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线,而网络已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最大“变量”,要切实把“变量”转变为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增量”。本文通过阐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意义和作用,探索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策略,进一步做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促使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网络阵地占据主导地位。
关键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7-0123-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湖北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ZD01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这一重要论断充分体现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的地位,而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校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全力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一、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引领力的重要意义
法国哲学家特拉西最早创制提出“意识形态”这一基本概念,随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革命导师进一步丰富了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对该理论进行了中国化、本土化的阐释。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策略研究对于巩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引导舆论朝着正确发展导向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关乎国家巩固意识形态安全战略的需要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多极化加速演进。全球资本主義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异常激烈。例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托其强大的信息技术手段,企图西化甚至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给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带来极大的风险与挑战,高校师生已成为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国家争夺的受众中所重点关注的对象。高校必须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管控工作,保障国家的政治安全。
(二)关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需要
网络已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最大“变量”,要切实把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变量”转变为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增量”。高校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其既是文化、理论、舆论和思想生产的地方,又是文化、理论、舆论和思想消费的地方,具有“双重属性”,这就决定了高校必定会成为各种社会思潮交流融合的高地。在当今复杂多变、思想各异的互联网虚拟环境下,高校必须确保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全方位宣传贯彻落实党关于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要始终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领域的领导地位。
(三)关乎网络舆论朝着正确发展方向的需要
在当前的高校互联网领域,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媒体,自媒体的兴起打破了传统媒体固有的传播范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兴媒体传播形态,互联网显然已经成为各种思想观点的汇聚与分散的领地,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以致主导思想的分散和渐弱,直接影响国家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英国学者汤普森指出:“现代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分析必须把大众传播的性质与影响放在核心位置,虽然大众传播不是意识形态运作的唯一场所。”[2]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高校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使得高校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管控难度不断加大,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引领力对于抵御各种错误言论在互联网虚拟空间的渗透和蔓延,减少网络负面舆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具有重要作用。
二、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互联网技术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展现了诸多优势,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便利条件,但是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需要深入剖析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确保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主流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一)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理论创新不足
网络意识形态应当对我国的社会现实和经济发展状况作出合理的解释。如果一个社会理论的创新力不足,无法把控时代脉搏,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它就会成为一潭死水,停滞不前,无法更好地维护现有的制度体系,渐渐失去活力。当下,有关于我国高校的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体系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理论诠释明显存在滞后性。在社会生活方面,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对广大青年学生所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的阐释力不够,难以保证高校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掌握度与理解力。在学术研究方面,虽然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成果难接地气,无法充分实现本土化应用。高校大学生是网络主力军,其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网络,他们无日不网、无事不网、无时不网,大部分高校在网络领域阐释和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内容时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难以激发和引起高校青年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让他们逐渐失去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面了解与理论自信。例如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言论充斥着网络空间,极易导致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去中心化”的风险,因此高校亟须提升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相关理论的创新力、阐释力、吸引力与感召力,将创新理论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实践。
(二)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人才队伍缺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引进人才力度要进一步加大,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步子要进一步迈开。”[3]专业的、优秀的人才队伍是做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自身理论修养的不足和各种网络社会思潮的冲击使得部分高校青年教师的政治立场不够坚定,容易受到网络空间反意识形态的渗透。近些年来,进入高校担任教师的人才年轻化,社会实践阅历和思想政治教育经历缺乏,使得部分高校教师的各种越界行为时有发生。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部分思政课教师过于注重课本理论知识教学,缺乏对高校青年学生进行网络意识形态专业知识的教育,促使思政课教师无法让思政课发挥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相对应的协同效应。 (三)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媒体矩阵影响力较弱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高校网络媒体矩阵的影响力不够,高校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需要搭建强有力的网络交互平台来展现主流意识形态内容、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微平台”已经是目前在高校青年学生中流行的人际交往互动与传播思想观念的社交行为方式,以“短、精、快”为特征的新媒体平台对高校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大部分高校在新媒体平台领域缺乏深入研究与高效利用,无法构建实时式、交互式、立体式网络意识形态新媒体传播宏大格局。虽然部分高校在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抖音号上的投入巨大,但是产出效果比较小,有的平台栏目设置缺乏特色,内容不够丰富,无法充分满足高校学生在意识形态构建、政治视野开阔、政治素养提升等方面的各种需求。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主要以相关网站和媒体矩阵为依托,不同类型的媒体平台有着不同的功能效果。高校亟须强化对媒体矩阵的整合,推进各平台立体交融发展,形成传播合力,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网络阵地的影响力。
三、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传统传播范式弱化
“沉默的螺旋”这一传播学理论由德国学者诺依曼提出,阐释了舆论的形成机制及其社会控制功能。该理论包括三个基本假设:一是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二是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三是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4]。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人们的话语表达方式和行为更加隐秘,匿名化与自由化的网络空间减缓了高校青年学生的恐惧感和孤立感,他们更倾向于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传统的“沉默螺旋”心理机制被弱化。由强关系构成的高校学生团体容易被网络非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他们的思想日渐被侵蚀,导致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被边缘化,促使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各种错误思潮与主流思想交织融合,错综复杂。
(二)世界网络意识形态博弈下“数字鸿沟”的存在
总体说来,在世界范围内,意识形态的博弈归咎起来是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东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较量,我国和西方在互联网科技领域存在一定的“数字鸿沟”,呈现出“西强中弱”的不利局面,这就意味着我国在互联网科技领域与西方存在着差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信息技术和综合国力的优势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渗透,倡导所谓的“文化霸权”,给我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网络监管技术难度和抵御风险压力。例如“意识形态终结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错误言论不时出现在高校网络空间,影响着高校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削弱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性,而我国高校的网络技术手段无法迅速清除不良言论,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三)多元社会思潮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冲击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各种矛盾凸显,人们思想活动的自主性和异同性不断增强,多样社会价值观念充斥着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有些不正之风在网络端悄然生长,正严重扭曲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他们的正常成长和发展。一些高校学生由于受网络负面言论影响较大,不能理性和正确分析当前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问题,甚至不能进行合理消费,个人主义倾向十分明显,严重缺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不断偏离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向。
四、增强高校網络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策略
高校须充分立足新时代社会发展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实际,以“守正创新”“关键因素”“上下联动”“内生机制”等四个方面为着力点,探索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策略。
(一)守正创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寻求突破
“守正”,即要遵循规律、坚守立场、恪守正道、弘扬正气;“创新”,即要深化改革,不断探索、寻求突破。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才有坚实的基础、明确的方向;只有不断创新,守正才能获得不竭的活力源泉[5]。互联网时代的本质是创新,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也给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提供了机遇,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学说和互联网技术充分结合与合理利用,才能促进两者相互交融,寻求新的突破。高校应当把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放在各项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互联网领域坚持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践行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和舆论引导,并筑牢高校网络安全防火墙。
(二)关键因素:培养造就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解放思想,慧眼识才,爱才惜才。对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要建立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3]高校要适应新媒体时代和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加强党政干部人才队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才队伍和高校辅导员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工作,提升触网、用网能力,增加他们的网络知识储备。高校不仅要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队伍和宣传思想管理队伍选拔时严格审查标准和政治标准,还要加强对他们进行政治素质、工作能力的培养,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媒体素养也是网络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者的必备素养,他们网络媒体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意识形态工作能否适应新媒体环境,能否满足青年学生的内心期待,能否胜任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工作者只有不断提升网络媒介素养,消除网络媒体“本领恐慌”,才能在工作中有方法、有自信、有底气。
(三)上下联动:线上线下协同推进高校网络阵地格局建设
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需要协同推进“线上+线下”阵地建设,完善网络阵地格局,筑牢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传播主阵地。各类网络媒体平台已经成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高校要想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就必须对不同类型、不同形态的网络媒体进行整合,实现机制联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高校各类“线上”网络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无限可能,各大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推进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官方抖音号等媒体矩阵的建设,并掌握不同媒体的传播规律,将主流意识形态转化为高校青年学生乐于接受的话语体系,提升“线上”网络媒体的传播实效。高校还要打通“线下”网络意识建设主渠道,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堂。高校不仅要推进思政课传统教材体系建设,更要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实现“线上”和“线下”的巧妙结合,共同推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立体式阵地建设和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保证导向正确、管控有力,不给任何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平台和传播机会。
(四)内生机制:把握自身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互动关系
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引领力集中表现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三大方面,最主要的是高校自身要正确掌握和明晰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三者的辩证互动关系。首先,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引领力就是要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落到实处,在网络阵地始终不渝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核心价值观。其次,强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管理权,增强在管理全过程和各环节的责任意识,特别是要聚焦网络舆论阵地,高校应抓住新媒体发展的新机遇,灵活运用创新手段优化传播内容,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升党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最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三者各有侧重,紧密联系,缺一不可,高校应当以联系、发展、全面的眼光看待三权辩证互动关系,不断优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五、结语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拓展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空间并提供了发展机遇,但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必须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高度,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用联系、发展、辩证的观念不断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在网络领地讲好中国故事,诠释中国道路,维护中国形象,进一步发挥新型智库作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2] 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括,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286.
[3]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0(001).
[4]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20-224.
[5] 宁秋娅,闻静超.守正创新做好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20(11):18-20.
作者简介:龙科(1986—),男,湖北黄冈人,学士,助理记者,研究方向:网络新闻、新媒体。
杨渐雨(1995—),男,湖北钟祥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7-0123-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湖北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ZD01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这一重要论断充分体现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的地位,而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校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全力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一、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引领力的重要意义
法国哲学家特拉西最早创制提出“意识形态”这一基本概念,随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革命导师进一步丰富了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对该理论进行了中国化、本土化的阐释。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策略研究对于巩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引导舆论朝着正确发展导向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关乎国家巩固意识形态安全战略的需要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多极化加速演进。全球资本主義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异常激烈。例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托其强大的信息技术手段,企图西化甚至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给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带来极大的风险与挑战,高校师生已成为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国家争夺的受众中所重点关注的对象。高校必须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管控工作,保障国家的政治安全。
(二)关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需要
网络已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最大“变量”,要切实把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变量”转变为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增量”。高校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其既是文化、理论、舆论和思想生产的地方,又是文化、理论、舆论和思想消费的地方,具有“双重属性”,这就决定了高校必定会成为各种社会思潮交流融合的高地。在当今复杂多变、思想各异的互联网虚拟环境下,高校必须确保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全方位宣传贯彻落实党关于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要始终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领域的领导地位。
(三)关乎网络舆论朝着正确发展方向的需要
在当前的高校互联网领域,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媒体,自媒体的兴起打破了传统媒体固有的传播范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兴媒体传播形态,互联网显然已经成为各种思想观点的汇聚与分散的领地,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以致主导思想的分散和渐弱,直接影响国家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英国学者汤普森指出:“现代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分析必须把大众传播的性质与影响放在核心位置,虽然大众传播不是意识形态运作的唯一场所。”[2]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高校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使得高校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管控难度不断加大,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引领力对于抵御各种错误言论在互联网虚拟空间的渗透和蔓延,减少网络负面舆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具有重要作用。
二、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互联网技术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展现了诸多优势,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便利条件,但是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需要深入剖析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确保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主流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一)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理论创新不足
网络意识形态应当对我国的社会现实和经济发展状况作出合理的解释。如果一个社会理论的创新力不足,无法把控时代脉搏,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它就会成为一潭死水,停滞不前,无法更好地维护现有的制度体系,渐渐失去活力。当下,有关于我国高校的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体系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理论诠释明显存在滞后性。在社会生活方面,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对广大青年学生所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的阐释力不够,难以保证高校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掌握度与理解力。在学术研究方面,虽然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成果难接地气,无法充分实现本土化应用。高校大学生是网络主力军,其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网络,他们无日不网、无事不网、无时不网,大部分高校在网络领域阐释和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内容时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难以激发和引起高校青年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让他们逐渐失去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面了解与理论自信。例如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言论充斥着网络空间,极易导致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去中心化”的风险,因此高校亟须提升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相关理论的创新力、阐释力、吸引力与感召力,将创新理论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实践。
(二)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人才队伍缺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引进人才力度要进一步加大,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步子要进一步迈开。”[3]专业的、优秀的人才队伍是做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自身理论修养的不足和各种网络社会思潮的冲击使得部分高校青年教师的政治立场不够坚定,容易受到网络空间反意识形态的渗透。近些年来,进入高校担任教师的人才年轻化,社会实践阅历和思想政治教育经历缺乏,使得部分高校教师的各种越界行为时有发生。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部分思政课教师过于注重课本理论知识教学,缺乏对高校青年学生进行网络意识形态专业知识的教育,促使思政课教师无法让思政课发挥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相对应的协同效应。 (三)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媒体矩阵影响力较弱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高校网络媒体矩阵的影响力不够,高校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需要搭建强有力的网络交互平台来展现主流意识形态内容、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微平台”已经是目前在高校青年学生中流行的人际交往互动与传播思想观念的社交行为方式,以“短、精、快”为特征的新媒体平台对高校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大部分高校在新媒体平台领域缺乏深入研究与高效利用,无法构建实时式、交互式、立体式网络意识形态新媒体传播宏大格局。虽然部分高校在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抖音号上的投入巨大,但是产出效果比较小,有的平台栏目设置缺乏特色,内容不够丰富,无法充分满足高校学生在意识形态构建、政治视野开阔、政治素养提升等方面的各种需求。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主要以相关网站和媒体矩阵为依托,不同类型的媒体平台有着不同的功能效果。高校亟须强化对媒体矩阵的整合,推进各平台立体交融发展,形成传播合力,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网络阵地的影响力。
三、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传统传播范式弱化
“沉默的螺旋”这一传播学理论由德国学者诺依曼提出,阐释了舆论的形成机制及其社会控制功能。该理论包括三个基本假设:一是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二是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三是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4]。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人们的话语表达方式和行为更加隐秘,匿名化与自由化的网络空间减缓了高校青年学生的恐惧感和孤立感,他们更倾向于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传统的“沉默螺旋”心理机制被弱化。由强关系构成的高校学生团体容易被网络非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他们的思想日渐被侵蚀,导致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被边缘化,促使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各种错误思潮与主流思想交织融合,错综复杂。
(二)世界网络意识形态博弈下“数字鸿沟”的存在
总体说来,在世界范围内,意识形态的博弈归咎起来是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东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较量,我国和西方在互联网科技领域存在一定的“数字鸿沟”,呈现出“西强中弱”的不利局面,这就意味着我国在互联网科技领域与西方存在着差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信息技术和综合国力的优势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渗透,倡导所谓的“文化霸权”,给我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网络监管技术难度和抵御风险压力。例如“意识形态终结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错误言论不时出现在高校网络空间,影响着高校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削弱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性,而我国高校的网络技术手段无法迅速清除不良言论,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三)多元社会思潮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冲击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各种矛盾凸显,人们思想活动的自主性和异同性不断增强,多样社会价值观念充斥着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有些不正之风在网络端悄然生长,正严重扭曲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他们的正常成长和发展。一些高校学生由于受网络负面言论影响较大,不能理性和正确分析当前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问题,甚至不能进行合理消费,个人主义倾向十分明显,严重缺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不断偏离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向。
四、增强高校網络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策略
高校须充分立足新时代社会发展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实际,以“守正创新”“关键因素”“上下联动”“内生机制”等四个方面为着力点,探索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策略。
(一)守正创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寻求突破
“守正”,即要遵循规律、坚守立场、恪守正道、弘扬正气;“创新”,即要深化改革,不断探索、寻求突破。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才有坚实的基础、明确的方向;只有不断创新,守正才能获得不竭的活力源泉[5]。互联网时代的本质是创新,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也给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提供了机遇,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学说和互联网技术充分结合与合理利用,才能促进两者相互交融,寻求新的突破。高校应当把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放在各项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互联网领域坚持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践行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和舆论引导,并筑牢高校网络安全防火墙。
(二)关键因素:培养造就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解放思想,慧眼识才,爱才惜才。对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要建立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3]高校要适应新媒体时代和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加强党政干部人才队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才队伍和高校辅导员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工作,提升触网、用网能力,增加他们的网络知识储备。高校不仅要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队伍和宣传思想管理队伍选拔时严格审查标准和政治标准,还要加强对他们进行政治素质、工作能力的培养,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媒体素养也是网络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者的必备素养,他们网络媒体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意识形态工作能否适应新媒体环境,能否满足青年学生的内心期待,能否胜任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工作者只有不断提升网络媒介素养,消除网络媒体“本领恐慌”,才能在工作中有方法、有自信、有底气。
(三)上下联动:线上线下协同推进高校网络阵地格局建设
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需要协同推进“线上+线下”阵地建设,完善网络阵地格局,筑牢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传播主阵地。各类网络媒体平台已经成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高校要想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就必须对不同类型、不同形态的网络媒体进行整合,实现机制联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高校各类“线上”网络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无限可能,各大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推进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官方抖音号等媒体矩阵的建设,并掌握不同媒体的传播规律,将主流意识形态转化为高校青年学生乐于接受的话语体系,提升“线上”网络媒体的传播实效。高校还要打通“线下”网络意识建设主渠道,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堂。高校不仅要推进思政课传统教材体系建设,更要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实现“线上”和“线下”的巧妙结合,共同推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立体式阵地建设和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保证导向正确、管控有力,不给任何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平台和传播机会。
(四)内生机制:把握自身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互动关系
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引领力集中表现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三大方面,最主要的是高校自身要正确掌握和明晰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三者的辩证互动关系。首先,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引领力就是要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落到实处,在网络阵地始终不渝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核心价值观。其次,强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管理权,增强在管理全过程和各环节的责任意识,特别是要聚焦网络舆论阵地,高校应抓住新媒体发展的新机遇,灵活运用创新手段优化传播内容,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升党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最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三者各有侧重,紧密联系,缺一不可,高校应当以联系、发展、全面的眼光看待三权辩证互动关系,不断优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五、结语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拓展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空间并提供了发展机遇,但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必须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高度,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用联系、发展、辩证的观念不断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在网络领地讲好中国故事,诠释中国道路,维护中国形象,进一步发挥新型智库作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2] 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括,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286.
[3]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0(001).
[4]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20-224.
[5] 宁秋娅,闻静超.守正创新做好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20(11):18-20.
作者简介:龙科(1986—),男,湖北黄冈人,学士,助理记者,研究方向:网络新闻、新媒体。
杨渐雨(1995—),男,湖北钟祥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