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纤溶酶溶解血凝块的最佳时间及浓度。方法采集日本白兔股动脉血,应用模拟脑出血微创穿刺体外实验模型,采用5×5拉丁方设计,分析纤溶酶浓度(25 U/ml、50 U/ml、100 U/ml、200 U/ml及300 U/ml)、用药时机(抽血后2、4、6、8、16 h)和溶凝时间(给予纤溶酶后2、4、6、8、10 h)对体外血肿溶凝的时效和量效的影响。抽取兔股动脉血5 ml制备血凝块,实验管加相应浓度的纤溶酶0.2 ml,对照管加0.2 ml生理盐水,在各个时间点测定血凝块质量。结果兔动脉血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