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从市场经济构建发展的全局需要出发,继续开放之路,绝不以当年的WTO承诺为局限
今年12月11日是中国入世五周年。随着2007年12月极少数条款结束过渡期,明年所有中国入世承诺均将落实。这是很令人兴奋的事情。但我们也觉察到,部分业界人士对此流露出“大限将至”的紧张感,认为目前已至WTO“后过渡期时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应该转向如何保护国家经济安全,少数人中甚至出现了“还需要不需要外资、还需要不需要开放”的怀疑之声。
我们以为,出现这种紧张和疑虑很令人遗憾,应当加以纠正。而时至入世五周年,更深刻地、更全面地理解WTO,借此平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对于中国未来发展愈加显出重要性。
应当指出,WTO的过渡期,实际上指中国入世议定书部分条款中完全实现承诺的时间。对于一些敏感行业或者敏感领域的开放,限于当时国情,无法在2002年中国入世之时立即兑现,于是需要给予一定的缓冲时期。但中国入世承诺是个逐步兑现的过程,2004年之前是大部分货物贸易壁垒解除的过渡期;2005年至2007年主要为服务贸易及其他更为敏感的领域的过渡期。在特定的时间点,部分领域或者行业应有承受“冲击”、迎接激烈竞争挑战的准备;但就中国经济整体而言,过渡则更为平滑。
此外,尽管中国对于部分入世条款需要逐步兑现,但中国享受世贸组织成员的权利方面并没有过渡期。中国自2002年12月11日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就作为正式成员享受完整的权利,包括进入世贸组织其他国家的市场。因此,中国从加入WTO获得的机会,远早于挑战也大于挑战。
故此,当此中国加入WTO五周年之际,金融等部分行业准备应对入世承诺条款的全面兑现完全有必要,业界的整体关注面应当更宽阔也更积极。在过去五年中,加入WTO对推动中国经济的作用异常显著。正因为加入WTO,中国被正式纳入世界产业分工体系和贸易体系,从而能够充分利用劳动力比较优势,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大力推动了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在过去五年中增长了一倍半,其中出口额增长了两倍,在世界贸易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目前,我国对外贸易总额排名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位,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贸易大国。
中国兑现入世承诺的一系列举措,更成为国内市场化改革走向深入的助力。随着从制造业到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大门依次敞开,计划让位于市场、垄断让位于竞争,已成不可阻挡之势。
当然,经过五年的迅猛发展,中国经济走向新的拐点,面临大量新课题:如何改变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的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如何抵制住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如何保护国家经济安全?如何扩大内需?以及如何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
解决这些新课题,答案依然是开放。惟有进一步开放,中国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体系,一方面学习利用以及直接参与改造国际游戏规则,一方面更加合理地利用和参与资源配置,提升外贸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亦惟有进一步开放,才能促进改革的深化。当前中国经济中最受关注、最富争议的领域,正是加入WTO后过渡期最长的领域——例如金融业和电信业便在其中,而这正是市场化程度较低、急需打破垄断加强竞争的领域。开放之于改革的相互作用,由此正可以得到充分印证。
如何进一步对外开放是一篇大文章。在中国国内,我们以为,最重要的是必须从市场经济构建发展的全局需要出发,继续开放之路,绝不以当年的WTO承诺为局限。中国入世谈判之时,有些领域“让步”较多,有些领域“让步”较少甚至并无“让步”,例如证券市场的开放即相当有限,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外资比例设立33%上限等,均属彼时情境下有诸多考虑的策略性举措。但如果无视改革进程和现实需求,僵守此线不再开放,就成了地道的“刻舟求剑”,会对相关领域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造成负面影响。故此,我们认为,当年在WTO谈判中“让步”较少的领域,例如证券业、文化出版业等,主动扩大开放,迎接竞争,正是当务之急。
在国际上,将于明年7月截止的多哈回合谈判,正是中国寻求进一步开放的最佳机遇。多哈回合系发展回合,旨在增加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福祉。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正可在此谈判中发挥主动性,直接参与和影响未来游戏规则的制定;而且因为中国在农业等领域的开放已相当深入,目前正处于十分有利的谈判地位。多哈回合谈判有全球150多个国家的参与,也有助于谈判突破以往发达国家垄断的力量平衡格局,取得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更为有利的成果。现在纪念中国入世五周年之时,业界人士对多哈谈判应当有更多的关注和更积极的认知。
今年12月11日是中国入世五周年。随着2007年12月极少数条款结束过渡期,明年所有中国入世承诺均将落实。这是很令人兴奋的事情。但我们也觉察到,部分业界人士对此流露出“大限将至”的紧张感,认为目前已至WTO“后过渡期时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应该转向如何保护国家经济安全,少数人中甚至出现了“还需要不需要外资、还需要不需要开放”的怀疑之声。
我们以为,出现这种紧张和疑虑很令人遗憾,应当加以纠正。而时至入世五周年,更深刻地、更全面地理解WTO,借此平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对于中国未来发展愈加显出重要性。
应当指出,WTO的过渡期,实际上指中国入世议定书部分条款中完全实现承诺的时间。对于一些敏感行业或者敏感领域的开放,限于当时国情,无法在2002年中国入世之时立即兑现,于是需要给予一定的缓冲时期。但中国入世承诺是个逐步兑现的过程,2004年之前是大部分货物贸易壁垒解除的过渡期;2005年至2007年主要为服务贸易及其他更为敏感的领域的过渡期。在特定的时间点,部分领域或者行业应有承受“冲击”、迎接激烈竞争挑战的准备;但就中国经济整体而言,过渡则更为平滑。
此外,尽管中国对于部分入世条款需要逐步兑现,但中国享受世贸组织成员的权利方面并没有过渡期。中国自2002年12月11日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就作为正式成员享受完整的权利,包括进入世贸组织其他国家的市场。因此,中国从加入WTO获得的机会,远早于挑战也大于挑战。
故此,当此中国加入WTO五周年之际,金融等部分行业准备应对入世承诺条款的全面兑现完全有必要,业界的整体关注面应当更宽阔也更积极。在过去五年中,加入WTO对推动中国经济的作用异常显著。正因为加入WTO,中国被正式纳入世界产业分工体系和贸易体系,从而能够充分利用劳动力比较优势,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大力推动了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在过去五年中增长了一倍半,其中出口额增长了两倍,在世界贸易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目前,我国对外贸易总额排名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位,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贸易大国。
中国兑现入世承诺的一系列举措,更成为国内市场化改革走向深入的助力。随着从制造业到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大门依次敞开,计划让位于市场、垄断让位于竞争,已成不可阻挡之势。
当然,经过五年的迅猛发展,中国经济走向新的拐点,面临大量新课题:如何改变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的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如何抵制住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如何保护国家经济安全?如何扩大内需?以及如何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
解决这些新课题,答案依然是开放。惟有进一步开放,中国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体系,一方面学习利用以及直接参与改造国际游戏规则,一方面更加合理地利用和参与资源配置,提升外贸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亦惟有进一步开放,才能促进改革的深化。当前中国经济中最受关注、最富争议的领域,正是加入WTO后过渡期最长的领域——例如金融业和电信业便在其中,而这正是市场化程度较低、急需打破垄断加强竞争的领域。开放之于改革的相互作用,由此正可以得到充分印证。
如何进一步对外开放是一篇大文章。在中国国内,我们以为,最重要的是必须从市场经济构建发展的全局需要出发,继续开放之路,绝不以当年的WTO承诺为局限。中国入世谈判之时,有些领域“让步”较多,有些领域“让步”较少甚至并无“让步”,例如证券市场的开放即相当有限,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外资比例设立33%上限等,均属彼时情境下有诸多考虑的策略性举措。但如果无视改革进程和现实需求,僵守此线不再开放,就成了地道的“刻舟求剑”,会对相关领域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造成负面影响。故此,我们认为,当年在WTO谈判中“让步”较少的领域,例如证券业、文化出版业等,主动扩大开放,迎接竞争,正是当务之急。
在国际上,将于明年7月截止的多哈回合谈判,正是中国寻求进一步开放的最佳机遇。多哈回合系发展回合,旨在增加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福祉。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正可在此谈判中发挥主动性,直接参与和影响未来游戏规则的制定;而且因为中国在农业等领域的开放已相当深入,目前正处于十分有利的谈判地位。多哈回合谈判有全球150多个国家的参与,也有助于谈判突破以往发达国家垄断的力量平衡格局,取得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更为有利的成果。现在纪念中国入世五周年之时,业界人士对多哈谈判应当有更多的关注和更积极的认知。