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初冬,一个跨越五千年的特殊“寻根之旅”活动受到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据悉,这次由法属波利尼西亚独木舟协会发起和组织的“寻根”活动,有6名波利尼西亚南岛语族后人组成。他们驾驶一艘重约1.5吨、长15米、宽7米,没有配备任何机械动力、导航设备甚至现代食品的仿古独木舟,按照传统方式,借助星象、季风和洋流,从南太平洋上的法属波利尼西亚大溪地出发,途经10个国家和地区,历时近4个月,经过1.6万海里的艰难航行胜利抵达目的地——中国福州,展开了一次难忘的“寻根之旅”。
那么,作为两个相距遥远,有着不同肤色和宗教信仰的国家和民族,他们为何要把福建作为其“寻根”之地呢?
何谓“南岛语族”?
“南岛语族”即“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是指“现今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至太平洋群岛等海洋地带、民族语言亲缘和文化内涵相似的土著族群”,是目前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也是唯一一种主要分布在海岛上的语系。 根据世界语言资料库统计,该语系包括1262种语言之多,使用人口约2.7亿。
最早发现这一特殊群体的,是来自中世纪西方的探险家。那时他们无意间发现,在广阔的太平洋众多岛屿上,“许多话语不能通的民族对鲨鱼、乌贼、虾子等动物的称呼却都一样”,这种迹象引起了16世纪西方探险家们的好奇。后来,欧洲的一些学者相继来到南太平洋。通过调查研究,他们发现,在这些散布的小岛上住着的人群竟有很多神似之处:不同岛上的居民不仅外形上极为相似,某些语言竟然也是相通的;很多词汇的发音和意思也几乎完全一致;包括航海方式和能力,甚至所造出来的船都是一样的。 于是,世人便给这样一个有着共同海洋文化和关系纽带的特殊群体取了一个名字:南岛语族。
他们从哪里来?
那么,作为这样一个庞大且分散的海洋族群,他们为何具有如此多的神似之处?他们究竟从哪里来,根在何处?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和途径不断地征服浩瀚的大海,于众多海岛之上繁衍生息、依海为生、逐海迁徙的呢?
近年来,有专家提出其源流应该位于中国台湾、澎湖群岛和东南沿海一带,应该在中国的东南沿海一带去寻找。 这个观点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认可。他们纷纷对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通过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及遗传学等方法和途径,不断地去寻找证据和答案。
首先,语言相通最近。语言学家通过闽方言(包括闽南语、福州话等)和南岛语系的对比分析发现,当今的闽方言中,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南岛语系的词汇,有些词语的叫法或意思两者竟然是相通的。
其次,体形相似。人类学家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发现,南岛语族人的个子通常比较矮小,肤色比较黑,这和一般福建人外形上比较相似。
第三,遗传基因相近。 2005年,一位遗传学家为了找出南岛语族群体在遗传学上的共性,经过对太平洋地区41个族群、952个个体和687类基因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后,结果显示:玻利尼西亚人与台湾原住民(两者都属于南岛语族)的基因联系密切。这一结果表明,和台湾相邻的东亚大陆地区(包括福建)是南岛语族的基因发源地。 而据植物学家测定,南岛语族地区75%的植物DNA都与福建的植物吻合,这就更加确切地说明了福建是南岛语族的原乡。
再有,出土文物类同。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在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时间后,那些往去的历史,或许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所幸的是,今天,随着现代考古学的产生和发展,这些消逝的远古历史,又被重新发掘出来,为我们再次还原历史提供实物证据和参考。这其中,包括了近年来福建沿海地区,诸如平潭壳丘头、闽侯昙石山、晋江庵山、漳州大帽山和东山岛太阳纹岩画等一批重要史前遗址的发现。
从这些遗址出土的很多文物,无论是从器形本身、生产工艺,还是制作方法上看,都和南岛语族地区很多遗址出土的同类文物非常相像,甚至完全一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有段石锛”。据考古发现,这种石器广泛出土于南岛语族地区史前遗址中,且器形大都类同。因此,国际考古学界便将其作为判定南岛语族遗址性质和年代的重要依据和标尺。石锛,一般被国际考古学界公认为是木工加工工具,可以用来加工制作舟楫之类的交通工具,从而为出海远航提供必备条件。 如今在南太平洋的部分岛屿上,当地土著民众仍在使用此类石锛一样的生产工具。 而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有段石锛”出土于福州平潭壳丘头遗址,距今6000~7000年。 相对而言,南岛语族其他地区同类遗址,经考古测定,距今年代多在1000~5000年之间,明显晚于壳丘头遗址。考古学家以此判定,南岛语族最早起源时间约为距今5000年左右。因此,目前考古学界一般将平潭壳丘头遗址当作南岛语族的最早源头。
2006年,由中美考古专家组成的联合考古队,采用最先进、科学的考古发掘技术,经过对漳州东山岛大帽山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的发掘最终确认:“从出土的石器、陶制品等文物制作的方法、生产工艺、母语语系等考证得出‘南岛语族’的祖先源于中国福建的结论。”而美国夏威夷大学著名人类学教授白瑞
那么,作为两个相距遥远,有着不同肤色和宗教信仰的国家和民族,他们为何要把福建作为其“寻根”之地呢?
何谓“南岛语族”?
“南岛语族”即“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是指“现今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至太平洋群岛等海洋地带、民族语言亲缘和文化内涵相似的土著族群”,是目前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也是唯一一种主要分布在海岛上的语系。 根据世界语言资料库统计,该语系包括1262种语言之多,使用人口约2.7亿。
最早发现这一特殊群体的,是来自中世纪西方的探险家。那时他们无意间发现,在广阔的太平洋众多岛屿上,“许多话语不能通的民族对鲨鱼、乌贼、虾子等动物的称呼却都一样”,这种迹象引起了16世纪西方探险家们的好奇。后来,欧洲的一些学者相继来到南太平洋。通过调查研究,他们发现,在这些散布的小岛上住着的人群竟有很多神似之处:不同岛上的居民不仅外形上极为相似,某些语言竟然也是相通的;很多词汇的发音和意思也几乎完全一致;包括航海方式和能力,甚至所造出来的船都是一样的。 于是,世人便给这样一个有着共同海洋文化和关系纽带的特殊群体取了一个名字:南岛语族。
他们从哪里来?
那么,作为这样一个庞大且分散的海洋族群,他们为何具有如此多的神似之处?他们究竟从哪里来,根在何处?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和途径不断地征服浩瀚的大海,于众多海岛之上繁衍生息、依海为生、逐海迁徙的呢?
近年来,有专家提出其源流应该位于中国台湾、澎湖群岛和东南沿海一带,应该在中国的东南沿海一带去寻找。 这个观点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认可。他们纷纷对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通过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及遗传学等方法和途径,不断地去寻找证据和答案。
首先,语言相通最近。语言学家通过闽方言(包括闽南语、福州话等)和南岛语系的对比分析发现,当今的闽方言中,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南岛语系的词汇,有些词语的叫法或意思两者竟然是相通的。
其次,体形相似。人类学家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发现,南岛语族人的个子通常比较矮小,肤色比较黑,这和一般福建人外形上比较相似。
第三,遗传基因相近。 2005年,一位遗传学家为了找出南岛语族群体在遗传学上的共性,经过对太平洋地区41个族群、952个个体和687类基因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后,结果显示:玻利尼西亚人与台湾原住民(两者都属于南岛语族)的基因联系密切。这一结果表明,和台湾相邻的东亚大陆地区(包括福建)是南岛语族的基因发源地。 而据植物学家测定,南岛语族地区75%的植物DNA都与福建的植物吻合,这就更加确切地说明了福建是南岛语族的原乡。
再有,出土文物类同。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在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时间后,那些往去的历史,或许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所幸的是,今天,随着现代考古学的产生和发展,这些消逝的远古历史,又被重新发掘出来,为我们再次还原历史提供实物证据和参考。这其中,包括了近年来福建沿海地区,诸如平潭壳丘头、闽侯昙石山、晋江庵山、漳州大帽山和东山岛太阳纹岩画等一批重要史前遗址的发现。
从这些遗址出土的很多文物,无论是从器形本身、生产工艺,还是制作方法上看,都和南岛语族地区很多遗址出土的同类文物非常相像,甚至完全一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有段石锛”。据考古发现,这种石器广泛出土于南岛语族地区史前遗址中,且器形大都类同。因此,国际考古学界便将其作为判定南岛语族遗址性质和年代的重要依据和标尺。石锛,一般被国际考古学界公认为是木工加工工具,可以用来加工制作舟楫之类的交通工具,从而为出海远航提供必备条件。 如今在南太平洋的部分岛屿上,当地土著民众仍在使用此类石锛一样的生产工具。 而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有段石锛”出土于福州平潭壳丘头遗址,距今6000~7000年。 相对而言,南岛语族其他地区同类遗址,经考古测定,距今年代多在1000~5000年之间,明显晚于壳丘头遗址。考古学家以此判定,南岛语族最早起源时间约为距今5000年左右。因此,目前考古学界一般将平潭壳丘头遗址当作南岛语族的最早源头。
2006年,由中美考古专家组成的联合考古队,采用最先进、科学的考古发掘技术,经过对漳州东山岛大帽山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的发掘最终确认:“从出土的石器、陶制品等文物制作的方法、生产工艺、母语语系等考证得出‘南岛语族’的祖先源于中国福建的结论。”而美国夏威夷大学著名人类学教授白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