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一盏“启明之灯” 照亮中华文化之旅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探索国学经典的教学策略有重要意义,研究性学习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研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和自信心。把丰富多彩的国学经典内容融进新鲜活泼、灵活多样的研学活动之中,使国学经典的学习有趣味,在游戏和探究中被学生接受。让国学经典学生不只是会背,更要使学生更新知识、积累语言、活跃思维,语文素养进一步提高。以更开放的心态和更有趣的研学活动让中华文化富有活力,让母语学习更有激情,为孩子点亮那盏“启明之灯”,照亮中华文化之旅。本文从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的识字课《人之初》说起,谈谈如何以研学活动为载体,提升国学经典的学习实效。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语文素养;国学经典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素养”的主要内容有: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及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部编版教材在2019年9月全面启用,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128篇,增加87%。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51%。高考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词由60篇增加到70篇。国学经典的学习、中华文化的传承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是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
  小学低段国学经典的教学就是为孩子点亮第一盏学习中华文化的灯,照亮他们去探索、感知和品味中华源远流长的文化之路,培养他们学习国学经典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一、研学旅行——在实践中感受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活动的教学。以《三字经》为例,研学活动在实践中大大提高学生学习《三字经》的兴趣,落实课标中关于文化传承的教学目的。在研学过程中,学生能借助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厦门的上古文化館、园博园、集美学村中都有许多《三字经》研学的内容。本次研学可以从质疑中去探索,学习环节设计巧妙,让学生在每个研学环节能够“一课一得”。
  阶段一:初学《三字经》。学生被分为生活常识、经典故事、华夏文化、历史变迁四个小组,阅读拼音版《三字经》。阶段二:完成学习单。提取各部分有趣的内容,做成研学小课题。阶段三:研学旅行。一起到上古文化艺术馆开展研学活动。上古时代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学生参观上古文化艺术馆,认识了许多玉器、石雕、古乐器……走进六艺知礼课堂,学拜师礼,画甲骨文团扇,进行投壶比赛,学习《三字经》故事。阶段四:完成《研学手册》和学习导图,归纳研学成果。阶段五:展示交流课。展示研学成果,归纳识字方法。学习时,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在识字中渗透传统文化。如“教”的教学:“孝”在前,体现出教育目标之孝顺;“尊”的教学:递东西给长辈,接受物品要双手持物表尊敬。这些研学活动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游学、合作、调查中学习《三字经》。
  二、趣味游戏——在互动中学习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在玩乐中学习也是儿童阶段学习的基本特征。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让孩子们在《三字经》的游戏中寻宝,可以对《三字经》的内容深入了解,对识字方法灵活掌握。
  1.识字游戏。看视频动画片进行联想,直观地认识象形字。2.画画游戏。读《三字经》,根据故事意思画思维导图或路线图。3.手指游戏。分析和归纳跟“手”有关的部件。总结出跟“手”有关的字,到《三字经》里去认,到生活中去找,从而达到迁移知识。4.“找不同”的游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求同求异思维、顺向思维、逆向思维、探疑思维。如看图认字,看象形字猜字(顺向思维);看字的部件找象形字的部分(逆向思维);找两个字的共同部件和不同部件(求同求异思维)。其实,汉语“单音成词,四字成句”的特点,让语言更灵活多变,更耐玩味和具有游戏性。
  三、花样吟诵——在韵律中品味
  《三字经》三字为一句,朗朗上口,在诵读中体会这种韵律美就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从而受到了审美的教育,陶冶了情操,发掘了知识瑰宝。
  《三字经》涉及的内容很广,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诵读方式。《三字经》中的名人名篇部分可以范读,感受人物的形象。教师把自己的感情、对《三字经》的理解,通过朗读传达出来,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生活常识部分的内容可以猜读,历史变迁部分可以接读,感受时代的变迁,朝代的更迭。各种形式的学生吟诵,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另外,通过和白话故事做对比读,让学生发现《三字经》的简洁和精妙。配乐读也是一种享受,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有读、有诵、有吟、有唱;讲快慢、重节奏;有感情、有表情、有动作;分个人、分男女、分小组。当然,本课最适合的还是拍手读。节奏轻快,摇头晃脑,孩子们兴趣盎然。
  四、拓展延伸——在积累中运用
  教材中的《人之初》是专家精选的篇目,但容量太小,因此用好教材,加强课外拓展阅读的指导,提高《三字经》阅读的效果,显得尤为重要。拓展阅读的作品可以选择一些适合低段学生阅读,符合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兴趣的经典篇目或片段,这样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拓宽眼界,也能提高低段学生学习《三字经》的兴趣。文化不是虚无缥缈的,不是仅停留在经典中,而是存在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要更好地体味文化内蕴,就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拓展阅读。
  学生可以阅读蒙学主题的《千字文》《百家姓》《笠翁对韵》;可以拓展阅读《三字经》里的名人故事、相关历史事件等。归纳出《三字经》里的名人名篇,如: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孟轲写的《孟子》、曾子写的《大学》等,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宝藏,总结为人、学习的基本道理。
  五、对比分析——在改进中提升
  《三字经》研学活动分为实验班和普通班并进行教学后的效果对比分析,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进行测试,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测试中,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学生掌握的数据分别是98.6%和92.9%;在“思维发展与提升”板块,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学生掌握的数据分别是91.2%和75%,两个数据差距有所拉开。在“鉴赏与创造”板块,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学生掌握的数据分别是94.7%和77%;在“文化传承与理解”板块,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学生掌握的数据分别是96.7%和92.4%。四个维度的调查数据,实验班优秀率综合高于普通班10.98%。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是新课标提出的总目标之一,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探索国学经典的教学策略有重要意义。研究性学习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研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和自信心。把丰富多彩的国学经典内容融进新鲜活泼、灵活多样的研学活动之中,使国学经典的学习有趣味,在游戏和探究中被学生接受。让国学经典不只是会背,更要使学生更新知识、积累语言、活跃思维,语文素养进一步提高。以更开放的心态和更有趣的研学活动让中华文化富有活力,让学生对母语学习更有激情,为孩子点亮那盏“启明之灯”,照亮中华文化之旅。
  参考文献:
  [1]曹庆文,等.研究性学习简明读本[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2]仇忠海.研究性学习模式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本文为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综合课题“以研学为载体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研究成果(编号:Z2018X0031)。
  (责任编辑:姜波)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章通过分析知识传递与品德教育融合的现实意义,对当下小学语文学科建设中面临的具体困境进行客观总结,最后提出针对性融合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知识传递与品德教育;有机融合  语文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点学科之一,与德育有着天然的高度契合点,对于小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及知行合一都有着重要的推进意义。但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知识传递与品德教育的融合情况来看,仍存在诸多客观难
一束草根:不论按《档案法》的规定,还是按档案教科书的论述,档案室与档案馆之间的关系非常简单,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档案交接的关系。但是,在实际中,档案室与档案馆的关系却没有这么简单。档案室几乎成了档案馆的附属,档案室整理档案不是按照自己的需要来整理,而是按照档案馆的需要来整理,档案室整理档案要按照进馆的要求来分保管期限,要按照档案馆管理档案的需要整理档案。卷盒上不写标题的不接,卷盒上所填项目不全的不接
小宇(化名)是胡英淑老师1985年高考复读班的学生。假期里学校没人,小宇家远(在河南省),就只好去其姥姥家住。其姥姥家人多屋子小,别说复习读书了,就是住下都十分紧张。知道情况后,胡老师心里特着急,就设法找当时通辽师院后勤处的领导帮忙,帮小宇找了间学生放假后的空宿舍,解决了小宇安心读书复习的问题。之后,小宇不仅有了住处,还常就近来胡老师家蹭饭吃。高考前一天,同学们都去看考场前,小宇突然发病,呕吐、恶
摘要:本文以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档案馆的发展过程为切入点,从二者职能、工作中心、服务原则、服务模式、社会地位等五个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对数字档案馆的发展提供了研究素材。  关键词:网络环境 数字图书馆与档案馆 职能工作 服务 地位    1 在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图书馆、档案馆职能是否改变    1.1 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其职能发生变化:由对现实资源的收藏转化为对虚拟资源
某天下午,班长李x跟我说:“现在李xx、杜xx等同学迟到‘罚’他们跑步,无所谓,梁xx,晚修走动,‘罚’他搞卫生也无所谓,他们甚至有点肆无忌惮。”  的确,最近几天班上午休后来教室迟到的学生多起来,以前很少有学生迟到,我也反思我这几天坐在办公室忙于备课,就没有下去到教室里看是否有迟到现象,也就没有课前坐在教室等候学生。  班上一些日常事情的管理我一般都交给班干处理,我信任他们,这也是他们成长、锻炼
所谓文明,释义甚多,一般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文化状态,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如果将历史比作一条线,那么,这条线却是一条交织了无数悲欢离合、上演了无数战争和穿起了许多事件的一条线。由于时空的错位与自身的渺小,具体的档案人只能处于这条线上某个点的位置。不可能亲身感受这条线的起点,更不可能去体验这条线的终点。  历史,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片废墟。
摘要:中国特色的文件中心,不是我国已经建立的文件中心,不是现行文件服务中心,不是联合档案室,而是档案中心。中国特色的文件中心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它必须带有“档案”二字,二是它必须由档案局管理。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关键词:文件中心;联合档案室;现行文件服务中心;档案中心    文件中心首先出现在“二战”期间的美国,战后在欧美等国家流行起来。也正是有了文件中心的实践,国外档案学界受到启发,将文件
1 静水映月:丝线织就的梅林深处,一粒粒红珠也紧紧地攥着凸起的节令。让人想起了先前的那些朝代和许多的诗人。    2 dabieshanboy:买书不读书,我就是现实中的这样一类人。这些年来,买了很多书,感觉有必要一读,但在快速阅读以及读屏时代,书籍成为我的一种展示,但也是自己内心的一种向往!    3 jiage:档案泛化,有其深刻原因,针对这种现象,既不能简单否定,也不能完全认可。需要看到当中
摘要:文章就档案馆与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服务壁垒”在内涵、具体表现、成因、危害四个方面的异同进行了分析与对比。  关键词:档案馆;图书馆;服务壁垒;分析    2009年《档案管理》第3期刊登的管先海先生的《对档案馆服务工作中的“服务壁垒”的若干思考》(以下简称《管文》)一文,就如何认识档案馆服务工作中“服务壁垒”的内涵、表现、成因、危害以及如何克服档案馆服务工作中的“服务壁垒”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
杨林柯,陕西师大附中教师;陕西师大文学院硕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教育培训中心特聘教师。陕西省经济发展“十年十人”教育影响力致敬人物,入选《中国教育报》2014年“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兼任陕西少儿文学院副院长。2012年初,因为一篇写给学生家长的教育“万言信”《这样执着,究竟为什么?》引发社会广泛共鸣和全国范围的教育大讨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该信后被提交国家“两会”,成为底层社会呼唤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