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

来源 :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peng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在开展声势浩大的“乡村振兴”行动。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了总体布局,并在第七部分“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中,专门就“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作出规定,提出了一系列的指导性意见。2018年9月26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下简称《规划》),其中又专门提及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以及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多地各级政府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些
其他文献
笔者首先分析两个“同案不同判”的期后背书的案例,发现票据法第三十六条在司法审判中存在适用上的差异。随后,笔者在分析两个判决的妥当性基础上,剖析票据法第三十六条的逻
结构上完整的复句失去句调作了单句的句子成分,人们把汉语中这种大材小用的用法称为复句形式。汉语复句形式种类繁多,本文仅对并列复句形式进行专门探究,以揭示并列复句形式
敦煌隋代中心柱窟有4座,分为两个类型:一是须弥山式的中心柱,包括第302、303窟,中心塔柱形与须弥山造型有关,表现的主题是三世十方佛;第二类是中心柱正面不开龛的大型窟,包括
北魏晚期开凿的巩县石窟是我国伟大的佛教艺术瑰宝。文章以北魏巩县石窟寺的佛教文化背景为开端,以窟形与造像为切入点,通过介绍四个不同中心柱窟的尺度、图像特征、造像风格
敦煌莫高窟北朝人字坡装饰图案虽然不是石窟最主要的表现内容,但其在整体石窟中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不仅能够扩大石窟的空间感,以表达佛教意识形态的虚空和佛国净土。还能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