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的形成和它发展都闪烁着化学实验创新性思维的光芒。
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这门新学科,他们对化学会有着浓厚兴趣,我们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化学的知识和规律,全面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他们保持并增强对新学科浓厚兴趣,提高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动力,学好这门新学科、新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服务社会。而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以及形成创新思维习惯又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下面是我多年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点不很成熟的方法,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用“探索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思维活动
通常情况下,学生实验都是安排在讲完新课后进行的,而且是让学生重复教师课堂上演示过的实验。这样的实验只是起到巩固书本知识和训练操作技能的作用,属于验证性实验。它有很多弊端:1、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挫伤了学生的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以及认识新事物的积极性。2、不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验证性实验的一切现象和结论都是学生已知的。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方法把学生的手脚和智慧束缚死死的。3、不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反正书上的结论是正确的,做不做都是一回事。”“如果实验事实与书上有矛盾,照书上写的填不会错。”等想法反映了学生们的无奈,同时也养成了学生的惰性。
而与验证性实验相反,探索性实验具有明显的优越性。(1)实验前学生不知道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这就能够使他们认真地操作,仔细地观察,准确地记录,有利于培养他们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学习科学的宝贵品质。(2)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化学实验的现象是多方面的、原因是多情况的,这些都是学生们认识物质的变化、探究物质的发展的很好机会,是很好地培养创新能力导向。
二、用“启发性”教学,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
将教材规定的某些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改为实验设计或实验习题,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自己设计方案、实际操作、求证结果。例如:给初三学生讲铁的性质,做铁钉生锈这个演示实验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找材料做实验,每人在实验前10天准备三支干净的医用针剂小药瓶。按装满水、少量水、干燥三个不同条件各放入铁钉一枚。让学生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等到讲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带来自己的“成果”。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现象,教师给学生启发性指导,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直到得出正确结论。这样学生真正做到了学习的主人,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灵活变通各种实验,加强创新性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它模拟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符合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自然规律,因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最成功的教学手段之一,而灵活的实验教学又是加强学生创新性能力培养有效途径。例如:
在讲授灭火的方法时,学生对隔绝空气可以灭火很容易理解,但对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同样可以灭火,总是持怀疑态度。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灭火原理,我们增加了一个降低温度灭火的实验。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向一个250 mL的烧杯中加入150 mL左右的水,然后在水中加入适量的NH4NO3,并不断搅拌,使水的温度急骤降低。接着将少量豆油倒入一个小铁盒中,并点燃;用坩埚钳把小铁盒放在烧杯冰冷的水面上,学生这时可以看到由于温度的降低而使火焰一下熄灭。为了使观察到的现象更全面,把小铁盒拿出来,重新点燃,残留在铁盒中的豆油在空气中则再次燃烧起来。至此学生对降低温度可以灭火深信不疑,加深了对灭火原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四、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源泉是创新活动,科技活动又是创新活动的具体体现。为此在教学工作中想方设法地开展科技活动。比如:⑴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性而有意义的实验活动。⑵另外还可以利用废品或其他用品来代替化学仪器进行的小实验,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增强环保观念。⑶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
总之,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做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利用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创新能力,把这一火把传递下去。
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这门新学科,他们对化学会有着浓厚兴趣,我们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化学的知识和规律,全面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他们保持并增强对新学科浓厚兴趣,提高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动力,学好这门新学科、新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服务社会。而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以及形成创新思维习惯又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下面是我多年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点不很成熟的方法,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用“探索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思维活动
通常情况下,学生实验都是安排在讲完新课后进行的,而且是让学生重复教师课堂上演示过的实验。这样的实验只是起到巩固书本知识和训练操作技能的作用,属于验证性实验。它有很多弊端:1、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挫伤了学生的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以及认识新事物的积极性。2、不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验证性实验的一切现象和结论都是学生已知的。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方法把学生的手脚和智慧束缚死死的。3、不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反正书上的结论是正确的,做不做都是一回事。”“如果实验事实与书上有矛盾,照书上写的填不会错。”等想法反映了学生们的无奈,同时也养成了学生的惰性。
而与验证性实验相反,探索性实验具有明显的优越性。(1)实验前学生不知道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这就能够使他们认真地操作,仔细地观察,准确地记录,有利于培养他们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学习科学的宝贵品质。(2)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化学实验的现象是多方面的、原因是多情况的,这些都是学生们认识物质的变化、探究物质的发展的很好机会,是很好地培养创新能力导向。
二、用“启发性”教学,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
将教材规定的某些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改为实验设计或实验习题,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自己设计方案、实际操作、求证结果。例如:给初三学生讲铁的性质,做铁钉生锈这个演示实验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找材料做实验,每人在实验前10天准备三支干净的医用针剂小药瓶。按装满水、少量水、干燥三个不同条件各放入铁钉一枚。让学生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等到讲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带来自己的“成果”。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现象,教师给学生启发性指导,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直到得出正确结论。这样学生真正做到了学习的主人,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灵活变通各种实验,加强创新性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它模拟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符合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自然规律,因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最成功的教学手段之一,而灵活的实验教学又是加强学生创新性能力培养有效途径。例如:
在讲授灭火的方法时,学生对隔绝空气可以灭火很容易理解,但对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同样可以灭火,总是持怀疑态度。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灭火原理,我们增加了一个降低温度灭火的实验。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向一个250 mL的烧杯中加入150 mL左右的水,然后在水中加入适量的NH4NO3,并不断搅拌,使水的温度急骤降低。接着将少量豆油倒入一个小铁盒中,并点燃;用坩埚钳把小铁盒放在烧杯冰冷的水面上,学生这时可以看到由于温度的降低而使火焰一下熄灭。为了使观察到的现象更全面,把小铁盒拿出来,重新点燃,残留在铁盒中的豆油在空气中则再次燃烧起来。至此学生对降低温度可以灭火深信不疑,加深了对灭火原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四、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源泉是创新活动,科技活动又是创新活动的具体体现。为此在教学工作中想方设法地开展科技活动。比如:⑴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性而有意义的实验活动。⑵另外还可以利用废品或其他用品来代替化学仪器进行的小实验,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增强环保观念。⑶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
总之,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做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利用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创新能力,把这一火把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