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堡太极拳白鹅亮翅技击法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aselh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鹅亮翅是赵堡太极拳中的一式,它是接懒扎衣式进行变化的(图1)。右腿根往下松,双膝微屈成小骑马步,松肩垂肘,右手成掌心向左的侧立掌,指头与鼻齐,肘在胸前,形成“单风朝阳势”(图2)。


  要领:松右腿根时,右脚尖微向里摆,脚、膝成马步势。手掌须侧立,高与鼻齐,这样手护面部而肘护胸,保护好自己的要害部位。松腿根时,身、手、脚上下齐动,谓“一动皆动”。
  右手沉旋下落,到脐下时向右缠旋上转,经右凤府穴到百会穴,同时左掌在右手下落时顺胸缠旋上升至与鼻尖齐。左掌上旋,由脐处开始将手心向外旋转,到下额时变成侧立掌,手心向右。在两手各自缠旋转圆于弧形时,裆微向下松,有像下坐之意,双手在左变侧立掌,右手向上缠旋过肩时,右脚向前迈半步,同时左脚跟随(图3)。


  要领:右手下旋左手上旋时,须松裆下坐,松肩垂肘,两膝向外微摆下沉,十趾抓地,根基牢固。在下实上虚的姿势下,右腿变虚向前迈半步,左腿紧跟。如《太极拳论》所云:“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穿。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这就要求我们在练拳架时,“一动百动”,“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在武当赵堡太极拳所有拳式中,腰不能松,是绝要。浑身都要轻松柔活,腰须竖直而不塌不弯。
  右手从百会穴处旋转,手心由向下逐渐旋转向外,手掌旋到高与肩齐时,手心向前。肘屈而不弯,似直非直。左手由额前向前旋转,在胸前时,已成手心向外。在两手皆手心向外时,很自然地双膝微外摆,膝盖向下无意之间用力,十趾抓地,白鹅亮翅拳式完成(图4)。
  要领:双手向前推时,两脚踏地,膝竖直,身似有上长之意,两手掌在向前推出时,由低向上掀,达到“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在白鹅亮翅的演示过程中,必须把、、挤、按四劲走清楚。如由懒扎衣式转单凤朝阳势时,接对方手肘为;双手旋转圆弧形为,右手经百会穴向前旋转,左手在额下转掌时,两手手心相对,同时都是侧立掌,是挤,又叫合。挤是两掌往一处走,有挤压之功。合是在调动全身之力,把力往一处集中,为按打下基础。挤也是在把劲往一处聚,为推按和打击对方蓄力,因此,挤与合在这里含义相同。两只手在合的侧立掌缠旋中,向前、向上推出,叫按。赵堡太极拳的特点是:式式必有挤按。


  武当赵堡太极拳始终遵循张三丰的教诲,以道家的拳理、拳技规则为准绳,理论结合实际,融健身、防身、搏击实战为一体,保持了武当太极拳的特色。
  如对方突然出左拳击来,我则以右单凤朝阳看守门户,待对方手到我胸前,以右手接对方手腕,左手由左胯根顺腹、胸上旋托住其肘。这时,如对方欲进而击打我胸,我趁势顺其劲力以进旋其肘,使其肘尖亮出,继以白鹅亮翅运转,左手向下缠,右手紧贴对方手腕下领,左手在胸前上旋肘。对方力已被引化,新力未生,我则得机得势。在我双手缠旋上掀的一瞬间,对方由于我的拳势已定的双手在旋转时逐步向上斜推,已经失去了根,成了上重下轻无根的木头人,没有还手挣扎之力。紧接着上步前推,手到、身到、脚到,很自然的力从脚下起,气从丹田生,里外、上下一股劲,把对方发出数尺(图4)。这就是白鹅亮翅一式的搏击散手打法。


  要领:在右手经百会穴向前下与左手由额下手心向内转向外时,两手相距21厘米。因为人的手腕与肘的距离是21厘米,我们在练拳时,两手之距是21厘米,习以为常,遇敌时搭手正好看住对方手腕与肘尖。这是技击手法的关键,搏击实战,须掌握这一要领。
  白鹅亮翅在推手中的应用
  太极拳推手是以金刚三大对搭手,运用左右白鹅亮翅缠旋转圈,有定步与活步之分。按图4姿势我将右脚向前迈一步,双手接触对方左手肘,两人左右缠转,沾连粘随,不丢不顶。我退一步,他进一步,往返变化无穷。虽然二人都是轻松柔活如行云流水飘洒自如,但均在探测对方的虚实变化的空隙弱点,一旦得机得势,也就是对方亮了肘,我必迅速以白鹅亮翅的发人之技,卡手端肘向外上掀推按发出对方。
  在太极拳的搏击实战中,始终坚持练拳架的轻松柔活用意不用力,只是在发人的一瞬间运用“四两拨千斤”之技把人击出。不论推手还是散手,凡一搭手,必须镇静沉着,“静以待动”,做到“操时面前如有人,交手有人如无人”。就能达到缠绕旋螺,以圆圈弧形进退反侧,姿势变化多端。即使遇到歹徒,也应不慌不忙的制服对方。切记,“有意莫带形,带形必不赢”,“心要整,目要精,手足齐到定能赢。”□
其他文献
心意六合拳,是古传内家拳。并以功法奇崛,简单实用,技击威力强大,劲力雄厚而著称。自河南洛阳人氏马学礼先师得其真传后,数百年来一直在回族中秘密流传,外人很难得见,从而形成河南一支。今就其桩功、大拧中节、鸡形步等功法谈一下体会,与同好切磋。  1、桩:自然站立,左脚前伸,脚跟着地,脚尖上跷。两腿下蹲,重心在右腿。左手五指自然分开,屈肘上抬于面部前方,掌心向内,指尖与鼻尖同高。右手下按于右腿外侧,掌心向
期刊
五行通背拳的特点是鞭劲,放长击远,故名通背。  北派通背拳传自于大祁派、小祁派,其近代有影响的人物为修剑痴先生。我的恩师葛太然的师傅韩鹏耀即修剑痴早期弟子之一,号称“四大天王”。  葛太然,大连人,身体魁梧,高1.83米,为人豪爽,10岁即随张云珊习武。后来张有机缘遇韩鹏耀,并请到家中,教五行通背,葛太然同时学习,韩鹏耀在张家住了十年之久,虽然经常去南方,但到大连必住张家,一切生活费用靠张、葛供给
期刊
搏击的本质是将自身劲力尽可能有效地作用到对手身上,使之失去战斗力。发力就是达到这种效果的最直接方法。  发力是在意识诱导、神经支配下依靠周身或局部骨节的支撑作用,肌肉于一瞬间突然收缩,产生向某一方向(或四面八方)的爆发性力量,是主动想象上的松紧导致肌肉的松紧,使精神极度兴奋,致使肌肉在一瞬间高度紧张的结果。  一、发力的分类  发力的分类有多种,我个人按发力的质量将之分为整体性、局部性两种发力。我
期刊
鞭,作为一种特殊的攻击武器,具有携带方便、杀伤力强等特点。所以,掌握几种实用鞭技,用于自卫健身,会有更好的效果。  用于攻击的鞭,可以是常用的九节、七节钢鞭、蛇形软鞭,也可以是铁链条,细钢丝绳,自行车链锁、皮带等。视个人喜好、现场环境选择。  鞭的携带方法  鞭的携带方法是首先要考虑的。当突遇敌情时,应能保证迅速出鞭。  一般钢节鞭,铁链条等分量较重的可围于腰际,外衣遮挡,不为他人所察。但应注意,
期刊
梅花桩拳是我国北方享有盛誉的拳种,属僧门道派(在家为僧门出门为道派),是昆仑派的一支,时人称:“东昆仑的八卦神掌,西昆仑的梅花神拳”。梅花拳第十六代传人张武臣说:“梅花门为道家武班正统,门人以替天行道为职志,富于民族正义,赤诚保家卫国,故昔人称为‘侠义道’。梅花门功夫博大精深,浩翰如海。它内外兼修,融合了中国武学精髓,乃我中华宝贵而完整的武学遗产。”  梅花拳历史悠久,隐秘深藏,至近代义和团运动这
期刊
六合拳是古老的拳种,在武林中享有盛名,深受群众喜爱,在河北沧州一带流传较广。  六合拳创于何时、何人创立,尚无考证。有关六合较早的论述见于明朝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就有六合枪之说,可佐证六合拳在四百年前就已开始流传。  六合拳传至沧州大约是在清朝道光年间(1810年~1820年),沧州人李冠铭学于泊头镇八里庄曹寿先师。在此之前,李冠铭曾向沧县大褚村回隐老师学习过弹腿的拳术及器械套路,因此对六合门
期刊
中华武术渊源流长,一些武林豪杰的轶事自幼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从小体弱多病,总想通过习武来增强体质。然而,由于条件所限,美梦总是难以成真。也时时幻想有哪位世外高人,能云游路过本地,收自己为徒,传授神功绝技。可也不知是自己福份薄,还是与高人无缘,一直到中学毕业,还没走进武门。随着年龄的增长,习武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终于有一天,我得到家人同意,踏上了习武之路。  我选择了一家在全国有名气的武馆,开
期刊
通背拳 也称通臂拳,强调以猿背或猿臂取势,故又称“通背猿猴”、“白猿通背”。通背拳流传较广,流派较多,除“白猿通背”外,还有“五行通背”、“六合通背”、“劈挂通背”、“两翼通臂”、“二十四式通臂”等等。较早流传于山西的“洪洞通背”,也属于通背拳系中的一个流派。  关于通背拳的起源,传说不一。有人说是战国时代孙膑所传,显然很牵强。近代流传于北京、天津一带的通背拳,是清末浙江人祁信所传,亦称“老祁派”
期刊
中国武师与俄国力士  1933年,被誉为“东方小巴黎”的哈尔滨在日寇的铁蹄下倍受蹂躏。  一天清晨,松花江畔的一块草地上,只见一位年约三十开外的汉子,身穿白色小褂黑色布裤,扯拳飞腿,上蹿下跌,闪展腾挪,一套“少林昭阳拳”打得出神入化。突然,汉子一记“旋风腿”凌空而起,“咔”,踢断了一棵大树上的树枝。然后,轻轻落地以一记“五花卧松”收式。围观的群众响起了一片喝彩声。  此人名叫吉万山,1903年出生
期刊
美国加州,一种带有电动马达的独轮滑板正被年轻上班一族所青睐,人们只需要向前倾就能使滑板加速,向后倾则类似刹车。这种滑板省去了单脚蹬地的麻烦,却极大锻炼了人的平衡能力,这样一来,上班族在上班赶路的过程中也同样能锻炼身体,而保持平衡本身也是运动健身重要的一个环节,其运动量并不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