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班集体最有权威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学校与学生家长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平凡而又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学校各级部门有效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笔者分析了在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处理方法,及对今后工作的思考。
关键词: 职校 班主任 学生管理
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有近三年的时间了,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我的一些经验和做法是向身边的许多教师学习的,因为我觉得这些教师在担任班主任或者曾经担任班主任期间,都有一套独特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验,而且是比较成功的。在他们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我根据所带班级和自身特点,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措施,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下面就具体谈一谈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处理方法与思考。
第一个问题:营造一个怎样的班集体?
班级是学生个体发展的场所,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班集体是学生成长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课堂。要营造怎样的一个班集体才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呢?我觉得一个班集体首先应该像一个家,让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分子,这样学生才会觉得自己被需要,觉得自己有价值,才会爱这个集体,留恋这个集体,与班级共荣辱,同忧患。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的关爱、同学的友谊、民主的气氛、集体的鼓励,使学生们心理平衡。所谓心理平衡,指的是主体与其所处的客观社会环境的相融和协调,是个人与他人相处过程中彼此所获得的满意感,它反映的是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稳定的心理状态。一般来讲,心理平衡,人就偷快,就舒畅,就有活力;心理不平衡,人就苦闷,就烦躁,就消极。学生心理平衡,才能使班级走上良性运转的轨道。
为了营造这种家的感觉,班主任需要付出更多的关爱,用自己的热情点燃学生的热情。管理方式应采用民主平等的“柔性管理”方法。即在研究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把班集体意志变成学生自觉行为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利用人类自身固有的美好情感来感化和引导学生。在柔性管理中充满着互相尊重、理解、信任、奉献等人文精神,有着团结、合作、支持、创新和宽容的学习氛围。人们能够在心情舒畅、民主自由、乐于奉献、相互尊重的环境中追求创新。
从刚刚接过一个新班,我就努力去组建这样一个学生成长的乐园。在新生报到的第一天,我一天几次去每个宿舍查看,对他们表示欢迎,询问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并告诉他们,我们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同学之间要像对待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在入学教育的时候,我尽可能多地提供自我介绍、才艺展示的机会,在增进相互了解的同时,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那年中秋,由于军训,学生们不能回家过节,对于之前没有离开过家的孩子,我能想象他们有多想家。我牢牢抓住这个关键机会,让学生对班集体这个新家产生依恋。那个中秋节对我和学生来说,都是第一次不在家过节,但是我们都找到了家的感觉。浓浓的情谊驱走了想家之情,拉进了彼此的距离,家的感觉更浓了。每次有新学生转入,为了让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集体,每位学生进班时,我都选择绝大多数学生在班的时候,向大家简要地介绍,并在黑板上写下他的名字。每次学生们都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争着抢着要他加入自己的宿舍。火一样的热情,消除了陌生与隔阂,让新学生感到自己被重视,感觉到集体的温暖。这三年来,学生之间没有太大的矛盾,相处得比较融洽,班集体稳定健康地发展。
第二个问题:怎样建立一支高效的班干部队伍?
高效团结的班干部队伍是班主任教师的左右手,是顺利开展班级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第一学期班干部由班主任根据学生的以往任职经历及表现,选择有热情、有能力,愿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委。第二学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学生选出他们心目中的班委。新生在刚入学的时候对于担任班干部工作非常积极和向往,但是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就发现有些班干部很忙,如班长、团支部书记,而有些班干部则很轻松,甚至一学期都不用做什么工作,所以他们会感到不公平。为了能更加客观地评价各个班委所做的工作,全班一起努力,建立了与量化管理和评奖评优挂钩的班委考核制度,根据每个班委职务的不同,规定不同的职责。让学生监督自己选出来的班委,对建立一支高效团结的班干部队伍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在工作中,我注重对学生干部的选拔,但忽略了对学生干部队伍组建以后的培养,往往是压担子多,指导少,依赖学生干部的工作悟性和能力,缺乏培养和关怀。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结果,学生们要求撤掉他们选出的班长,班长也觉得工作难以开展,要求辞职。为什么原来运转良好的一套班子,现在快要运转不下去了,换个班长就能解决问题吗?通过调查了解,我发现这个班长还是比较认真负责的,是想把工作做好的,原因在于班里出现了新问题、新矛盾时,没能及时妥善地处理,所以一个个小问题堆积成大问题,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于是我一方面在班级树立班长的威信,另一方面肯定他的付出,相信他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及时指出他工作中的不足并给予指导。从那以后极少有学生提出更换班长。每次班委测评,同学们对他的满意度都是最高的,他自己也比以前工作的更得心应手了,作为班主任的我,比以前也更省心了。
第三个问题:如何批评犯错误的学生?
作为教师,都不希望学生犯错,但人不可能永远不犯错,更何况是正值青春期各方面都不成熟的学生。学生犯了错,训斥惩罚都只是手段,目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吸取教训,改正错误。指正对方的缺点和错误,讲究方式方法,方式方法不对,就很容易挫伤对方的自尊心,如果我们在指正对方缺点的同时,又能理解、体贴、信任对方,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找学生进行沟通,将问题消于无形。当学生犯了错误时,应详细了解真实情况。学生可能会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辩解,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申辩的机会。班主任要善于倾听,这样能迅速准确地从学生发出的各种声音中听出焦虑、愤怒、悲哀、快乐和喜悦,以利于在工作时做出更有针对性的引导。与其交谈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能激起对方的共鸣。所运用的事例既要符合事实,又要避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这就要坚持合乎事实、合乎道理、合乎心理的原则。
对于经反复教育仍无悔改表现的学生,应当严厉批评,使其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最后还要从情感上拉进与学生的关系,让其意识到老师的严厉是出于对他的关心和爱护,从而不致产生对立情绪。
另外,做个别学生思想工作时要注意场合,尽量避开人多的时间与地点。如果在很多学生面前批评某个学生,就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受批评者常常表现出更强烈的捍卫个人尊严的意识,无形中形成师生对立。而在单独情况下批评,被批评者不会产生太大的心理压力,更容易接受。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复杂的,任务是繁重的。以上仅是我的一些体会和浅显的认识,具体工作中,棘手的问题还有很多,在新的形势下,新问题和新矛盾还会不断涌现,只有继续加强理论修养,虚心请教,认真总结反思,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刘彦.让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J].考试周刊,2007:284.
[2]习张萍.如何做好大学生班主任工作[J].文教资料,2006,(6):17-18.
[3]黄家意.谈谈如何做好个别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J].基础教育研究,2007.
[4]余春梅.“班级文化场”的构建[N].人民日报,2006.
关键词: 职校 班主任 学生管理
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有近三年的时间了,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我的一些经验和做法是向身边的许多教师学习的,因为我觉得这些教师在担任班主任或者曾经担任班主任期间,都有一套独特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验,而且是比较成功的。在他们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我根据所带班级和自身特点,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措施,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下面就具体谈一谈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处理方法与思考。
第一个问题:营造一个怎样的班集体?
班级是学生个体发展的场所,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班集体是学生成长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课堂。要营造怎样的一个班集体才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呢?我觉得一个班集体首先应该像一个家,让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分子,这样学生才会觉得自己被需要,觉得自己有价值,才会爱这个集体,留恋这个集体,与班级共荣辱,同忧患。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的关爱、同学的友谊、民主的气氛、集体的鼓励,使学生们心理平衡。所谓心理平衡,指的是主体与其所处的客观社会环境的相融和协调,是个人与他人相处过程中彼此所获得的满意感,它反映的是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稳定的心理状态。一般来讲,心理平衡,人就偷快,就舒畅,就有活力;心理不平衡,人就苦闷,就烦躁,就消极。学生心理平衡,才能使班级走上良性运转的轨道。
为了营造这种家的感觉,班主任需要付出更多的关爱,用自己的热情点燃学生的热情。管理方式应采用民主平等的“柔性管理”方法。即在研究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把班集体意志变成学生自觉行为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利用人类自身固有的美好情感来感化和引导学生。在柔性管理中充满着互相尊重、理解、信任、奉献等人文精神,有着团结、合作、支持、创新和宽容的学习氛围。人们能够在心情舒畅、民主自由、乐于奉献、相互尊重的环境中追求创新。
从刚刚接过一个新班,我就努力去组建这样一个学生成长的乐园。在新生报到的第一天,我一天几次去每个宿舍查看,对他们表示欢迎,询问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并告诉他们,我们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同学之间要像对待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在入学教育的时候,我尽可能多地提供自我介绍、才艺展示的机会,在增进相互了解的同时,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那年中秋,由于军训,学生们不能回家过节,对于之前没有离开过家的孩子,我能想象他们有多想家。我牢牢抓住这个关键机会,让学生对班集体这个新家产生依恋。那个中秋节对我和学生来说,都是第一次不在家过节,但是我们都找到了家的感觉。浓浓的情谊驱走了想家之情,拉进了彼此的距离,家的感觉更浓了。每次有新学生转入,为了让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集体,每位学生进班时,我都选择绝大多数学生在班的时候,向大家简要地介绍,并在黑板上写下他的名字。每次学生们都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争着抢着要他加入自己的宿舍。火一样的热情,消除了陌生与隔阂,让新学生感到自己被重视,感觉到集体的温暖。这三年来,学生之间没有太大的矛盾,相处得比较融洽,班集体稳定健康地发展。
第二个问题:怎样建立一支高效的班干部队伍?
高效团结的班干部队伍是班主任教师的左右手,是顺利开展班级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第一学期班干部由班主任根据学生的以往任职经历及表现,选择有热情、有能力,愿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委。第二学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学生选出他们心目中的班委。新生在刚入学的时候对于担任班干部工作非常积极和向往,但是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就发现有些班干部很忙,如班长、团支部书记,而有些班干部则很轻松,甚至一学期都不用做什么工作,所以他们会感到不公平。为了能更加客观地评价各个班委所做的工作,全班一起努力,建立了与量化管理和评奖评优挂钩的班委考核制度,根据每个班委职务的不同,规定不同的职责。让学生监督自己选出来的班委,对建立一支高效团结的班干部队伍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在工作中,我注重对学生干部的选拔,但忽略了对学生干部队伍组建以后的培养,往往是压担子多,指导少,依赖学生干部的工作悟性和能力,缺乏培养和关怀。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结果,学生们要求撤掉他们选出的班长,班长也觉得工作难以开展,要求辞职。为什么原来运转良好的一套班子,现在快要运转不下去了,换个班长就能解决问题吗?通过调查了解,我发现这个班长还是比较认真负责的,是想把工作做好的,原因在于班里出现了新问题、新矛盾时,没能及时妥善地处理,所以一个个小问题堆积成大问题,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于是我一方面在班级树立班长的威信,另一方面肯定他的付出,相信他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及时指出他工作中的不足并给予指导。从那以后极少有学生提出更换班长。每次班委测评,同学们对他的满意度都是最高的,他自己也比以前工作的更得心应手了,作为班主任的我,比以前也更省心了。
第三个问题:如何批评犯错误的学生?
作为教师,都不希望学生犯错,但人不可能永远不犯错,更何况是正值青春期各方面都不成熟的学生。学生犯了错,训斥惩罚都只是手段,目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吸取教训,改正错误。指正对方的缺点和错误,讲究方式方法,方式方法不对,就很容易挫伤对方的自尊心,如果我们在指正对方缺点的同时,又能理解、体贴、信任对方,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找学生进行沟通,将问题消于无形。当学生犯了错误时,应详细了解真实情况。学生可能会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辩解,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申辩的机会。班主任要善于倾听,这样能迅速准确地从学生发出的各种声音中听出焦虑、愤怒、悲哀、快乐和喜悦,以利于在工作时做出更有针对性的引导。与其交谈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能激起对方的共鸣。所运用的事例既要符合事实,又要避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这就要坚持合乎事实、合乎道理、合乎心理的原则。
对于经反复教育仍无悔改表现的学生,应当严厉批评,使其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最后还要从情感上拉进与学生的关系,让其意识到老师的严厉是出于对他的关心和爱护,从而不致产生对立情绪。
另外,做个别学生思想工作时要注意场合,尽量避开人多的时间与地点。如果在很多学生面前批评某个学生,就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受批评者常常表现出更强烈的捍卫个人尊严的意识,无形中形成师生对立。而在单独情况下批评,被批评者不会产生太大的心理压力,更容易接受。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复杂的,任务是繁重的。以上仅是我的一些体会和浅显的认识,具体工作中,棘手的问题还有很多,在新的形势下,新问题和新矛盾还会不断涌现,只有继续加强理论修养,虚心请教,认真总结反思,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刘彦.让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J].考试周刊,2007:284.
[2]习张萍.如何做好大学生班主任工作[J].文教资料,2006,(6):17-18.
[3]黄家意.谈谈如何做好个别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J].基础教育研究,2007.
[4]余春梅.“班级文化场”的构建[N].人民日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