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与一个学科的发展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_Consulta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V在影视人类学拍摄民族志电影的过程中,成为一种最优秀的工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个学科的发展。
  影视人类学是以影视与影像手段表现人类学原理,记录、展示和诠释一个族群的文化或尝试建立比较文化的学问。影视人类学学科的诞生与影像媒介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媒介记录载体经历了黑白或彩色照片、电影胶片、录像磁带以及现在DV数码影像。由于学科性质的关系,影视人类学的拍摄对象通常是少数民族群体或其他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与影像很难发生直接的联系,电影和电视的制作对他们而言也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因此,一旦摄像机的镜头对准了自己,就会很不自然,如动作发僵、表情生硬、声音颤抖等,摄像机镜头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但当他们面对的是小型的DV时,情况就不一样了。DV看起来就像一个玩具,普通人也可以把玩它,他们几乎可以无视它的存在。DV的即时回放功能可以使拍摄对象马上看到影像中自己的形象,一方面消除他们对DV的神秘感和敬畏感,另一方面可以征询他们对拍摄的看法和意见,更多地体现他们的意志。
  


  此外,对于经常需要出没于崇山峻岭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人类学者来说,DV的轻便具有更大的优势。传统上人类学电影摄制组的构成多是“人类学家+摄影师+向导”的模式,向导可以在人类学家真正进入田野之后略去不用,但要求人类学家也掌握一台大型摄像机的操作以及相应的视听语言运用却不太实际,他(她)更不可能在肩扛沉重的摄像机的同时还可以兼顾访谈和参与观察,而专业的摄像师在人类学理论知识上却难以胜任,所以一般来说这两个角色都是分离的,在人类学电影制作成本无形中被提高的同时,人类学家的意图能否被摄像师很好地理解和贯彻也是一个问题。影视人类学学者谭乐水先生就曾经说过:“摄影机的镜头都有人的观念在里面,我把摄像机交给任何人,他拍出来的镜头都不完全是我想要的镜头,我想我的感受只有自己能拍出来。因此,我从来没有满意过任何一个帮我拍片的人。”DV的使用很容易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其易用性、可操作性、可扩展性进一步增强,人类学家在接受简单的训练之后就能够掌握基本的用法,然后由DV的全天候、全自动的拍摄适应性功能来完成其他的任务,人类学家可以专心地与他的调查对象进行访谈,或者完全参与到整个活动的情景之中去。1996年,云南大学建立了“东亚影视人类学研究所”,所使用的影视记录媒介就是DV ,SONY VX1000,目前已经有两期学生毕业,他们都是用这些DV完成了自己的人类学电影作品,其中不乏优秀之作,多部片子参加了德国哥廷根科教电影节、英国皇家人类学电影节等。笔者在2001-2002年间拍摄的人类学电影“Open the Gate”,就是使用这种稍嫌笨重的机器完成的,一个人就胜任了人类学工作者、摄像师、灯光师、录音师等多重角色。
  


  从学科的历史来看,人类学对影像最初的利用是将西方专业人员、业余爱好者、旅游探险家和传教士在世界各地拍摄的土著村落和人体照片作为民族志资料进行分析,从这种意义上说,构成人类学分析性照片的东西,起初不一定完全带有现代人类学家拍摄的眼光与目的,其今日影像分析的工作不过是人们如何从这些照片中提取民族志的信息。基于此,有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将相机或DV机交到普通村民的手中,只告诉他们开关机等最简单的使用方法,由他们去拍任何他们觉得自己生活中值得拍摄的东西,从这些片子中,学者们可以了解村民们最关心的是什么,他们是怎么来看待自己的生活的。在2002年,由云南省社科院学者郭净博士主持的“Azara社区教育工作站”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完成了一项在中国农村从未有过的“社区影视教育项目”。该项目的内容是,将摄像机交给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三个村庄的藏民,让他们用摄像机拍下自己的生产生活,然后把这些素材制作成VCD,再送回村子里,作为当地乡村小学进行本土文化教育的影视教材。在2005年3月底的第二届“云之南”人类学影像展的社区单元中,藏民们拍摄的片子大部分得以展映,他们用这种方式在异文化中言说着自己的文化。此外,美国人类学家索·沃斯用教学生的方法教纳瓦荷印第安人如何拍片,拓宽了影视交流的范围,并在研究中展示了主位和客位观察的差异,影视作为一种思想表达会在某些方面与语言有类似的功能,因为根据萨丕尔-沃尔夫(Sapir-Wharf)假说,语言结构能够影响讲这种语言的人的世界观,索·沃斯相信如果让纳瓦荷印第安人拍摄自己族群的电影,一定也包含着他们自己的意识。可以说,越来越多的个体使用DV机记录下的影像,对人类学家来说具有同样重要的研究价值。
  不管是从人类学家自身的角度,还是从民间影像主位表达的角度,我们都可以预测,由于DV机的迅速普及,影视人类学的发展必将出现越来越广阔的空间。随着影像时代的到来,DV在影视人类学中的广泛应用,将使这一学科逐渐成为人类学各分支中的主流学科。
其他文献
高清护驾 敲定合同    这两个片子都在民族风情十分独特的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拍摄,一个是以少数民族村寨“咪依噜风情谷”为主的南华县旅游形象宣传片,另一个是大姚县“三潭瀑布”景区的招商宣传片。摩拳擦掌之余,还是觉得头皮有些发紧。  一是两个地方虽然相隔不远,都在一条旅游线上,但是要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前期拍摄、后期编辑、制作等工序,没点儿“含着人参干活”的精神显然是不行的。二是这两个片子都将使用佳
期刊
《打水》    田卉群:该片在放映时获得较大反响,原因就在于同一事件的重复进行,使“打水”这一简单动作的涵义似乎具有了一定的哲学意味。在加缪的《西西福斯神话》中,受惩罚的西西福斯每天推石上山,石头到达山顶就滚落下来,单调的动作日复一日,人们以为他会疯掉,事实上,这单调的动作逐渐构成了西西福斯的生活意义。《打水》也存在这样的意味,一个简单的动作——“打水”,却多次无法达到目的,于是主人公不停地重复这
期刊
2007年,山形电影节第3次将最高大奖颁给中国纪录片导演;  被博客弄得行将渐冷的网络让播客们重新翻出旧账,终于使视频成为一场影像的狂欢;  在人人可以拍DV的今天,DV可以成为任何人,甚至农妇手中表达母爱的方式;中国平遥国际DV影像艺术展评选出了第一批竞赛单元获奖作者;  CEN×机构选拔出了第二批得到资助的纪录片制作者;  广州的纪录片大会的筹备让纪录片人正面地对待国际眼光的挑选;一部被奥斯卡
期刊
绘声绘影作为一款普及类的家用级视频剪辑软件,依靠本身清晰的剪辑步骤,简单的剪辑方法和实用的特技效果等优点,赢得了广大DV爱好者的青睐。用它来编辑影片是众多入门级DV爱好者的首选。但想灵活运用软件为自己的影片添彩也并非易事。例如很多人喜欢给自己的影片打上自己的烙印,这样很有自豪感,而且看起来也很专业,但不知该如何操作。在此就讲述两个用覆叠效果做角标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在绘声绘影中,覆叠效果是
期刊
这篇稿子的原型,是我笔记本上或几页或一个句子的看碟笔记。如果这个东西拿给大家看,我想,这个“大家”多数是像我一样没有系统学习过电影知识,却又试图用影像和声音去弄点儿什么的朋友,于是会去翻一些书看一些碟,并慢慢获取自己的一些心得。这种积累,没有很多理论的指导,好处在于更原始和直接,会注意到自己观察影片时候的切身感受,不会落入一种理论的脚印里;当然弊端也在于,没有理论的系统梳理和观察方法上的旁敲侧击,
期刊
在文章的开始,我们先想象一个场景的剪辑,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殴落:一个人从屋子外进到屋内,然后坐下。拍摄第一个镜头是人推门进屋,第二个镜头应该是人坐到椅子上。但是如果我们再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同样的段落,稍微改变一下剪切的位置,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如果第一个镜头是人物进屋,并且在屈身开始往下坐时,镜头切换到另一个室内机位,人屈身坐到椅子上,此时观众的理解是同一个人进屋落坐。但如果我们的第一个镜头切剑
期刊
写在前面:痴迷的外来者    77年前,《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登了一篇介绍摩梭人的文章,大量精美的图片将这个母系氏族存在的讯息传递给了外面的世界。文章的作者——约瑟夫洛克为人类学家、探险家、植物学家。他痴迷于中国的西南,用27年的时间,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用笔和相机记录着这片秘境般的土地。  1928年,带着他的田野作业工具和一个不安分的灵魂,洛克来到了神秘的泸沽湖,从此便陷入了对这一方水土的痴迷
期刊
一个背包走天下    《大众Dv》编辑部有幸在第一时间拿到该品牌最新款的背包——Fastpack 100和Fastpack 350,拿到手上第一感觉就是轻巧和宽敞,和我们平常使用的背包尤为不同的就是其隔层设计。包的丰体一分为二为上层和下层,上层可以考虑放各种杂物,几个内袋可以放手机、做场记的标签和笔等经常要取出来的小物品。“民以食为天”,外出叫还可以放入饮料以及牛肉干、巧克力等高能量食品,怎么合
期刊
一切都要从认识尔青开始。  尔青是我们第二届“纪录片训练营”的学员,在开营仪式上的“破冰”(用一种游戏的方式自我介绍)中,知道了尔青是从泸沽湖边上来的。腼腆的尔青立刻成为这期学员中的焦点人物。关于泸沽湖、关于摩梭人、关于走婚、关于纪录片、关于影视人类学几乎成为这次训练营中最热门的话题。    尔青拿起DV的时间不长,但是他对影像的关注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尤其是对本民族的影像历史,他收集洛克的摄影作品
期刊
有关民族影像的记录与研究,从文明发轫的早期便是一个事关重大的课题。古代《山海经》绘本中对那些海国蛮族的荒诞想象、敦煌壁画中对西域各族胡人的绘影图形,以及清廷画师们对欧洲各国来华使节的工笔写真,都算是国人对异族相貌的初期认识。摄影术的问世将民族影像的精确性提升到写实的高度,上世纪30年代,中国摄影家庄学本游历西南、西北的羌、彝、藏区,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人类学图文资料,和他同一时代的电影摄影师孙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