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与“学”、“教师”与“学生”是教学改革中讨论的永恒主题。对任何一方面的关注都应有一个“度”的问题,超过了一定的“度”,就可能走向某种极端。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所进行的学习活动,它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但并不意味着取消或弱化教师的指导作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激发起研究的兴趣;指导学生确定和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指导学生逐步推进研究过程;指导学生评价研究的结果。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着教师转,使“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成为主流,从而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国推行了素质教育,近年来,在中小学又积极倡导研究性学习,以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和实践能力。
对研究性学习,现在较普遍的看法是,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引导)下,从学习生活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或学习活动。我们注意到,我国的大多数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在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中,虽然都提到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但从具体的研究视角看,过多的是关注在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或特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及运行规律等“学”的方面,而对教师“教”的方面则关注较少。有的即使在这方面有所论述,更多的是强调教师不能过分的发挥作用,不能压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等,相反,对教师的指导在研究性学习中究竟是起什么样的作用,应怎样发挥作用,应发挥哪些方面的作用等,却很少有人认真的研究和思考。实事求是地说,上述现象对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模式,推广研究性学习确实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但如果人们把眼光片面地盯在学生身上,对教师的作用只是轻描淡写或视而不见,就可能导致另外的一种倾向,认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就必须弱化教师的指导地位和作用,否则就会束缚学生的发展。这种倾向将不利于研究性学习的真正开展,最终也会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可能真正调动,教学效率下降,教学质量滑波。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在强调学习者自我发展的同时,并不排斥外部的引导,只是反对简单的、直接的知识传递。教育的价值和目的,教师对学生成长所承担的道义的责任和义务,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只是一个旁观者或是毫无价值倾向的中立者,而理应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研究性学习从学生“学”的角度说,是一种学习方式、学习方法,而从教师“教”的角度看,它又是一种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学生研究性的“学”,不可能完全脱离教师的研究性的“教”。可以说,教师是开展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力量,没有教师的研究性教学,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有针对性的指导,任何形式的研究性学习都是不可能真正成功的。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研究性学习有效实施的基本条件,就指导的内容而言,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探究方式。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全程自主探究的过程,但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并不意味着取消或削弱教师的指导作用,只是意味着“转换”教师的指导重点和指导方式。
下面主要就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应在哪些方面发挥指导作用作一下简要分析。
1、指导学生激发起研究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个体倾向性的表现,也是一种较为稳固的心理趋向。学生一旦拥有了某种兴趣,就会成为主体性在这方面发挥的动力源泉,成为学生主动、自觉、深入地去进行探究和思考的内在推动力量。一般说来,有效的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学生自发产生的,而往往是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激发起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才逐步开始的。因此,在学生投入到某种研究性学习的状态之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志向等灵活地选择研究的内容和方式。
2、指导学生确定和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
课题选择的质量如何,对于开展研究性学习至关重要,课题选择不当,就可能使研究性学习走偏或失去意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选题的关键。要引导学生从自己平时学习的内容中或观察到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发现和提出一些问题。学生在选择课题时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如自己选择的课题是否与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相关,是否能从自己所能及的渠道获得知识并加以解决,是否有某种价值或现实意义等。此时学生的这种选题、立题、捕捉课题的过程就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而选题最好由师生合作来最终确定。教师在指导学生选题的过程中,应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原则。一般来讲,与学生生活密切,切入口较小的课题易受欢迎和实施。
3、指导学生逐步推进研究过程。
研究课题确定之后,学生开始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不闻不问了。实事上,这一过程不论是在课下还是在课堂上完成,教师都应积极地参与其中,深入到学生当中及时了解情况,包括了解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信心、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效等。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引导学生质疑、讨论和反思,及时地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帮助学生调整思路和计划,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源,纠正学生中的一些不规范做法,防止偏差。要引导学生采用正确有效的研究方法,可采用查阅资料、社会调查、综合分析、逻辑推理等多种方法,并可组织灵活多样的各种交流、探讨活动,以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逐步完成,并取得实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往往会碰到各种困难,教师应及时关心、鼓励和支持学生,帮助学生进一步保持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当然,教师指导的内容不应将学生的研究引向一个现成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等。
4、指导学生评价研究的结果。
评价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激励学习者发挥其自身特长,激发潜能,勇于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有的教师认为,由于研究性学习重过程,不重结果,所以只要放手让学生研究就可以了,至于学生研究的结果如何,也就根本用不着看了。由于教师不看结果,使一部分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目的感到迷惑,也挫伤了继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反映说,我费了这么大的劲进行研究,老师最后问都不问,这有什么意思。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不重结果,但不是不看结果。应该说每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都会有一定的结果。我们看结果,不是看学生获得了哪些重大发现,发明了哪些新的成果,而是主要看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能,是否获得了对某种知识的直接体验和感悟,是否提高了自己的某种能力和素质等。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关注学生研究成果的质量,关注学生研究结果的获得,更应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应用。这种“结果性”的科学评价,完全靠学生自我感知是不可能实现的,学生感到迷惑也是可想而知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评价研究结果中,重点是对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和情感体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学生相互合作情况等让学生反思和予以评价。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结果是客观形成的,教师应在准确了解学生研究性学习情况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学生的成果得到展示和交流,以培养学习者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所说:“人性中最深切的需要,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考虑到中学生的自我确立、自我显示从而渴望被人赏识的心理要比一般人更为强烈的特点。
“教与学”、“教师与学生”,是教学改革中讨论的永恒主题,我们认为,对任何一方面的关注都应有一个“度”的问题,超过了一定的“度”,就可能走向某种极端。我国的研究性学习需要在不断的反思中逐步完善,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锐:课堂教学中的“牵牛”艺术,载《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第3期。
[2]丁芙蓉: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积极参与者的深刻体验,载《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第5、6期。
[3]方红:政治课教学中研究性学习,载《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第8期。
[4]陈新见、侯祥渠:对教学最化的质疑,载《教学与管理》2006第8期。
[5]祖平:思想政治课探究教学的思考,载《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第1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着教师转,使“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成为主流,从而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国推行了素质教育,近年来,在中小学又积极倡导研究性学习,以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和实践能力。
对研究性学习,现在较普遍的看法是,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引导)下,从学习生活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或学习活动。我们注意到,我国的大多数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在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中,虽然都提到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但从具体的研究视角看,过多的是关注在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或特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及运行规律等“学”的方面,而对教师“教”的方面则关注较少。有的即使在这方面有所论述,更多的是强调教师不能过分的发挥作用,不能压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等,相反,对教师的指导在研究性学习中究竟是起什么样的作用,应怎样发挥作用,应发挥哪些方面的作用等,却很少有人认真的研究和思考。实事求是地说,上述现象对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模式,推广研究性学习确实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但如果人们把眼光片面地盯在学生身上,对教师的作用只是轻描淡写或视而不见,就可能导致另外的一种倾向,认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就必须弱化教师的指导地位和作用,否则就会束缚学生的发展。这种倾向将不利于研究性学习的真正开展,最终也会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可能真正调动,教学效率下降,教学质量滑波。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在强调学习者自我发展的同时,并不排斥外部的引导,只是反对简单的、直接的知识传递。教育的价值和目的,教师对学生成长所承担的道义的责任和义务,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只是一个旁观者或是毫无价值倾向的中立者,而理应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研究性学习从学生“学”的角度说,是一种学习方式、学习方法,而从教师“教”的角度看,它又是一种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学生研究性的“学”,不可能完全脱离教师的研究性的“教”。可以说,教师是开展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力量,没有教师的研究性教学,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有针对性的指导,任何形式的研究性学习都是不可能真正成功的。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研究性学习有效实施的基本条件,就指导的内容而言,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探究方式。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全程自主探究的过程,但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并不意味着取消或削弱教师的指导作用,只是意味着“转换”教师的指导重点和指导方式。
下面主要就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应在哪些方面发挥指导作用作一下简要分析。
1、指导学生激发起研究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个体倾向性的表现,也是一种较为稳固的心理趋向。学生一旦拥有了某种兴趣,就会成为主体性在这方面发挥的动力源泉,成为学生主动、自觉、深入地去进行探究和思考的内在推动力量。一般说来,有效的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学生自发产生的,而往往是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激发起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才逐步开始的。因此,在学生投入到某种研究性学习的状态之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志向等灵活地选择研究的内容和方式。
2、指导学生确定和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
课题选择的质量如何,对于开展研究性学习至关重要,课题选择不当,就可能使研究性学习走偏或失去意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选题的关键。要引导学生从自己平时学习的内容中或观察到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发现和提出一些问题。学生在选择课题时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如自己选择的课题是否与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相关,是否能从自己所能及的渠道获得知识并加以解决,是否有某种价值或现实意义等。此时学生的这种选题、立题、捕捉课题的过程就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而选题最好由师生合作来最终确定。教师在指导学生选题的过程中,应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原则。一般来讲,与学生生活密切,切入口较小的课题易受欢迎和实施。
3、指导学生逐步推进研究过程。
研究课题确定之后,学生开始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不闻不问了。实事上,这一过程不论是在课下还是在课堂上完成,教师都应积极地参与其中,深入到学生当中及时了解情况,包括了解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信心、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效等。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引导学生质疑、讨论和反思,及时地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帮助学生调整思路和计划,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源,纠正学生中的一些不规范做法,防止偏差。要引导学生采用正确有效的研究方法,可采用查阅资料、社会调查、综合分析、逻辑推理等多种方法,并可组织灵活多样的各种交流、探讨活动,以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逐步完成,并取得实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往往会碰到各种困难,教师应及时关心、鼓励和支持学生,帮助学生进一步保持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当然,教师指导的内容不应将学生的研究引向一个现成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等。
4、指导学生评价研究的结果。
评价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激励学习者发挥其自身特长,激发潜能,勇于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有的教师认为,由于研究性学习重过程,不重结果,所以只要放手让学生研究就可以了,至于学生研究的结果如何,也就根本用不着看了。由于教师不看结果,使一部分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目的感到迷惑,也挫伤了继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反映说,我费了这么大的劲进行研究,老师最后问都不问,这有什么意思。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不重结果,但不是不看结果。应该说每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都会有一定的结果。我们看结果,不是看学生获得了哪些重大发现,发明了哪些新的成果,而是主要看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能,是否获得了对某种知识的直接体验和感悟,是否提高了自己的某种能力和素质等。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关注学生研究成果的质量,关注学生研究结果的获得,更应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应用。这种“结果性”的科学评价,完全靠学生自我感知是不可能实现的,学生感到迷惑也是可想而知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评价研究结果中,重点是对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和情感体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学生相互合作情况等让学生反思和予以评价。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结果是客观形成的,教师应在准确了解学生研究性学习情况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学生的成果得到展示和交流,以培养学习者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所说:“人性中最深切的需要,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考虑到中学生的自我确立、自我显示从而渴望被人赏识的心理要比一般人更为强烈的特点。
“教与学”、“教师与学生”,是教学改革中讨论的永恒主题,我们认为,对任何一方面的关注都应有一个“度”的问题,超过了一定的“度”,就可能走向某种极端。我国的研究性学习需要在不断的反思中逐步完善,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锐:课堂教学中的“牵牛”艺术,载《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第3期。
[2]丁芙蓉: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积极参与者的深刻体验,载《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第5、6期。
[3]方红:政治课教学中研究性学习,载《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第8期。
[4]陈新见、侯祥渠:对教学最化的质疑,载《教学与管理》2006第8期。
[5]祖平:思想政治课探究教学的思考,载《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