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个数,除以7余2,除以8余4,除以9余3,这个数至少是多少?582除以一个数所得的不完全商是11,并且除数与余数的差是6,除数、余数各是多少?阳历1992年1月1日是星期三,阳历2004年1月1日是星期几?
你会做这些题目吗?如果不会,对不起,那你的智力水平还停留在小学生的阶段。不要以为我说的是玩笑,上面的题目都是广州某小学四年级数学题,因为孩子不会做,回家求助家长,无奈的家长只好将其贴于网上求解。
相信不少大人看到这些题目都要挠头皮,更不消说那些刚上小学的孩子们了。想不到现在的孩子,小小年龄居然每天要面对如此复杂的数学计算,不累坏脑袋才怪。无怪乎前一阵子有报道说,时下的孩子被压抑得需要打沙包来发泄内心的紧张,而有四成的孩子想大声喊叫却不敢喊出来。
中国人做什么都讲究赶早不赶晚,在教育上表现得更为突出。社会上,多如牛毛的奥数班、钢琴班、外语班等,为孩子提供成为“天才”的早期服务。而家长则抱着“输什么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逼着自己的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这阵势,仿佛我们的孩子个个都具有数学家的天分一样。
其实,教育是循序渐进式的知识积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在什么年龄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符合人的天性和教育的规律。但我们的教育似乎唯恐孩子落在别人的后面,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提前接受复杂的知识。须知,这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方式既违背了教育的规律,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数学老师在黑板上随手画了一个圈,让小学生们回答那是什么?在大人看来,再简单不过,当然是数字“零”了。可是孩子们的回答却是千奇百怪,有说是太阳,有说是鸡蛋,有说是句号,有说是月饼月……总之,凡是圆的东西都能想得出来。为什么孩子的想象力反而比大人还要丰富?原因在于孩子们没有受到惯常思维的影响,他们的心中充满着好奇和想象。而正是人类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然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却扮演着扼杀孩子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杀手”角色,拔苗助长式的教育,不但让孩子丧失了好奇心和创新意识,而且让他们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而兴趣是科学探索和知识创新的最大动力,当我们的下一代失去了这个最基础的动力时,以后我们又能拿什么来与他人竞争呢?
近几年来,教育界一直在喊着为孩子“减负”,但一直都是只闻雷声不见雨点。我们也在不停地高喊素质教育,可是到现在也还是存在披着素质教育皮的应试教育。只是可怜了孩子,书包是越来越重,题目是越来越难。人们受教育本是为了在拥有更多知识的时候,变得更聪明,更灵气,更健康,更能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可是,我们目前的一些教育模式,恰恰使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慢慢化一,创意思维的能力慢慢降低。正所谓“学得越好,被改造得越彻底”,这不能不说是个相当大的问题。
老师和家长心里也都清楚,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神童,以制造神童的标准来进行小学教育,只能是拔苗助长。但问题是,在急功近利的教育面前,他们不这样做又能怎样呢?(摘自《广州日报》)
(责任编校:白水)
你会做这些题目吗?如果不会,对不起,那你的智力水平还停留在小学生的阶段。不要以为我说的是玩笑,上面的题目都是广州某小学四年级数学题,因为孩子不会做,回家求助家长,无奈的家长只好将其贴于网上求解。
相信不少大人看到这些题目都要挠头皮,更不消说那些刚上小学的孩子们了。想不到现在的孩子,小小年龄居然每天要面对如此复杂的数学计算,不累坏脑袋才怪。无怪乎前一阵子有报道说,时下的孩子被压抑得需要打沙包来发泄内心的紧张,而有四成的孩子想大声喊叫却不敢喊出来。
中国人做什么都讲究赶早不赶晚,在教育上表现得更为突出。社会上,多如牛毛的奥数班、钢琴班、外语班等,为孩子提供成为“天才”的早期服务。而家长则抱着“输什么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逼着自己的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这阵势,仿佛我们的孩子个个都具有数学家的天分一样。
其实,教育是循序渐进式的知识积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在什么年龄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符合人的天性和教育的规律。但我们的教育似乎唯恐孩子落在别人的后面,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提前接受复杂的知识。须知,这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方式既违背了教育的规律,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数学老师在黑板上随手画了一个圈,让小学生们回答那是什么?在大人看来,再简单不过,当然是数字“零”了。可是孩子们的回答却是千奇百怪,有说是太阳,有说是鸡蛋,有说是句号,有说是月饼月……总之,凡是圆的东西都能想得出来。为什么孩子的想象力反而比大人还要丰富?原因在于孩子们没有受到惯常思维的影响,他们的心中充满着好奇和想象。而正是人类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然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却扮演着扼杀孩子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杀手”角色,拔苗助长式的教育,不但让孩子丧失了好奇心和创新意识,而且让他们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而兴趣是科学探索和知识创新的最大动力,当我们的下一代失去了这个最基础的动力时,以后我们又能拿什么来与他人竞争呢?
近几年来,教育界一直在喊着为孩子“减负”,但一直都是只闻雷声不见雨点。我们也在不停地高喊素质教育,可是到现在也还是存在披着素质教育皮的应试教育。只是可怜了孩子,书包是越来越重,题目是越来越难。人们受教育本是为了在拥有更多知识的时候,变得更聪明,更灵气,更健康,更能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可是,我们目前的一些教育模式,恰恰使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慢慢化一,创意思维的能力慢慢降低。正所谓“学得越好,被改造得越彻底”,这不能不说是个相当大的问题。
老师和家长心里也都清楚,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神童,以制造神童的标准来进行小学教育,只能是拔苗助长。但问题是,在急功近利的教育面前,他们不这样做又能怎样呢?(摘自《广州日报》)
(责任编校: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