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珞丹爱你也用你

来源 :女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a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王珞丹看来,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相互使用的价值,那么彼此之间的关系就会中断;相互使用率越高,关系就越牢固。所以,多和别人发生使用关系,是她交朋友的秘诀。凡是有朋友给王珞丹打电话,她都会很高兴:“朋友就是拿来用的,你有啥事,说吧。”
  
  勤利用,频往来
  
   去一个地方旅行,如果你需要五千块钱,那么对于王珞丹来说,只需要千八百块钱就可以搞定。几年前,她花费不到一万元,居然跑遍了新疆、内蒙古……最后还去海南住了一个星期。那时候,王珞丹还没有现在这么红,手头也不宽裕,她省钱的秘诀是从不住酒店,而是去“骚扰”同学或者朋友。
   每回住别人家,王珞丹总是不客气地露几手精湛厨艺,麻利地替对方整理房间。洗漱用品,统统自带。告别时,她感激之余有些抱歉:“打搅了,真不好意思。”倒是朋友们乐呵呵地回答:“你不是总说吗,朋友就是拿来用的。”
   王珞丹渐渐走红,愈发觉得“人脉”的重要。她热衷于参加各种聚会、宴会,在灯红酒绿中结识各路名流。有时,她一个晚上穿梭于好几个聚会地点,到一个地方喝杯酒,寒暄几句,再转战另一个地方。
   王珞丹认识的人多了起来,用来装名片的簿子最后换成了纸箱,手机里面已经存不下更多联系人的电话号码。然而,交际范畴庞大,却又都是泛泛之交,可以深交的朋友几乎为零。王珞丹觉得,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耗费那么多气力和热情换回来的,最终不过是一张张没有温度的纸片。
   王珞丹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交友误区,她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清理名片和通讯录。令她啼笑皆非的是,对于其中的大部分人,她竟然想不起来是什么时候认识的。与其把时间花在应酬一些日后根本没有机会深入交往的陌生人身上,还不如和知心老友把酒言欢。
   王珞丹和以前的老同学老朋友恢复了联系,想去哪儿了,随心所欲地给当地的朋友挂个电话。有一回去泰国,李光洁说:“你报个团多省事呀。”王珞丹咧嘴一笑:“第一,旅行团总是走马观花,只有当地人才知道哪里的风景最美、最值得去,而且他们认识风景区的熟人,可以提供便利;第二,与其让旅行社赚钱,不如把钱省出来,买成礼物送给当地朋友。”
   在京城春寒料峭的三月,王珞丹要搬家了。她打了几个电话,很快,一些哥们儿姐们儿从不同的方向汇集过来帮忙:把东西分类,打包,帮着工人搬上车,然后扛进新房,拆包,置放……忙完后,疲乏的一干人直奔附近的大排档。几瓶啤酒、几个小菜,推杯换盏间,王珞丹又找到了昔日寂寂无名时的小幸福。众人微醉时,不知谁讲起清纯年少时情事,居然有人暗恋过王珞丹,还不止一位。王珞丹愕然,激起心潮涟漪:这份美好、温暖的感觉真奇妙,即便时光老去也不可怕,该利用老友时便利用,至少相聚时还能重温旧日情怀。
   一天,王珞丹的微博被黑,经纪人急得跳脚。王珞丹趴在床上,一个电话就将精通网络的师兄从被窝里拽了出来。师兄绞尽脑汁与顽固木马斗智斗勇,而一旁的王珞丹居然酣然大睡。事毕,面对师兄的嗔怪,王珞丹心安理得地反问:“身为朋友,不利用你利用谁?”
  
  “用力用”之前,用力爱
  
   朋友之间帮衬也是一种利用,但前提是相互。王珞丹能被同学和朋友“欢迎利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也把对方放在心上。
   一个和王珞丹在考电影学院时同住地下旅店的室友,虽然落选电影学院,但就读了人民大学,后来他去了法国。王珞丹几次带父母去欧洲旅行时,住在这个朋友家,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室友的家人留在北京,逢年过节时,王珞丹必定带上礼物前去探望;若不得空闲,问候的电话也不可少。做这些事情时,王珞丹从不刻意告诉室友。许多年过去,两人在不同的领域发展、不同的国度生活,身虽远心相近,友情不以相互利用而落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是真朋友,乐于被别人利用。王珞丹每次利用朋友时,都不会空手而归,当然也不会空手而去。有时候,她会带去几本有意思的书,或者是自己主演的影视剧碟片,或者是父母从内蒙古老家带来的土特产,送给朋友一道分享。一位新结识的台湾朋友很喜欢北京的果脯,王珞丹便买了一小箱快递过去。因为邮资超过了礼物本身的价值,有人笑说王珞丹犯傻。王珞丹觉得,这不是傻不傻的问题,而是情够不够真的问题,只有够真的感情,才能担负得起利用的互助。
   早些年,大凡在异地被王珞丹麻烦过的朋友,临分手时王珞丹必定盛情相邀:“等你有空儿来北京,我让你睡那张单人床,我打地铺!”后来,王珞丹买了大房子,邀请的话变成了:“让你睡我们家的五星级大床,我睡客卧。”如果朋友真来了,王珞丹也不特意招呼,第一天就告诉人家冰箱里有什么菜,煤气阀门在哪儿,被单和睡衣在第几个抽屉……她就想让朋友有种呆在自家的感觉。
   赶到拍戏时,王珞丹就把外地来北京的朋友托付给身边的朋友,让他们陪着外埠朋友逛京城。外地朋友要走了,王珞丹如果在剧组走不开,就会隔着电话线耳语:“您受累把房子钥匙偷偷放在门口的垫子下面,记得别让人看见哦!”有位从广东来的女友,先生要在北京做手术,两口子来到王珞丹家入住。女友的先生只吃素食,王珞丹便精心熬了菌菇汤,在素食馆点了两个菜送到病房——别人大多送些鲜花水果之类,和王珞丹的花费差不多,但她的用心更让女友夫妇感动。
   《老友记》中,相互欣赏、彼此鼓励的六位男女主角,也为王珞丹如何“用朋友”和心甘情愿为朋友所用提供了借鉴。当joey没钱时,他的表演课程是chandler帮他付的;当chandler和monica的事情被 joey发现且要求保密时,joey冒着哪怕会被其他人认为是变态的风险,也会守口如瓶;当chandler离开joey的时候,怕他经济上有困难难以过日子,便故意输钱给他……这样细腻的片段,让王珞丹感觉温暖,她经常重温这部影片。
   一位朋友因生意遭遇困难需要用钱,但是又清高得要命。王珞丹把钱塞到对方手里,没心没肺地嚷嚷:“算我入股啊,年底记着分红啊。”到了年底,朋友的生意走出逆境,连本带利地把钱还给王珞丹。王珞丹也不客气地收下。
   有人“用”朋友,就像吃速食碗面一样,吃完就把那碗给抛弃了;高明的人,会把朋友当作一方上好的砚台,写过字后,时时还要拿出来用清水滋养——你当然不知道下一次“研墨写字”是什么时候,世事难料,就算从此再也用不上这位朋友,你也应该记得问候对方一声,让对方感到一种情谊。
   “用”人之前,要用力爱——王珞丹是这么认为的。只有这样,才不会“人到用时方恨少”。
  
  投其所好的“用人”之路
  
   每一个明星都会走过寂寂无名的阶段,有人走得艰难而漫长,有人却靠捷径一步登天。在很多人眼里,王珞丹好像是一下子蹿红的。其实,这与王珞丹的社交方式不无关系。
   那年,王珞丹随着经纪人去赴一个晚宴。在座的全是大牌导演,没有人在意角落里的王珞丹。一位大腕导演突然谈起自己初去法国的女儿,既吃不惯那边的饮食,语言交流上也有些障碍。言谈间,导演流露出一位父亲对女儿的牵挂和不安。王珞丹马上想到了定居法国多年的朋友,晚上回到家再一打听,原来朋友的住处与导演女儿的住处只隔一条街。王珞丹拜托朋友周末的时候做一顿中式大餐邀请导演的女儿做客,顺便教授她一下法语。王珞丹的本意,只是想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一位无助的父亲,不想却为自己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运。导演力荐王珞丹去一个剧组试镜,王珞丹居然当了主角。
   这件事给了王珞丹很大的感触:人和人之间是有感情的,两个陌生人的相识、相熟,需要一次彼此的互惠互利来加深了解和印象,而主动解决对方的困难、投其所好,才是“用”人之本。
   韩寒看过几部王珞丹主演的电视剧,觉得她特别棒,于是在自己的博客里对她赞不绝口。王珞丹早就知道韩寒,也看过他的书,于是主动把韩寒的博客链接过来,还给他写了邮件。一个文学界的小青年,一个艺术界的小姑娘,两个文艺青年彼此惺惺相惜,成为了好友。
   知道韩寒热衷赛车,王珞丹利用频频出国的机会,送给他最新的赛车书籍和图谱。有一次,为了买一个赛车的模型,王珞丹花费不小。韩寒说:“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找哥帮忙。”
   在一次颁奖礼上,主持人问王珞丹主演的角色杜拉拉与徐静蕾版的杜拉拉有什么区别。王珞丹自称,二者只是年龄上的差别。话音未落,大家都安静了。李光洁给王珞丹发短信:“你说错话了。”第二天,王珞丹的这句话出现在各大媒体的头条,大家都翘首以盼地等着两个“杜拉拉”开战。王珞丹想给徐静蕾道歉,可两人又不熟,搞不好还会弄巧成拙。突然,她想到韩寒和徐静蕾关系最铁,就给韩寒打电话求助。没想到,韩寒开口就说:“哥已经提前帮你解决了,你就安心睡大觉吧。”
   王珞丹的奋斗之路,就是“用人”之路。她是那种会抓住一切机会让自己跳脱到一个更好环境里的女人,当然,在此之前她会用心做铺垫,她也非常擅长打动人。她的美好品德还在于,她不会过河拆桥,她与自己“用过”的人始终保持着密切交往,且让人非常舒心。她念着别人的恩,她并不健忘;她记得剧组大部分人的生日、他们喜欢的食物;她会给工作人员买水喝,就连扫地的阿姨也不会漏掉;她会去电影学院的老师家串门,替儿女都在国外的老两口洗窗帘,听老人讲述二三十本家庭影集的故事……
   没错,王珞丹一路走来,靠了很多人,很多人也甘愿让她靠,乐意为她的进步提供帮助;而朋友们在王珞丹这里,也享受到了有风情有雅量的情谊,他们并不吃亏。是啊,朋友,既可以拿来爱,也能拿来用。
  编辑 乐天
其他文献
战火中的书信,我读过很多。有的让人流泪,有的让人血热,但总还能读懂。不过,有一封家信,我读不懂。   这个故事是一个老兵的儿子讲的,老兵曾是平北抗日根据地某部的一名班长。   1942年夏天,转战于海陀山区的部队收到一批军鞋军袜,都是当地老百姓做的。老兵给班里的战士发鞋时,发现其中一双用细绳捆着,他便把那双鞋留给了自己。待穿时,发现鞋里还垫着鞋垫,这是很少见的。   老兵抽出鞋垫
期刊
男人醒来的时候,感觉不大对劲。他的头很疼,很沉,迷迷瞪瞪。厨房里传来嘶嘶的声音,轻微,却连成一线,不断钻凿他的脑子。男人想去看,站起来,又一头栽倒,仿佛那是别人的躯体——他的神经,已经不受控制。    男人努力伸长脖子,朝厨房里看:气灶上放着水壶,火苗早已熄灭,然而煤灶阀门却仍然敞着,煤气源源不断从灶口喷涌而出。男人模糊的眼睛仿佛看到它的颜色,那颜色有些发红,如死神的舌头。    男人
期刊
19岁那年,为了挽救濒临死亡的爱情,我第一次去北京。事情终究还是发展到了那一步,任我在男友的学校门口一直恳求着,他还是绝情地转身而去。夜幕中,我流干了泪,收回了所有希望,准备打道回府。    等我到了火车站,去南京的火车票已售完。幸运的是,还有一班去上海的火车。半夜的时候,我登上了列车。车厢里人很少,也很冷。由于心急来寻男友,我竟忘记带外套,只穿了件薄薄的长袖衫。一会儿的工夫,身上冻得不行。
期刊
儿子比较内向,讷于言,从不恶语伤人,也不会说好话、软话。   在我确诊得肝癌一周后,我说:“儿子,爸的病来得那么凶,还没听到你说过一句安慰的话。”  “嗯,是吗?”他看了我一眼,很快把目光移开,不置可否。   儿子是“70后”,整个童年,我和他妈妈都在工厂工作,厂休分别是周三和周四,除了国定假,从无在周日带他出去玩一玩(现在叫亲子游)。儿子很乖,去就近的外婆家吃饭,回家关上门做功课或独自玩耍。这怕
期刊
在读福州艺校的时候,我很喜欢跟一帮朋友去酒吧切磋歌艺。   有一天,我连 K了五首歌之后,旁边的小C悄悄对我说,“那边有一个帅哥一直在看你!”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发现了一个很帅的男孩子。他高高瘦瘦的,看起来乖乖的样子。   我虽然有点激动,但表面上还是装作很不屑。 没想到那个男孩子居然走过来跟我搭讪,最后还留了自己的 BP机号码给我。   几天以后,我和小C在街上游荡。小C怂恿我
期刊
身高1.64米、瘦骨嶙峋、O型腿、满脸小雀斑,却成为设计师们的缪斯、男人们心中的大众情人,这就是独一无二的“时尚女王”凯特·莫斯。    2011年7月1日,凯特身穿精美婚纱,在与前男友所生女儿莉拉的陪伴下,手挽着42岁的杰米步入了婚姻殿堂。在这场斥资200万英镑的豪华婚礼上,37岁的凯特多次激动得落泪,与新郎甜蜜拥吻。从14岁出道至今,她经历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因嗜酒、吸毒、情感混乱而备
期刊
怀孕8个月的优秀女教师石景荪遇害后,石家庄警方通过9秒钟的视频锁定真凶——他是死者的丈夫,河北农业大学青年教师左启华。此案告破后,几乎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左启华和石景荪经过7年的爱情长跑而喜结良缘,他们合作发表了许多论文,是全国小有名气的“学术情侣”,双方也都无婚外情,却为何如此这般?    视频锁定真凶    2011年元旦中午12点,周素珍老太太从老家河北省栾城县赶到位于新乐市的石家庄东方美
期刊
2011年暮春的一天,在湖南省宁乡县一家大酒店,一场奇特的婚礼吸引了众多的目光。面对满场亲友,一对新人泪流满面地说:“哥哥,姐姐,你们在天堂里看到我们的幸福了吗?”   婚礼原本是喜庆的时刻,这对年轻夫妇为何落泪呢?    无情洪水吞噬了挚爱情侣     2006年春运期间,长沙火车站。旅客们蜂拥着跑向站台,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尖叫,一个女孩被撞倒在地,她随时都有被踩踏致死的危险。千钧一
期刊
有路的地方就有车,有车的地方就有家,有家的地方就是风景……     张歆艺不是一线明星,但排场却不比国际巨星逊色。不管在哪里拍戏,她都会带着家当去片场。她的家当,当然不是锅碗瓢盆床单被褥这些琐碎的日常用品,而是集厨房洗手间客厅卧室于一体、冰箱空调电视洗衣机皆备、还能自由移动的家——一辆福特E450墨尔本豪华房车。    240万元的移动之家     张歆艺在演艺圈不算富人,她从中戏毕业
期刊
为了满足妻子去中国最北端的漠河看北极光的心愿,沈阳的“骑行侠”老铁带着毫无骑行经验的铁嫂踏上了长达2000多公里的旅途。一路上,夫妇俩虽苦犹乐,寂寞的空巢生活重新焕发出绚烂的活力!    骑车看老娘     2011年4月一个周末的傍晚,老铁与车友参加完“阳光周末”骑行活动后,回家用电脑整理照片,他要将照片上传到他和车友们创办的“单车行影网”的论坛里。   55岁的老铁真名叫娄耀显,在辽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