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举国上下就在大喊“创新”,至今,“创新”一词已成老生常谈。但时逾十年却收效甚微,由下列数据和处境即可见其端倪:“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200万人、研发人员105万,分列世界第一、第二位,研发经费居世界第六,但科技创新指数却仍属世界中下水平。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我国参与领导层的科学家仅占2.26%。我国高层次科研人才处于数量庞大而质量偏低、拔尖人才奇缺的尴尬局面。”
放眼世界,即使像实力雄厚、项级科技人才济济的美国,仍念念不忘“创新”。为了持续保持其在世界科技领域的霸主地位,2006年初又及时推出“美国竞争力计划”(ACI)。2月2日美国总统布什向美国公众介绍ACI时的开场白就是:“我国的创新能力是推动我们经济增长的一个巨大引擎……创新思维产生的先进理念无论在私人领域或公共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回报——让世世代代美国人的生活与生计不断得到改善。”正是这种强烈的居安思危意识以及一系列与之配套的得力措施,使得美国的科技发展得以长盛不衰。2006年美国囊括了诺贝尔科学奖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究竟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教学上必须以课堂讨论式(seminar)取代满堂灌的传统模式。老师应想方设法指导学生提前自学,让学生带着难点和疑点来参加课堂讨论。与此同时,还必须让全体教师从思想高度上以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时代在飞速前进,新技术革命势必要求学生应该超过老师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指数,使我国早日跻身于世界科技强国之林。还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从教学效果来说,“青出于蓝”才是教育上的最大成功。
二是优选引进“洋”教材,为“创新”鸣锣开道
建国初期全面学苏,开始接触苏联教材,深感其特点是:都从本学科苏联的祖师爷讲起,按部就班,不厌其详,阐释问题、天衣无缝,给人的印象似乎是一切已成定论,毋庸置疑。而英美教材却别具一格、另有深意在焉。再看看苏联科技期刊上有关工程设计、试验的论文和报告等,也很详尽而且步骤分明,如果按图索骥就不难如法炮制。此外,则是在教学上要求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四性(连贯性、逻辑性、系统性、完整性),以上所述从表面上看似无可非议,但若深层次反思,正因为长期受其影响,与西方国家的大学生相比,我国大学生的基础虽较扎实但创新能力差就不难理解了。由于获得的大多是定论,对本门学科的发展前景和当前面临的新问题都较少涉及,根本没有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这种只侧重于传授知识的做法,应付考试倒是挺管用的,但要求培养研究型人才就远远不够了。何况,当前正处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不宜再墨守成规以及过分强调“三基四性”,而应该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性的大胆改革。据笔者所知:西方国家名牌大学的教材都是由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水平很高的资深教授们编写的,一代一代不断补充修订再版,凝注了他们的心血,将长期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提炼到教材中去,大多已成为世界经典著作。例如,当代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里兹所著的《经济学》,该书的第一章“汽车与经济学”中就明确指出:“对经济学家来说,一辆汽车几乎可用来解释经济学的全部内容,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个众所周知的问题,我们可以学习到经济学的思考方式。”此一深邃含蓄之言,给了读者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为此,建议早日从国外名校引进“洋”教材,经过消化吸收,再结合具体国情为我所用,观察他们是如何在关键问题上交待事物的来龙去脉(亦即,始——问题的提出;中——用什么办法解决的;终——还遗留下什么问题,这可是另一新过程的开始),以引人入胜,使人浮想联翩,也可说是“创新”的苗头。
由上所述可见,这项改革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妨组织教学小梯队,通过集体协作来完成此项艰巨任务,为了培养创新人才,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三是“创新”离不开实践,否则成无源之水
西方国家的学生,从小就当过义工,培养了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入大学后又让他们到实际工作中去接受锻炼,或者通过半工半读来完成学业,所以,一般来说,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都明显比中国学生强。
近年来,国内媒体报道,两位缺乏任何理论基础,只念过初中的普通工人许振超(青岛港前湾集装箱公司桥吊队队长)和孔祥瑞(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煤码头分公司操作一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通过长期实践和刻苦自学获得了很多创新成果,成了全国闻名的“蓝领专家”,充分说明实践环节的重要性。
有鉴及此,建议有些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大学四年的教学计划中安排一年以上的时间到有关的工厂企业中去,学生以打工者的身份(只要求该单位提供方便可不计报酬)去参加劳动,这种“双赢”的做法,肯定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同时也为尔后学生的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极力推广的产学研相结合,已经取得成效并获得共识。实践表明,大学不仅是教育中心而且也是科研中心,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它更是高科技的辐射中心。如果能继续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更大地发挥校企互补的优势,使得高校的科技成果,能以相对较小的风险,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周期实现技术上的创新。无疑,这对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都是十分有利的。
责任编辑 文和平
放眼世界,即使像实力雄厚、项级科技人才济济的美国,仍念念不忘“创新”。为了持续保持其在世界科技领域的霸主地位,2006年初又及时推出“美国竞争力计划”(ACI)。2月2日美国总统布什向美国公众介绍ACI时的开场白就是:“我国的创新能力是推动我们经济增长的一个巨大引擎……创新思维产生的先进理念无论在私人领域或公共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回报——让世世代代美国人的生活与生计不断得到改善。”正是这种强烈的居安思危意识以及一系列与之配套的得力措施,使得美国的科技发展得以长盛不衰。2006年美国囊括了诺贝尔科学奖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究竟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教学上必须以课堂讨论式(seminar)取代满堂灌的传统模式。老师应想方设法指导学生提前自学,让学生带着难点和疑点来参加课堂讨论。与此同时,还必须让全体教师从思想高度上以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时代在飞速前进,新技术革命势必要求学生应该超过老师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指数,使我国早日跻身于世界科技强国之林。还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从教学效果来说,“青出于蓝”才是教育上的最大成功。
二是优选引进“洋”教材,为“创新”鸣锣开道
建国初期全面学苏,开始接触苏联教材,深感其特点是:都从本学科苏联的祖师爷讲起,按部就班,不厌其详,阐释问题、天衣无缝,给人的印象似乎是一切已成定论,毋庸置疑。而英美教材却别具一格、另有深意在焉。再看看苏联科技期刊上有关工程设计、试验的论文和报告等,也很详尽而且步骤分明,如果按图索骥就不难如法炮制。此外,则是在教学上要求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四性(连贯性、逻辑性、系统性、完整性),以上所述从表面上看似无可非议,但若深层次反思,正因为长期受其影响,与西方国家的大学生相比,我国大学生的基础虽较扎实但创新能力差就不难理解了。由于获得的大多是定论,对本门学科的发展前景和当前面临的新问题都较少涉及,根本没有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这种只侧重于传授知识的做法,应付考试倒是挺管用的,但要求培养研究型人才就远远不够了。何况,当前正处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不宜再墨守成规以及过分强调“三基四性”,而应该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性的大胆改革。据笔者所知:西方国家名牌大学的教材都是由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水平很高的资深教授们编写的,一代一代不断补充修订再版,凝注了他们的心血,将长期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提炼到教材中去,大多已成为世界经典著作。例如,当代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里兹所著的《经济学》,该书的第一章“汽车与经济学”中就明确指出:“对经济学家来说,一辆汽车几乎可用来解释经济学的全部内容,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个众所周知的问题,我们可以学习到经济学的思考方式。”此一深邃含蓄之言,给了读者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为此,建议早日从国外名校引进“洋”教材,经过消化吸收,再结合具体国情为我所用,观察他们是如何在关键问题上交待事物的来龙去脉(亦即,始——问题的提出;中——用什么办法解决的;终——还遗留下什么问题,这可是另一新过程的开始),以引人入胜,使人浮想联翩,也可说是“创新”的苗头。
由上所述可见,这项改革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妨组织教学小梯队,通过集体协作来完成此项艰巨任务,为了培养创新人才,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三是“创新”离不开实践,否则成无源之水
西方国家的学生,从小就当过义工,培养了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入大学后又让他们到实际工作中去接受锻炼,或者通过半工半读来完成学业,所以,一般来说,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都明显比中国学生强。
近年来,国内媒体报道,两位缺乏任何理论基础,只念过初中的普通工人许振超(青岛港前湾集装箱公司桥吊队队长)和孔祥瑞(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煤码头分公司操作一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通过长期实践和刻苦自学获得了很多创新成果,成了全国闻名的“蓝领专家”,充分说明实践环节的重要性。
有鉴及此,建议有些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大学四年的教学计划中安排一年以上的时间到有关的工厂企业中去,学生以打工者的身份(只要求该单位提供方便可不计报酬)去参加劳动,这种“双赢”的做法,肯定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同时也为尔后学生的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极力推广的产学研相结合,已经取得成效并获得共识。实践表明,大学不仅是教育中心而且也是科研中心,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它更是高科技的辐射中心。如果能继续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更大地发挥校企互补的优势,使得高校的科技成果,能以相对较小的风险,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周期实现技术上的创新。无疑,这对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都是十分有利的。
责任编辑 文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