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其所学,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自学的习惯、自学的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能自学自励,出了学校,担任了工作,一直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采取什么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的化学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
提高中学生化学自学能力要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教会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利用教辅材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及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等方面来进行
一、自学能力的培养
1、记。“读百遍不如抄一遍”这句话强调了记笔记的重要性,说明记笔记能有效地积累知识。
2、读。读书是获取知识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化学课的阅读方法可分为通读、精读、选读、对比读。
3、做。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是直接获取化学信息的重要途径。。
4、练。练即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在阅读教材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材是学习之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锻炼各种能力的基石。充分利用教材进行预习和复习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加深对教师讲授知识的理解。刚升入高中的学生中有些还没有看书的习惯,有些则不善于看书,抓不住要点,回答问题词不达意,不会使用化学用语回答问题[1]。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与同学探讨,做自学笔记,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应由少到多、由易到难地加强对学生阅读教材的指导。
1、制定阅读提纲
学生阅读教材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具体要求,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提纲,使学生从阅读提纲中了解阅读过程中重点要解决哪些问题。阅读提纲应不拘一格,纲要式、问答式、填表式等皆可。如离子反应这一节的阅读提纲可设计为:
(1)酸、堿、盐的水溶液为什么能导电?
(2)什么叫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3)什么叫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4)什么叫离子反应?离子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5)什么叫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有那些?
2、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1)预习阅读、课堂阅读、复习阅读相结合
预习阅读,可以使学生掌握了教材内容纲目,把疑点带到课堂,就容易突破难点和疑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课堂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因为化学概念反映了化学现象的本质属性,是中学化学教学中最关键、最中心的问题。复习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归纳整理,把暂时记忆转变为长久记忆,才能把书由厚变薄,由繁变简,由粗变精。
(2)基础概念仔细读
对于重点、关键性的字句必须读懂、弄清,如电解质的定义中有三要素——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化合物,三者缺一不可。
(3)重点难点反复读
书中的重点难点要反复读,直到理解为止,既要读懂新内容,又要联系旧知识,新旧结合,前后贯穿,加强理解。
(4)做阅读笔记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做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归纳整理出来,以锻炼学生的数据处理、分类、归纳、概括等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这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1、要在教学中时时刻刻培养学生的好奇心。青少年正处在兴趣的高峰期,好奇、好动、好学,对许多问题都感兴趣,碰到新鲜的事物总想知道为什么,探索其奥秘。这样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础。要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要依此作为突破口,创设化学学习的氛围,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发学化学的兴趣。
首先,向学生介绍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一些著名化学家的创业史,提高学生对化学课重要性的认识。
其次,在开课前带领学生打扫实验室,整理、检修仪器设备。第一课的地址选在实验室,边做一些趣味性实验,边展示、讲解部分贵重仪器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并在适宜的晚会上做一些魔术试验,激发学生学化学的欲望。
另外,在教学时采用先易后难、先慢后快等教学方法,及时补差并结合增开演示实验,利用挂图、录像等直观教学不断强化巩固兴趣。
四、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实验还能培养学生胆大心细、把握条件、控制用量、机智敏感、善于观察、手脑并用等良好的技能和心理品质。如何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1、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
2、在实验中启迪创造性思维。
实验教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在教师演示之后能掌握些什么,重要的是教师在多大程度上诱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不但应该善于应用演示实验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不倦探索的学习动机,激发稳固而持久的学习兴趣,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勇于突破、大胆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克服以往经验的障碍,摆脱思维的习惯过程,力争解决问题的新颖性和独特性,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
提高中学生化学自学能力要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教会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利用教辅材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及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等方面来进行
一、自学能力的培养
1、记。“读百遍不如抄一遍”这句话强调了记笔记的重要性,说明记笔记能有效地积累知识。
2、读。读书是获取知识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化学课的阅读方法可分为通读、精读、选读、对比读。
3、做。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是直接获取化学信息的重要途径。。
4、练。练即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在阅读教材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材是学习之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锻炼各种能力的基石。充分利用教材进行预习和复习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加深对教师讲授知识的理解。刚升入高中的学生中有些还没有看书的习惯,有些则不善于看书,抓不住要点,回答问题词不达意,不会使用化学用语回答问题[1]。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与同学探讨,做自学笔记,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应由少到多、由易到难地加强对学生阅读教材的指导。
1、制定阅读提纲
学生阅读教材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具体要求,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提纲,使学生从阅读提纲中了解阅读过程中重点要解决哪些问题。阅读提纲应不拘一格,纲要式、问答式、填表式等皆可。如离子反应这一节的阅读提纲可设计为:
(1)酸、堿、盐的水溶液为什么能导电?
(2)什么叫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3)什么叫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4)什么叫离子反应?离子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5)什么叫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有那些?
2、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1)预习阅读、课堂阅读、复习阅读相结合
预习阅读,可以使学生掌握了教材内容纲目,把疑点带到课堂,就容易突破难点和疑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课堂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因为化学概念反映了化学现象的本质属性,是中学化学教学中最关键、最中心的问题。复习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归纳整理,把暂时记忆转变为长久记忆,才能把书由厚变薄,由繁变简,由粗变精。
(2)基础概念仔细读
对于重点、关键性的字句必须读懂、弄清,如电解质的定义中有三要素——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化合物,三者缺一不可。
(3)重点难点反复读
书中的重点难点要反复读,直到理解为止,既要读懂新内容,又要联系旧知识,新旧结合,前后贯穿,加强理解。
(4)做阅读笔记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做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归纳整理出来,以锻炼学生的数据处理、分类、归纳、概括等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这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1、要在教学中时时刻刻培养学生的好奇心。青少年正处在兴趣的高峰期,好奇、好动、好学,对许多问题都感兴趣,碰到新鲜的事物总想知道为什么,探索其奥秘。这样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础。要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要依此作为突破口,创设化学学习的氛围,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发学化学的兴趣。
首先,向学生介绍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一些著名化学家的创业史,提高学生对化学课重要性的认识。
其次,在开课前带领学生打扫实验室,整理、检修仪器设备。第一课的地址选在实验室,边做一些趣味性实验,边展示、讲解部分贵重仪器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并在适宜的晚会上做一些魔术试验,激发学生学化学的欲望。
另外,在教学时采用先易后难、先慢后快等教学方法,及时补差并结合增开演示实验,利用挂图、录像等直观教学不断强化巩固兴趣。
四、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实验还能培养学生胆大心细、把握条件、控制用量、机智敏感、善于观察、手脑并用等良好的技能和心理品质。如何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1、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
2、在实验中启迪创造性思维。
实验教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在教师演示之后能掌握些什么,重要的是教师在多大程度上诱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不但应该善于应用演示实验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不倦探索的学习动机,激发稳固而持久的学习兴趣,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勇于突破、大胆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克服以往经验的障碍,摆脱思维的习惯过程,力争解决问题的新颖性和独特性,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