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优化作文教学过程是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运用各种形式的作文训练,发展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在教学中采取先写后导的模式,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先指导再作文,这是传统作文指导的一般步骤,这种模式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相应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先写后导则强调了学生作文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并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让他们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先自由的写,而教师的导则建立在学生写的基础上,使之既导向明确又有的放失,又能保留学生作文的鲜明个性。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1-0155-02
创新思维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思维形式,一般人都具有
创新的可能。作文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对于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在作文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思维更是屡见不鲜。而传统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指导轻练笔,重形式轻内容,重课内轻课外,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此种现象既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又阻碍了学生思维和个性的发展。那么如何构建一种与新的课程标准相协调的作文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充分自主的空间,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引
导学生愿写、乐写、会写,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在作文教学中的真正落实呢?
在教学中,我不断琢磨、反复实践,初创了先写后导的模式。先指导再作文,这是传统作文指导的一般步骤。这种模式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相应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先写后导则强调了学生作文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并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让他们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先自由的写,而教师的导则建立在
学生写的基础上,使之既导向明确又有的放失,又能保留学生作文的鲜明个性。
一、多形式诱发学生写作情感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通过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可以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
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多角度作文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审视作文题目、材料,根据一个题目写出多篇作文,达到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目的。并随即出示习作目标,让学生感知写作目标。
(一)巧用说话材料。指导学生把观察、体验到的事物,联想、思索到的情理,以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语言吐露心声,直抒胸
臆,展示个性,道出创见。有些学生说起来可以眉飞色舞滔滔不绝,但写起来却一筹莫展。这种说写不一的现象,关键在于学生并不真正明白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总以为要有一套写作技巧,要说另外的一种言语。所以引导学生说写结合,打破对作文的神秘感便显得十分必要。要引导学生显示创新思维的表达流畅性、语言个性化的特点。根据说话材料让每个同学说说理由,或以前搜集的资料,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一些写作知识、修辞方法;说后书面小结,多练笔,持之以恒,说写互促,厚积薄发。
(二)发挥想象功能。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世界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假想类作文很能诱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形式多样的想象性作文,可以增强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进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假如我有一对翅膀”、“基因人游地球”、“去南极避暑记”、“三十年后的家乡”等。如今的学生生活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通过电影广播电视书刊等多种媒体学到
许多成人未知的科学知识。他们爱问为什么,爱异想天开。科幻作文恰好满足了他们爱幻想的心理需要。莎士比亚说:“想象可以使人成为万物之灵。”要适时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功能。
(三)努力创设情境。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作文的欲望,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演、写一体化的作文情境,引导学生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让学生模仿记者采访校内外新闻,模仿节目主持人主持节目,模仿导游介绍名山大川等。我在教《天山景物记》后让学生学做导游,要求写出介绍天山奇特景象的导游词。同学们跃跃欲试,不仅能把文中学到的知识恰当运用,而且发挥了自己的特长。许多同学写了一稿又一稿,期盼着自己的杰作能收入“班级作文大王选集”,更渴盼能变成铅字,像那些大记者、大作家们一样发表文章。这样的写作活动,学生情绪饱满,兴趣盎然。再如课本剧表演。课本中有许多课文可改写成课本剧,让学生演演,会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不但能极大地拓展和提高孩子们的视野,还能使学生体验梦想与创造的黄金时期。
(四)体现不拘一格。新课标要求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样能更好地体现学生作文的自由性,放飞孩子的梦
想,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二、多角度引导学生选材构架
指导学生根据中心,以创造性想象,系统地对材料加以分析归纳、组织整理,并在想象中灵活地安排结构层次,形成文章框架,如段落结构、开头结尾、详略衔接等。让学生把头脑中的构思程序化、条理化,为作文的有序化作准备。
(一)多方面选材。既让学生围绕同一命题或中心,从不同方面去选择不同题材,力求选材新颖,与众不同。这种训练既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能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熟悉、最感人的而又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显示创新思维的选材新鲜性、挖掘深刻性的特点。
(二)多形式表达。引导学生对同一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表达方式,以求构思新、表达巧,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如在写作顺序结构安排上,可采用顺叙、倒叙、补叙、插叙、先分后总、先总后分、先因后果、先果后因等多种形式,在语言表达上,可运用不同的词汇、句式、修辞,生动自如地表情达意,写出自己的“活语言”。
(三)多体裁写作。引导学生显示创新思维的思路新颖性、结构新巧性、体裁多样化的特点,即引导学生根据同一题材写出不同文体的作文。创造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是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的统一,但更多地表现为思维的求异性。求异作文,能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从事物的不同角度,正反方面进行审视,写出新颖独特的作文,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多向思维。如:以“菊花”为题材的作文可写成说明文介绍菊花的种类特点、生长过程;可以写成一般记叙文,描写菊花的色形味,赞菊花的;可写成观察日记,记录菊花生长过程的变化;也可写成游记记下观察菊花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还可写成以物喻人的散文,赞美像菊花一样不畏寒霜具有顽强品格的人们。由于文体不同,作文多姿多彩富有新意。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主张:“能文之本,初欲奔驰,久当收节。”“多放少收”,是就整个学生作文教学过程而言,先要让学生自由的写,在积累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作文。要鼓励学生多写放胆文、自由文,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所想,写出自己独特的作文来,而不要过多地给予这样那样的条条框框,束缚学生思路。同时要改变作文评价观念,要重内容轻形式而不要求全责备。
三、多渠道组织学生交流评价
根据写作目标自评、互评,教师随即点拨,进一步激活学生思维,拓宽写作思路。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是教师独自面对一大叠作文簿逐字逐句批改,耗时费力,又不能及时反馈。这种方式有四不利:(1)不利于学生修改作文。学生往往只看成绩、评语,对教师润色的地方看都不看,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难以提高。
(2)不利于学生间相互学习。同学间习作的阅读欣赏,对于学生认识自我,改变自我有很大帮助。(3)不利于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若学生花费多时的一篇习作,教师评语不当,反而挫伤他的积极性。(4)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文章中成功处、失败处只听你教师一家之言,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久而久
之,学生唯教师之“评”为是,不懂得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会缺乏进取心和自信心。
(一)学生自评。学生自我评价要有个“标准”,否则他会觉得无从评起。我的做法是将写作目标分几个层次,让学生选定自己可以达到的目标。这样的评价既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又使全体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他们作文兴趣的培养及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大有裨益。
(二)学生互评。我的做法是:以甲生自定的目标为准,若乙生读后认为甲生确实达到或超过了这一目标,即可得“优”,同时以乙生的眼光适当写下评语。或三人针对一篇文章共同评价,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共同提高。
(三)教师评价的传统评价方法是“精批细改”,并非一无是处,其弊病是高耗低效,教师可以选择七到八篇批阅,了解情况,然后作为重点评价或专题评价。
综上所述,我认为:优化作文教学过程是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运用各种形式的作文训练,发展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创新能力是有高低不同层次的,学生作文只要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所想,写出了一点新意,写出了属于自己的作文,就是创新的体现,就应加以肯定,鼓励和引导。这样,就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方面打下创新的基础,长此以往,必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1-0155-02
创新思维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思维形式,一般人都具有
创新的可能。作文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对于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在作文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思维更是屡见不鲜。而传统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指导轻练笔,重形式轻内容,重课内轻课外,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此种现象既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又阻碍了学生思维和个性的发展。那么如何构建一种与新的课程标准相协调的作文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充分自主的空间,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引
导学生愿写、乐写、会写,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在作文教学中的真正落实呢?
在教学中,我不断琢磨、反复实践,初创了先写后导的模式。先指导再作文,这是传统作文指导的一般步骤。这种模式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相应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先写后导则强调了学生作文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并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让他们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先自由的写,而教师的导则建立在
学生写的基础上,使之既导向明确又有的放失,又能保留学生作文的鲜明个性。
一、多形式诱发学生写作情感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通过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可以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
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多角度作文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审视作文题目、材料,根据一个题目写出多篇作文,达到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目的。并随即出示习作目标,让学生感知写作目标。
(一)巧用说话材料。指导学生把观察、体验到的事物,联想、思索到的情理,以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语言吐露心声,直抒胸
臆,展示个性,道出创见。有些学生说起来可以眉飞色舞滔滔不绝,但写起来却一筹莫展。这种说写不一的现象,关键在于学生并不真正明白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总以为要有一套写作技巧,要说另外的一种言语。所以引导学生说写结合,打破对作文的神秘感便显得十分必要。要引导学生显示创新思维的表达流畅性、语言个性化的特点。根据说话材料让每个同学说说理由,或以前搜集的资料,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一些写作知识、修辞方法;说后书面小结,多练笔,持之以恒,说写互促,厚积薄发。
(二)发挥想象功能。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世界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假想类作文很能诱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形式多样的想象性作文,可以增强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进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假如我有一对翅膀”、“基因人游地球”、“去南极避暑记”、“三十年后的家乡”等。如今的学生生活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通过电影广播电视书刊等多种媒体学到
许多成人未知的科学知识。他们爱问为什么,爱异想天开。科幻作文恰好满足了他们爱幻想的心理需要。莎士比亚说:“想象可以使人成为万物之灵。”要适时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功能。
(三)努力创设情境。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作文的欲望,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演、写一体化的作文情境,引导学生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让学生模仿记者采访校内外新闻,模仿节目主持人主持节目,模仿导游介绍名山大川等。我在教《天山景物记》后让学生学做导游,要求写出介绍天山奇特景象的导游词。同学们跃跃欲试,不仅能把文中学到的知识恰当运用,而且发挥了自己的特长。许多同学写了一稿又一稿,期盼着自己的杰作能收入“班级作文大王选集”,更渴盼能变成铅字,像那些大记者、大作家们一样发表文章。这样的写作活动,学生情绪饱满,兴趣盎然。再如课本剧表演。课本中有许多课文可改写成课本剧,让学生演演,会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不但能极大地拓展和提高孩子们的视野,还能使学生体验梦想与创造的黄金时期。
(四)体现不拘一格。新课标要求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样能更好地体现学生作文的自由性,放飞孩子的梦
想,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二、多角度引导学生选材构架
指导学生根据中心,以创造性想象,系统地对材料加以分析归纳、组织整理,并在想象中灵活地安排结构层次,形成文章框架,如段落结构、开头结尾、详略衔接等。让学生把头脑中的构思程序化、条理化,为作文的有序化作准备。
(一)多方面选材。既让学生围绕同一命题或中心,从不同方面去选择不同题材,力求选材新颖,与众不同。这种训练既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能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熟悉、最感人的而又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显示创新思维的选材新鲜性、挖掘深刻性的特点。
(二)多形式表达。引导学生对同一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表达方式,以求构思新、表达巧,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如在写作顺序结构安排上,可采用顺叙、倒叙、补叙、插叙、先分后总、先总后分、先因后果、先果后因等多种形式,在语言表达上,可运用不同的词汇、句式、修辞,生动自如地表情达意,写出自己的“活语言”。
(三)多体裁写作。引导学生显示创新思维的思路新颖性、结构新巧性、体裁多样化的特点,即引导学生根据同一题材写出不同文体的作文。创造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是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的统一,但更多地表现为思维的求异性。求异作文,能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从事物的不同角度,正反方面进行审视,写出新颖独特的作文,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多向思维。如:以“菊花”为题材的作文可写成说明文介绍菊花的种类特点、生长过程;可以写成一般记叙文,描写菊花的色形味,赞菊花的;可写成观察日记,记录菊花生长过程的变化;也可写成游记记下观察菊花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还可写成以物喻人的散文,赞美像菊花一样不畏寒霜具有顽强品格的人们。由于文体不同,作文多姿多彩富有新意。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主张:“能文之本,初欲奔驰,久当收节。”“多放少收”,是就整个学生作文教学过程而言,先要让学生自由的写,在积累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作文。要鼓励学生多写放胆文、自由文,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所想,写出自己独特的作文来,而不要过多地给予这样那样的条条框框,束缚学生思路。同时要改变作文评价观念,要重内容轻形式而不要求全责备。
三、多渠道组织学生交流评价
根据写作目标自评、互评,教师随即点拨,进一步激活学生思维,拓宽写作思路。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是教师独自面对一大叠作文簿逐字逐句批改,耗时费力,又不能及时反馈。这种方式有四不利:(1)不利于学生修改作文。学生往往只看成绩、评语,对教师润色的地方看都不看,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难以提高。
(2)不利于学生间相互学习。同学间习作的阅读欣赏,对于学生认识自我,改变自我有很大帮助。(3)不利于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若学生花费多时的一篇习作,教师评语不当,反而挫伤他的积极性。(4)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文章中成功处、失败处只听你教师一家之言,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久而久
之,学生唯教师之“评”为是,不懂得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会缺乏进取心和自信心。
(一)学生自评。学生自我评价要有个“标准”,否则他会觉得无从评起。我的做法是将写作目标分几个层次,让学生选定自己可以达到的目标。这样的评价既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又使全体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他们作文兴趣的培养及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大有裨益。
(二)学生互评。我的做法是:以甲生自定的目标为准,若乙生读后认为甲生确实达到或超过了这一目标,即可得“优”,同时以乙生的眼光适当写下评语。或三人针对一篇文章共同评价,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共同提高。
(三)教师评价的传统评价方法是“精批细改”,并非一无是处,其弊病是高耗低效,教师可以选择七到八篇批阅,了解情况,然后作为重点评价或专题评价。
综上所述,我认为:优化作文教学过程是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运用各种形式的作文训练,发展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创新能力是有高低不同层次的,学生作文只要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所想,写出了一点新意,写出了属于自己的作文,就是创新的体现,就应加以肯定,鼓励和引导。这样,就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方面打下创新的基础,长此以往,必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