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血栓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bby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研究和分析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自我院共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24例,并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则对照组采用的是西医常规治疗的方案,治疗组则给予益气活血通絡汤治疗,以上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患者均给予10d为一个治疗的疗程,在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在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效果和副作用的反应。结果 在经过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后总的有效率高达90.26%,明显高于对照组73.21%,P<0.01,两组之间的副反应比较是P>0.05。结论 通过采用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的治疗组患者,能够很明显的改善脑部血液和血液流变学性质,最终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是安全可靠的,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 益气活血通络汤;脑血栓;副反应
  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疾病开始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然而脑血栓的治愈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也就是说脑血栓疾病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形成的基础上,脑部血液流通缓慢和低血压条件下,血液有形成分附着在血管内膜形成的血栓,称之为脑血栓,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先将本院收治的多例患者资料金喜善进行阐述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在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128例脑血栓患者,患者经过临床患病症状、头颅CT、脑血管造影和血液流变学检查确诊,确诊为符合关于各类的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符合关于脑血栓的诊疗标准,并且派出了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资料不全的可能性。同时将124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两组,其中对照组62例,男性38例,女性24例,年龄在41-75之间,平均年龄为(54.3±8.6)岁,其中患有左侧肢体瘫痪的有27例,右侧肢体瘫痪37例,并伴有合并高血压患者26例,患有糖尿病19例,冠心病患者占17例,另外,分为的治疗组患者62例,其中男性患者有35例,女性占有24例,年龄在40-76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5.4±8.6)岁,伴有左肢瘫痪25例,右侧肢体瘫痪37例,并且伴有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比例是:30:25:7,对照组和治疗组之间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案 在患者在我院入院后,马上进行了相关的检查,对于对照组采用的是改善脑循环、溶栓、降压、治疗并发症和预防脑水肿等常规西医治疗,另外治疗组采用的是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药房组成成分:生黄芪30g、丹参30g、地龙15g、川牛膝15g、当归15g、赤芍15g、川芎15g、桂枝10g、甘草10g。每天一副,用水煎服,之后每天两次,早晚各一次,辨证加减:肝肾阳虚者加制黄精15g;下肢瘫痪者加桑寄生10g;言语不利者加郁金10,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患者均治疗10d为一疗程,在经过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对比疗效和副反应。
  1.3 疗效的评定标准 在经过采用周仲瑛主编《中医内科学》参考之中的描述:治愈:发现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有改善,语言表达状况回复,生活能够自理者就为痊愈:显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有明显改善,已经能够表达自身的思想,生活自理方面需要家属的配合为显效,有效:患者症状和体征有轻微改善,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的为有效,无效:患者的而临床症状和体征并没有见到任何的减轻或好转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1表明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的比较结果发现 治疗组经过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后总体的有效率高达90.26%,是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21%的,P<0.01,两组的对比结果差异是具有很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的,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的疗效比较,见表1。
  2.2 副反应 在经过治疗期间,采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发现有轻微的头晕和恶心患者3例,之所以发生副反应可能是与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有关;另外对于治疗组采用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后出现轻微的腹胀,所有的患者在经过对症下药治疗之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改善,并没有影响后期的治疗,对照组和和资料组之间的副反应对比结果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在临床上脑血栓被称为很常见的缺血性的脑血管疾病之一,此疾病多发生在中老年患者间,而且此病发病率较慢,发病需数十小时至数天不等,病理基础与脑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液流变学性质病变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因此,治疗当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和增加脑部血流量等为主。
  而在传统的中医临床上脑血栓是在属于中风的范畴之内的,患者素体阴亏血虚,阳盛火旺,或年老体衰,肝肾阴虚,肝阳偏亢,或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气血痹阻,痰湿痹阻经络而发病,基本病机为气血虚弱、经络瘀阻、窍道不通,治疗当以益气、活血和通络为主。本研究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血栓,方中重用生黄芪以行气补血,通畅全身气血,配合川牛膝、赤芍、地龙等诸药以达活血行气之目的;丹参养血益心、活血凉血,具有祛瘀生新和安神定志之功;地龙擅长入络剔邪,走窜于经络之中畅通气血,熄风止痉;川牛膝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尤以引血下行之效;当归补血活血,善治气血瘀痛;赤芍、川芎活血化瘀,为血中之气药,以辛香走窜温通经络;桂枝通阳化气以温经行瘀;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共奏益气、活血和通络之效。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阐述的可以得出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在临床治疗上是可以改善脑血栓患者的脑部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性质的,最终可以提高治愈疗效,是安全可靠的,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维娜,张玉欣.神经内科诊断学[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45.
  [2] 高建,徐先祥,徐先俊,等.黄芪总皂苷抗血栓形成作用实验研究[J].中成药,2002,24(2):116-118.
  [3] 周仲瑛,主编.中医内科学[M].第六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320-331.
  [4] 李春民.芪蝎活血通络汤治疗脑血栓形成80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6):105.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6] 刘桂梅.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疾病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
  [7] 龙学全.补气活血法治疗脑血栓形成32例[J].江西中医药,2005,09.
  [8] 牟贵.益气活血通络汤加减治疗脑血栓临床观察[A].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
  [9] 包祖晓,赵国平,胡烈.益气活血中药防治缺血性中风的研究与展望[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05.
  [10]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变化,心理護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也是目前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最佳方式。在对中老年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如何帮助老年患者解决疾病给他们在社会、心理以及身体方面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成为了现代护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在对老年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如果忽略了心理护理,就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痛苦,这就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老年
期刊
【关键词】 中医针灸理疗;中风面瘫  中风面瘫起病急,病程长,对神经损害最为严重和普遍。笔者近年来采用针灸理疗治疗20例中风面瘫患者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其中最少15岁,最大75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40天均痊愈出院。  典型病例1:乔XX,女,59岁,农民,乌镇团结一队,无明显诱因出现口眼歪斜于次4日来我院就诊。通过针灸理疗
期刊
期刊
【摘 要】目的:了解老年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狀况,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艾滋病的传播。方法:针对179例老年艾滋病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了不同的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结果: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结论:心理护理在艾滋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老年;艾滋病;心理护理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主要表现全身衰竭和免疫功能低下所致的系列机会性感染,通过性、血液和
期刊
【摘要】 急性单纯性胃炎可由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微生物感染或细菌毒素等引起。急性糜烂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多发性糜烂为特征的急性胃炎,常伴有出血。酗酒及危重疾病的应激状态为其常见病因。急性腐蝕性胃炎是由于吞服强碱、强酸或其他腐蚀剂而引起的胃黏膜损伤。胃部病变在轻者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重者可有急性溃疡、胃壁坏死甚或穿孔。急性化脓性胃炎是胃壁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病变。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链球菌,其次为葡
期刊
目的探讨两种抗血管生成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和沙利度胺)联合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8年5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及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伴有脏器转移灶、不可手术切除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0例。试验组静脉泵入恩度(第1~7天)同时口服沙利度胺(第1~14天)联合XELOX化疗(第6~1
期刊
【摘 要】目的:总结2012年术前護理访视应用的实施方法及重要体会。方法:护士术前到病房对手术病人及家属进行访视。结果:1248例手术均顺利进行。通过访视,使患儿及家属消除或减轻了思想顾虑,增加了对手术治疗的信心,缓解了术前不安和恐惧的心理,稳定了病人情绪,同时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结论:通过术前访视,减轻了手术病人及家属术前焦虑、恐惧心理;同时提高了护士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以及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