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当前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面临问题入手,分析了当今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并就如何开展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工作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33-02
近年来,高校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指导下,加大了在青年学生中发展入党工作的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无论是学生中申请入党的人数,还是学生党员的比例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随着大学生党员数量的递增,如何更加有效、合理地开展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成为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课题。要使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有新的突破,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总体上是好的。他们拥护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对我国改革开放充满信心,事业心强,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富有进取精神。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学生党员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不够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够系统,理论基础不扎实;部分学生党员一些大是大非问题的认识存在一定的模糊观点;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实用主义、个人主义倾向,功利性较强;有些学生党员组织观念、群众意识和团队精神淡薄,奉献精神、进取精神较差。
(二)学生党员发挥的模范作用得不到体现
部分大学生入党后,模范作用不能较好体现。虽然原因是方方面面的,但随着学生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其模范作用的日益淡化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变得明显,过去的“发展一个,带动一班,影响一片”的效果已经越来越弱。随着模范作用的淡化,对学生党员的约束也显得越来越难,一些学生入党后,党员意识渐渐淡化,甚至有些学生党员把自己等同于普通同学。
(三)部分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意识有待加强
部分学生党员认为履行完组织发展的程序就算入党,也有部分学生党员认为入党是一种荣誉、获取更多发展机会、增加就业筹码等,没能真正从思想上入党。也有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产生松懈的思想。他们在学习上重专业轻理论,不注重自身理论水平提高,对集体和周围的事关心少了,组织纪律性差了。
二、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难点剖析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是保证高校学生党员质量的重要环节,只有找准问题的关键,才能对症下药。当前,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难点在于:
(一)部分大学生党员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成分、利益主体和生活方式日趋多元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物质化、多样化。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态度和行为选择往往发生着重大改变。而在这些变化中,既有积极观念的形成,但也有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部分学生入党后放松了对政治价值观念的探求,少数学生党员更是把物质利益看得过重,在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时,推崇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利益。出现了理想信念退化、宗旨观念淡化和先锋模范作用弱化等不正常现象。
(二)部分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存在思想误区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部分高校往往忽视了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存在“重发展、轻教育、重使用、轻培养”的思想误区,出现了在入党动机教育上“弱化”现象,以为高校学生以学习为主,过分看重学习成绩,却忽视了部分学生把入党作为“就业敲门砖”、“评优推优”等的不良动机,忽视了学生的奉献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忽视了党的理想、信念的宣传教育工作。另一方面,根据党中央关于要求在高校大学生中大力发展党员的要求,高校都加大了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力度,但很多管理工作并没跟上,许多高校普遍重视党员的数量增加,而忽视了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有的高校甚至“人性化”地认为:目前就业形式严峻,多发展党员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就业机会。
(三)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教育机制不完善
许多基层党组织对高校扩展、贫困生增加和毕业就业压力增大等诸多新情况不能及时调整思路、改进办法,普遍存在着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的情况。使得学生党员的教育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四)部分基层党组织存在党建工作投入不足
目前,部分基层党组织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上,一方面是党员教育工作者队伍不稳定,多数是兼职干部,他们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研究不够,对党的理论和历史了解不深,工作缺乏创新精神。再加上兼职原因,其它事务性工作更显繁忙,在做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往往力不从心,很难把工作做深、做细。少数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处于放任自管状态。另一方面是基层党组织的教育体制尚未完全理顺,开展党的活动所需经费得不到充分保证,影响和制约了党员教育工作有效开展。
三、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探索
大学生党员加入党组织的时间不长,受党性教育和接受党性锻炼的时间短,思想容易产生困惑,认识容易出现偏差,对错误思想的分辨力不強。为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重视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使他们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先进性。
(一)正确认识学生党员教育与发展的重要性
学校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学生党员工作中,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教育,两手都要硬。在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工作上:一是注重做好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三早”工作。对于刚进校的新生,他们对入党有着强烈的愿望,各方面都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但他们的入党动机却多种多样,党组织要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发现好苗子,重点培养、考察、争取早发展,以便充分发现这些党员的模范作用。二是注重发展党员的质量。在发展党员时,坚持党员发展标准,重发展质量。三是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特别要注意提醒那些发展成为党员后,各方面都放松了对自己要求的学生,学校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加强党员的日常管理,特别是加强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建立完善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体系
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相对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一方面,要建立学生党建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各部门相互沟通、密切配合、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制定合理的教育管理工作方案,形成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重视建设校、院系两级教育平台,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抓好学生支部书记培训,高校党校培训工作。同时,充分发挥院系掌握情况明、易管理、培训方式灵活的优势,重点做好院系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管理等工作,使学校和院系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上分工协作,形成有机整体;第三,重视学生支部的建设工作,要按照党章要求设置好党支部,建设好支委会,开展好支部活动。
(三)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发挥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上,重点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发挥学生党员的纽带作用。通过学生党员了解和反映学生中的思想问题、意见和要求,同时,通过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示范引领,影响其它同学对党的认识,树立良好形象;二是发挥学生党员的“旗帜”作用。通过发挥学生党员的“旗帜“作用,让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发挥在青年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带动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
(四)对学生党员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各高校可结合学生的实际,通过载体的创新、选择和运用,丰富学生党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要把教育目标、任务和内容贯穿于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党员学习和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渗透力和感召力。
(五)创新毕业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方法
注重加强对毕业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主要的举措有:一是在毕业生参加实习前夕,开展一次党课教育,内容包含重温《党章》,建立实习学生党员登记册,填写学生党员实习去向,向每个学生党员开具《党员介绍信》,并要求实习单位加强学生党员学习期间的教育管理;二是进行跟踪调查,指派实习指导老师在进行实习检查过程中,调查了解实习生党员在实习期间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组织纪律、模范作用等方面的情况;三是拓宽联系渠道,通过QQ群、飞信等通信手段,构建“网上流动党员之家”,设置特色鲜明的板块或栏目,使实习生流动党员能随时随地学习党的有关理论知识,按照党组织的学习要求,及时自觉地安排个人的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并可通过电子邮件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状况或在网上与其他党员进行交流等。
参考文献:
\[1\]林伟雄.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08,(12).
\[2\]王占兵.浅谈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探索\[J\].职业教育,2009.
\[3\]沈振德.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的思考\[OL\].
\[4\]张国力,林瑞华,纪洁.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OL\].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33-02
近年来,高校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指导下,加大了在青年学生中发展入党工作的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无论是学生中申请入党的人数,还是学生党员的比例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随着大学生党员数量的递增,如何更加有效、合理地开展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成为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课题。要使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有新的突破,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总体上是好的。他们拥护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对我国改革开放充满信心,事业心强,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富有进取精神。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学生党员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不够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够系统,理论基础不扎实;部分学生党员一些大是大非问题的认识存在一定的模糊观点;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实用主义、个人主义倾向,功利性较强;有些学生党员组织观念、群众意识和团队精神淡薄,奉献精神、进取精神较差。
(二)学生党员发挥的模范作用得不到体现
部分大学生入党后,模范作用不能较好体现。虽然原因是方方面面的,但随着学生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其模范作用的日益淡化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变得明显,过去的“发展一个,带动一班,影响一片”的效果已经越来越弱。随着模范作用的淡化,对学生党员的约束也显得越来越难,一些学生入党后,党员意识渐渐淡化,甚至有些学生党员把自己等同于普通同学。
(三)部分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意识有待加强
部分学生党员认为履行完组织发展的程序就算入党,也有部分学生党员认为入党是一种荣誉、获取更多发展机会、增加就业筹码等,没能真正从思想上入党。也有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产生松懈的思想。他们在学习上重专业轻理论,不注重自身理论水平提高,对集体和周围的事关心少了,组织纪律性差了。
二、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难点剖析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是保证高校学生党员质量的重要环节,只有找准问题的关键,才能对症下药。当前,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难点在于:
(一)部分大学生党员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成分、利益主体和生活方式日趋多元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物质化、多样化。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态度和行为选择往往发生着重大改变。而在这些变化中,既有积极观念的形成,但也有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部分学生入党后放松了对政治价值观念的探求,少数学生党员更是把物质利益看得过重,在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时,推崇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利益。出现了理想信念退化、宗旨观念淡化和先锋模范作用弱化等不正常现象。
(二)部分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存在思想误区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部分高校往往忽视了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存在“重发展、轻教育、重使用、轻培养”的思想误区,出现了在入党动机教育上“弱化”现象,以为高校学生以学习为主,过分看重学习成绩,却忽视了部分学生把入党作为“就业敲门砖”、“评优推优”等的不良动机,忽视了学生的奉献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忽视了党的理想、信念的宣传教育工作。另一方面,根据党中央关于要求在高校大学生中大力发展党员的要求,高校都加大了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力度,但很多管理工作并没跟上,许多高校普遍重视党员的数量增加,而忽视了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有的高校甚至“人性化”地认为:目前就业形式严峻,多发展党员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就业机会。
(三)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教育机制不完善
许多基层党组织对高校扩展、贫困生增加和毕业就业压力增大等诸多新情况不能及时调整思路、改进办法,普遍存在着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的情况。使得学生党员的教育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四)部分基层党组织存在党建工作投入不足
目前,部分基层党组织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上,一方面是党员教育工作者队伍不稳定,多数是兼职干部,他们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研究不够,对党的理论和历史了解不深,工作缺乏创新精神。再加上兼职原因,其它事务性工作更显繁忙,在做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往往力不从心,很难把工作做深、做细。少数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处于放任自管状态。另一方面是基层党组织的教育体制尚未完全理顺,开展党的活动所需经费得不到充分保证,影响和制约了党员教育工作有效开展。
三、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探索
大学生党员加入党组织的时间不长,受党性教育和接受党性锻炼的时间短,思想容易产生困惑,认识容易出现偏差,对错误思想的分辨力不強。为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重视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使他们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先进性。
(一)正确认识学生党员教育与发展的重要性
学校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学生党员工作中,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教育,两手都要硬。在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工作上:一是注重做好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三早”工作。对于刚进校的新生,他们对入党有着强烈的愿望,各方面都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但他们的入党动机却多种多样,党组织要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发现好苗子,重点培养、考察、争取早发展,以便充分发现这些党员的模范作用。二是注重发展党员的质量。在发展党员时,坚持党员发展标准,重发展质量。三是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特别要注意提醒那些发展成为党员后,各方面都放松了对自己要求的学生,学校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加强党员的日常管理,特别是加强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建立完善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体系
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相对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一方面,要建立学生党建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各部门相互沟通、密切配合、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制定合理的教育管理工作方案,形成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重视建设校、院系两级教育平台,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抓好学生支部书记培训,高校党校培训工作。同时,充分发挥院系掌握情况明、易管理、培训方式灵活的优势,重点做好院系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管理等工作,使学校和院系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上分工协作,形成有机整体;第三,重视学生支部的建设工作,要按照党章要求设置好党支部,建设好支委会,开展好支部活动。
(三)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发挥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上,重点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发挥学生党员的纽带作用。通过学生党员了解和反映学生中的思想问题、意见和要求,同时,通过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示范引领,影响其它同学对党的认识,树立良好形象;二是发挥学生党员的“旗帜”作用。通过发挥学生党员的“旗帜“作用,让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发挥在青年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带动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
(四)对学生党员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各高校可结合学生的实际,通过载体的创新、选择和运用,丰富学生党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要把教育目标、任务和内容贯穿于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党员学习和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渗透力和感召力。
(五)创新毕业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方法
注重加强对毕业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主要的举措有:一是在毕业生参加实习前夕,开展一次党课教育,内容包含重温《党章》,建立实习学生党员登记册,填写学生党员实习去向,向每个学生党员开具《党员介绍信》,并要求实习单位加强学生党员学习期间的教育管理;二是进行跟踪调查,指派实习指导老师在进行实习检查过程中,调查了解实习生党员在实习期间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组织纪律、模范作用等方面的情况;三是拓宽联系渠道,通过QQ群、飞信等通信手段,构建“网上流动党员之家”,设置特色鲜明的板块或栏目,使实习生流动党员能随时随地学习党的有关理论知识,按照党组织的学习要求,及时自觉地安排个人的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并可通过电子邮件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状况或在网上与其他党员进行交流等。
参考文献:
\[1\]林伟雄.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08,(12).
\[2\]王占兵.浅谈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探索\[J\].职业教育,2009.
\[3\]沈振德.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的思考\[OL\].
\[4\]张国力,林瑞华,纪洁.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