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题目,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个人问一位哲学家:“从地到天有多高?”哲学家回答:“三尺高!”“为什么这么低呢?我们人不都长得至少有四尺、五尺、六尺高吗?”哲学家回答:“所以,超过三尺高的人身,要在天地间立足,便要懂得低头!”这段话实在深富人生哲理!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低头”的看法,或叙述生活中与之相关的故事。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佳作呈现】
内容18分+表达18分+发展17分=53分
低头中见大智慧
河北省三河市第一中学 白高宇
成熟的谷穗,总是把头沉得最低;激昂的音乐,总是从轻缓悠扬开始;智慧的贤者,总是最懂得低头沉静思考之人。正如材料中的哲学家所言:“低头,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间。”
水兮水兮,你看那文化长河的源头,孔夫子作为中华文化的启蒙先锋,率先提出了“低头”文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诚恳请教,微微低头的谦逊之态,使得他越来越渊博。面对国君之赏赐,双手抱拳作揖的淡然之态,使得他以大思想家的身份立足于天地之间。
水兮水兮,文化长河中还有一位不愿摧眉折腰的李白,人们称赞他洒脱地立于天地之间。其蔑视权贵的精神固然可嘉,然而,若是李白懂得低头,能够在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后懂得低调内敛,又怎会被赐金放还?若是李白不依仗自己才高八斗,又怎会发出“行路难,行路难”的感慨?若是李白能够在“人生得意须尽欢”后有所沉静,又怎会发出“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悲叹?
低头才能隐藏锋芒,才能不容易树敌,才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从而有利于才华的发挥。“才华,是对一个人最好的奖励,也是对一个人最好的惩罚。”若是怀瑾握瑜,并懂得低头,实在为一种超级智慧。
水兮水兮,文化长河上那艘近代大船的掌舵人鲁迅先生,他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丝毫不见骄横傲慢之态。一句“俯首甘为孺子牛”完美地概括了他的一生。正因“俯首”,才有了《一面》中对青年的关怀爱护;正因“俯首”,才有了萧红等一大批晚辈的爱戴尊敬;正因“俯首”,才有了劳动人民对其的崇敬赞叹。
水兮水兮,文化长河转眼汇入到了“中国”这片汪洋大海中。快速发展的中国,没有发展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而是选择了“低头”,选择了“匠心”,选择了“内敛”。因为众多的炎黄子孙懂得,低头,是最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姿态;低头,是免遭伤害的姿态;低头,是能够立足于天地之间的智慧的姿态。
良庖缮刀,宝剑入鞘,学者沉潜。这世间的一切事物,若想登峰造极后长久地立于顶峰,必须要学会低头。
正如汪国真所言:“垂下头颅,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不低头之人或许足够聪明,但却缺少智慧,生活也必有一天让他们学会低头。
生活于尘世中,我们有情人,共饮一江水,悟得“低头”这一处世智慧,方能立足于大千世界。
【创作心得·白高宇】
垂下头颅,让思想扬起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文体的选择很艰难。拿到题目,一个故事浮于眼前:青岛市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紧接着我就想到了“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这句名言。一篇关于“低头一族”埋头于网络世界的记叙文成了我创作的首选。
但草草写完,真的不是很理想。原因是不会记叙的口吻,总想自己跳出来评论。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擅长的议论文体。为了弥补议论文的枯燥空洞,我决定也采用记叙文的一线贯穿法,并准备以文采取胜。
“垂下头颅,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
议论的素材难梳理。人性是固执的,做到低头也是困难的。如果不懂得在现实面前适时地低头,人生也就不会有太大的成就,懂得适时地低头,是一种巧妙的智慧,是沉稳的成熟。决定改写议论文之后,思想的潮水就放纵奔流了,历史文化长廊就在我眼前展开曼妙的画卷。孔子、屈原、孙膑、陶渊明、李白、鲁迅、沈从文、季羡林、钱钟书、莫言等个体形象一一在腦海中浮现;中国梦、工匠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也频频闪现。我还想到了一些自然现象:谷子成熟了,就低下了头;向日葵成熟了,也低下了头。昂头是为了吸收正面的能量,低头是为了避让危险的冲撞。若不低头,就不会成熟,风会将果实吹折,雨会将果实打烂,鸟儿也会将果实作为食物而果腹充饥,只有空空如也的秕子,才会昂着头招摇在风中。我还想到了孔子、李白、鲁迅、汪国真等人的诗句名言,尤其是汪国真那句“垂下头颅,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现在思绪万千,材料是很丰富了,可怎么梳理在一起?为什么这么多素材却无法统筹在一起?
“一河碧水,与一位殉道者的英名一起响彻千年,澎湃汹涌了整部历史的河流。”
议论的中心应先行。谷子成熟等自然现象首先被我选中,做了文章的开头。按惯例我用了排比,引出材料话题。之后想到人生也如此,至刚易折,至柔则无损,上善若水,是最好的选择。提到“上善若水”,“一河碧水,与一位殉道者的英名一起响彻千年,澎湃汹涌了整部历史的河流。”又因此想到了屈原,一篇曾经阅读过的名为《水兮水兮》的散文启发了我的所有思路,使我脑洞大开。于是串珠的线索决定采用“水兮水兮”,而珍珠就是从孔子开始的名人,但有所选择,选择的标准就是文章的中心,即“低头的文化内涵”,想李白的傲岸不属于低头文化,但正好是相反的素材,这又引发了我正反对比运用素材的构思,进而有了由古及今、由个人到国家、由经典举例到泛泛举例、由举例论证到引证的一发不可收的议论方法的使用,至此,文章构思基本结束。回过头来想想,议论文还是应该先确定中心论点,在论点的指挥下搜罗论据,根据已有的论据,再决定采用的结构和相应的论证方法。
最后我想说,“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文章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我会在阅读写作上更上层楼,我的努力永远在路上。
【导师点评·吕秋艳】
宇宙透明,月光皎洁,星辰晶莹,皆因其长沐银河之水。本文用“水兮水兮”结构行文,以“文化长河”为序,以“低头中见大智慧”为标题,将千古悲欢诉诸流水,纵横捭阖,上下千年,实属难得。文章梳理历史跨度大,对“低头文化”内涵阐释得很深,思路清晰,可谓上乘之作。
请允许我用泰戈尔的“寂静在喧嚣里低头不语,沉默在黑夜里与目光结交”来形容作者苦思冥想而一文三得的状态。开头运用排比,由物及人,引出“最智慧的人,总是最懂得低头之人”。中间按照时间,分别举了孔夫子、李白、鲁迅等例子,赋予了“低头”以“谦逊、低调、内敛、沉静、不骄横傲慢”之意,并进行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排比论证、道理论证穿插使用。个人事例分析之后,又将视角切入到中国。最后作者运用汪国真的名人名言再次指出“低头”是智慧的体现。论点内涵深刻,论据富于文采,论证方法娴熟。
“俯仰之间见精神,光明在低头的一瞬”。这篇文章还证明作者平时阅读的深广。阅读实在是妙笔生花的神器,希望同学们在阅读的沃土上开出写作的不败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