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楚舞艺术诞于西周,盛于汉代,延至当今,虽不如古时一般登峰造极,但其独特的表演形态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可在中国古典舞中窥见一丝余光,并成为装点古典舞桂冠的一颗珍珠。探析中国古典舞中遗存的楚舞元素,进一步剖析楚舞元素遗存对中国古典舞发展的影响及其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楚舞元素;古典舞;翘袖折腰
楚舞艺术博采众长,融合中原、楚地文化和四方民族艺术,形成了独特的表演特征,风格多彩、种类缤纷。约在东汉灵帝时代,由于北方胡乐舞的传入,楚舞艺术受其冲击逐渐暗淡。然而它并未真正消失,在当今中国古典舞中仍可窥见其余光,其浪漫纯美的舞蹈形式、自由瑰丽的艺术魅力,仍在中国古典舞的桂冠上闪闪发光。
一、楚舞艺术的元素内涵
诞生于楚地的楚舞,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其“翘袖折腰”的表演特征、柔美浪漫且神秘的舞蹈风格等,使得楚国舞蹈传之千年不衰,对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一)楚舞艺术的表演特征
“翘袖折腰”一直都是楚舞艺术的代名词,这一说法有据可查。根据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汉代戚夫人善“楚袖折腰之舞”;汉代的赵飞燕腰肢柔软,舞时呈曲线状姿容。由此,“长袖”“折腰”“曲线美”是楚舞艺术的三大表演特征。
首先,楚舞艺术最引人注目的是飘逸的“长袖”。长袖,既是服装又是道具,长袖与舞者融為一体,柔软灵活的肢体加上舞袖轻盈之美,不仅能延长手臂的表现力,增加舞蹈的轻盈飘逸之感,还可以宣泄内心情感,让舞蹈提升一个层次。
其次,楚舞艺术中极为常见的动作“折腰”,即向旁折腰90度,且手臂与腰身平行,这是楚舞艺术的第二个表演特征。南阳市唐河新店出土文物中的折腰舞女,折腰的幅度几乎成直角。古代曾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说法,受当时审美风尚影响,楚国女乐伎人形成了“纤纤细腰”的身姿,舞者也创作一些腰部的动作来满足上层统治者的审美需要。楚舞伎人需经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使腰肢灵活柔软、纤细,才能完成如此高超的折腰动作,塑造舞蹈的秀丽纤长之感。《楚辞》中的《招魂》和《大招》记载的“小腰秀颈,若鲜卑只”“长袂拂面,善留客只”等,对楚国宫廷女伎的优美姿态作了详细介绍,即腰身曼妙纤细、脖颈挺长秀美、华裙拖地等。楚舞艺术,以折腰动作著称,久而久之流传到民间,甚至流传千年。
最后,楚舞动作姿态多呈现曲线美,时仰时俯,风姿绰约,舞者手臂弯曲圆润流畅,以腰为源使身体走“三道弯”的运动轨迹,多个S形嵌套形成优美的曲线,整体表演呈现回环流动之美,给人一种灵巧多变的质感。
由湖北艺术职业技术学院创编的舞蹈《激楚》,开头队形便是圆形,整体调度是以主角女巫为中心,穿着宽松长袖的舞者走弧形路线转换下一个队形,舞台调度多以圆形或弧形呈现。同时,舞者动作体态多呈现“三道弯”状,手臂与整个身体形成S形姿态,即领舞开场第一个动作右手臂手指点头(图1),右手臂与上半身呈半弧弯曲状,左手臂微微架起在胯间又形成一个半弧形,两个手臂相连呈现S状。再加上舞者腰部向前俯,臀部翘起,而腿部弯曲,使舞者整个体态呈现S状。如此一来,这一个动作就形成了大S套小S的造型,此姿态正是对曲线美的运用。百转回环的流动质感,增加了舞蹈的飘逸轻盈美,生动体现了楚舞艺术的独特表演特征。
(二)楚舞艺术的风格韵律
楚舞艺术博采众长,形成了变幻多样、缤纷多姿的舞蹈风格,或曼妙空灵,或自由神秘,或激扬奔放,在中国舞蹈体系中独占一席。
首先,楚舞艺术具有轻柔飘逸的风格韵律,这一点有资料可以佐证。很多汉画像砖舞女,其巾袖凌空,纤柔舞姿,给人一种飞跃、缥缈多变之美,极大地增加了舞蹈的表现力和观赏价值。飘扬的舞袖在空中变换着各种姿态,一时似波涛涌动,一时如行云流水,简直妙不可言。飘逸轻柔的风格韵律特点,也源于楚国地区临近河水,人们喜爱水,便利用长袖来表现水流之柔美。徐州驮蓝山楚王墓及其他墓葬,出土了约40件西汉时代的绕襟衣陶舞俑(图2)。这类陶舞俑形制基本一致,身着绕襟长袖深衣,冠髻长发下垂,眉目清秀,身体前倾、扭胯折腰,身姿娇柔,随着舞步的变化体态呈现优美的S形,把汉代女子窈窕优美的体形、温婉轻盈的舞蹈动作定格,舞姿变化无穷,动感十足。
其次,激昂热烈的楚舞风格韵律,也常常惊艳众人。激烈快速的节奏变化,动作激烈且有力量,把舞蹈推向高潮,宣泄内心情感。例如,汉代著名的《七盘舞》就是此风格代表之一,紧张激烈的音乐、热烈奔放的动作振奋人心,给人一种酣畅淋漓之感。
最后,楚舞艺术诞生于西周的楚国,兼收南方各少数民族舞蹈之长,成一家之大统,具有自由开放的气息。并且楚地多崇尚鬼神,巫风盛行,而楚人具有人性的浪漫主义精神,形成了浪漫瑰丽、神秘自由的舞蹈风格。现今出土的大量文物也证明了这一艺术特色,比如河南省信阳市长台关楚墓中的几组舞人形象,就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再如《九歌》之中,人与人、神与神、人与神之间的爱恨惆怅,祭神歌舞以神秘莫测的巫舞形式、奔放矫健的动作,给予舞蹈无限情怀与生命力,巧妙地演绎了楚舞的神秘空灵的风格韵律。
二、中国古典舞中的楚舞元素余光
由于历史的缺憾,虽不见楚舞艺术的独立形式,但在中国新古典舞中仍然保留着一些楚舞艺术的珍贵元素,如高超的折腰动作、缥缈萦回的舞袖技巧和轻盈飘逸的风格韵律等。
(一)古典舞表演特征中的楚舞元素
古典舞作为中国舞蹈艺术的典范代表之一,其高超的袖舞技巧、令人惊叹的腰功和流动回环的“三道弯”姿态等,是传统楚舞元素的遗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升华、丰富。
首先,古典舞者或是穿宽松的长袖,或是穿纤纤长袖,以身带袖,延长手臂表现力,而且利用高超的舞袖技巧,舞出缥缈轻盈的视觉美感,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复刻了楚舞的袖舞服饰和技巧形式,并融入现代审美理念,古今交融,别具魅力。 其次,中国古典舞也如楚舞一般注重腰功技术(图3),舞者以腰部为源做各种动作的变换,最典型的就是向旁折腰90度动作,这一动作元素也完美延续了古楚舞的折腰表演特征。当今的古典舞者腰肢扭转交错,充分展现了“三月柳枝柔似缕”的线性美,时而前俯后仰,时而折腰向旁,侧面展现了楚舞艺术中的折腰元素和妙丽的舞蹈姿态,这也说明古典舞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楚舞艺术色彩,是对楚舞艺术的保存与丰富。
最后,古典舞者常呈现秀丽优雅的曲线之美,极具观赏效果,这类姿态也与楚舞的体态元素有极大相似处。二者都是利用舞者肢体曲线美和舞蹈运动路线的弧线美,营造出了柔和圆润的美感。曲线美的楚舞元素,在古典舞蹈表演中得到延续,如飘逸的长袖在空中形成弧线形态,以及整个肢体运动的弧形路线等,巧妙呈现出一种浑然天成的舞蹈质感。中国古典舞与楚舞的曲线美元素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圆为美”的审美意识的源远流长。
(二)古典舞风格韵律中的楚舞元素
虚实相生的中国古典舞艺术,以其柔美飘逸、激昂奔放、神秘自由的风格韵律著称,此特点再现了楚舞艺术的风格韵律元素。
首先,如楚舞艺术一样,古典舞者挥舞着丝纱长袖,通过腰部和腕部的配合,使舞蹈整体呈现出缥缈萦回、百转千柔的美感,纤细灵活的腰肢铸造出舞蹈的灵动柔美之态。灵活的腰肢、飘逸的长袖舞动,再配合流畅的舞步,创造出了令人神往的、轻柔曼妙的、意蕴长存的悠远境界,由此证明了楚舞飘逸轻柔的风格魅力在古典舞中得到了些许保存。
其次,中國古典舞在节奏激昂之时,动作会呈现出激烈奔放的特征,突出了舞蹈动作的质感,扩大了舞蹈的张力,令人振奋,使舞蹈更具有激烈、昂扬、奔放的风格韵律,这一点继承了楚舞的风格韵律元素。
最后,中国古典舞艺术自古至今都具有自由神秘浪漫主义色彩,这一风格特征也与楚舞风格元素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神秘自由的舞蹈风格源于古代的巫舞和中国人民自古至今的自由浪漫精神,而且古典舞蹈在编创内容上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由此营造出一种神秘莫测的艺术风格。此外,中国古典舞动作轻柔灵动,给人视觉享受与美的陶冶,追求形尽而意更幽的悠远意境,赋予了古典舞浪漫自由的色彩,侧面上也是对楚舞艺术浪漫自由的风格韵律元素的折射。
舞蹈《激楚》运用祭祀舞蹈的形式,生动地表现了人神共通的激烈场面,在神秘莫测的巫风笼罩之下,通过奔放张扬的楚舞动作语汇,表现了人们心中美好的向往,复现了楚舞艺术的价值魅力。
三、楚舞元素遗珠装点中国古典舞桂冠
楚舞艺术博采众长,成一家大统,曾在我国舞蹈史上登峰造极。由于历史的缺憾,古楚舞艺术的原貌只能从出土文物、历史文献和当代民间歌舞风俗之中窥见一二,但其“翘袖折腰”“三道弯”(图4)的动作表演形态、轻柔浪漫的风格韵律以及醇厚的文化底蕴等,至今历久弥新,并在古典舞中得以延续和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古典舞在当今发展中遇到一些瓶颈,对楚舞艺术的研究可为古典舞发展开辟一条新途径。新时代提倡多元艺术融合,尝试将楚舞艺术与古典舞相结合,加入现代人的审美思维方式以及艺术角度,拓展古典舞蹈的表现力与动作质感,提升古典舞的审美魅力与美学价值,让观赏者感受到浓郁的古楚舞魅力和形神兼备的古典美。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丰富其表演形式、动作语汇等,为中国古典舞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灵感和珍贵的文化参照,还可以为楚舞艺术在当代发展提供新的生存途径,注入现代化的美学理念。当然,这也符合当今创新性的发展理念,利用现代化手段让传统舞蹈艺术更加璀璨辉煌,推动古今两种舞蹈艺术相融,丰富中国舞蹈的发展种类,增强艺术表演魅力,以期中华民族舞蹈艺术长盛不衰。所以,重视这些遗存的珍贵楚舞元素,无论是对古典舞还是楚舞,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让楚舞元素成为装点中国古典舞桂冠的一颗明珠。
四、结 语
楚舞艺术历经千年却历久弥新,形成了醇厚的文化底蕴,并在古典舞蹈中闪烁光芒。“长袖交横”“罗衣从风”的楚舞姿态,轻盈灵动、自由浪漫的风格,不仅成为楚汉舞蹈文化的基本审美标准,也成为汉唐乃至今日古典舞的美学标准。珍视楚舞艺术的当今美学价值及其对中国古典舞发展的深远意义,应努力推动楚舞与古典舞二者共同发展。中国舞蹈无论以何种风格或形式呈现出来,或楚国舞蹈,或古典舞,都是对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品格的传承。因此,作为新时代的舞蹈者,一方面要秉承楚舞艺术的元素余光,利用现代化的艺术资源,赋予古典舞蓬勃的生命活力,并为复现楚舞艺术作出不懈努力;另一方面,要发扬中国舞蹈的深厚魅力,构建中国特色的舞蹈体系,以盼中华民族舞蹈之花茁壮生长,明日更缤纷多彩。
(福建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黄中骏.湖北传统乐舞概论[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34-35.
[2] 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65-67.
[3] 史仲文.中国艺术史:舞蹈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104-105.
[4] 费秉勋.楚辞与楚舞[J].古典文学知识,2005(12):34-35.
[5] 张玉玲.从《楚腰》看楚舞的遗存及当代复现[J].北京舞蹈学院院报,2012(16):78-79.
[6] 李馨,苏娅.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的思考:向传统学习[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07):51-52.
[7] 龚倩,李琼.楚文化背景下的古典舞蹈形态探微[J].艺海,2014(02):159-161.
[8] 陈春.楚舞舞姿形态初探[J].鄂州大学学报,2014(10):115-116.
[9] 杜鹏.论楚舞历史文化成因及其艺术特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16):27-29.
[10] 肖洒.楚舞研究及其当代创作述评[J].艺术论坛,2019(13):47.
[11] 肖杰.论汉代袖舞的审美特征[J].戏剧之家,2019(21):123-124.
[12] 张冬琦.试论楚舞的演变及影响[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13] 梁思思.从舞蹈《激楚》探寻楚舞的古典形态特征[D].北京舞蹈学院,2014.
关键词:楚舞元素;古典舞;翘袖折腰
楚舞艺术博采众长,融合中原、楚地文化和四方民族艺术,形成了独特的表演特征,风格多彩、种类缤纷。约在东汉灵帝时代,由于北方胡乐舞的传入,楚舞艺术受其冲击逐渐暗淡。然而它并未真正消失,在当今中国古典舞中仍可窥见其余光,其浪漫纯美的舞蹈形式、自由瑰丽的艺术魅力,仍在中国古典舞的桂冠上闪闪发光。
一、楚舞艺术的元素内涵
诞生于楚地的楚舞,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其“翘袖折腰”的表演特征、柔美浪漫且神秘的舞蹈风格等,使得楚国舞蹈传之千年不衰,对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一)楚舞艺术的表演特征
“翘袖折腰”一直都是楚舞艺术的代名词,这一说法有据可查。根据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汉代戚夫人善“楚袖折腰之舞”;汉代的赵飞燕腰肢柔软,舞时呈曲线状姿容。由此,“长袖”“折腰”“曲线美”是楚舞艺术的三大表演特征。
首先,楚舞艺术最引人注目的是飘逸的“长袖”。长袖,既是服装又是道具,长袖与舞者融為一体,柔软灵活的肢体加上舞袖轻盈之美,不仅能延长手臂的表现力,增加舞蹈的轻盈飘逸之感,还可以宣泄内心情感,让舞蹈提升一个层次。
其次,楚舞艺术中极为常见的动作“折腰”,即向旁折腰90度,且手臂与腰身平行,这是楚舞艺术的第二个表演特征。南阳市唐河新店出土文物中的折腰舞女,折腰的幅度几乎成直角。古代曾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说法,受当时审美风尚影响,楚国女乐伎人形成了“纤纤细腰”的身姿,舞者也创作一些腰部的动作来满足上层统治者的审美需要。楚舞伎人需经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使腰肢灵活柔软、纤细,才能完成如此高超的折腰动作,塑造舞蹈的秀丽纤长之感。《楚辞》中的《招魂》和《大招》记载的“小腰秀颈,若鲜卑只”“长袂拂面,善留客只”等,对楚国宫廷女伎的优美姿态作了详细介绍,即腰身曼妙纤细、脖颈挺长秀美、华裙拖地等。楚舞艺术,以折腰动作著称,久而久之流传到民间,甚至流传千年。
最后,楚舞动作姿态多呈现曲线美,时仰时俯,风姿绰约,舞者手臂弯曲圆润流畅,以腰为源使身体走“三道弯”的运动轨迹,多个S形嵌套形成优美的曲线,整体表演呈现回环流动之美,给人一种灵巧多变的质感。
由湖北艺术职业技术学院创编的舞蹈《激楚》,开头队形便是圆形,整体调度是以主角女巫为中心,穿着宽松长袖的舞者走弧形路线转换下一个队形,舞台调度多以圆形或弧形呈现。同时,舞者动作体态多呈现“三道弯”状,手臂与整个身体形成S形姿态,即领舞开场第一个动作右手臂手指点头(图1),右手臂与上半身呈半弧弯曲状,左手臂微微架起在胯间又形成一个半弧形,两个手臂相连呈现S状。再加上舞者腰部向前俯,臀部翘起,而腿部弯曲,使舞者整个体态呈现S状。如此一来,这一个动作就形成了大S套小S的造型,此姿态正是对曲线美的运用。百转回环的流动质感,增加了舞蹈的飘逸轻盈美,生动体现了楚舞艺术的独特表演特征。
(二)楚舞艺术的风格韵律
楚舞艺术博采众长,形成了变幻多样、缤纷多姿的舞蹈风格,或曼妙空灵,或自由神秘,或激扬奔放,在中国舞蹈体系中独占一席。
首先,楚舞艺术具有轻柔飘逸的风格韵律,这一点有资料可以佐证。很多汉画像砖舞女,其巾袖凌空,纤柔舞姿,给人一种飞跃、缥缈多变之美,极大地增加了舞蹈的表现力和观赏价值。飘扬的舞袖在空中变换着各种姿态,一时似波涛涌动,一时如行云流水,简直妙不可言。飘逸轻柔的风格韵律特点,也源于楚国地区临近河水,人们喜爱水,便利用长袖来表现水流之柔美。徐州驮蓝山楚王墓及其他墓葬,出土了约40件西汉时代的绕襟衣陶舞俑(图2)。这类陶舞俑形制基本一致,身着绕襟长袖深衣,冠髻长发下垂,眉目清秀,身体前倾、扭胯折腰,身姿娇柔,随着舞步的变化体态呈现优美的S形,把汉代女子窈窕优美的体形、温婉轻盈的舞蹈动作定格,舞姿变化无穷,动感十足。
其次,激昂热烈的楚舞风格韵律,也常常惊艳众人。激烈快速的节奏变化,动作激烈且有力量,把舞蹈推向高潮,宣泄内心情感。例如,汉代著名的《七盘舞》就是此风格代表之一,紧张激烈的音乐、热烈奔放的动作振奋人心,给人一种酣畅淋漓之感。
最后,楚舞艺术诞生于西周的楚国,兼收南方各少数民族舞蹈之长,成一家之大统,具有自由开放的气息。并且楚地多崇尚鬼神,巫风盛行,而楚人具有人性的浪漫主义精神,形成了浪漫瑰丽、神秘自由的舞蹈风格。现今出土的大量文物也证明了这一艺术特色,比如河南省信阳市长台关楚墓中的几组舞人形象,就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再如《九歌》之中,人与人、神与神、人与神之间的爱恨惆怅,祭神歌舞以神秘莫测的巫舞形式、奔放矫健的动作,给予舞蹈无限情怀与生命力,巧妙地演绎了楚舞的神秘空灵的风格韵律。
二、中国古典舞中的楚舞元素余光
由于历史的缺憾,虽不见楚舞艺术的独立形式,但在中国新古典舞中仍然保留着一些楚舞艺术的珍贵元素,如高超的折腰动作、缥缈萦回的舞袖技巧和轻盈飘逸的风格韵律等。
(一)古典舞表演特征中的楚舞元素
古典舞作为中国舞蹈艺术的典范代表之一,其高超的袖舞技巧、令人惊叹的腰功和流动回环的“三道弯”姿态等,是传统楚舞元素的遗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升华、丰富。
首先,古典舞者或是穿宽松的长袖,或是穿纤纤长袖,以身带袖,延长手臂表现力,而且利用高超的舞袖技巧,舞出缥缈轻盈的视觉美感,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复刻了楚舞的袖舞服饰和技巧形式,并融入现代审美理念,古今交融,别具魅力。 其次,中国古典舞也如楚舞一般注重腰功技术(图3),舞者以腰部为源做各种动作的变换,最典型的就是向旁折腰90度动作,这一动作元素也完美延续了古楚舞的折腰表演特征。当今的古典舞者腰肢扭转交错,充分展现了“三月柳枝柔似缕”的线性美,时而前俯后仰,时而折腰向旁,侧面展现了楚舞艺术中的折腰元素和妙丽的舞蹈姿态,这也说明古典舞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楚舞艺术色彩,是对楚舞艺术的保存与丰富。
最后,古典舞者常呈现秀丽优雅的曲线之美,极具观赏效果,这类姿态也与楚舞的体态元素有极大相似处。二者都是利用舞者肢体曲线美和舞蹈运动路线的弧线美,营造出了柔和圆润的美感。曲线美的楚舞元素,在古典舞蹈表演中得到延续,如飘逸的长袖在空中形成弧线形态,以及整个肢体运动的弧形路线等,巧妙呈现出一种浑然天成的舞蹈质感。中国古典舞与楚舞的曲线美元素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圆为美”的审美意识的源远流长。
(二)古典舞风格韵律中的楚舞元素
虚实相生的中国古典舞艺术,以其柔美飘逸、激昂奔放、神秘自由的风格韵律著称,此特点再现了楚舞艺术的风格韵律元素。
首先,如楚舞艺术一样,古典舞者挥舞着丝纱长袖,通过腰部和腕部的配合,使舞蹈整体呈现出缥缈萦回、百转千柔的美感,纤细灵活的腰肢铸造出舞蹈的灵动柔美之态。灵活的腰肢、飘逸的长袖舞动,再配合流畅的舞步,创造出了令人神往的、轻柔曼妙的、意蕴长存的悠远境界,由此证明了楚舞飘逸轻柔的风格魅力在古典舞中得到了些许保存。
其次,中國古典舞在节奏激昂之时,动作会呈现出激烈奔放的特征,突出了舞蹈动作的质感,扩大了舞蹈的张力,令人振奋,使舞蹈更具有激烈、昂扬、奔放的风格韵律,这一点继承了楚舞的风格韵律元素。
最后,中国古典舞艺术自古至今都具有自由神秘浪漫主义色彩,这一风格特征也与楚舞风格元素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神秘自由的舞蹈风格源于古代的巫舞和中国人民自古至今的自由浪漫精神,而且古典舞蹈在编创内容上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由此营造出一种神秘莫测的艺术风格。此外,中国古典舞动作轻柔灵动,给人视觉享受与美的陶冶,追求形尽而意更幽的悠远意境,赋予了古典舞浪漫自由的色彩,侧面上也是对楚舞艺术浪漫自由的风格韵律元素的折射。
舞蹈《激楚》运用祭祀舞蹈的形式,生动地表现了人神共通的激烈场面,在神秘莫测的巫风笼罩之下,通过奔放张扬的楚舞动作语汇,表现了人们心中美好的向往,复现了楚舞艺术的价值魅力。
三、楚舞元素遗珠装点中国古典舞桂冠
楚舞艺术博采众长,成一家大统,曾在我国舞蹈史上登峰造极。由于历史的缺憾,古楚舞艺术的原貌只能从出土文物、历史文献和当代民间歌舞风俗之中窥见一二,但其“翘袖折腰”“三道弯”(图4)的动作表演形态、轻柔浪漫的风格韵律以及醇厚的文化底蕴等,至今历久弥新,并在古典舞中得以延续和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古典舞在当今发展中遇到一些瓶颈,对楚舞艺术的研究可为古典舞发展开辟一条新途径。新时代提倡多元艺术融合,尝试将楚舞艺术与古典舞相结合,加入现代人的审美思维方式以及艺术角度,拓展古典舞蹈的表现力与动作质感,提升古典舞的审美魅力与美学价值,让观赏者感受到浓郁的古楚舞魅力和形神兼备的古典美。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丰富其表演形式、动作语汇等,为中国古典舞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灵感和珍贵的文化参照,还可以为楚舞艺术在当代发展提供新的生存途径,注入现代化的美学理念。当然,这也符合当今创新性的发展理念,利用现代化手段让传统舞蹈艺术更加璀璨辉煌,推动古今两种舞蹈艺术相融,丰富中国舞蹈的发展种类,增强艺术表演魅力,以期中华民族舞蹈艺术长盛不衰。所以,重视这些遗存的珍贵楚舞元素,无论是对古典舞还是楚舞,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让楚舞元素成为装点中国古典舞桂冠的一颗明珠。
四、结 语
楚舞艺术历经千年却历久弥新,形成了醇厚的文化底蕴,并在古典舞蹈中闪烁光芒。“长袖交横”“罗衣从风”的楚舞姿态,轻盈灵动、自由浪漫的风格,不仅成为楚汉舞蹈文化的基本审美标准,也成为汉唐乃至今日古典舞的美学标准。珍视楚舞艺术的当今美学价值及其对中国古典舞发展的深远意义,应努力推动楚舞与古典舞二者共同发展。中国舞蹈无论以何种风格或形式呈现出来,或楚国舞蹈,或古典舞,都是对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品格的传承。因此,作为新时代的舞蹈者,一方面要秉承楚舞艺术的元素余光,利用现代化的艺术资源,赋予古典舞蓬勃的生命活力,并为复现楚舞艺术作出不懈努力;另一方面,要发扬中国舞蹈的深厚魅力,构建中国特色的舞蹈体系,以盼中华民族舞蹈之花茁壮生长,明日更缤纷多彩。
(福建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黄中骏.湖北传统乐舞概论[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34-35.
[2] 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65-67.
[3] 史仲文.中国艺术史:舞蹈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104-105.
[4] 费秉勋.楚辞与楚舞[J].古典文学知识,2005(12):34-35.
[5] 张玉玲.从《楚腰》看楚舞的遗存及当代复现[J].北京舞蹈学院院报,2012(16):78-79.
[6] 李馨,苏娅.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的思考:向传统学习[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07):51-52.
[7] 龚倩,李琼.楚文化背景下的古典舞蹈形态探微[J].艺海,2014(02):159-161.
[8] 陈春.楚舞舞姿形态初探[J].鄂州大学学报,2014(10):115-116.
[9] 杜鹏.论楚舞历史文化成因及其艺术特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16):27-29.
[10] 肖洒.楚舞研究及其当代创作述评[J].艺术论坛,2019(13):47.
[11] 肖杰.论汉代袖舞的审美特征[J].戏剧之家,2019(21):123-124.
[12] 张冬琦.试论楚舞的演变及影响[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13] 梁思思.从舞蹈《激楚》探寻楚舞的古典形态特征[D].北京舞蹈学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