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藏文教学的特点探究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藏民族地区,藏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最基础的学科,学生藏文学习的接收能力和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藏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学好藏文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所以,小学藏文教师对藏文教学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总结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藏文教学的特点进行论述,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些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 藏文教学 特点 探究
  藏文是除了汉语外,使用最广泛的大陆本土语言之一,其字母文字备受藏族同胞的喜爱。目前在西藏等地区,藏语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藏文的阅读,又是藏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关于藏语文教学的特点,笔者根据个人经验,总结如下。
  一、从字母教学开始,打好基础
  藏文字母是学生学习藏语、藏文不可缺少的基础,是小学生入学后学习藏文最先要涉及的内容。那么,小学生该怎样学好藏语字母呢?首先学生应在爱学习、乐学习、勤学习、善学习的规律中发展。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使学生在心情放松愉快的状态中得到知识。
  从直观的形象性施教,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通常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很容易在直观的形象性教学中激发出兴趣。教材上那些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内容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自然地议论图上画的是什么?它们在干什么?字母上方那些画面上有相对应的动植物等,利用这些图画编串一个小故事,并且让学生参与故事的内容的角色进行表演,争相模仿,再慢慢校正他们的发音,通过生动的图画延伸到轻松的学习中,模仿正确的发音方法,让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主动、轻松愉快的娱乐教学
  用直观的办法来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并强调准确发音。教学中用身体模仿各字母的形态,如:我把双手在右边上下伸直,把头贴近右臂,让学生从形象的相像中认识该字母。如此不断的进行直观性演示。最终达到让学生熟记字母,并且会灵活运用字母。
  二、应用多元化教学形式
  传统的小学藏文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导地位得不到凸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低,学生学习不主动,也不愿意独立思考,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一种禁锢。高效的小学藏文课堂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的提升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这也是一个切实提升学生藏文学习能力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相应的变换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可以更多的采用小组讨论合作的模式。学生间的讨论过程中每一个同学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对于学生的思维是一种锻炼,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讨论过程中,通过聆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可以完善自己的思维,同时也可以看出自己看问题时的遗漏与缺陷,这是一个很好的相互学习的过程。此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让多媒体走进藏文课堂,这首先很好的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以相关文章为背景的优秀影视作品,观看开始时可以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影,这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过程中也很好的培养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藏文方面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力。
  三、拓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西藏农牧区的小学生教材编写的事例都是从现实生活当中来的,特别直观,这也是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也是让形象思维得到拓展,进而联想到其他事物。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它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法国哲学家狄德罗也强调说,想象是一种特质,没有它,一个人既不可能成为诗人,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有理性的生物,一个真正的人。
  “填鸭式”的教育已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培养的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没有形象思维、没有想象,我们的社会就不会进步、前进,也就更谈不上国家的富裕强大,因此我们在藏文教学中要充分拓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学中实践能力的培养
  任何语言教学都是一种语言的实践活动,藏文的教学当然也不例外。在课堂教学时,我们应把死的教材激活为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多种感官、多种组织“动”,只有“活”了才能“动”,“活”是前提,“动”是归宿,要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教学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養学生的实践能力,要从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活跃的教学氛围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试题情境,利用学生原有经验与面临现象的冲突,引起学生的注意,使探究新知的活动成为学生自身的心理需求,自己解决在情境中遇到困难的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去自学课本,思考教师的指导性问题,寻找摆脱困境的办法。从而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
  总之,本人这里谈到的藏文教学上改善或注重的问题,望广大藏文教学者们不断开拓创新的同时,千万不能忽略以往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先前教育家们的教导,更不能违背优良的教学传统。
其他文献
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让提高教学质量,本人主要从以下几点来谈一下:  一、关注学生知识的迁移  1.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概括水平影响着他们能否准确地总结出新旧知识的相似性和本质差异,能否合理地归纳出知识及应用条件、应用方式的结合点,也就直接影响着知识的迁移能否顺利进行。
期刊
师幼关系是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幼关系对幼儿认知、情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是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幼儿教师要想做好幼教工作,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技巧,更要重视与幼儿关系的培养与建立。只有这样,才能使幼教工作顺利展开,使幼儿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导。我认为要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教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幼儿教师要用纯真、无私的爱心,帮助幼
期刊
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要快速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必须大力改革小学语文教学。近年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打破了传统的教与写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引导学生自学,培养阅读兴趣,为写作奠定基础  小学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其中最简单又是教师最伤脑筋的问题之一是错别字较多,特别是后进生,往往是错字连篇。尽管是教师费尽口舌,还是不能纠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几乎每位教师每节课都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其中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在合作学习中还存在许多误区,导致合作学习的形式化。小组合作学习是开放教育中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拉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合作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弥补了教师由于班额大而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实现了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及实践和发展的目的。  二、
期刊
一、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的意义  ⒈什么是情境教学。情境教学以思维为核心,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各种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和接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解决了长期以来因重认知轻情感而带来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不能协调发展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不仅如此,情境教学将情境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强调凭借情境促进整体发展,从而将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训练统一在具体生动的
期刊
众所周知,试卷的难度分布主要集中在填空上。这类题主要测试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考试成绩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日常积累,有些学生往往会掉以轻心,他们经常认为“填空”类似于口头计算的问题,经常用直觉判断或口算来解决问题,这个结果很容易出错。当然,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的积累是关键原因。  “填空题”的主观题型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教学,这类题型灵活,综合性强,如果没有合适的辅助手段,结果容易出错。在日常的教学
期刊
【摘 要】教育教学改革在不断前行,其中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和谐快乐的合作交流。在小学四年级科学学科的教学中运用项目式学习,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各种科学素养。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 小学科学 核心素养  新课程倡导“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
期刊
语文是生活与学习的前提,它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实践性。通过语文教学,还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审美等教育。但是,要上出一堂能够吸引学生的语文课并非一件易事。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往往方法单调、缺乏一定教学手段的语文课是很难吸引学生一节课的。因此,只有教学手段多样化,轻松丰富有趣的语文课才能深入学生心中,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  如果语文是一门艺术,那么提问提问就是挖掘艺术的最好方式。这一领域的研究对语
期刊
数学游戏是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好形式。好的数学游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 ,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将学习兴趣与数学知识自然而然地同步增长。  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小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不长,而且不稳定,有趣的东西常常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于是我在教学中想方设法把游戏引进课堂,根据教材的内容,不断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兴奋与抑制的不
期刊
数学知识要具有连贯性,数学知识是生活背景和学生成长的重要部分,并在活动中,在其丰富的情境中,不断运用、拓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的终身的终极目标,电脑、电子白板、实物投影仪等多媒体在校园里的积极推广,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对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方面的理解、尝试、研究提供了条件,数学探究创设上的追求永不止步。  一、问题情境的不足之处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