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诺唯赞是一家围绕酶、抗原、抗体等功能性蛋白及高分子有机材料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的生物科技企业,主要产品包括生物试剂产品和体外诊断产品两大类。
疫情之下,受益于新冠检测产品需求激增,诺唯赞实现业绩爆发,但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公司受益于偶然外部因素的高增长将难以持续。
更为重要的是,诺唯赞个别主要客户存在重大异常,其第一大客户与保荐机构关系密切,个别客户甚至直接指向了公司。与此同时,公司个别的费用支出对象也十分可疑。
新冠疫情爆发后,诺唯赞用于生产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的生物试剂和新冠抗体检测试剂盒为公司带来巨额的利润。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15.64亿元,净利润达到8.22亿元,而2018年和2019年公司收入分别仅为1.71亿元、2.68亿元,净利润仅为104万元、2579万元。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新冠病毒检测市场,市场供给逐渐增加,市场竞争不断加剧。2020年年中以来,中国新冠疫情形势逐步好转,公司POCT诊断试剂的销售单价、毛利率分别由上半年的21.13元/人份、91.06%下降至下半年的10.17元/人份、74.27%。在检测产品盈利下滑的大背景下,相应地,公司上游生物试剂产品的盈利也将受到不利影响。诺唯赞表示,未来随着新冠疫情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公司经营业绩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此外,诺唯赞的客户存在重大异常。据注册稿,2020年诺唯赞第一大客户为上海伯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伯杰”),销售金额为2.77亿元,占17.74%。天眼查显示,上海伯杰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为1350万元,实缴资本1178万元,但该公司实控人赵百慧持有的部分股权已经被冻结。就是这样一家公司,2020年对公司采购额竟然达到近3亿元。
上海伯杰与诺唯赞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华泰大健康一号、华泰大健康二号、道兴投资分别持有上海伯杰11.2445%、0.7704%、0.1802%的股权,合计持有上海伯杰12.19%股权;与此同时,上述主体分别持有诺唯赞1.7519%、0.12%、0.0281%的股權,合计持有诺唯赞1.9%的股权。
注册稿显示,华泰大健康一号和华泰大健康二号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均为华泰紫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华泰紫金”),华泰紫金为诺唯赞本次发行上市保荐机构华泰联合证券之控股股东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道兴投资为华泰紫金的员工跟投平台,道兴投资的合伙人陈淼目前担任诺唯赞董事,合伙人黄金是诺唯赞董事会秘书,且目前持有诺唯赞股东博英维投资6.3429%的出资份额(博英维投资对公司持股比例为4.0079%)。
据天眼查,华泰大健康一号、华泰大健康二号、道兴投资系于2020年4月3日成为上海伯杰的新增股东,也恰好自2020年4月起,上海伯杰开始与诺唯赞签署一系列的重大销售合同。注册稿显示,上海伯杰与诺唯赞之间的重大销售合同最早签订于2020年4月22日,最晚签订于2020年12月14日。
2020年1-6月,公司对上海伯杰的销售金额为5750万元,彼时上海伯杰为诺唯赞的第三大客户;2020年全年,公司对上海伯杰的销售金额一跃升至2.77亿元,说明下半年对其销售远高于上半年,这与公司对其他类似企业的销售情况大相背离。2020年1-6月,公司对所有诊断试剂生产企业的销售金额为3.36亿元,2020年全年销售金额为6.86亿元,说明公司对此类客户上半年和下半年销售金额基本相同,同时说明公司对除上海伯杰以外的其他同类客户上半年销售金额明显高于下半年。
虽然公司表明华泰大健康一号等对上海伯杰不存在重要影响,但上述种种异常或许表明事实并没有如此简单。
2020年业绩大增之前,诺唯赞对主要客户的销售金额基本在几百万元,最高也不过1000万元。除关联方博晖创新和安诺优达基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外,公司其他主要客户主要为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等科研机构,看起来似乎并无异常。
不过公司按产品类别、销售模式归集的前五大客户情况却暴露了个别客户与诺唯赞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联。据回复意见,诺唯赞2019年生物试剂经销第四大客户为重庆鼎尔欣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重庆鼎尔欣”),公司对其销售收入为95万元。天眼查显示该公司实控人为李先华,而李先华恰好为另一家名为“沙坪坝区唯赞生物试剂营业部”的法定代表人,并且两家公司联系电话相同,公司名称与诺唯赞如此相似,该客户实际为诺唯赞所控制?
可疑情况还不止这一处。诺唯赞2018年POCT诊断试剂经销第二大客户为江苏康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江苏康启”),公司对其销售收入为43万元。
根据天眼查,江苏康启的实控人为傅崇清,傅崇清同时控制另一家公司南京景雷商贸有限公司,该公司邮箱为[email protected],而诺唯赞的邮箱后缀恰好为@vazyme.com,这家客户同样指向了发行人诺唯赞。
诺唯赞对上述客户的销售金额虽然不高,但公司销售金额在几十万元的客户并不在少数。
除客户可疑外,诺唯赞的费用支出也似乎存在异常。据保荐工作报告,公司在新冠疫情前未取得境外准入证书及建立海外销售渠道,为抓住市场机遇、迅速拓展市场,公司向部分居间服务商支付了相应销售收入一定比例的居间服务费。
2020年,公司支付居间服务费2607万元,相应取得的销售收入为1.16亿元,占比达22.56%。
然而,个别居间服务机构为公司服务还不到一年竟然已经陆续注销了。回复意见显示,居间服务机构广州合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2020年3月促成交易,2021年5月10日注销;武侯区宏远盛泽商务信息咨询服务中心(下称“宏远盛泽”)的居间服务时间为2020年3月(促成交易),然而据天眼查,宏远盛泽成立于2020年4月16日,注册资本、实缴资本、参保人数均为零,已经注销,公司成立日期居然晚于交易促成日期,该作何解释?
泰州赛纳杰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下称“赛纳杰”)也存在相同情况。赛纳杰于2020年3月促成交易,但据天眼查,赛纳杰成立于2020年4月24日,同样不合逻辑;该公司实缴资本和参保人数均为零,于2021年6月2日注销。
此外,舟山裕印生物科技服务部成立于2021年2月1日,但于2020年12月促成交易;南京达拓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7月6日,成立当月即促成交易。
整体来看,这些居间服务机构实缴资本和参保人数多数为零。虽然诺唯赞表示居间服务费支付对象与客户不存在重合的情形,但上述存在异常的费用最终流向哪里值得关注。
上市是为了融资,然而诺唯赞资金极度充裕,募资的理由并不充分。截至2020年年末,公司货币资金2.22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7.96亿元,类现金资产合计超过10亿元,而有息负债仅有115万元的短期借款。
而据公司预测,2021年净利润在4亿-5亿元。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拟募集资金不低于12.02亿元,其中6.51亿元用于公司总部及研发新基地项目,3.51亿元用于营销网络扩建项目,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暂且不考虑其他建设项目,在资金极度充裕的情况下,公司募集2亿元补充流动资金的合理性何在?
公司募投项目并未包含扩产项目,一方面公司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确实不高,另一方面或许表明了公司对产品未来销售情况的判断。
公司拟使用6.51亿元建设总部及研发新基地项目,3.51亿元用于营销网络扩建项目,但在投资明细中4.69亿元用于研发投入,1.09亿元用于市场推广、会议、宣传及策划费用,2.15亿元用于员工薪酬。
这些支出项目应属于日常费用性支出,募集资金大部分却用于日常支出不仅十分少见,合理性也有待商榷。
2020年年末,公司的研发人员有416名,目前已有20000平方米的研发基地,而目前正在建设25000平方米的新研发基地,真的有必要吗?
疫情之下,受益于新冠检测产品需求激增,诺唯赞实现业绩爆发,但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公司受益于偶然外部因素的高增长将难以持续。
更为重要的是,诺唯赞个别主要客户存在重大异常,其第一大客户与保荐机构关系密切,个别客户甚至直接指向了公司。与此同时,公司个别的费用支出对象也十分可疑。
第一大客户背后相关方魅影显现
新冠疫情爆发后,诺唯赞用于生产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的生物试剂和新冠抗体检测试剂盒为公司带来巨额的利润。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15.64亿元,净利润达到8.22亿元,而2018年和2019年公司收入分别仅为1.71亿元、2.68亿元,净利润仅为104万元、2579万元。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新冠病毒检测市场,市场供给逐渐增加,市场竞争不断加剧。2020年年中以来,中国新冠疫情形势逐步好转,公司POCT诊断试剂的销售单价、毛利率分别由上半年的21.13元/人份、91.06%下降至下半年的10.17元/人份、74.27%。在检测产品盈利下滑的大背景下,相应地,公司上游生物试剂产品的盈利也将受到不利影响。诺唯赞表示,未来随着新冠疫情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公司经营业绩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此外,诺唯赞的客户存在重大异常。据注册稿,2020年诺唯赞第一大客户为上海伯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伯杰”),销售金额为2.77亿元,占17.74%。天眼查显示,上海伯杰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为1350万元,实缴资本1178万元,但该公司实控人赵百慧持有的部分股权已经被冻结。就是这样一家公司,2020年对公司采购额竟然达到近3亿元。
上海伯杰与诺唯赞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华泰大健康一号、华泰大健康二号、道兴投资分别持有上海伯杰11.2445%、0.7704%、0.1802%的股权,合计持有上海伯杰12.19%股权;与此同时,上述主体分别持有诺唯赞1.7519%、0.12%、0.0281%的股權,合计持有诺唯赞1.9%的股权。
注册稿显示,华泰大健康一号和华泰大健康二号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均为华泰紫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华泰紫金”),华泰紫金为诺唯赞本次发行上市保荐机构华泰联合证券之控股股东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道兴投资为华泰紫金的员工跟投平台,道兴投资的合伙人陈淼目前担任诺唯赞董事,合伙人黄金是诺唯赞董事会秘书,且目前持有诺唯赞股东博英维投资6.3429%的出资份额(博英维投资对公司持股比例为4.0079%)。
据天眼查,华泰大健康一号、华泰大健康二号、道兴投资系于2020年4月3日成为上海伯杰的新增股东,也恰好自2020年4月起,上海伯杰开始与诺唯赞签署一系列的重大销售合同。注册稿显示,上海伯杰与诺唯赞之间的重大销售合同最早签订于2020年4月22日,最晚签订于2020年12月14日。
2020年1-6月,公司对上海伯杰的销售金额为5750万元,彼时上海伯杰为诺唯赞的第三大客户;2020年全年,公司对上海伯杰的销售金额一跃升至2.77亿元,说明下半年对其销售远高于上半年,这与公司对其他类似企业的销售情况大相背离。2020年1-6月,公司对所有诊断试剂生产企业的销售金额为3.36亿元,2020年全年销售金额为6.86亿元,说明公司对此类客户上半年和下半年销售金额基本相同,同时说明公司对除上海伯杰以外的其他同类客户上半年销售金额明显高于下半年。
虽然公司表明华泰大健康一号等对上海伯杰不存在重要影响,但上述种种异常或许表明事实并没有如此简单。
个别客户指向诺唯赞
2020年业绩大增之前,诺唯赞对主要客户的销售金额基本在几百万元,最高也不过1000万元。除关联方博晖创新和安诺优达基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外,公司其他主要客户主要为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等科研机构,看起来似乎并无异常。
不过公司按产品类别、销售模式归集的前五大客户情况却暴露了个别客户与诺唯赞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联。据回复意见,诺唯赞2019年生物试剂经销第四大客户为重庆鼎尔欣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重庆鼎尔欣”),公司对其销售收入为95万元。天眼查显示该公司实控人为李先华,而李先华恰好为另一家名为“沙坪坝区唯赞生物试剂营业部”的法定代表人,并且两家公司联系电话相同,公司名称与诺唯赞如此相似,该客户实际为诺唯赞所控制?
可疑情况还不止这一处。诺唯赞2018年POCT诊断试剂经销第二大客户为江苏康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江苏康启”),公司对其销售收入为43万元。
根据天眼查,江苏康启的实控人为傅崇清,傅崇清同时控制另一家公司南京景雷商贸有限公司,该公司邮箱为[email protected],而诺唯赞的邮箱后缀恰好为@vazyme.com,这家客户同样指向了发行人诺唯赞。
诺唯赞对上述客户的销售金额虽然不高,但公司销售金额在几十万元的客户并不在少数。
费用支出显异常
除客户可疑外,诺唯赞的费用支出也似乎存在异常。据保荐工作报告,公司在新冠疫情前未取得境外准入证书及建立海外销售渠道,为抓住市场机遇、迅速拓展市场,公司向部分居间服务商支付了相应销售收入一定比例的居间服务费。
2020年,公司支付居间服务费2607万元,相应取得的销售收入为1.16亿元,占比达22.56%。
然而,个别居间服务机构为公司服务还不到一年竟然已经陆续注销了。回复意见显示,居间服务机构广州合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2020年3月促成交易,2021年5月10日注销;武侯区宏远盛泽商务信息咨询服务中心(下称“宏远盛泽”)的居间服务时间为2020年3月(促成交易),然而据天眼查,宏远盛泽成立于2020年4月16日,注册资本、实缴资本、参保人数均为零,已经注销,公司成立日期居然晚于交易促成日期,该作何解释?
泰州赛纳杰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下称“赛纳杰”)也存在相同情况。赛纳杰于2020年3月促成交易,但据天眼查,赛纳杰成立于2020年4月24日,同样不合逻辑;该公司实缴资本和参保人数均为零,于2021年6月2日注销。
此外,舟山裕印生物科技服务部成立于2021年2月1日,但于2020年12月促成交易;南京达拓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7月6日,成立当月即促成交易。
整体来看,这些居间服务机构实缴资本和参保人数多数为零。虽然诺唯赞表示居间服务费支付对象与客户不存在重合的情形,但上述存在异常的费用最终流向哪里值得关注。
扩建必要性存疑
上市是为了融资,然而诺唯赞资金极度充裕,募资的理由并不充分。截至2020年年末,公司货币资金2.22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7.96亿元,类现金资产合计超过10亿元,而有息负债仅有115万元的短期借款。
而据公司预测,2021年净利润在4亿-5亿元。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拟募集资金不低于12.02亿元,其中6.51亿元用于公司总部及研发新基地项目,3.51亿元用于营销网络扩建项目,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暂且不考虑其他建设项目,在资金极度充裕的情况下,公司募集2亿元补充流动资金的合理性何在?
公司募投项目并未包含扩产项目,一方面公司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确实不高,另一方面或许表明了公司对产品未来销售情况的判断。
公司拟使用6.51亿元建设总部及研发新基地项目,3.51亿元用于营销网络扩建项目,但在投资明细中4.69亿元用于研发投入,1.09亿元用于市场推广、会议、宣传及策划费用,2.15亿元用于员工薪酬。
这些支出项目应属于日常费用性支出,募集资金大部分却用于日常支出不仅十分少见,合理性也有待商榷。
2020年年末,公司的研发人员有416名,目前已有20000平方米的研发基地,而目前正在建设25000平方米的新研发基地,真的有必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