意义
(一)品德形成的核心
当我们来到这个世间的时候,没有知识,也没有思想意识,所有的知识与思想意识均源自于后天的学习。只有在其成长过程中,始终对其进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才可以使每个人培养出良好的思想品德。而每个人除了具有理性意识以外,同时具有强烈的自利性,而个人品德的意义就在于约束与抑制自利性,以做出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其个人品德的形成,除了家庭因素外,客观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而持续不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个人品德形成的核心,
(二)品德力量的催化剂
每个人如何去认识生活的意义,如何认识我们肩上担负了怎样的社会责任,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去践行我们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完全在于我们的品德力量有多大。那些创造生命意义和奇迹的人,那些为达生命美好目标而努力拼搏的人,以及那些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人,他们不是一生下来就具有这种伟大品德力量的人,都是从后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学习中获取了积极的养分,积聚了强烈的品德影响力,辐射社会。而他们这种强大品德力量的成果之因,是因正确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使他们形成了一种良好、正确的思想品德,从而激励主观意识积极努力而形成的,外部正面持续的思想引导则是其强烈的催化剂。因此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形成品德力量的催化剂。
三、个人品德塑造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具有明确的信仰
思想政治工作是个人品德塑造中一种教育工具,其目的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出良好的个人品德,而个人品德是可以通过具体的规范、准则、思想观念来体现的,并上升为个人的思想意识而成为个人行为的指引,因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具有明确的信仰性,方可以有效地塑造个人品德。这个信仰包括了两个方面的意识:一个是思想意识,即在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走得通,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好大块头的中国;一个是行为意识,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是两个完美的统一,只有明确了这个信仰,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有目标,才能塑造好个人品德。
(二)以人为本
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就是领导全国做人民有益的事,实现全国人民希望实现的目标。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塑造个人品德的重心就在于培养个人“心存向好、向善、为善”的个人品德,引导个人去做对人民有益的事。客观地说,人们首先需要的是生活,而不是纯粹意识性的東西,也就是说思想政治工作是当不了物资去解决生活问题的。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人为本,去掉那些“高、大、上”说教的东西,从人性的角度,宣传那些“心存向好、向善、为善”的方面,尊重人的需求,鼓励做好事、做善事,批判那些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事情,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地上,放到实际生活中去进行。
(三)注重情感需求
没有人的情感,就不可能也从来没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通过人的交互活动去完成的,人的交互活动不能脱离情感因素而独立进行,故情感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功能,它既是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信念的催化剂,又是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的推进器。通常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多取决于交互双方的情感交融与融合度,则富有情感因素的语言、肢体动作以及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会对交互对象形成良好思想品德产生催化和推动作用,因此注重情感需求,以及交互双方的认同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缺此教育工作将无法进行,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只有在此基础上方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对个人品德塑造产生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伟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个人品德建设[J].新西部:理论版,2013(10).
[2]王潇猇.90后大学生个人品德教育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2013.
[3]林建宁.核心价值观建设:全民共建共享[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5(1).
[4]郝鹏举.浅谈品德与思想政治工作[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9(4).
[5]王晓华.加强“四德”教育 引领科学发展[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4).
[6]党荣珍.浅谈如何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科技磔,2014(35).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个人品德塑造;研究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终端的广泛运用,各种信息无孔不入,不经意间在对个人品德造成影响,改变着人们的行为取向。这些良莠不齐的信息,对于坚定信仰和正确确立价值观与道德观具有非常大的影响,这其中个体的判断力极其重要,而判断力源自于个体品德。如何提高个体健康积极的品德力量,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生力量,这不仅仅是个体自身的问题,更应该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施以品德教育、品德影响的问题。
一、个人品德塑造动因
(一)行为自律源动力
品德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个体内在的自律力量,这种自律力量的大小源自于个体品德的内在源动力的大小,并构成个体能否保持行为规范的核心基础。社会是由一起共同生活的不同个体构成的集合体,正向的共同社会价值,是促进中国梦实现的重要基础,而这种共同价值是社会成员之间通过法律的、道德的、公序良俗规范方面的他律与自律下形成的。然而外部他律比如法律、规则的约束必须建立在个体品德自律的基础上,而品德自律力量的大小也就影响着个体遵守他律规则的程度。因而个人品德塑造关乎行为自律源动力的形成。
(二)判断行为是否规范正确
任何个体的行为首先在于对于品德、社会规则和社会责任的认知,再通过个体的行为表现出来。而认知差异引致行为差异,其差异的大小完全与个体认知紧密相关,这种差异将对个人行为产生巨大的、或正或反的影响。在这里品德意识做出的判断是行为的唯一依据,这完全取决于行为人的品德意识是否正确,或坚持按正确的品德要求去行为的意志是否够坚定。那些违法与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均在个人品德方面存在瑕疵甚至是缺陷。因此品德塑造对个人正确判断行为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二、思想政治工作之于个人品德塑造的意义
(一)品德形成的核心
当我们来到这个世间的时候,没有知识,也没有思想意识,所有的知识与思想意识均源自于后天的学习。只有在其成长过程中,始终对其进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才可以使每个人培养出良好的思想品德。而每个人除了具有理性意识以外,同时具有强烈的自利性,而个人品德的意义就在于约束与抑制自利性,以做出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其个人品德的形成,除了家庭因素外,客观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而持续不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个人品德形成的核心,
(二)品德力量的催化剂
每个人如何去认识生活的意义,如何认识我们肩上担负了怎样的社会责任,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去践行我们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完全在于我们的品德力量有多大。那些创造生命意义和奇迹的人,那些为达生命美好目标而努力拼搏的人,以及那些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人,他们不是一生下来就具有这种伟大品德力量的人,都是从后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学习中获取了积极的养分,积聚了强烈的品德影响力,辐射社会。而他们这种强大品德力量的成果之因,是因正确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使他们形成了一种良好、正确的思想品德,从而激励主观意识积极努力而形成的,外部正面持续的思想引导则是其强烈的催化剂。因此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形成品德力量的催化剂。
三、个人品德塑造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具有明确的信仰
思想政治工作是个人品德塑造中一种教育工具,其目的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出良好的个人品德,而个人品德是可以通过具体的规范、准则、思想观念来体现的,并上升为个人的思想意识而成为个人行为的指引,因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具有明确的信仰性,方可以有效地塑造个人品德。这个信仰包括了两个方面的意识:一个是思想意识,即在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走得通,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好大块头的中国;一个是行为意识,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是两个完美的统一,只有明确了这个信仰,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有目标,才能塑造好个人品德。
(二)以人为本
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就是领导全国做人民有益的事,实现全国人民希望实现的目标。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塑造个人品德的重心就在于培养个人“心存向好、向善、为善”的个人品德,引导个人去做对人民有益的事。客观地说,人们首先需要的是生活,而不是纯粹意识性的東西,也就是说思想政治工作是当不了物资去解决生活问题的。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人为本,去掉那些“高、大、上”说教的东西,从人性的角度,宣传那些“心存向好、向善、为善”的方面,尊重人的需求,鼓励做好事、做善事,批判那些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事情,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地上,放到实际生活中去进行。
(三)注重情感需求
没有人的情感,就不可能也从来没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通过人的交互活动去完成的,人的交互活动不能脱离情感因素而独立进行,故情感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功能,它既是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信念的催化剂,又是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的推进器。通常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多取决于交互双方的情感交融与融合度,则富有情感因素的语言、肢体动作以及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会对交互对象形成良好思想品德产生催化和推动作用,因此注重情感需求,以及交互双方的认同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缺此教育工作将无法进行,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只有在此基础上方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对个人品德塑造产生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伟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个人品德建设[J].新西部:理论版,2013(10).
[2]王潇猇.90后大学生个人品德教育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2013.
[3]林建宁.核心价值观建设:全民共建共享[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5(1).
[4]郝鹏举.浅谈品德与思想政治工作[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9(4).
[5]王晓华.加强“四德”教育 引领科学发展[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4).
[6]党荣珍.浅谈如何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科技磔,20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