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开设初中科学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础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期待是好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因为种种原因,科学教学活动陷入了困境,影响了整体的教学质量,亟需改善,也是本文即将探究的话题。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程;教学工作;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0-296
笔者自担任初中科学课程任课教师以来就陆续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生对科学课程充满兴趣,但缺少好的学习方式;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讲授活动,失去了独立思考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不知道灵活变通,也不知道就地取材,缺少关注生活,改善生活的能力;教师教学方法存在问题,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科学课程比较边缘化,教学资源投入不足等等,这些问题让学科教学陷入了困境,亟待突破,为此笔者发挥教师素养,进行多方探索,终有所获,如下所示:
一、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
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盛行逐渐取代了应试教育思想的地位,给教育教学领域带来了新变,教师作为新课改的推行者与践行者,应该主动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自身做起,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用新理念,新眼光看待初中科学学科,迎接时代发起的挑战。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地位得到提升,一跃成为课堂的主人翁,占据着课堂的一切,此时教师就要顺应这一时代发展趋势,主动让权,将课堂交予学生,由此尊重了学生的地位,认可了学生的价值,响应了课改的号召。如,在学习《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就将课堂主导权让与了学生,不仅围绕学生制定了教学计划、设计了教学活动,还全程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一旦发现学生表情严肃,情绪低落就会调整教学进度,增删教学活动,重新调动学生学习兴致,以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除了更新教学理念外,教学模式也应该发生转变,这是因为旧有的“一堂言”“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无法实现学生个性化成长和独立意识的激发,因此引进新颖的、多样的、趣味的教学方式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如,学到《植物的一生》这一课内容时,笔者一改往日的讲授习惯,组织了一场种植活动,即由学生自己阅读种植知识,探究植物的生長周期,还进行实践操作,最终激发了学生爱护自然、爱护植物的意识。学到《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在征求了校领导的同意后,带领学生调查了学校的水质,了解了水污染、水浪费的现状,借助实践活动养成了师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师主动更新了教学理念,引进了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用新的眼光看待科学课程,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值得肯定。
二、加强师生互动,优化教学环境
师生关系是最为亲密的一种关系,这是因为师生接触时间久,彼此了解深,且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要实现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与知识的传递,因此加强师生互动是学科教学必经途径之一,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淡薄,甚至对立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课堂整体教学质量,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要了解教学活动的本质,知道师生良性互动才有可能做好教学工作,因此需要降低身段,摆脱“教师权威者”身份,走进学生,了解学生,认可学生,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尝试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优化教学环境。
如,在学习《科学测量》这一课内容时,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笔者制定了多种师生互动活动,包括教师讲理论知识,学生学理论知识;教师示范演示,学生认真观看;教师提供测量物品,学生完成测量任务;师生点评整个教学活动,谈感想,说感受,实现协同发展。再如,学到《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带领学生学习了基础知识后,增加了一个师生互动活动,那即是师生合作完成火山喷发的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地位平等,学生可以提出异议和想法,教师也可以动手操作,检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气氛融洽,关系和谐,是一次成功的教学经历,值得肯定。再如,学到《熔化与凝固》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发挥教学素养,更新教学理念,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而学生也完成了布置的预习任务,熟悉了教材文本,跟上了教学思路,师生团结合作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认为师生良性互动能促进科学学科教学工作,于是设计了多种互动形式,效果显著,值得肯定。
三、明确教学目标,科学合理教学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标,指路明灯,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前提,但就是在这个环节上,教师们经常出现问题:有的根本不重视教学目标的地位,也不制定教学目标,随心所欲,想到哪讲到哪,没有逻辑性;有的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不契合实际,过高或过低,阻碍了学生的成长;还有的就是教师贪多求快,可能会制定多个教学目标,且要在一堂课上完成,教学进度快,讲课效率高,但学生却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不仅要重新审视教学目标的价值且制定的教学目标要科学合理,单一准确,有实践性价值。
如,在学习《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在研读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制定了教学目标:通过实验证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原理;了解声音传播的介质以及不同的传播速度,结合实际解释回音这一现象。笔者设计的这一教学目标契合学生当下学习状况,且准确,具有实践性,因此实现的可能性十分大;同时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笔者制定了趣味、新颖、多样的教学活动:实验导入,吸引学生眼光;知识讲解,解答学生困惑;学生应用,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等等,一系列活动过后,同学们收获颇多,有了很大的进步。再如,学到《遗传与进化》这一课内容时,因为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因此笔者将其设计为四个课时,每个课时只学习一个知识点,目标明确,教学难度低,因此教学效果显著。
综上,科学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教师全面把握,认真对待,讲究方法,追求效率,为此笔者结合实际提出了上述几点建议,以期能为教师同仁们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蒋岳荣.初中科学课程教学要培养科学精神[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04).
[2]邵航正.初中《科学》课程“轻负担、高质量”教学探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09).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程;教学工作;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0-296
笔者自担任初中科学课程任课教师以来就陆续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生对科学课程充满兴趣,但缺少好的学习方式;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讲授活动,失去了独立思考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不知道灵活变通,也不知道就地取材,缺少关注生活,改善生活的能力;教师教学方法存在问题,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科学课程比较边缘化,教学资源投入不足等等,这些问题让学科教学陷入了困境,亟待突破,为此笔者发挥教师素养,进行多方探索,终有所获,如下所示:
一、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
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盛行逐渐取代了应试教育思想的地位,给教育教学领域带来了新变,教师作为新课改的推行者与践行者,应该主动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自身做起,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用新理念,新眼光看待初中科学学科,迎接时代发起的挑战。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地位得到提升,一跃成为课堂的主人翁,占据着课堂的一切,此时教师就要顺应这一时代发展趋势,主动让权,将课堂交予学生,由此尊重了学生的地位,认可了学生的价值,响应了课改的号召。如,在学习《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就将课堂主导权让与了学生,不仅围绕学生制定了教学计划、设计了教学活动,还全程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一旦发现学生表情严肃,情绪低落就会调整教学进度,增删教学活动,重新调动学生学习兴致,以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除了更新教学理念外,教学模式也应该发生转变,这是因为旧有的“一堂言”“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无法实现学生个性化成长和独立意识的激发,因此引进新颖的、多样的、趣味的教学方式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如,学到《植物的一生》这一课内容时,笔者一改往日的讲授习惯,组织了一场种植活动,即由学生自己阅读种植知识,探究植物的生長周期,还进行实践操作,最终激发了学生爱护自然、爱护植物的意识。学到《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在征求了校领导的同意后,带领学生调查了学校的水质,了解了水污染、水浪费的现状,借助实践活动养成了师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师主动更新了教学理念,引进了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用新的眼光看待科学课程,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值得肯定。
二、加强师生互动,优化教学环境
师生关系是最为亲密的一种关系,这是因为师生接触时间久,彼此了解深,且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要实现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与知识的传递,因此加强师生互动是学科教学必经途径之一,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淡薄,甚至对立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课堂整体教学质量,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要了解教学活动的本质,知道师生良性互动才有可能做好教学工作,因此需要降低身段,摆脱“教师权威者”身份,走进学生,了解学生,认可学生,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尝试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优化教学环境。
如,在学习《科学测量》这一课内容时,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笔者制定了多种师生互动活动,包括教师讲理论知识,学生学理论知识;教师示范演示,学生认真观看;教师提供测量物品,学生完成测量任务;师生点评整个教学活动,谈感想,说感受,实现协同发展。再如,学到《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带领学生学习了基础知识后,增加了一个师生互动活动,那即是师生合作完成火山喷发的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地位平等,学生可以提出异议和想法,教师也可以动手操作,检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气氛融洽,关系和谐,是一次成功的教学经历,值得肯定。再如,学到《熔化与凝固》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发挥教学素养,更新教学理念,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而学生也完成了布置的预习任务,熟悉了教材文本,跟上了教学思路,师生团结合作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认为师生良性互动能促进科学学科教学工作,于是设计了多种互动形式,效果显著,值得肯定。
三、明确教学目标,科学合理教学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标,指路明灯,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前提,但就是在这个环节上,教师们经常出现问题:有的根本不重视教学目标的地位,也不制定教学目标,随心所欲,想到哪讲到哪,没有逻辑性;有的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不契合实际,过高或过低,阻碍了学生的成长;还有的就是教师贪多求快,可能会制定多个教学目标,且要在一堂课上完成,教学进度快,讲课效率高,但学生却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不仅要重新审视教学目标的价值且制定的教学目标要科学合理,单一准确,有实践性价值。
如,在学习《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在研读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制定了教学目标:通过实验证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原理;了解声音传播的介质以及不同的传播速度,结合实际解释回音这一现象。笔者设计的这一教学目标契合学生当下学习状况,且准确,具有实践性,因此实现的可能性十分大;同时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笔者制定了趣味、新颖、多样的教学活动:实验导入,吸引学生眼光;知识讲解,解答学生困惑;学生应用,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等等,一系列活动过后,同学们收获颇多,有了很大的进步。再如,学到《遗传与进化》这一课内容时,因为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因此笔者将其设计为四个课时,每个课时只学习一个知识点,目标明确,教学难度低,因此教学效果显著。
综上,科学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教师全面把握,认真对待,讲究方法,追求效率,为此笔者结合实际提出了上述几点建议,以期能为教师同仁们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蒋岳荣.初中科学课程教学要培养科学精神[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04).
[2]邵航正.初中《科学》课程“轻负担、高质量”教学探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