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地理课程理念构建优效教学模式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derk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优效教学”,指教师和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取得最优化的效果。它着眼的是教学的效益,而不是教学的内容。建构优效教学模式的一系列尝试,要求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略时,考虑的不是自己教学设计如何精致完美,而是着眼自己的每一步教学环节是不是利于学生最优化的发展。
  关键词优效优效教学结构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每次地理考试完毕总有不少人抱怨。有的教师说,这个知识点我讲了很多遍了,学生怎么还错呢?有的学生说,我记忆力怎么这么差,做过的题老错。乘着地理课程改革的东风,笔者开展了建构优效教学模式的一系列尝试。
  
  1 优效教学理念
  
  所谓“优效教学”,指教师和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取得最优化的效果。它着眼的是教学的效益,而不是教学的内容。一堂课内容教的再多,而学生所获甚少,学生发展甚微,这样的教学不叫“优效教学”,而是“低效教学”。优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优效教学关注学生发展的最优化。它要求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略时,考虑的不是自己教学设计如何精致完美,而是着眼自己的每一步教学环节是不是利于学生最优化的发展,不仅让学生尽量多的获取知识和技能,还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及提升。优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教师的每一次教学应该说都是有效的,有的是“少慢差费”的低效,有的是“多快好省”的高效。我们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就是指教师的教学效果不管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不管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不管是记在本子上的还是渗入血液里的,都要达到最大值。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
  笔者认为地理的优效教学便是要获得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情感性目标的高度统一。优效教学关注教学策略的最佳化。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行为方式。教学策略有优劣之分,因此,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要尝试设计两三种策略供选择和比较,以备上课时灵活运用。同时要求我们教师具备反思意识,经常反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优效的?”“有没有比我更好的教学方法?”
  
  2 优效教学结构
  
  2.1 精心设置学案
  学案的编写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灌、学生装的弊端,要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以导促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案的编写要突出三个方面的内容。
  (1)学练导引,主要提出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重点知识、难点分析、教学时间安排以及教学过程中需要的预备知识、工具和参考资料等。
  (2)导学内容,主要是提出学习要求和对知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以及学习的情感、意志、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提出自学思路,提出重点内容或讨论课题等。
  (3)评价方法,主要是提出当堂达标的要求及考核办法,例如,可在课堂的最后一段时间进行“课堂五分钟达标检测”等。
  
  2.2 充分准备题案
  题案是指教师备课时围绕教学目标,针对重点、难点和学生实际,科学地设计案例训练题的方案。题案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
  (1)“兼顾多种题型”,就是按照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编排i种类型的问题:理解分析题、实际运用题、综合发展题。
  (2)“体现分层思想”,除安排面向绝大多数学生的基本问题,还需层层深入,积极诱导,满足学生不断思考进取的求知欲望。
  (3)“突出一个主体”,就是所设计的题案尽量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去讨论,让学生去做。
  
  2.3 创新设计讲案
  讲案是教师在全面备课的基础上,为施加给学生有效的刺激,针对情感表达、信息传递、课堂控制等而设计的语言方案。写好讲案,要把握好三点。
  (1)讲精。教师要精选内容,把重点、难点和关键讲清、讲透,能少讲的尽量少讲,能不讲的尽量由学生完成。
  (2)讲会。讲主要解决学生自已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教师讲要有所侧重,把最难的知识点分析清楚,考虑怎么样讲;同时,讲还要区分层次,把握学生的接受程度,最终使学生都能领会贯通。
  (3)讲活。课堂若要有活力,关键是教师讲活。
  
  3 优效教学方式
  
  3.1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影响着教学设计效果的体现。
  3.2 恰当选用教学媒体
  地理学的知识常常涉及非常宏观的地理场景和一些变化非常缓慢的作用过程(如风化、变质作用等),而学生对这一类缺乏感性认识,倘若仅以静止的挂图予以讲解,势必造成学生认识事物规律的障碍,教师可充分运用多媒体(下转第91页)(上接第87页)教学课件或学生感兴趣的磁性剪贴卡等多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例如:岩石圈物质循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等可通过F1ash动画,等高线可通过模型来展示,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可通过挂图展示等。
  
  4 优效教学评价
  
  4.1 体现激励性评价
  教学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与情感,引导学生积极运用学习策略完成学习任务。通过激励性评价可以使学生体验到进步与成功,使他们有信心、有成就感,喜欢评价,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4.2 提倡多元化评价
  素质教育评价提倡多元化,评价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测试性评价、非测试性评价及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例如:可通过学业成绩测试、诊断测试等测试性评价,也可通过课堂观察、学习档案、问卷调查及面谈、学生自我评价等非测试性评价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随时对照素质教育目标,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与不足。
  
  4.3 注重形成性评价
  新课程标准除了对学生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有了重新定义,同时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情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教师大量引进形成性评价能够有效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情感及学习策略在学习中的应用。例如:教师可设计表格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民主与法制素养、环保意识、兴趣与态度、学习方法与效果、计划与反思、竞争与创新能力、团队精神、体质与健康、活动与表现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量化积分。
  地理教学的优效性对每一位地理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教师只有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教学才会优效,才会有自己的特色。优效教学关注师生生命质量的高品位。师生生命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质量的高低。如果学生每天都感到自己的潜能被唤醒,记忆被激活,心智被开启,情愫被放飞,那学生的生命价值是多么有意义!在那种教学境界里,地理教师也一定会感到自己的激情在燃烧,智慧的火花在闪现,生命的情感在提升。他们会由衷地感到:师生生命价值的意义在富有创新的课堂上得到了升华!
其他文献
摘要情感教学对思想品德课有很大的影响,情感教育在新课标中的地位日益凸现,在思想品德课中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关键词思想品德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1 情感教学对思想品德课的影响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和学生更多的注重效果。其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教师多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情感教育;二是以教为基础,先
背景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如休克,肾移植,缺氧,毒素吸收等。如何减少损伤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肾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表达明显增强,其中由iNOS合成的NO介导间接作用可使肾脏损伤加剧;早期认为七氟烷对肾脏有损伤作用,但到目前为止临床未见有肾损伤的相关
摘要本文对艺术学校的历史教学应采取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际关系策略实践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1 创设课堂良好的人际关系    首先要通过半个月至一个月的时间来了解学生。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家访形式来了解学生的成绩水平,爱好特长、性格特征等,以便为因材施教提供信息。其次是分组。分组的第一个标准是历史成绩。每小组都有好、中、差若干名。第二个标准是专业课分类。
摘要“人才难得,人品更难得”突出说明了“品德”教育在职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经过多年的德育教育实践和探索,我们总结出搞好德育教育要遵循阶段性、实效性和时事性原则,以此为指导,对学生“品德”进行系统化的培养和训练,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校学生以“技能过硬,品德优良”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关键词阶段性实效性时事性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人才难得,人品更难得”这是美国福特
目的: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为主要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与缓解、每况愈下的临床特点,为青年人中最常见的神经
摘要文章浅谈了如何发挥科学优势、通过实践活动、创造教学情境等手段来诱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的这一学习的最佳动力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1 发挥学科优势,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历史教学要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初中历史学科的优势之一是和历史有关的故事较多,而且中学生也能够比较容易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一些教师还是一本教材一张嘴走上讲台,教学过程基本就是照本宣科,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没有注重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在教学手段运用、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比较滞后,会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丧失信心,缺乏兴趣,教学效率低下。众所周知,在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重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改变这种单调沉闷的教学状态,让历史教学生动起来,积极提高教学成效。  关键
摘要在传统高中历史教学中,许多历史教师习惯于一支粉笔一本教材开展教学,在教学手段运用方面考虑较少,总是认为只要学生具有学习的自觉性,就会提高教学成效。这种观念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管学生处于哪一个年龄阶段,学习对于学生而言,都是相对枯燥乏味的一项活动,高中历史教材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光靠学生的机械记忆,成效非常有限,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激活因素,提高教学活动的生动程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