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座城,一个故事。
过去的中国城市,一度千城一面:同样的高楼大厦,同样的宽阔马路,同样的商业氛围……这样的发展方式,让城市渐渐失去了温度;而今天,我们想遇见的,是一个有温度的城市,一个有独特魅力的城市。
“上海2035”规划中,描绘出这样的一个上海: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城市的温度已经成为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而青岛也提出了“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时尚美丽、更加独具魅力”的建设目标,正从不同角度着手,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打造“记得住乡愁”“来了就不想走”的东方魅力之城。
有人说,城市的温度就是人本理念,是对城市文明的一种抽象演绎。城市的厚度就是城市的文化涵养,文化是城市的内核和灵魂。青岛是一座既有温度也有厚度的城市,文化印记独特、气质宜居幸福……本期策划从区市建设、产业规划等不同角度出发,解析城市的“温度”密码,讲述青岛的故事。
“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乐。”邓丽君的《小城故事》本是描绘泰国北部的小城清迈,现在却成为众人梦想中的城市模样。“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如此美的歌词唱出一个诗意般的城市。而画有千种格局,歌有万般旋律,冷暖自知的“温度”才是城市的终极密码。
每座城市都有它的身形、它的声音、它的温度。温度,让城市更有味道。
千城一面
“每栋建筑都应讲述它自己的故事,而中国绝大多数建筑都缺乏故事。”这是上海世博会设计师马丁·罗班对城市建筑灵魂的描绘。而城市的建筑亦可以影射出城市的整体发展。“有一点我觉得是很遗憾的,当下中国城市普遍缺乏自己的特色,以至于从酒店的窗户望出去,城市风貌千城一面。”
当我们漫步在城市中,目光所及之处,是相似的高楼群、霓虹灯、立交桥、大广场……当黑夜降临,城市的背景被麦当劳、肯德基火红的标志点燃时,也许,真的难以分清我们身在何处。“千城一面”让我们在城市中渐渐迷失了方向。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缺少个性和特色的城市?城市学专家、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朱铁臻教授曾总结出三方面原因:一是城市之间盲目攀比,比“个高”,比“体宽”。以高楼来表现生产水平、科技水平和社会进步,这是工业社会专属的时代特征。但以世界城市发展的经验看,城市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做大做强”应在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上下功夫;二是忽略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特色是城市文化的标志。外表看起来高楼拔地而起,实际上缺少文化底蕴,造成“千城一面”;三是以新为好、以洋为美。有些城市忽略了城市历史积淀的价值,力求“面目全新”,却失去了城市发展的根基。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拥进城市,新城需要大量的开发。越来越多的高楼建起,相似的城市出现。经济学家分析,“千城一面”是中国社会空间转型阶段的产物,严格来说,它并非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种现象,具有时代特征。当“千城一面”脱离时代潮流,陷入发展困境,中国正在探索一条走出“千城一面”困局的道路。
城市设计是落实城市风貌、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而很多地方对城市设计缺乏经验。为此,住建部通过选择有条件的城市开展试点,因地制宜开展城市设计,为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工作积累经验,提高各地城市设计水平。2017年3月14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将北京等20个城市列为第一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的通知》,将北京市、哈尔滨市、长春市、青岛市、东营市、南京市、苏州市、杭州市等20个城市列为第一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名单。城市设计试点城市的开设,将对避免城市“千城一面”、延续城市文脉、塑造城市特色产生重要的意义。
如果说,城市建筑是一个个的载体与容器,那里面装的,就是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精神、气质,是这个城市独特的“温度”。破解“千城一面”的终极密码,是打造有“温度”的城市。
城市温度
现在,偶尔会听到“逃离大城市”这样的声音。“这是因为城市的温度出了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刘士林称。2017年5月,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特别提出“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而刘士林认为,它既是一个新的城市概念,也是一种新的城市气质。
“城市的温度本身有三层内涵,一是‘科学的温度’,即‘自然温度’;二是‘伦理的温度’,即‘社会温度’;三是‘情感的温度’,即‘人文温度’。”刘士林在“城市发展与城市治理”高端论坛上说道。在他看来,“人文温度”的实现在难度上最大,但同时又是影响人们获得感、幸福指数最重要的。“自然温度”“社会温度”“人文温度”,一同构成城市的“温度”。
有人说,广州是一个“进来容易离开难”的城市,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而青岛要打造“记得住乡愁”“来了就不想走”的东方魅力之城,这一切都是源于城市的“温度”。
“有温度的城市”,也许很难再找到比这更贴心的城市评价。人们对城市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描述与定义,但似乎没有什么词比“温度”二字更令人怦然心动。
城市的“温度”,源于自然之美,源于历史之美,更根基于文化之美。景与城、建筑与自然、历史与文化和谐共生、美美与共,城市才能别具“温度”。唯有城在景中、景在情中,“温度”才能更宜人。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历史的载体。一座城市吸引人的要素,短期而言是秀丽的风光,长久而言则是其独特的精神气质。城市一旦有了“温度”,才有了迷人的魅力和光彩。
人文兴,则城兴;人文悦,则城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历史与文化是城市的名片,也是城市的“温度”所在。如果把城市比作一本打开的书,一栋栋建筑是“字”,一个个景点是“插图”,那历史与文化就是书本的“主旨”与“灵魂”。只有内在与众不同、别具一格,读者才会有去“阅读”的冲动。发挥城市历史悠久厚重、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努力将历史、文化元素融进城市规划建设,展现独特的风情风貌,这才是城市发展的奥秘所在。城市的温度 他山之石
走在杭州的街头,可能你会碰到这样的方柱。里面的是圆的,外面是方的,中间是通透的。相同的形状,相同的纹饰,总是反反复复在杭州这座城市看到。这些出现在大街小巷的带着“人面兽面”纹饰的玉琮形状的造型,是良渚文化在杭州的现代演绎。那枚珍藏在博物馆中的玉琮,焕发了新的生命。
杭州文化积淀深厚,良渚文明、吴越文明、南宋文明和明清文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文化发展体系。那西湖边的一草一木、一屋一椽,无不带着历史的印记。西湖的风景也因与文化相结合,带上了灵性。
“杭州在打造更具魅力城市时,将西湖这些历史上留下来的景观作为核心,把现代人对休闲的理解、对品质的理解融入到城市发展里面,构建了杭州的城市定位——东方休闲之都,品质生活之城。”在杭州有过多年生活经历的青岛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副教授李光全说道。
一座城市,首先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其次要学会传承、保护和挖掘历史、人文以及民俗文化,同时积极创立新时代的文化,三力并举,不断提升城市文化积蓄的深度、厚度与广度,才能让自己在“城市之林”中脱颖而出。
古都杭州是这样做的,“天府之国”成都也是这样做的。
网络上曾流传这样一个段子:成都博物馆收藏的彩绘陶髯须武倌俑意外“撞脸”乒乓球奥运冠军马龙,手势与神情相似,历史与现代穿越千年相遇。在有着“江山之雄,文物之盛”美誉的成都,文物中“出现”睡不醒的藏獒“张继科”、游泳界的泥石流“傅园慧”自然也不足为奇。
成都独特的地理自然条件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其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历史文脉。作为首批国家历史名城,成都一直致力于传承和繁荣城市文化,并不断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金沙遗址、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在有着23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和现代工业文明完美交融。
历史文化是城市永远搬不走的“不动产”。著名历史学家谭继和表示:“传承4000多年城市文脉形成的历史基因,利用汉唐成都作为世界财富集聚都市的历史优势,推动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大有可为。城市文脉犹如树干,每个时段犹如树的年轮,发展成具有不同时代特色的城市韵味和个性。”
黄埔区的波罗诞、天河区的乞巧文化节、白云区的重阳登高活动、越秀区的迎春花市、番禺区的端午扒龙舟、萝岗区的香雪文化节、南沙区的水乡文化节、海珠区的咸水歌会……羊城广州通过这历久弥新的非遗活动,传承着这座千年滨江古城的文化脉动。
北京碧瓦黄墙四合院,苏州古典私家园林,西安钟楼鼓楼……让城市携带“文化基因”,让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传统之美与现代之美交相辉映,城市,才能真正不一样。
青岛故事
如果说,古都杭州的魅力在于古典与现代的融合,那青島的魅力则体现在其东方与西方交融之美。
近代开埠以后,与海外连通的工商业发展和各地移民的聚集,给青岛留下了西方文化、移民文化的印记。在不同文化的交融汇合中,形成了“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历史文化特色。
2017年12月7日,在青岛市项目现场观摩总结会上,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张江汀强调了青岛当前的目标:奋力把青岛建设得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时尚美丽、更加独具魅力。“秉承和弘扬城市特色,充分挖掘、保护、彰显青岛独特的自然风貌魅力、历史文化魅力、人文精神魅力,通过持之以恒地培育和塑造,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塑造独特风情,使青岛的风貌是独具特色的,建筑是可以阅读的,历史是绵延相传的……”
而青岛目标的实现,归根究底,要让老青岛更像老青岛,新青岛更像新青岛。
在柯林·罗的《拼贴城市》一书中写道:一座城市应该是新旧共存的,它的面貌由历史积淀下来的各种建筑“拼贴”而成,城市建筑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有积淀、有文化、有历史、可以阅读的一个关系。在青岛,老如八大关,新如金家岭,新青岛与老青岛正形成互动,共建魅力青岛。
“城市的这种独特魅力是刻画在城市脸庞上的鲜明棱角,是浸润在城市骨髓中的个性气质,是流淌在城市血脉中的特色基因,能在人们心里种下独有的印象,让人们愿意去细细品味。”人们常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个道理对城市发展同样适用,只有真正有特色的、个性的元素,才能真正吸引世界目光。青岛这座有“温度”的城市,有着太多值得解读的东西,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欧陆风隋、名人故居,啤酒文化、影视文化、帆船航海运动,时尚市南、阳光城阳、活力西海岸……
世界“电影之都”称号、世界帆船运动发展突出贡献奖、全国宜居城市40强青岛夺魁……现在,越来越多带有“温度”的新鲜元素融入青岛画卷。青岛的色彩,正日益丰富。
在五颜六色的青岛色彩中,全民阅读这一抹颜色日益耀眼。2017年可以看作是青岛全民阅读服务体系的构建元年。是年,全国首家以城市命名的阅读研究院成立,并首次正式发布《青岛市全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打造北方地区独具特色的阅读文化中心城市”已成为青岛的城市目标之一,“书香青岛”的氛围正逐渐浓厚。
阅读,让城市更有“温度”。在青岛,伴随全民阅读服务体系的初步构建,从每一个市民到不同规模的特色书店,一场遍布青岛各个角落的阅读变革,正在这座城市盎然兴起。
过去的中国城市,一度千城一面:同样的高楼大厦,同样的宽阔马路,同样的商业氛围……这样的发展方式,让城市渐渐失去了温度;而今天,我们想遇见的,是一个有温度的城市,一个有独特魅力的城市。
“上海2035”规划中,描绘出这样的一个上海: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城市的温度已经成为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而青岛也提出了“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时尚美丽、更加独具魅力”的建设目标,正从不同角度着手,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打造“记得住乡愁”“来了就不想走”的东方魅力之城。
有人说,城市的温度就是人本理念,是对城市文明的一种抽象演绎。城市的厚度就是城市的文化涵养,文化是城市的内核和灵魂。青岛是一座既有温度也有厚度的城市,文化印记独特、气质宜居幸福……本期策划从区市建设、产业规划等不同角度出发,解析城市的“温度”密码,讲述青岛的故事。
“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乐。”邓丽君的《小城故事》本是描绘泰国北部的小城清迈,现在却成为众人梦想中的城市模样。“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如此美的歌词唱出一个诗意般的城市。而画有千种格局,歌有万般旋律,冷暖自知的“温度”才是城市的终极密码。
每座城市都有它的身形、它的声音、它的温度。温度,让城市更有味道。
千城一面
“每栋建筑都应讲述它自己的故事,而中国绝大多数建筑都缺乏故事。”这是上海世博会设计师马丁·罗班对城市建筑灵魂的描绘。而城市的建筑亦可以影射出城市的整体发展。“有一点我觉得是很遗憾的,当下中国城市普遍缺乏自己的特色,以至于从酒店的窗户望出去,城市风貌千城一面。”
当我们漫步在城市中,目光所及之处,是相似的高楼群、霓虹灯、立交桥、大广场……当黑夜降临,城市的背景被麦当劳、肯德基火红的标志点燃时,也许,真的难以分清我们身在何处。“千城一面”让我们在城市中渐渐迷失了方向。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缺少个性和特色的城市?城市学专家、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朱铁臻教授曾总结出三方面原因:一是城市之间盲目攀比,比“个高”,比“体宽”。以高楼来表现生产水平、科技水平和社会进步,这是工业社会专属的时代特征。但以世界城市发展的经验看,城市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做大做强”应在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上下功夫;二是忽略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特色是城市文化的标志。外表看起来高楼拔地而起,实际上缺少文化底蕴,造成“千城一面”;三是以新为好、以洋为美。有些城市忽略了城市历史积淀的价值,力求“面目全新”,却失去了城市发展的根基。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拥进城市,新城需要大量的开发。越来越多的高楼建起,相似的城市出现。经济学家分析,“千城一面”是中国社会空间转型阶段的产物,严格来说,它并非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种现象,具有时代特征。当“千城一面”脱离时代潮流,陷入发展困境,中国正在探索一条走出“千城一面”困局的道路。
城市设计是落实城市风貌、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而很多地方对城市设计缺乏经验。为此,住建部通过选择有条件的城市开展试点,因地制宜开展城市设计,为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工作积累经验,提高各地城市设计水平。2017年3月14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将北京等20个城市列为第一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的通知》,将北京市、哈尔滨市、长春市、青岛市、东营市、南京市、苏州市、杭州市等20个城市列为第一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名单。城市设计试点城市的开设,将对避免城市“千城一面”、延续城市文脉、塑造城市特色产生重要的意义。
如果说,城市建筑是一个个的载体与容器,那里面装的,就是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精神、气质,是这个城市独特的“温度”。破解“千城一面”的终极密码,是打造有“温度”的城市。
城市温度
现在,偶尔会听到“逃离大城市”这样的声音。“这是因为城市的温度出了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刘士林称。2017年5月,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特别提出“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而刘士林认为,它既是一个新的城市概念,也是一种新的城市气质。
“城市的温度本身有三层内涵,一是‘科学的温度’,即‘自然温度’;二是‘伦理的温度’,即‘社会温度’;三是‘情感的温度’,即‘人文温度’。”刘士林在“城市发展与城市治理”高端论坛上说道。在他看来,“人文温度”的实现在难度上最大,但同时又是影响人们获得感、幸福指数最重要的。“自然温度”“社会温度”“人文温度”,一同构成城市的“温度”。
有人说,广州是一个“进来容易离开难”的城市,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而青岛要打造“记得住乡愁”“来了就不想走”的东方魅力之城,这一切都是源于城市的“温度”。
“有温度的城市”,也许很难再找到比这更贴心的城市评价。人们对城市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描述与定义,但似乎没有什么词比“温度”二字更令人怦然心动。
城市的“温度”,源于自然之美,源于历史之美,更根基于文化之美。景与城、建筑与自然、历史与文化和谐共生、美美与共,城市才能别具“温度”。唯有城在景中、景在情中,“温度”才能更宜人。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历史的载体。一座城市吸引人的要素,短期而言是秀丽的风光,长久而言则是其独特的精神气质。城市一旦有了“温度”,才有了迷人的魅力和光彩。
人文兴,则城兴;人文悦,则城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历史与文化是城市的名片,也是城市的“温度”所在。如果把城市比作一本打开的书,一栋栋建筑是“字”,一个个景点是“插图”,那历史与文化就是书本的“主旨”与“灵魂”。只有内在与众不同、别具一格,读者才会有去“阅读”的冲动。发挥城市历史悠久厚重、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努力将历史、文化元素融进城市规划建设,展现独特的风情风貌,这才是城市发展的奥秘所在。城市的温度 他山之石
走在杭州的街头,可能你会碰到这样的方柱。里面的是圆的,外面是方的,中间是通透的。相同的形状,相同的纹饰,总是反反复复在杭州这座城市看到。这些出现在大街小巷的带着“人面兽面”纹饰的玉琮形状的造型,是良渚文化在杭州的现代演绎。那枚珍藏在博物馆中的玉琮,焕发了新的生命。
杭州文化积淀深厚,良渚文明、吴越文明、南宋文明和明清文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文化发展体系。那西湖边的一草一木、一屋一椽,无不带着历史的印记。西湖的风景也因与文化相结合,带上了灵性。
“杭州在打造更具魅力城市时,将西湖这些历史上留下来的景观作为核心,把现代人对休闲的理解、对品质的理解融入到城市发展里面,构建了杭州的城市定位——东方休闲之都,品质生活之城。”在杭州有过多年生活经历的青岛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副教授李光全说道。
一座城市,首先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其次要学会传承、保护和挖掘历史、人文以及民俗文化,同时积极创立新时代的文化,三力并举,不断提升城市文化积蓄的深度、厚度与广度,才能让自己在“城市之林”中脱颖而出。
古都杭州是这样做的,“天府之国”成都也是这样做的。
网络上曾流传这样一个段子:成都博物馆收藏的彩绘陶髯须武倌俑意外“撞脸”乒乓球奥运冠军马龙,手势与神情相似,历史与现代穿越千年相遇。在有着“江山之雄,文物之盛”美誉的成都,文物中“出现”睡不醒的藏獒“张继科”、游泳界的泥石流“傅园慧”自然也不足为奇。
成都独特的地理自然条件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其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历史文脉。作为首批国家历史名城,成都一直致力于传承和繁荣城市文化,并不断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金沙遗址、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在有着23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和现代工业文明完美交融。
历史文化是城市永远搬不走的“不动产”。著名历史学家谭继和表示:“传承4000多年城市文脉形成的历史基因,利用汉唐成都作为世界财富集聚都市的历史优势,推动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大有可为。城市文脉犹如树干,每个时段犹如树的年轮,发展成具有不同时代特色的城市韵味和个性。”
黄埔区的波罗诞、天河区的乞巧文化节、白云区的重阳登高活动、越秀区的迎春花市、番禺区的端午扒龙舟、萝岗区的香雪文化节、南沙区的水乡文化节、海珠区的咸水歌会……羊城广州通过这历久弥新的非遗活动,传承着这座千年滨江古城的文化脉动。
北京碧瓦黄墙四合院,苏州古典私家园林,西安钟楼鼓楼……让城市携带“文化基因”,让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传统之美与现代之美交相辉映,城市,才能真正不一样。
青岛故事
如果说,古都杭州的魅力在于古典与现代的融合,那青島的魅力则体现在其东方与西方交融之美。
近代开埠以后,与海外连通的工商业发展和各地移民的聚集,给青岛留下了西方文化、移民文化的印记。在不同文化的交融汇合中,形成了“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历史文化特色。
2017年12月7日,在青岛市项目现场观摩总结会上,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张江汀强调了青岛当前的目标:奋力把青岛建设得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时尚美丽、更加独具魅力。“秉承和弘扬城市特色,充分挖掘、保护、彰显青岛独特的自然风貌魅力、历史文化魅力、人文精神魅力,通过持之以恒地培育和塑造,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塑造独特风情,使青岛的风貌是独具特色的,建筑是可以阅读的,历史是绵延相传的……”
而青岛目标的实现,归根究底,要让老青岛更像老青岛,新青岛更像新青岛。
在柯林·罗的《拼贴城市》一书中写道:一座城市应该是新旧共存的,它的面貌由历史积淀下来的各种建筑“拼贴”而成,城市建筑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有积淀、有文化、有历史、可以阅读的一个关系。在青岛,老如八大关,新如金家岭,新青岛与老青岛正形成互动,共建魅力青岛。
“城市的这种独特魅力是刻画在城市脸庞上的鲜明棱角,是浸润在城市骨髓中的个性气质,是流淌在城市血脉中的特色基因,能在人们心里种下独有的印象,让人们愿意去细细品味。”人们常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个道理对城市发展同样适用,只有真正有特色的、个性的元素,才能真正吸引世界目光。青岛这座有“温度”的城市,有着太多值得解读的东西,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欧陆风隋、名人故居,啤酒文化、影视文化、帆船航海运动,时尚市南、阳光城阳、活力西海岸……
世界“电影之都”称号、世界帆船运动发展突出贡献奖、全国宜居城市40强青岛夺魁……现在,越来越多带有“温度”的新鲜元素融入青岛画卷。青岛的色彩,正日益丰富。
在五颜六色的青岛色彩中,全民阅读这一抹颜色日益耀眼。2017年可以看作是青岛全民阅读服务体系的构建元年。是年,全国首家以城市命名的阅读研究院成立,并首次正式发布《青岛市全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打造北方地区独具特色的阅读文化中心城市”已成为青岛的城市目标之一,“书香青岛”的氛围正逐渐浓厚。
阅读,让城市更有“温度”。在青岛,伴随全民阅读服务体系的初步构建,从每一个市民到不同规模的特色书店,一场遍布青岛各个角落的阅读变革,正在这座城市盎然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