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4月26日媒体报道,北京市大兴区公安分局经过3个月的试点后,正式推出针对外来人口管理和城乡结合部整治的“村庄封闭化管理”措施,即在各自然村建围墙、安街门、封闭不常用的路口、人员和车辆持证出入。此举俗称“封村制”,官名实行“村庄社区化管理”。在争议中,新华社的瞭望东方周刊于5月24日发表《大兴封村调查》,说“警方称封闭管理是村民共识”。
我把两个多月来相关报道搜出看了一下,注意到各方的说法,只有一条是警民共识:“在村民的理解中,这次的‘封村’管理,更多的是针对那些上访人员”,上访者是不允许办理出入证的;寿保庄与老三余村等村由于交通便利,一直是出了名的上访者聚集地。一个上访者对记者说“这不是要撵我们走吗?”而大兴区公安部门并不讳言对上访户的防范,说以往上访者或暴力分子一旦在北京制造了什么事件,如果最终查出是在大兴区域内住宿过,大兴区必遭问责;而“实行‘封村’之后,对流动人口的数量统计一下子就能达到100%”。——这就是“社区化管理”的真实动机和效应,即为了首都的“维稳”。
由此,就不难理解:据7月5日《京华时报》载,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北京市领导陪同下到大兴区西红门镇进行调研后,对大兴区推行的村庄社区化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称“村庄社区化管理新模式对破解城市管理难题是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希望大兴区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市委书记刘淇则表态,大兴区的管理经验今后要在全市大力推广。关于村庄封闭化管理的争论,似乎到此可以宣告结束了。
我觉得这个问题涉及的不是简单的是与非,而是虚与实、权与经、标与本。
毫无疑问,直呼“封村”也好,婉言“村庄社区化管理”也好,建围墙把村民或居民“圈养”起来,绝对不是“盛世”景象,更不是社会“和谐”的表征。中国古人赞美盛世,甚至表扬一个明主或能吏励精图治大见成效,最常用的说法就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连门窗都不用关,更何况封闭村庄(或居民社区)?相反,到处建“土围子”、圩墙、庄寨,是乱世的产物。客家人避中原战乱逃往南方蛮荒之地,为了家族自保,于是创建了“客家围屋”,典型的就是那种圆型的大碉堡式聚居屋。广东开平一带的碉楼,顾名思义,就是碉堡式的楼房,落叶归根的华侨防的就是抢匪和兵祸。我看过山西韩城的党家村、河南巩义市的康百万庄、广东佛冈的上岳古村,这些“封闭式管理”的古村,其实就是民间实行家族自卫的城堡或寨子。然而,即便是在乱世,家族求自保筑圩墙、坞堡,柴大官人、宋江等官绅豪强建庄园养护院家丁,地方官府的治所建城墙御敌御寇,但众姓聚集、商贩来往的市镇,如周庄、同里、朱家角等江南名镇,要“生意兴隆通四海”就不可能封闭起来“管理”。
正是出于这种古老的盛世、乱世信念(社会治理标准),许多官员和民众一直认为连居民自家封闭阳台也是有损城市形象的。不久前媒体报道,仇和铁腕主政下的昆明市强制性要求各家拆除阳台上的防盗窗笼,引起颇大的争议。我不知昆明后来的结果如何,只知道广州市前两年也曾要求居民拆防盗铁笼,结果是拗不过治安形势严峻的现实,退而规定临街的防盗窗笼只允许伸出多少厘米。我也曾撰文用“笼民”来讽刺用铁门铁窗自我囚禁的现象,到如今,大院门、单元门有铁栅门,我还是不放心,天天晚上临睡前要检查自家铁门锁了没有——我们本不应为图虚名而受实祸。因此,我理解大兴区和北京市乃至公安部负责人要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心情。毕竟唾沫星子淹不死人,而发生了命案或有影响的暴力事件、上访事件,当地警方和地方官是要被问责的。
然而,封闭式管理毕竟是权宜之计。鲁迅先生早就讽刺过,如果只要“平安”而不要自由,坐牢是最好的,不用担心被偷,更不用担心被抢;现在还可加上不用担心被车祸等。北京奥运、新中国60周年大庆“盛世”气象,上海世博会史无前例的规模和靓丽程度,与这种被当作经验从城市推广到村庄的封闭化管理,是多么不谐调!我们恍然在盛世与乱世之间坐时光穿梭机,一日九回肠。
看到相关报道赞扬说,封村管理有利于“和谐家园”,叫人啼笑皆非。不言而喻,开放而不是封闭,才是21世纪的时代精神;封闭管理是不得已而为之“权”,开放才是国家长治久安之“经”。吕日周任山西长治市委书记时,曾在开放当地媒体新闻监督的同时,推倒市委市府机关大院的围墙。他上调后机关大院是否又围起来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在欧美发达国家,在中国台湾、香港地区,市政厅、法院等机关是没有围墙和门卫的,市民和游客都可以自由出入。我逛过的台北市政府一楼跟超市一样,上东京都市政厅大楼观光也只须经简单的安检。香港的居民社区是可以任人逛的,只要不是擅入私宅。不论官府与民坊,如果我们把封闭的权宜之策当正经念,并固化起来,肯定是违背世界进步潮流的。
因此,不论村庄还是城市社区,封闭化管理都是为了治安而治标;而治本之策安在?如果不尽快取消该死的户籍制度,仍使打工者妻离子散、难慈难孝,流动人口问题会永远存在,且日益尖锐;如果不推进民主法治,堵塞公民合法地讲理和伸冤的渠道,上访截访的猫鼠游戏乃至反社会暴力泄恨事件,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只是地点方式有变而已。
发展中的中国在社会转型中遇到的问题,发达国家早就发生过,化解社会矛盾的路径和方式其实是有现存经验教训的,就看我们如何取舍了。□
(作者单位:《南方周末》报社)
责任编辑:张功杭
我把两个多月来相关报道搜出看了一下,注意到各方的说法,只有一条是警民共识:“在村民的理解中,这次的‘封村’管理,更多的是针对那些上访人员”,上访者是不允许办理出入证的;寿保庄与老三余村等村由于交通便利,一直是出了名的上访者聚集地。一个上访者对记者说“这不是要撵我们走吗?”而大兴区公安部门并不讳言对上访户的防范,说以往上访者或暴力分子一旦在北京制造了什么事件,如果最终查出是在大兴区域内住宿过,大兴区必遭问责;而“实行‘封村’之后,对流动人口的数量统计一下子就能达到100%”。——这就是“社区化管理”的真实动机和效应,即为了首都的“维稳”。
由此,就不难理解:据7月5日《京华时报》载,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北京市领导陪同下到大兴区西红门镇进行调研后,对大兴区推行的村庄社区化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称“村庄社区化管理新模式对破解城市管理难题是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希望大兴区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市委书记刘淇则表态,大兴区的管理经验今后要在全市大力推广。关于村庄封闭化管理的争论,似乎到此可以宣告结束了。
我觉得这个问题涉及的不是简单的是与非,而是虚与实、权与经、标与本。
毫无疑问,直呼“封村”也好,婉言“村庄社区化管理”也好,建围墙把村民或居民“圈养”起来,绝对不是“盛世”景象,更不是社会“和谐”的表征。中国古人赞美盛世,甚至表扬一个明主或能吏励精图治大见成效,最常用的说法就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连门窗都不用关,更何况封闭村庄(或居民社区)?相反,到处建“土围子”、圩墙、庄寨,是乱世的产物。客家人避中原战乱逃往南方蛮荒之地,为了家族自保,于是创建了“客家围屋”,典型的就是那种圆型的大碉堡式聚居屋。广东开平一带的碉楼,顾名思义,就是碉堡式的楼房,落叶归根的华侨防的就是抢匪和兵祸。我看过山西韩城的党家村、河南巩义市的康百万庄、广东佛冈的上岳古村,这些“封闭式管理”的古村,其实就是民间实行家族自卫的城堡或寨子。然而,即便是在乱世,家族求自保筑圩墙、坞堡,柴大官人、宋江等官绅豪强建庄园养护院家丁,地方官府的治所建城墙御敌御寇,但众姓聚集、商贩来往的市镇,如周庄、同里、朱家角等江南名镇,要“生意兴隆通四海”就不可能封闭起来“管理”。
正是出于这种古老的盛世、乱世信念(社会治理标准),许多官员和民众一直认为连居民自家封闭阳台也是有损城市形象的。不久前媒体报道,仇和铁腕主政下的昆明市强制性要求各家拆除阳台上的防盗窗笼,引起颇大的争议。我不知昆明后来的结果如何,只知道广州市前两年也曾要求居民拆防盗铁笼,结果是拗不过治安形势严峻的现实,退而规定临街的防盗窗笼只允许伸出多少厘米。我也曾撰文用“笼民”来讽刺用铁门铁窗自我囚禁的现象,到如今,大院门、单元门有铁栅门,我还是不放心,天天晚上临睡前要检查自家铁门锁了没有——我们本不应为图虚名而受实祸。因此,我理解大兴区和北京市乃至公安部负责人要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心情。毕竟唾沫星子淹不死人,而发生了命案或有影响的暴力事件、上访事件,当地警方和地方官是要被问责的。
然而,封闭式管理毕竟是权宜之计。鲁迅先生早就讽刺过,如果只要“平安”而不要自由,坐牢是最好的,不用担心被偷,更不用担心被抢;现在还可加上不用担心被车祸等。北京奥运、新中国60周年大庆“盛世”气象,上海世博会史无前例的规模和靓丽程度,与这种被当作经验从城市推广到村庄的封闭化管理,是多么不谐调!我们恍然在盛世与乱世之间坐时光穿梭机,一日九回肠。
看到相关报道赞扬说,封村管理有利于“和谐家园”,叫人啼笑皆非。不言而喻,开放而不是封闭,才是21世纪的时代精神;封闭管理是不得已而为之“权”,开放才是国家长治久安之“经”。吕日周任山西长治市委书记时,曾在开放当地媒体新闻监督的同时,推倒市委市府机关大院的围墙。他上调后机关大院是否又围起来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在欧美发达国家,在中国台湾、香港地区,市政厅、法院等机关是没有围墙和门卫的,市民和游客都可以自由出入。我逛过的台北市政府一楼跟超市一样,上东京都市政厅大楼观光也只须经简单的安检。香港的居民社区是可以任人逛的,只要不是擅入私宅。不论官府与民坊,如果我们把封闭的权宜之策当正经念,并固化起来,肯定是违背世界进步潮流的。
因此,不论村庄还是城市社区,封闭化管理都是为了治安而治标;而治本之策安在?如果不尽快取消该死的户籍制度,仍使打工者妻离子散、难慈难孝,流动人口问题会永远存在,且日益尖锐;如果不推进民主法治,堵塞公民合法地讲理和伸冤的渠道,上访截访的猫鼠游戏乃至反社会暴力泄恨事件,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只是地点方式有变而已。
发展中的中国在社会转型中遇到的问题,发达国家早就发生过,化解社会矛盾的路径和方式其实是有现存经验教训的,就看我们如何取舍了。□
(作者单位:《南方周末》报社)
责任编辑:张功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