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年前,邓常莉从中山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加入了广发银行。当时广发行正经历引入花旗后的重组,很多新措施包括人力资源项目开始推行,而她读研时实习过的公司又恰好是广发的合作伙伴,所以她很幸运地被广发从学校推荐的三个候选人里选中。
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学的是企业管理,工作在人力资源部,专业对口,找工作也很顺利。而且她参与的工作,在重组后的广发行是全新的,对于一个职场新人来说,机会很难得:与一个小团队一起创业。
2008年,邓常莉开始负责校园招聘,这在全行也是新尝试,首先选择了IT部门做试点。“第一年我们去了武汉,招聘规模不大,但效果很不错,试点团队后来都普遍反映人很好用”—邓常莉说自己“创业”还算幸运。
在这个良好反馈的基础上,2010年,广发行开始做全行性校园招聘,从宣传到笔试都由邓常莉牵头,她开始带着一个20人的团队,做全国的高校宣讲。规模一下子扩大了,问题也冒出来,“当年我们就去了20多个城市,采用的是全国统一纸质试卷,很多细节问题很考验人,包括试卷怎么运过去,到现场怎么发放,监考老师怎么安排,考点怎么设置”。
除此之外邓常莉还要与同事们一起想办法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由于对情况估计不足,西南财经大学的某次原计划300个人的笔试现场只来了不到100人,“感觉监考老师比学生还多”,这次教训让她感触很深。“其实经验就是遇到突发状况要冷静面对,毕竟你代表的是银行形象,在现场自乱阵脚,给毕业生的印象就更不好了。”邓常莉说。
所以第二年,她和团队一起改变了考试规则,将笔试改为全国机考,外包给计算机考试中心做,把整个流程进行了优化。
而在宣讲环节,邓常莉就尽量使自己表现得专业一些,凡事站在学生角度来考虑安排是否合理,仔细推敲细节,让对方接受,保证到场率,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在整个校招过程里,她一直提醒自己:人宣部代表公司。
邓常莉的体会是,招聘工作也许在外人看来很风光,比如校招的时候站在讲台上,学生都很羡慕你,但她也坦言招聘其实有很多琐碎工作要做,而且工作效果还不那么容易量化,这些是别人体会不到的。这时她就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告诉自己重要的是把工作做好,争取让别人看到具体实在的成果。
几年下来,邓常莉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人力资源的工作关系比较敏感,需要关注细节,各个方面都要做得更人性化。而且对从事HR工作的人来说,性格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一项服务性工作,无论内部员工还是外部人员,服务意识、态度和性格都非常重要,这个职位的工作现在已经越来越专业和细化,而专业基础也必不可少。
在职业选择方面,她觉得每个人面对不同的人生际遇,首先要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这个基础就是要认识自己:适合做什么,想做什么,现阶段的工作是不是自己的兴趣。决定了要做什么后,就是怎么去做,做的时候心态怎样。“我觉得工作还是要开心一点,如果每天愁眉苦脸的,那还是别干这个工作了,去做你想做的。”
C=CBNweekly D=Deng Changli
C: 做了几年校招,你有什么体会?
D: 去学校宣讲的时候,我发现有的高校课程设置比较陈旧,跟不上现在的节拍,学生也不知道今后工作中会遇到什么,一门心思就是把现在的课程学好。这些人很多都是好学生,但多少也让人觉得担忧:他们一旦走入社会,进入职场,会发现所学与所需有巨大落差,心理是否能承受。
C: 经常被学生问到的问题是什么?
D: 面试结束后,我通常会问参加面试的同学:“你有什么想问的。”面试者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最多的是今天会不会被录用。我一般给出的答案是:今天不是你的考试,没有分数,我们相互只是交流。老师可能告诉你对错,但进入到社会,面对的是一个很复杂的现实世界,没有简单的对错。
C: 你工作之余喜欢做什么?
D: 我觉得年轻时候的自己算是个小文艺青年,那时候有空还会去学跳舞、学法语、学摄影。现在就是很喜欢旅游,到处跑,有时候跟驴友,有时候自己一个人,比较苦的和比较享受的旅游都体验过,一般去东南亚,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之类的地方,广东周边也会去一下。
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学的是企业管理,工作在人力资源部,专业对口,找工作也很顺利。而且她参与的工作,在重组后的广发行是全新的,对于一个职场新人来说,机会很难得:与一个小团队一起创业。
2008年,邓常莉开始负责校园招聘,这在全行也是新尝试,首先选择了IT部门做试点。“第一年我们去了武汉,招聘规模不大,但效果很不错,试点团队后来都普遍反映人很好用”—邓常莉说自己“创业”还算幸运。
在这个良好反馈的基础上,2010年,广发行开始做全行性校园招聘,从宣传到笔试都由邓常莉牵头,她开始带着一个20人的团队,做全国的高校宣讲。规模一下子扩大了,问题也冒出来,“当年我们就去了20多个城市,采用的是全国统一纸质试卷,很多细节问题很考验人,包括试卷怎么运过去,到现场怎么发放,监考老师怎么安排,考点怎么设置”。
除此之外邓常莉还要与同事们一起想办法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由于对情况估计不足,西南财经大学的某次原计划300个人的笔试现场只来了不到100人,“感觉监考老师比学生还多”,这次教训让她感触很深。“其实经验就是遇到突发状况要冷静面对,毕竟你代表的是银行形象,在现场自乱阵脚,给毕业生的印象就更不好了。”邓常莉说。
所以第二年,她和团队一起改变了考试规则,将笔试改为全国机考,外包给计算机考试中心做,把整个流程进行了优化。
而在宣讲环节,邓常莉就尽量使自己表现得专业一些,凡事站在学生角度来考虑安排是否合理,仔细推敲细节,让对方接受,保证到场率,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在整个校招过程里,她一直提醒自己:人宣部代表公司。
邓常莉的体会是,招聘工作也许在外人看来很风光,比如校招的时候站在讲台上,学生都很羡慕你,但她也坦言招聘其实有很多琐碎工作要做,而且工作效果还不那么容易量化,这些是别人体会不到的。这时她就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告诉自己重要的是把工作做好,争取让别人看到具体实在的成果。
几年下来,邓常莉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人力资源的工作关系比较敏感,需要关注细节,各个方面都要做得更人性化。而且对从事HR工作的人来说,性格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一项服务性工作,无论内部员工还是外部人员,服务意识、态度和性格都非常重要,这个职位的工作现在已经越来越专业和细化,而专业基础也必不可少。
在职业选择方面,她觉得每个人面对不同的人生际遇,首先要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这个基础就是要认识自己:适合做什么,想做什么,现阶段的工作是不是自己的兴趣。决定了要做什么后,就是怎么去做,做的时候心态怎样。“我觉得工作还是要开心一点,如果每天愁眉苦脸的,那还是别干这个工作了,去做你想做的。”
C=CBNweekly D=Deng Changli
C: 做了几年校招,你有什么体会?
D: 去学校宣讲的时候,我发现有的高校课程设置比较陈旧,跟不上现在的节拍,学生也不知道今后工作中会遇到什么,一门心思就是把现在的课程学好。这些人很多都是好学生,但多少也让人觉得担忧:他们一旦走入社会,进入职场,会发现所学与所需有巨大落差,心理是否能承受。
C: 经常被学生问到的问题是什么?
D: 面试结束后,我通常会问参加面试的同学:“你有什么想问的。”面试者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最多的是今天会不会被录用。我一般给出的答案是:今天不是你的考试,没有分数,我们相互只是交流。老师可能告诉你对错,但进入到社会,面对的是一个很复杂的现实世界,没有简单的对错。
C: 你工作之余喜欢做什么?
D: 我觉得年轻时候的自己算是个小文艺青年,那时候有空还会去学跳舞、学法语、学摄影。现在就是很喜欢旅游,到处跑,有时候跟驴友,有时候自己一个人,比较苦的和比较享受的旅游都体验过,一般去东南亚,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之类的地方,广东周边也会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