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对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班级文化也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一、建立积极班级文化,树立健康价值观
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实质上文化归根到底是一种终极关怀,包括人格、精神、道德准则等等。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首先是作为一个人独立存在,既是生理上的人,也是心理上的人,文化的人。他的心理状态、思想道德品质等都受到集体文化氛围的影响和制约。反过来,班级里每一个成员的心理状态、思想道德品质也影响到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我曾多次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每接手一个班级,我就确立积极的班级文化。我们的班训是:天道酬勤,恒者为胜。把班级变成舞台,传播知识、传播欢乐、传播友谊,引领着一群青春激情、团结向上、增强友谊的同学们为着一个共同的理想而奋斗。每一届学生毕业前,学校组织了篮球赛,赛场上运动员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班全体同学的心。还记得上一届毕业班的篮球比赛,我和大家一起顶着烈日大声呐喊着,场上运动员的汗水化成了动力,最后一举夺得冠军。那一刻,我和孩子们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是无穷,追求着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就是“激流勇进、积极向前”的人生态度。这一切得益于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培养同学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班主任要经常把班级取得的成绩、领导对班级的良好评价、充分肯定以及科任老师的良好印象及时与大家交流,培养大家对班级的认同度,让他们产生自豪感,让同学们感到在我这个班里学习,是非常荣幸和骄傲的,形成强有力的归属感,并为之奋斗。同时对班级不良行为和思想给与指出,在反复不断的心理刺激,潜移默化改变其思想道德品质。
二、运用心理规律建设班级文化,有效培育健康的价值观
巧用从众心理。我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巧用从众心理,充分发挥板报的作用,大力宣傳优秀的、向上的文化和精神,促成大家在行动、价值取向上的一致性。在板报中,让同学们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周围世界,通过学生的语言去鞭挞、批评发生在班级内部的不文明言行,倡导良好的行为规范,对于有损班级荣誉与文化建设的人和事及时曝光。同学们通过看、评、比、想中,把榜样的业绩与自己的行为相联系,使平凡中的伟大,点滴中的真情化作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自觉行动。我还充分利用教室里的宣传栏等传播媒体,让好人好事上墙,久而久之,少部分不和谐的价值观念就逐渐被主流价值观念所取代。举个例子: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带手机,并且有时上课还打电话。班上部分同学觉得很酷、很潇洒。我便利用班会来一场大讨论,让同学们各抒已见,培养健康的消费观,让不良行为和思想在班上就逐渐失去了市场,从而实现了班级文化建设和健康价值观良性循环。
三、实施形式多样的班级文化活动,让健康的价值观充分展示并使之延伸
1.班级布置人性化,努力营造和谐氛围。我在班级里张贴学生生活照片,学生画得好的作品,少年宫活动组做的手工,漂亮的书法作品,学生写的优秀习作,节假日办的手抄报等等,让学生觉得我和他们一起精心布置的不仅仅是教室,而是一个温暖的家。这样学生既乐于用自己的心思美化班级,又热爱班级的环境。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爱护班级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财产的好习惯。建立图书角,一方面给同学们足够的物质资源,每门功课提供一定数量的参考书,另一方面为缓解学生的压力,提供适量的课外读物,如《读者》《儿童文学》等等,并建立严格的借阅制度,有专人记录,培养学生爱护书籍的好习惯。教室的窗台摆放学生自己栽种的花草,每个同学负责管理自己种植的花卉,让学生在教室中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2.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全班同学学会“知恩、感恩、报恩、施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如在一年级时开展“我与父母同绘画”让孩子父母共同完成一个心愿,培养家长与孩子之间默契与感情。通过播放父母辛勤工作生活片段教育学生,父母培养我们付出的辛劳,台上父母与孩子真情流露,使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感恩这份亲情。学生们十岁时,我们班举办“亲子游戏”活动,同学们怀抱大书包感受母亲十月怀胎辛苦,包开一块糖亲手送到妈妈嘴里,这不仅是一份甜蜜而且是一份感谢。孩子们的真情实感化作行动,为妈妈捶捶背、主动做家务等,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在成长中懂得回报。
四、让爱心融入班级文化的核心、融入健康的价值观
1.要有对学生一视同仁的态度。学生在学校、班级里开始积累做人的道理,同时也是在积累心理上的健康和成熟。这种健康班级情感文化应该是团结友爱,民主平等;班级中的成员人人热爱集体,又被集体所爱;人人赞美别人,也被别人赞美。两千多年前的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教育平等的口号——有教无类,这是师爱的最高境界。在管理班级中我会发现教育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培育浓厚班级的情感文化。我们一位姓熊的同学平时学习成绩不理想,更雪上加霜的是他从出生就患有严重耳疾,平时借助助听器才能勉强听得见别人说话,在他六年级时医生说可以动手术,但是一大笔手术费让平时生活很拮据的父母一筹莫展,同学们听说这件事后纷纷捐款献出爱心,班长与部分学生代表冒雨去熊同学家看望,当时,就让熊同学一家感动不已。这种行为让爱与被爱在学生的心里扎根发芽,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班级文化氛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精神境界,让爱心融入健康的价值观。
2.要有“恕道”精神,善待后进生。教师总要面对后进生的问题,孔子在《论语》中就提出“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即在学生犯错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灵中还有善的一面,不能因为他有缺点,就全盘否定,而是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既往不咎。孔子这种宽厚待生的行为无疑使在启示我们:教师必须宽容学生的缺点,不局限在一点来看待、评价、审视学生的不足。我的学生小蔡同学非常调皮,当时在全校“赫赫有名”,成绩也不理想。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不抛弃、不放弃,秉着宽容的态度去引导他。课下,教室、办公室、操场都留下了我和他的身影,我陪着他一起补缺补差,一起打乒乓球,一次次宽容让他“改邪归正”,成绩自然上升,同学们对他也是刮目相看。这时,我明白了宽容的实质就是教师的自信:相信自己的人格,相信自己的佳偶,相信自己的学生。以尊重、理解、信任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学生、引导学生。老师的爱与尊重如同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照亮的不仅是小蔡一个同学,而是全班学生。可以说,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班级文化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她化作无声的细雨,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学生精神上的尘埃,用无私的爱去影响着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她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对班集体、群体行为会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潜在的教育”、“隐形的教育”。
作者简介:
完兴华,男,安徽省肥东县,1981年11月20日,本科,二级教师。
一、建立积极班级文化,树立健康价值观
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实质上文化归根到底是一种终极关怀,包括人格、精神、道德准则等等。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首先是作为一个人独立存在,既是生理上的人,也是心理上的人,文化的人。他的心理状态、思想道德品质等都受到集体文化氛围的影响和制约。反过来,班级里每一个成员的心理状态、思想道德品质也影响到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我曾多次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每接手一个班级,我就确立积极的班级文化。我们的班训是:天道酬勤,恒者为胜。把班级变成舞台,传播知识、传播欢乐、传播友谊,引领着一群青春激情、团结向上、增强友谊的同学们为着一个共同的理想而奋斗。每一届学生毕业前,学校组织了篮球赛,赛场上运动员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班全体同学的心。还记得上一届毕业班的篮球比赛,我和大家一起顶着烈日大声呐喊着,场上运动员的汗水化成了动力,最后一举夺得冠军。那一刻,我和孩子们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是无穷,追求着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就是“激流勇进、积极向前”的人生态度。这一切得益于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培养同学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班主任要经常把班级取得的成绩、领导对班级的良好评价、充分肯定以及科任老师的良好印象及时与大家交流,培养大家对班级的认同度,让他们产生自豪感,让同学们感到在我这个班里学习,是非常荣幸和骄傲的,形成强有力的归属感,并为之奋斗。同时对班级不良行为和思想给与指出,在反复不断的心理刺激,潜移默化改变其思想道德品质。
二、运用心理规律建设班级文化,有效培育健康的价值观
巧用从众心理。我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巧用从众心理,充分发挥板报的作用,大力宣傳优秀的、向上的文化和精神,促成大家在行动、价值取向上的一致性。在板报中,让同学们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周围世界,通过学生的语言去鞭挞、批评发生在班级内部的不文明言行,倡导良好的行为规范,对于有损班级荣誉与文化建设的人和事及时曝光。同学们通过看、评、比、想中,把榜样的业绩与自己的行为相联系,使平凡中的伟大,点滴中的真情化作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自觉行动。我还充分利用教室里的宣传栏等传播媒体,让好人好事上墙,久而久之,少部分不和谐的价值观念就逐渐被主流价值观念所取代。举个例子: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带手机,并且有时上课还打电话。班上部分同学觉得很酷、很潇洒。我便利用班会来一场大讨论,让同学们各抒已见,培养健康的消费观,让不良行为和思想在班上就逐渐失去了市场,从而实现了班级文化建设和健康价值观良性循环。
三、实施形式多样的班级文化活动,让健康的价值观充分展示并使之延伸
1.班级布置人性化,努力营造和谐氛围。我在班级里张贴学生生活照片,学生画得好的作品,少年宫活动组做的手工,漂亮的书法作品,学生写的优秀习作,节假日办的手抄报等等,让学生觉得我和他们一起精心布置的不仅仅是教室,而是一个温暖的家。这样学生既乐于用自己的心思美化班级,又热爱班级的环境。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爱护班级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财产的好习惯。建立图书角,一方面给同学们足够的物质资源,每门功课提供一定数量的参考书,另一方面为缓解学生的压力,提供适量的课外读物,如《读者》《儿童文学》等等,并建立严格的借阅制度,有专人记录,培养学生爱护书籍的好习惯。教室的窗台摆放学生自己栽种的花草,每个同学负责管理自己种植的花卉,让学生在教室中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2.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全班同学学会“知恩、感恩、报恩、施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如在一年级时开展“我与父母同绘画”让孩子父母共同完成一个心愿,培养家长与孩子之间默契与感情。通过播放父母辛勤工作生活片段教育学生,父母培养我们付出的辛劳,台上父母与孩子真情流露,使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感恩这份亲情。学生们十岁时,我们班举办“亲子游戏”活动,同学们怀抱大书包感受母亲十月怀胎辛苦,包开一块糖亲手送到妈妈嘴里,这不仅是一份甜蜜而且是一份感谢。孩子们的真情实感化作行动,为妈妈捶捶背、主动做家务等,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在成长中懂得回报。
四、让爱心融入班级文化的核心、融入健康的价值观
1.要有对学生一视同仁的态度。学生在学校、班级里开始积累做人的道理,同时也是在积累心理上的健康和成熟。这种健康班级情感文化应该是团结友爱,民主平等;班级中的成员人人热爱集体,又被集体所爱;人人赞美别人,也被别人赞美。两千多年前的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教育平等的口号——有教无类,这是师爱的最高境界。在管理班级中我会发现教育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培育浓厚班级的情感文化。我们一位姓熊的同学平时学习成绩不理想,更雪上加霜的是他从出生就患有严重耳疾,平时借助助听器才能勉强听得见别人说话,在他六年级时医生说可以动手术,但是一大笔手术费让平时生活很拮据的父母一筹莫展,同学们听说这件事后纷纷捐款献出爱心,班长与部分学生代表冒雨去熊同学家看望,当时,就让熊同学一家感动不已。这种行为让爱与被爱在学生的心里扎根发芽,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班级文化氛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精神境界,让爱心融入健康的价值观。
2.要有“恕道”精神,善待后进生。教师总要面对后进生的问题,孔子在《论语》中就提出“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即在学生犯错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灵中还有善的一面,不能因为他有缺点,就全盘否定,而是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既往不咎。孔子这种宽厚待生的行为无疑使在启示我们:教师必须宽容学生的缺点,不局限在一点来看待、评价、审视学生的不足。我的学生小蔡同学非常调皮,当时在全校“赫赫有名”,成绩也不理想。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不抛弃、不放弃,秉着宽容的态度去引导他。课下,教室、办公室、操场都留下了我和他的身影,我陪着他一起补缺补差,一起打乒乓球,一次次宽容让他“改邪归正”,成绩自然上升,同学们对他也是刮目相看。这时,我明白了宽容的实质就是教师的自信:相信自己的人格,相信自己的佳偶,相信自己的学生。以尊重、理解、信任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学生、引导学生。老师的爱与尊重如同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照亮的不仅是小蔡一个同学,而是全班学生。可以说,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班级文化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她化作无声的细雨,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学生精神上的尘埃,用无私的爱去影响着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她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对班集体、群体行为会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潜在的教育”、“隐形的教育”。
作者简介:
完兴华,男,安徽省肥东县,1981年11月20日,本科,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