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学设计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k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三国两晋南北朝,教学设计,历史的迷思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演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17-0017-06
   在南京市即将使用新版部编教材的情形下,一线教师历经多年的专题史、模块化的教学后重新进入通史教学,可谓是极不适应,如何处理与初中教学的衔接?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完成纷繁的内容?如何在“纲要”的语境下展开教学?这些问题是当前课堂教学实践中大家共同的困惑。本文以部编教材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试图回应“纲要”式教学中的问题和难点。
   导入:强汉盛唐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朝代,我们常把“汉唐”组成一个词语来使用,这两个统一王朝之间,横亘着魏晋南北朝这样一个分裂时期。这一阶段分裂时间非常长,常理来说是“动荡”的,是一个乱世。但也有学者认为这一时期包括江南在内的各个区域得以开发,民族迁徙与融合,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再创统一王朝创造了必要条件。那么这个时代的“面相”到底是怎样的呢?“历史的迷思”就是本课的主题,接下来我们一起在“历史的迷思”中探寻历史发展脉络。
   设计意图: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历史的认识往往有泛化、简单化的取向,尤其对一个纷乱的时代、一部庞杂的历史,我们通常希望把它梳理的简单、明了,最好能用一两句话做概括。我们会用当下的视角去映射以往的历史,由于時代特征、社会观念的巨大差异,会对历史产生“虚化、泛化”的认识。但历史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它有自身的逻辑和复杂性。此外,我们都想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前进的力量,远大“目标”的实现首先要基于史实的真实、完整,否则也是历史的迷思。《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认为,历史决定论本身就是一种迷思,他指出:“随着历史演进,毫无证据显示人类的福祉必然提升。”①即历史没有义务朝向人类福祉的方向发展,就如同他在书中提到的农业革命并不是人类个体的福音,但是历史就这么来了,想要回去是不可能的,只能咬紧牙关向前走。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时间跨度大、重大史事多、历史线索复杂,学术争议也大,有人认为它是一个群雄并起、能人辈出、文化碰撞的光辉岁月,也有人认为它是一个社会动荡、怪胎频出、南北对峙、迷茫颓废的时代。这一时期又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转折性的时代,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将三国两晋南北朝作为古代中国的结束和近世中国的开始,这一变迁“究竟是堕落还是进步,这是自古以来就有争议的地方。根据以往的历史观,中世是古代没落之后出现的黑暗时代。但近来发现,人类的文化在中世也取得了扎实的进步,因而对中世重新进行定位、将其视作比古代发展阶段更高社会的想法逐渐得势”。②不同认识针锋相对,教学中我们又必须面对复杂的情境,完成纲要式的教学任务,为此,教师必须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则和逻辑。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前有秦汉的大一统,为什么会从这种大一统走向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她与更久远的春秋战国的分裂有什么不一样?往后,隋唐再一次进入统一时代,分裂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又为统一创造了哪些条件?再往后走,中国历史虽又出现了一个分裂——五代十国,但这一分裂却没有前面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和春秋战国分裂的时间长。中国总体历史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真正步入了一个以统一为主流的时代,与这一时期特点有何关联?再把目光拓宽到整个世界,当时世界上有两大帝国,东方的汉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从3世纪以后,两大帝国都受到了外来民族的挑战,被挑战的结局是什么?从历史的结局看,三国两晋南北朝以后,克服了这种分裂的局面,走向了统一;而罗马帝国却最终走向了消亡。这又是为什么?这一切都是历史的迷思,我们可以带着这些历史的迷思与学生一同回望这个时代。
   一、时空定位、梳理线索
   材料:利用时间轴、地图(教材中的地图:《三国鼎立形势图》《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东晋十六国形势图》《北齐、北周、陈对峙形势图》)的形式梳理历史线索,把握历史大势。
   师生共同回顾史实:三国两晋南北朝从220年持续到589年隋朝统一,历经370年的时间。但实际教学中,为体现历史的连续性,可以把这一阶段再向前追溯,184年黄巾起义暴露了东汉统治的危机,189年董卓进入洛阳,诛杀宦官集团,废少帝立汉献帝,18路诸侯群起,表明当时的地方豪强集团兴起对中央政权的疏离,也为三国两晋南北朝前期的三国鼎立、国家分裂局面的出现埋下隐患。从189年到589年正好是400年的时间,这400年可分为4个时期: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西晋的短暂统一、十六国和东晋的对峙、南北朝对峙。而这4个时期,可借助本课教材的4幅地图,从空间上进一步认识,一看各政权区域范围,二看南北力量的消长。
   设计意图:中国人谈历史,统一和分裂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传统理念下历史发展与王朝的兴衰循环相一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大特点,就是个乱字,风云变幻、极为复杂。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认识也往往会陷入治乱循环的框架中。新编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也要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基本“掌握中国史和世界史的重要史事和发展脉络”,“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引领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历史的发展与变迁”。①学生要能以唯物史观做指导,在“历史的纷乱”中能拨云见日,合理地划分历史阶段、在一个特定的时空下去梳理、认识历史就是其间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传统史学注重史事的来龙去脉,但现代史学有别与此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能将历史进行合理的分期,如布罗代尔为代表的年鉴学派就将历史分为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三者结合起来才能揭示整个地区或时代的历史。对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划分既要将各段不同的明显特征体现出来,还要注意“差异性”和阶段长短的“适度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进一步观察、认识这一“迷乱”的时代提供指引和方向。
   二、纷乱的局势、黑暗的时代
   “乱世”给人第一印象就是黑暗,漫长的国家分裂、战乱频繁,造成百姓流离失所,生活痛苦。传统观点把这一时代视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黑暗”时期。黑暗表现如何呢?有学者将之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长期的分裂;儒家意识形态的瓦解;“二重君主制”;民族融合的困境等。②从宏观走向微观,相关的史实不胜枚举,书本的编排方式是按历史进程,并不能清晰反映历史的特征,所以选择其中一些事件有助于体现魏晋时代的特色。笔者设计了几个历史的细节,直观感受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黑暗”。   ——(汉)司马迁:《史记》④
   (南朝)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牣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梁)沈约:《宋书》⑤
   教学中笔者还选择了南京城的发展来例证南方的崛起。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曾经这样评价过南京:“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而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⑥229年,孙权在南京正式建都,改秣陵为建业,魏晋南北朝时叫建康。南朝时,建康城里“贡使商旅,方舟万计”,秦淮河边有大市十多处,小市百余处。①这时的南京城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社会繁荣。
   设问:两则材料反映了怎样的现象?这对于之后中国的政治、经济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同时思考,建立在南京的政权被后人称为“东晋”,为什么不称之为“南晋”?而北宋灭亡后南迁临安就被称为“南宋”?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对比,可发现南方经济开放的进程加快了,分析其间的原因,政权相对稳定、北方劳动力南迁、农业技术的传入、据大江天险,战争相对少,等等,不一而足。南方经济发展的意义不仅在于为南北对峙奠定了基础,更为深远的意义是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充足的物资、优良的自然条件为转移过剩人口提供了可能,同时也推动了后世封建王朝经济和政治双中心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地缘结构。“东晋”的称号则要从历史的观念来加以认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实是有一个迁移的过程,早期在长安,后来到洛阳,西晋灭亡以后,洛阳大量汉族进入南方,在南京建立政权。按当时人的眼光看,这是一个由西向东的延伸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南方经济发展还不充分,其地位并未得到完全的承认。
   (二)“正朔”之争、新机重启
   材料:梁武帝派陈庆之护送魏北海王元颍回洛阳,在宴会上陈庆之大言不惭:“魏朝甚盛,犹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但是当他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说:“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
   ——摘编自《洛阳伽蓝记》②
   设问:历史的迷思无处不在,即使时人又如何?陈庆之到洛阳前后认识有了怎样的变化?他对洛阳的评价反映他怎样的评判标准?洛阳又是因为什么成为“礼仪富盛,人物殷阜”之所?
   设计意图:陈庆之对北方一开始也存有相当的偏见,直到亲眼看到洛阳的繁荣后才发出由衷的赞许。这段时期,民族隔阂、阶级冲突非常普遍,但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汉化程度提高,胡汉之间相互融合,统一因素在不断加强。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无论是少数民族政权,还是汉政权都逐渐将自己视为正统国家的代表,例如,苻坚之所以坚持发动战争,原因在于“中原衣冠多随东晋渡江,汉人正统似在南方,如果不攻取东晋南朝,就不能自居于汉人正统的地位”。③可见,正朔之争是文化之争、政权之争,也是民族融合的重要表现。而洛阳的发展、北方的文化复苏、社会进步,与鲜卑孝文帝改革密不可分,这也是本课重点之一。
   材料:吕思勉在《两晋南北朝史》中说:“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④
   钱穆认为:“一辈南迁的鲜卑贵族,尽是锦衣玉食,沉醉在汉化的绮梦中。洛阳伽蓝记谓:当时帝族王侯、外戚公主,擅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饶,争修园宅,互相夸竞。”⑤
   陈寅恪指出:“洛阳之汉化愈深,而腐化乃愈甚,其同时之代北六镇保守胡化亦愈固,即反抗洛阳之汉化腐化力因随之而益强。”⑥
   设计意图:北魏迁都以后,改革进入一个深化阶段——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改籍贯、穿汉服。北魏统一北方以后,这个通过军事征服而建立的起立的政权,是否能够继续维持并得到巩固,是北魏统治集团必须解决的问题。北魏政权内部一直存在中央集权和旧部落显贵、改革派和守旧派之间的矛盾,处理不慎就会演化为流血斗争,危及北魏统治。471年,孝文帝即位,前期由冯太后辅政,为挽救危机,缓和矛盾,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实行一系列的制度性改革。490年,孝文帝亲政,为强化統治,进一步推进改革和汉化。493年,北魏迁都洛阳,这凸显了孝文帝改革决心,也表明少数民族与汉族接触中逐渐汉化的必然趋势。但是,孝文帝的汉化政策是激进的,禁止穿鲜卑服装、说鲜卑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等,这些措施在当时的鲜卑人看来,抑或是后世的一些史家眼中都太过分了。事实上,改革后,鲜卑政权在汉化的同时,也失去了朴素刚健的风气而变得柔弱,王朝衰落也由此开始。孝文帝驾崩24年以后,六镇兵变爆发,北魏帝国轰然倒塌。北魏的衰亡,意味在少数民族大量内迁的变局中,无论是胡汉分隔还是融合,都无法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问题探究:那么这样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究竟是盖世英雄呢?还是千古罪人?
   设计意图:我们对于历史的观感,有时过于简单化、模式化,对人物的认识也日益脸谱化。学生通常认为改革一定会带来进步、发展。其实,改革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残留很多问题。孝文帝改革对北魏的直接影响是帝国凋落,而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它又给中华文化带来了新的活力。中学历史教学关注“主流”、关注历史发展的趋势,孝文帝的改革影响深远,后来“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①宫崎市定认为,“中世是分裂倾向很强的时代,但应该注意的同时有着迈向统一的趋势……促成统一的原动力并非产生于以往的中国社会其时机乃酝酿于与汉族不同质的异民族之中”。②
   (三)放大视野,分叉的历史
   材料:给出3—6世纪东西方大事年表,分析400年间东西方的异同和不同的历史走向。
   设问:你如何认识3—6世纪这个东西方“历史的交叉口”?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开放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用“长时段”视角的认识历史,把握历史的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可把它放在一个更大的历史格局来看,这一时代前有秦汉的统一,后有隋唐的统一,虽然是个分裂的时代,但孕育了统一的因素。同时期的欧洲罗马帝国,它的某些遭遇和秦汉帝国非常相似,遭到了外族的入侵,大量的所谓的“蛮族”进入,最终东、西罗马分裂,西欧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帝国。中国经过了将近400年的战争、动荡、分裂以后,走向统一,一直到今天。这400年里,东西方历史出现了一个交叉口,是分裂和统一的交叉口,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最终使中国走出了分裂的困境,也遗留了一系列的历史难题留待后人的解答。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本身独具魅力,这是一个新时代,既是一个黑暗、动荡、贵族专权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交融、思想解放、个性张扬的时代。这一阶段最为突出的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时期,转折时期的历史容易造成迷茫混乱的表象。历史教学要能引领学生在《中外历史纲要》的教学语境下,面对复杂的历史和繁多的史事,厘清线索、多角度进行认识、把握规律。笔者认为教学中既要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也要细致入微、用心体会,终能拨云见日,形成洞察历史的智慧,真正走出“历史的迷思”。
  【作者简介】胡斌,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史料获取,史料辨析,历史漫画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17-0062-06   随着高中新课标的制订,“史料实证”成为历史教学界的热词。各类公开课上,如果不出示十几段材料,好像就无法显示执教者的水平。但是,有史料就证、曲解史料等情形也屡见不鲜,如果不能对所选用的史料加以辨析,就会有意或无意地犯下各种错误。在利用一幅漫画时,笔者
单位组织去贵州旅游,可以自费带家属,我便动员妻子同行。妻一听5500多元的费用连忙摇头,可又听我担忧同住的打呼影响睡眠,马上就说:“那我……还是……去吧。”  我知道她是为还房贷的那笔款操心,便笑着问:“不心痛啦?”  妻闪来一眼反问:“钞票重要还是身体重要?”  我们从荔波奔赴安顺。由于4天的旅途劳累,大家纷纷在车行声中打起了瞌睡,妻和我也先后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待我忽然惊醒时,正好瞥见一缕阳光
关键词 上古史,史料实证,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9)19-0017-06   2018年高考历史全国Ⅱ卷有这样一道题: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
[摘 要]解读古地图类史料既要神入古地图所处的时空,以时人视角来体察古人的心境历程;又要跳出地图的羁系,以他者的理性去审视该段历史的史事变迁。就涵育学生核心素养而言,对于古地图的研读,则应更多地从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视角去关注其特殊的史料价值。本文以《坤舆万国全图》的研读为例,从制图信息、文本内容、衍生性问题三个方向,连环追问,多重研读,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以挖掘古地图类史料的内在价值。   [关
中国人说“男女有别”,外国人说“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男人和女人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情感上,都是大不相同的。男性和女性在投资理财上的偏好,实际上是男人和女人对财富收入的不同诉求,对未来生活的不同预期。男性向往权力和支配,而女性从心底都想追求控制和安全感。当然在投资理财这件事上自然是风格迥异、泾渭分明。  虽然精打细算似乎是女人的天性,但在理财这件事上,有时还真需向男
一位86岁的老爷爷不幸患上了癌症,并且已是晚期,只能终日卧病在床,可是最近一条微博却让他“游”遍了全世界。原来老爷爷的外孙女在微博上求助,希望网友们能拿着外公的画像,在各自所在的地方合个影,借此让外公看看这多彩的世界。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众多网友的支持,几天之内,老爷子就借着微博的力量,“现身”于世界各地的风景名胜。现如今,这趟温暖人心的“旅途”还在继续……  微博助力病重外公“游”世界  “我有件
前不久,他与她住在了一起。这对未婚夫妻入住的是美国加州一幢装修普通的房子,其间的陈设非常简单。女友搬来后,他在Facebook上写到:“普丽西拉·陈,本周搬了过来,现在我们每样东西由原来的1套变成了2套。”普丽西拉说:“我们并没有买豪宅的打算。”   不要以为他们是一对穷困寒酸的恋人,他可是身价超过40亿美元的年轻富翁,只是他们在生活上崇尚的理念与常人不同。他们要的是简单生活,可以说,是“简单”让
我和李明都是再婚。   那时,他因为前妻出国刚离婚1年,而我因为前夫出轨早就离了,过了3年独身生活,这3年的时间,我一个人带着刚上小学的儿子,既要拼命工作又要管教孩子,憔悴而疲惫。   李明不是第一个靠近我的男人,却是第一个关心我的男人,见第一面时他就以无比怜惜的语气劝我:“一个女人带个孩子不容易,你一定受过很多苦。”我被他的真诚深深打动,毕竟都是有过去的人,透过彼此的眼睛,我们已经领悟了对方的不
[关键词]核心素养,逆向教学设计,明朝政治制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3-0020-06  英国历史教学法专家汤普森曾说:“学校的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发生了什么上,而是要集中在我们如何具有对历史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接触和探究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法。其次才是历史探究的结果及历史实际情况发展。”培育历史核心素养,当准确把握课程
在与性别有关的构词中,有两个仿词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是“英雌”,明清时候便有“英雌”的说法,如《水浒传》中,“常听梁山泊有个一丈青,今日看来,果然英雌”。另一个是仿自“红颜知己”的“蓝颜知己”,也比较典雅。相比之下,“女汉子”的说法就显得比较粗暴,缺乏文化含量。古人对“女汉子”,一般称为“英雌”。  “女汉子”的形象,在我的想象中,也是比较粗暴的,不爱红妆爱武装,就如宋朝时在东京瓦舍中跟男人一争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