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是诗人,又是革命家,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不曾开过一枪;他缔造人民共和国,自己不当大元帅。他是开天辟地的政治家,纵横疆场的军事家,远见卓识的思想家,其深邃智慧与谋略,令人称奇的内心世界和人格魅力,历来为人们所仰慕。从来没有一个人像毛泽东那样深刻长远的影响着中国。中国号称“诗国”,源远流长,历代诗人辈出。唯毛泽东的诗词风格刚健,意境雄伟,哲理寓意深长,既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完美结合,又赋予它时代精神,历史风貌。多年来的学习领略,深感毛泽东诗词有多方面的艺术特色,又是中华诗词继承和发展的旗手。这里谈谈个人的陋闻浅见。
自成高格的艺术境界。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毛泽东诗词所表现的境界阔大、高远、豪放、深邃,是别人无法企及的。例如《忆秦娥·娄山关》里的“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霜晨月”和“从头越”以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都是对句和加强语气的叠句韵。又如《菩萨蛮·大柏地》里的“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是说作者率领红军与白军殊死斗争的旧战场。他以动态写静景,这样不但画面美,音律更美,别具神韵。
毛泽东诗词所描写的景物、感情、思想三个方面,景物是客观的,思想感情是主观的。可见真正的艺术,是人的主观产物,是客观事物引起人的主观感情、思想、意志而发生的反映。他把诗中的景物之境、情感之境、意志之境三者融为一体,又不局限于诗人的小我,而是代表着时代的最大多数人的感情和思想意志。这就使毛泽东的诗词所反映、所塑造的境界有最广泛的典型意义,能激起人们的广泛共鸣和审美情趣。
生动含蓄的艺术风格。诗词既是艺术,又是宣传,即用自己的思想感情、经历体会去感染人。要使读者真正得到教育和启示,就必须鲜明、生动。毛泽东的诗词非常好懂,无论《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里的“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如梦令·元旦》里的“山上山下,风展红旗如画”,还是《清平乐·六盘山》里的“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浪淘沙·北戴河》里的“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等等,都是一些鲜明生动的画面,这些佳句,把真情寓于情景之中,空灵,达到了修辞艺术的最高水平。
诗词作为艺术,既要好懂,又要含蓄。正如1965年7月21日毛泽东给陈毅的一封谈诗的信中所指出的:“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他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深邃的革命道理,使人自然而然地接受。毛泽东诗词发扬了古典诗词的含蓄特点,读后深感言有尽而意无穷,十分耐人寻味。比如《沁园春·雪》词把整个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再从描绘长城内外茫茫一片,黄河上下顿失滔滔之水,起伏的群山像银蛇舞动,北国高原像蜡象奔驰,似欲与天比高低;到了晴天,鲜红的太阳照耀着莽莽雪原,祖国山河分外妖娆。毛泽东对雪的渲染在于抒情言志,接着笔锋转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即开始抒情寄意,历数秦始皇到成吉思汗等各代“天娇”,都已成了匆匆的历史过客,真正的英雄还是要数今朝创造历史的人民。词中蕴含借古讽今,而全篇又没有一句直斥当朝的话,读后令人叫绝。
壮美崇高的艺术形象。毛泽东描写战争的诗词壮美而恢宏:如《沁园春·长沙》《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七律·到韶山》《七律·冬云》《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等,其诗词艺术的壮美,和古典诗词的壮美比起来,可谓异峰突起。
毛泽东诗词的壮美是与远大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如《念奴娇·昆仑》里的“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是和共产主义理想结合在一起的;《水调歌头·游泳》里的“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是和社会主义宏伟建设联系在一起的。再如《十六字令三首》都是四句十六字的小令,都以山开头,开门见“山”,气势磅礴。如第三首的“山,刺破青天锷未残”,是和北上抗日、反蒋围剿结合在一起的。诗中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充分衬托红军将士的威武雄壮。
毛泽东诗词的壮美是和革命斗争联系在一起的。和平与战争,是人类社会的两种形态。和平,才能创造条件使事物表现为优美;而金戈铁马、刀光剑影、枪林弹雨、呐喊厮杀是革命战争形态所形成的壮美。如《西江月·井冈山》里的“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用了两个相同的“山”字为对句。“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这是诗人着眼于根据地的安全,有险可守,充分抒发内心激情。这壮美的词毫无矫揉造作之痕,是古典诗词中的瑰宝珍品。
毛泽东诗词的壮美是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联系在一起的。要革命,就要经历无数的艰难困苦、挫折失败以至流血牺牲。红军长征不仅身体遭受到超出了人类种种极限的痛苦,而且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因此长征本身,就是一首悲壮的诗,一幅悲壮的画。《长征》里的“五岭”、“乌蒙”、“金沙”、“大渡”四句的渲染,也正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真实写照。长征诗里没有着意描写刻画长征经历的苦难和牺牲,而是充分反映红军不畏艰险,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打垮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的英雄气概,显示了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最后两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用岷山笑逐颜开的千里雪,欢庆红军翻越雪山的胜利,这是多么富于浪漫气息的想象。
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特色,还在于深深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中华诗词的肥壤沃土中。毛泽东诗词是我们学习传统诗词的光辉典范,我试作《满江红·再读毛泽东诗词感赋》一首,以表学习感受:
绝代雄文,才华溢、纵横风采。挥洒处,鲜明生动,地摇天籁。禹甸苍茫谁做主?工农唤起神州在。咏梅调、章雅更情浓,鸿图改。
书万本,人尽爱。方法好,心声帅。开展鲲鹏翅,九天云外。卷卷棉笺皆国粹,峰藏椽笔诛穷害。长征路,蕴玉妙山花,开疆楷。
(责任编辑 李赞庭)
自成高格的艺术境界。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毛泽东诗词所表现的境界阔大、高远、豪放、深邃,是别人无法企及的。例如《忆秦娥·娄山关》里的“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霜晨月”和“从头越”以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都是对句和加强语气的叠句韵。又如《菩萨蛮·大柏地》里的“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是说作者率领红军与白军殊死斗争的旧战场。他以动态写静景,这样不但画面美,音律更美,别具神韵。
毛泽东诗词所描写的景物、感情、思想三个方面,景物是客观的,思想感情是主观的。可见真正的艺术,是人的主观产物,是客观事物引起人的主观感情、思想、意志而发生的反映。他把诗中的景物之境、情感之境、意志之境三者融为一体,又不局限于诗人的小我,而是代表着时代的最大多数人的感情和思想意志。这就使毛泽东的诗词所反映、所塑造的境界有最广泛的典型意义,能激起人们的广泛共鸣和审美情趣。
生动含蓄的艺术风格。诗词既是艺术,又是宣传,即用自己的思想感情、经历体会去感染人。要使读者真正得到教育和启示,就必须鲜明、生动。毛泽东的诗词非常好懂,无论《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里的“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如梦令·元旦》里的“山上山下,风展红旗如画”,还是《清平乐·六盘山》里的“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浪淘沙·北戴河》里的“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等等,都是一些鲜明生动的画面,这些佳句,把真情寓于情景之中,空灵,达到了修辞艺术的最高水平。
诗词作为艺术,既要好懂,又要含蓄。正如1965年7月21日毛泽东给陈毅的一封谈诗的信中所指出的:“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他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深邃的革命道理,使人自然而然地接受。毛泽东诗词发扬了古典诗词的含蓄特点,读后深感言有尽而意无穷,十分耐人寻味。比如《沁园春·雪》词把整个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再从描绘长城内外茫茫一片,黄河上下顿失滔滔之水,起伏的群山像银蛇舞动,北国高原像蜡象奔驰,似欲与天比高低;到了晴天,鲜红的太阳照耀着莽莽雪原,祖国山河分外妖娆。毛泽东对雪的渲染在于抒情言志,接着笔锋转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即开始抒情寄意,历数秦始皇到成吉思汗等各代“天娇”,都已成了匆匆的历史过客,真正的英雄还是要数今朝创造历史的人民。词中蕴含借古讽今,而全篇又没有一句直斥当朝的话,读后令人叫绝。
壮美崇高的艺术形象。毛泽东描写战争的诗词壮美而恢宏:如《沁园春·长沙》《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七律·到韶山》《七律·冬云》《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等,其诗词艺术的壮美,和古典诗词的壮美比起来,可谓异峰突起。
毛泽东诗词的壮美是与远大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如《念奴娇·昆仑》里的“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是和共产主义理想结合在一起的;《水调歌头·游泳》里的“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是和社会主义宏伟建设联系在一起的。再如《十六字令三首》都是四句十六字的小令,都以山开头,开门见“山”,气势磅礴。如第三首的“山,刺破青天锷未残”,是和北上抗日、反蒋围剿结合在一起的。诗中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充分衬托红军将士的威武雄壮。
毛泽东诗词的壮美是和革命斗争联系在一起的。和平与战争,是人类社会的两种形态。和平,才能创造条件使事物表现为优美;而金戈铁马、刀光剑影、枪林弹雨、呐喊厮杀是革命战争形态所形成的壮美。如《西江月·井冈山》里的“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用了两个相同的“山”字为对句。“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这是诗人着眼于根据地的安全,有险可守,充分抒发内心激情。这壮美的词毫无矫揉造作之痕,是古典诗词中的瑰宝珍品。
毛泽东诗词的壮美是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联系在一起的。要革命,就要经历无数的艰难困苦、挫折失败以至流血牺牲。红军长征不仅身体遭受到超出了人类种种极限的痛苦,而且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因此长征本身,就是一首悲壮的诗,一幅悲壮的画。《长征》里的“五岭”、“乌蒙”、“金沙”、“大渡”四句的渲染,也正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真实写照。长征诗里没有着意描写刻画长征经历的苦难和牺牲,而是充分反映红军不畏艰险,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打垮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的英雄气概,显示了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最后两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用岷山笑逐颜开的千里雪,欢庆红军翻越雪山的胜利,这是多么富于浪漫气息的想象。
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特色,还在于深深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中华诗词的肥壤沃土中。毛泽东诗词是我们学习传统诗词的光辉典范,我试作《满江红·再读毛泽东诗词感赋》一首,以表学习感受:
绝代雄文,才华溢、纵横风采。挥洒处,鲜明生动,地摇天籁。禹甸苍茫谁做主?工农唤起神州在。咏梅调、章雅更情浓,鸿图改。
书万本,人尽爱。方法好,心声帅。开展鲲鹏翅,九天云外。卷卷棉笺皆国粹,峰藏椽笔诛穷害。长征路,蕴玉妙山花,开疆楷。
(责任编辑 李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