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双等边三角形组合问题的探究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wreoksb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学习中,一定量的解题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仅依靠“题海战术”进行解题训练是不可取的.“题海战术”在能力培养方面主要表现为提高模仿力与复制力,因此我们与其穷于应付烦琐过量的题目,还不如选择一个有意义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深入发掘题目的各个侧面,对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都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把握.波利亚认为,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题;解题是一种本领,是只能靠模仿和实践才能学到的本领;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解题思路;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直接从老师或书本那儿被动地不假思索地接受过来的知识,可能很快忘掉,难以成为自己的东西.
  下面我们来看一道有关两个等边三角形组合的问题:已知△DAC与△EBC都是等边三角形,且AE,BD分别交CD,CE于M,N,AE,BD相较于点F.如图1.
  结论1:CD∥BE,AD∥CE (易证).
  点评:可以根据60°的同位角相等进行证明.
  结论2:△ACE≌△DCB,∠1=∠2,∠3=∠4,AE=BD.
  证明:∵△ACD和△BCE是等边三角形,
  ∴AC=CD,CE=BC,∠ACD=∠BCE=60°.
  ∴∠ACE=∠DCB.
  ∴△ACE≌△DCB(SAS).
  ∴ ∠1=∠2,∠3=∠4,AE=BD.
  结论3: △ACM≌△DCN,AM=DN,CM=CN.
  证明:由结论2知,∠1=∠2.
  ∵∠ACD=∠BCE=60°,
  ∴∠DCE=60°.
  ∴△ACM≌△DCN(ASA).
  ∴AM=DN,CM=CN.
  结论4:△MCE≌△NCB.
  证明:由结论2,3知,AE=BD,AM=DN,从而得出ME=BN.
  由结论3知,CM=CN.
  ∴△MCE≌△NCB(SSS).
  也可以根据结论3利用“SAS”进行证明,在此不再重复.
  结论5:连接MN,△MCN为等边三角形,MN∥AB.
  证明:由结论3知,CM=CN.
  又∵∠MCN=60°,
  ∴△MCN为等边三角形.同时,易得:MN∥AB.
  结论6:连接CF,则CF平分∠AFB.
  证明:过点作CG⊥AE于点G,作CH⊥BD于点H.
  ∵△ACE≌△DCB(由结论2知),
  ∴AE=BD.
  ∵CG为△ACE中AE边上的高线,CH为△DCB中BD边上高线,
  ∴CG=CH(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CG⊥AE,CH⊥BD,
  ∴CF平分∠AFB.
  点评:在证明结论6的时候,有两个难点:学生很难想到由点C向AE与BD两边作垂线段;学生也难想到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线相等,角平分线的判定来进行证明.这两个难点也是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忽略的知识点.
  反思:此題通过先研究两个等边三角形的相关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线段的等量关系和证明方法,从中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然后引申、拓展、总结、归纳,从而得到等边三角形中隐藏的相关结论.在此探索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通过观察、归纳、类比等获得的数学猜想正确与否的原理、策略与方法,以及结合演绎推理与合情推理发展推理能力.此题改变了传统几何证明题的模式(已知,求证,证明),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有机融合,有助于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形成创新意识.
  总之,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几何证明题,注重探究,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加强学生读图、审图、合情推理等能力的考查,强化图形分解的应用,侧重考查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并从中体会及感悟积极的态度与科学的思想方法所蕴涵的意义和作用,都是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及学习能力的提高的有效方式.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身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将抽象的课本知识变得更为形象生动,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帮助学生扎实掌握课本基础知识,构建高效课堂.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给予广大教师一定的借鉴意义,欢迎指正赐教.  一、利用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具体
谈到天资,首先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天资是不相同的.但我对现今学术界和文艺界自命天才、“自我感觉过分良好”的人,不敢赞一词.对于自己的天资,我看还是客观一点好,实事求是一点好.  至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  谈到机遇,往往为人所忽視.它其实是存在的,而且
加强“情感教育”的渗透对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与自主性的发挥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创新思维被充分激发的同时还能促进课堂教学优化,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改善课堂氛围  高中数学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才能使得学生的情感因素得以调动和激活,反之,如果学生长期在死气沉沉的氛围中学习,一定会逐渐产生越来越多的负面情绪,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一旦产生抵触或者厌烦的心理,那么数学学习的效率与质量也就会
物理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较,物理课程更具有严谨性和科学性,它是以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物质质量结构以及物质间相互作用为基础的一门自然学科.由于物理知识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所以很多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缺乏兴趣.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必须采用更多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采用“情境创设”.在课堂中创设情境不仅满足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同时还有利于促
摘要:本文主要基于重力与引力相关概念,探究高中物理概念转变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 概念转变教学  高中学生的物理知识与概念都是在学习中逐步构建的.概念的有效转变,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物理概念的科学构建,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与关键,也是学生进行物理探究、提高物理学习能力与自身体验的基础所在.因此,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物理知识网络的梳理
初中数学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学生并不能在课堂上有效地获取知识.这其实是和数学学科的特点有关的.初中数学涉及一些较为抽象、陌生的概念,教师如果不能利用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就无法提高教学质量.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情境教学进行研究.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需要将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者合作交流的方式来探索知识,形成能力.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主要针对高中物理课堂中的问题引领,谈一谈让学引思物理课堂的打造.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讨论  高中物理教程中的知识相对来说抽象枯燥,并且具有较强的逻
随着科技信息时代和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在传统教育越来越难以满足当今教育需求的情况下,机器人教学因其创新性、实践性、趣味性和跨学科性,逐渐成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科技爱好者.近年来,许多学校结合自身信息化教学特色,利用虚拟机器人和实物机器人各自的特点,开展了虚实结合的机器人教学实践.  一、虚拟与实体教学机器人概念  实体
高中数学题型多变,各分散的数学知识点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存在一定的联系,唯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数学知识的整体联系,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能力的增长.借助数形结合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原本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能够在课堂中具象化与简单化,从而有益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本文以数形结合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为例,探析数形结合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存在意义及作用.  一、数形结
摘要:数学教学评价是一个过程,甚至可以构建成为一套科学性的系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师需要采取不同方式的教学评价,以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科学评价有效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呈现具体的知识内容,还要站在更高的位阶上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进而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形成有效引导,推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具实效.要实现高质量的教学评价,需要教师以科学的方法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