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淮南矿区某矿11123工作面位于高潜水位矿区,因重复采动影响地表形成了大面积沉陷水域,给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的建立造成较大困难,并且地表移动变形较初采工作面复杂。综合分析
【机 构】
:
安徽理工大学空间信息与测绘工程学院,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472323),安徽省对外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编号:201904b11020015),2018年淮南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8A0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淮南矿区某矿11123工作面位于高潜水位矿区,因重复采动影响地表形成了大面积沉陷水域,给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的建立造成较大困难,并且地表移动变形较初采工作面复杂。综合分析了11123工作面地表水文环境和地质采矿条件,建立了重复采动条件下工作面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通过全面观测建立了观测站与矿区的相对控制网系统,准确获取了观测站控制点的高程和平面坐标,为后期进行日常观测提供了精准的点位三维信息平差基准。根据日常观测中每一期观测站数据计算了11123工作面观测站3号倾向观测线的倾斜变形和曲率变形,从而根据两种变形
其他文献
对于复杂的岩土结构而言,功能函数常表现为高度非线性隐式函数,响应面法成为刻画真实功能函数的重要方法。在向量梯度投影选择取样点的同时,对各取样点的重要性程度进行评估,
为研究聚丙烯纤维对聚丙烯纤维加筋铁尾矿砂的抗剪性能、抗压性能和宏/微观结构特性的影响,使用抗剪强度确定其抗剪性能,用无侧限抗压强度确定其抗压性能,并采用宏观破坏和扫
指出了生态治理是降低工程建设对环境破坏的有效手段,对生态治理中绿化工程的特点及植物配置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工程建设中的生态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根据磷尾矿综合利用现状,提出了利用地质聚合反应综合利用磷矿浮选尾矿和炉渣的研究思路。通过碱热活化处理使磷尾矿具有了一定活性,煅烧温度600℃时得到了机械性能最佳的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