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院校体育教学应把握的原则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内部分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多有出现内容较单一、教法不科学,成效不明显等问题,纠正现状刻不容缓,本文初步探究了学练一致、合理负荷、循序渐进、均衡发展等院校体育教学应把握的四个原则。
  【关键词】院校;体育教学;原则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140-01
  教育没有体育,教育就不完全,高等教育就无法落实。无论促进学习能力,还是参加体育竞赛,体能始终是学员能力的基本载体和重要基础,体能训练作为院校教育的组成内容,目的在于通过对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和针对性训练,有效促进学员增强体能、提高特长体育专业技能和培育顽强精神,从而为提升院校整体战力服务,组织体能训练,既要按照运动生理学的一般原理,又要避免一锅煮的现象,在初步探析之后认为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学练一致的互补性原则
  体能训练与一般意义的体育锻炼不同,是为了满足各类竞赛的需要,是以提高综合能力为根本目的,紧盯活动任务夯实学员必备体能,是院校组织体能训练的首要原则,必须最大限度向使命任务聚焦、向实际需求靠拢,按照“拉得出、赛得赢”的要求,推动体能训练从基础性向应用性转变。
  一是指导思想要强调为赛而练。强化“没有体能就没有战斗力”的思想认识,树立以竟赛为导向、以活动为牵引的目标化体能训练理念,始终把能力标准、实际水平作为衡量体能训练成效的刚性准则,并贯穿体能训练的筹划指导、组织实施和检查考核全过程,切实改进训练作风,坚决消除形式主义,克服消极保安全思想。
  二是训练内容要适应专业需求。专业需要什么体能,就训强练精什么体能,图绕把具体专业对学员的体能需求,细化分解为相应的体能训练内容,把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和柔韧性等体能素质练习,把竞赛活动中必备的走、跑、跳、爬、越、钻等基本能力训练,合理穿插到体能训练进程。
  三是组训模式要符合实际特点。竞赛规则怎么定,体能训练就怎么练,全面推动体能训练由徒手训练向综合训练拓展,由单个人员训练向团队协同训练延伸,由单纯体能训练向体能技能融合转变,积极把游泳、田径、篮球、足球等多种技能融入体能训练进程,着力拉近体能训练与实际需要之间的差距。
  二、合理负荷的科学性原则
  体能训练本质是身体训练,体能训练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训练负荷的刺激强度持续时间及作用频率。负荷较小,难以有效引起机体功能变化,不能充分激发身体潜能;负荷过强,不但无益于增强体能,反而有损健康,引发训练伤病。因此,必须依据人体生理机能,遵循运动生物原理,合理安排训练负荷。
  一是根据项目内容和项目对象合理安排训练负荷。不同训练时期的训练任务不同安排训练负荷应有所不同,初训阶段、巩固阶段、提高阶段的训练负荷要依次加大,单个动作练习、分段练习、连贯练习的训练负荷要逐步提高。增加负荷要分步进行,先使受训者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然后再加大、再适应。由于受训者的体能素质、健康状况及性别差异,对训练负荷承受能力各不相同,安排训练负荷时一般应以大多数人承受能力为标准,但对体能训练尖于,体能较弱人员及不同性别的受训者可区别对待,相应安排不同训练负荷,以充分提高训练效益。
  二是结合训练进程和训练效果持续监测训练负荷。要通过对受训者不同训练负荷下体能状态进行持续监测,以确保负荷刺激与机体反应相适应,通常采取测定心率,用最大心率法来进行训练负荷监测,根据运动生理学原理,最大心率约为220减去年龄,通常训练心率不能起过最大心率的90%,一般训练应在75-85%之间,低于70%时则训练没有效果。如:20岁学员,最大心率应为每分钟200次,则其训练时心率通常不能过180次,一般训练应在148-168次之间,低于138次则达不到训练效果。
  三是综合表面数据和内部数据科学调整训练负荷。表面数据是指作用于受训者的具体运动负荷,内部数据是指负荷作用后所引起的受训者身体机能内部变化。在系统的训练过程中,随着身体机能的不断提高,同样的训练负荷所引起身体内部的机能变化会越来越小,因此不能仅从表面数据来衡量训练负荷的大小,还应关注表面数据引起的身体内部机能变化,要求组训者必须善于观察和随时掌提受训者的机体反应,并根据机能活动能力变化情况,相应对训练负荷进行科学调整。
  三、循序渐进的系统性原则
  体能素质强化是一个逐步发展,螺旋上升的系统过程,组织体能训练必须遵循理论认知逐步深化,人体机能逐步适应、能量机理逐步变化、动作技能逐步增强等规律,做到统筹计划,科学调控,循序渐进,分步推进。
  一是系统制定训练计划。要对体能训练进行整体筹划、科学安排,将年度质量指标台理分解到各个训练阶段,把完整训练进程科学区分为若干训练周期,分别确定相应训练内容、强度等级和标准要求,防止和克服体能训练随意性、盲目性,做到前后连贯、有机衔接,通过连续递进的系统训练。使学员身体机能逐步巩固、体能素质日益增强、技能水平不断提高。
  二是注重夯实体能基础。体能训练要先练“体”、再练“能”,首先必须通过基础体能的持续强化,在充分锻炼学员基本身体机能的基础上,再通过竞赛体能的有效拓展,全面提升遂行竞赛任务的必备能力。在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基础上,要把夯实体能基础作为体能训练的重中之中,防止急于求成、急然冒进。
  三是逐步加大难度强度。受人体生理机能制约、条件反射形成和逻辑思维支配,体能训练中掌握动作要领需要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组织体能训练时,要按照“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分到合”的顺序合理安排内容,按照“学习、提高、适应、巩固、再学习、再提高、再适应、再巩固”的步骤分步组织实施。
  四、均衡发展的全面性原则
  体能是一个有机整体,体能训练必须立足均衡协调发展,对各个身体部位各类器官系统、各项身体素质进行综合锻炼,使学员身体形态、生理机能、技能水平、适应能力和心理品质得到全面提高。
  一是多项内容合理搭配。根據各阶段训练任务、地区季节气候、场地器材不同,训练内容安排可以有所侧重,但不能一个时期或一个阶段只安排某一单项内容训练,应通过不同训练课目穿插组织,多项训练内容同步进行,促进学员各项体能素质均衡发展、整体推进,防止内容单一,简单重复。
  二是多个项目有机穿插。体能训练的具体项目组合上要力求全面多样,确保学员身体各类机能均能得到充分锻炼。如组织准备活动时,既要有上肢、下肢的练习,又要有腰背、全身的练习、既要有舒张、伸展、柔韧性等活动,又要有跑、跳等动作,使身休各项机能得到充分活动,防止仅以跑步简单替代准备活动。
  三是多种能力协调发展。正确处理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的关系,各种身体素质全面提高,运动能力就会相应增强,同样运动能力提高,身体素质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只有二者同步进行、协调训练,才能取得体能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阮伯仁,沈剑威编著,体适能基础理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6.
  [2]顾德明,缪进昌编著,运动解剖学图谱[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9.
  [3]毛振钢编著.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新体育运动项目[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4.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关键内容,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而且还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有关键的辅助作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8年版)》当中,对阅读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可以综合实际情况,对恰当的对象进行简单理解,充分体验阅读对于实际生活的关键作用。对于解决问题而言,怎样的阅读办法简单就可以采用怎样的阅读办法。在国际社会,速读已然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因此,现阶段阅读已然作为一个教学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素质发展,重在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引导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建立好的人际关系。教师要在小学高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进行教学创新,采用合作学习模式,结合学生身心特点以及体育运动知识内容,优化课程,完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能力拓展和个性化发展。本文重要探析合作学习模式下小学高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应用策略。  【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质量高低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并且其所具有的听、说、读、写的特性,也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加深知识层次,提高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正是因为其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教师更应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习惯阅读,爱上阅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也将与时俱进,将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相结合,但在这个过程中,需注意结合文本阅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市一级党的机关报,面临的宣传任务日益艰巨和繁重,面临的竞争环境日趋激烈,迫切要求加快改革,加快发展.潍坊日报近几年来在上压下挤的报业竞争中,以调
【摘 要】一个优秀的组织后卫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他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全面的基本技术和战术意识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等条件,本文主要阐述了篮球组织后卫的选拔和培养两大方面,组织后卫的选拔主要在家系调查、生长发育状况调查和篮球专项指标的调查三大方面来叙述,并针对性的对篮球组织后卫的选拔和培养做了详细的阐述,旨在为篮球运动优秀组织后卫的快速成长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组织后卫;选拔;培
【摘 要】写人叙事主要是到致力于让学生学会抓住典型事件、独特的外貌、个性化的语言及动作等特征来刻画人物形象,在教学过程中归纳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常用方法,并让学生运用写作技巧刻画人物。  【关键词】小学作文;写人;指导与训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204-02  写人作文是最常见的作文题目之一。表面上看,写人作文是一种类型的文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發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教育教学改革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然而,对于小学教育,语文的阅读教学不可忽略,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已经渐渐失去了其优势,为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少学校已开始试行智慧学习环境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课。该文针对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进行简单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