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来源 :教学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z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的形成和它发展都闪烁着化学实验创新性思维的光芒。
  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这门新学科,他们对化学会有着浓厚兴趣,我们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化学的知识和规律,全面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他们保持并增强对新学科浓厚兴趣,提高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动力,学好这门新学科、新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服务社会。而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以及形成创新思维习惯又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下面是我多年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点不很成熟的方法,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用“探索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思维活动
  通常情况下,学生实验都是安排在讲完新课后进行的,而且是让学生重复教师课堂上演示过的实验。这样的实验只是起到巩固书本知识和训练操作技能的作用,属于验证性实验。它有很多弊端:1、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挫伤了学生的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以及认识新事物的积极性。2、不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验证性实验的一切现象和结论都是学生已知的。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方法把学生的手脚和智慧束缚死死的。3、不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反正书上的结论是正确的,做不做都是一回事。”“如果实验事实与书上有矛盾,照书上写的填不会错。”等想法反映了学生们的无奈,同时也养成了学生的惰性。
  而与验证性实验相反,探索性实验具有明显的优越性。(1)实验前学生不知道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这就能够使他们认真地操作,仔细地观察,准确地记录,有利于培养他们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学习科学的宝贵品质。(2)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化学实验的现象是多方面的、原因是多情况的,这些都是学生们认识物质的变化、探究物质的发展的很好机会,是很好地培养创新能力导向。
  二、用“启发性”教学,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
  将教材规定的某些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改为实验设计或实验习题,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自己设计方案、实际操作、求证结果。例如:给初三学生讲铁的性质,做铁钉生锈这个演示实验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找材料做实验,每人在实验前10天准备三支干净的医用针剂小药瓶。按装满水、少量水、干燥三个不同条件各放入铁钉一枚。让学生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等到讲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带来自己的“成果”。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现象,教师给学生启发性指导,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直到得出正确结论。这样学生真正做到了学习的主人,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灵活变通各种实验,加强创新性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它模拟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符合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自然规律,因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最成功的教学手段之一,而灵活的实验教学又是加强学生创新性能力培养有效途径。例如:
  在讲授灭火的方法时,学生对隔绝空气可以灭火很容易理解,但对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同样可以灭火,总是持怀疑态度。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灭火原理,我们增加了一个降低温度灭火的实验。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向一个250 mL的烧杯中加入150 mL左右的水,然后在水中加入适量的NH4NO3,并不断搅拌,使水的温度急骤降低。接着将少量豆油倒入一个小铁盒中,并点燃;用坩埚钳把小铁盒放在烧杯冰冷的水面上,学生这时可以看到由于温度的降低而使火焰一下熄灭。为了使观察到的现象更全面,把小铁盒拿出来,重新点燃,残留在铁盒中的豆油在空气中则再次燃烧起来。至此学生对降低温度可以灭火深信不疑,加深了对灭火原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四、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源泉是创新活动,科技活动又是创新活动的具体体现。为此在教学工作中想方设法地开展科技活动。比如:⑴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性而有意义的实验活动。⑵另外还可以利用废品或其他用品来代替化学仪器进行的小实验,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增强环保观念。⑶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
  总之,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做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利用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创新能力,把这一火把传递下去。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教育是培养具有创造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人的教育,现代教学是“授之以渔”的教学,是教会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  [关键词]自学;创新;方法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人才。这就决定现代教学应当是“授之以渔”的教学,是如何教会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正如埃德·富尔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相信,通过实施创新教学策略,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定会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也必将迎来语文教学的又一个艳阳天。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课堂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
期刊
在社会转型、价值多元的今天,只有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人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健全完整人格,是语文教育的天然使命。  一、依托语文教材,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中学语文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精选的很多文章,不仅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而且弘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美的、善的、健康的因素,在潜移默化的渗透中去影响学生,使他们自觉摒弃不健康
期刊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
期刊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项看似枯燥乏味实际上必备的理论课,它回答了“培养什么人、人的价值方向和目的的问题”。因为该理论的说教性,距离学生的理解有许多现实生活的盲点,所以需要教者授课和活动的趣味性。  一、从现实时事的热点引入话题调动起学习兴趣,让事实成为活的文本,从而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论渗透和感悟。  从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一时间温总理就站在废墟上激情讲话,从全国各地捐款捐物及救援者的及时到位使得伤灾人数下
期刊
英语作为世界的通用语言,是一门工具学科,要想熟练掌握英语除必须掌握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外,还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这四个专项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就像是构成一个木桶的许多块木板,缺了哪块都不行。  一、听  英语的学习是从“听”开始的,“听”是“说”的前提,没有“听”,就无从模仿“说”。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来看,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注意力的集中时间短,自控能力差。老师在课堂
期刊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导入技能是完成课堂教学的首要技能。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导入”无疑是课堂成功的关键一步。课堂导入的好坏,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毫不夸张地说,它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同时也对重点、难点突破、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导入技能的含义  教学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新课知识的心理准备、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学
期刊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在小班数学活动中,材料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 体现趣味性 ,情境中的数学游戏操作性的数学游戏,运用各种感官的数学游戏。  [关键词]浅谈;游戏;小班数学活动;运用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也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
期刊
[摘要]语文课的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全班活动、小组讨论和个别学习等多种形式和多种手段,积极探索问题,寻找答案并进而采取适当行动的教学活动,是一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能力的教育方式。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探究式学习,要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的动机,激发学生探究
期刊
在跨越式试验中,我们以语觉关键期理论为指导,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英语教学。儿童的语觉生长发育关键期是0~12岁左右(最佳年龄段则是0~9岁),也就是说,英语教学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关键期(尤其是1~4年级为最佳年龄段)。而在“听、说、读、写”四种言语能力中,按照语觉论观点“听、说”能力主要是先天遗传的,“读、写”能力则主要靠后天习得,因此在语觉关键期内要特别强调“听、说”能力的培养,“读、写”能力因主要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